【电机控制器1】IGBT驱动电路的退饱和现象及其保护机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gbt芯片设计出现漏电流 【电机控制器1】IGBT驱动电路的退饱和现象及其保护机制

【电机控制器1】IGBT驱动电路的退饱和现象及其保护机制

2024-07-17 06: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

前段时间一致在忙于工作的事,本来说打算总结《高速电路设计》,但最近接触的工作都是关于电机控制器的驱动电路,因此打算先把这其中的一些知识点做一个总结。

IGBT驱动电路目前常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当中的电控系统,该电路主要用于驱动三相全桥IGBT模块,而该模块主要用于驱动新能源汽车的三相电机。

退饱和故障也叫短路故障,主要发生在桥臂直通或者母线电压Udc加在了IGBT的无负载回路当中,区别于过流故障,差异会在第二部分进行描述。

一、IGBT工作特性

https://pic3.zhimg.com/v2-465cca21a2a481e4a3f1b9a1e7404062_r.jpg

IGBT静态特性如上图所示。

1.转移特性

(1)图中a为其转移特性,指的是集电极电流Ic与门极电压Uge之间的关系曲线;

(2)当门极电压Uge小于开启电压Uge(th)时,IGBT处于关断状态;

(3)当门极电压Uge大于开启电压Uge(th)时,IGBT开始导通。

2.输出特性

(1)图中b为其输出特性,指的是在不同的门极电压Uge之下(即以Uge为参数),集电极电流Ic与集电极电压Uce的关系曲线,分为正向阻断区、饱和区以及有源区;

(2)参照图a,当门极电压Uge小于开启电压Uge(th)时,IGBT处于关断状态,对应的即为图b当中的正向阻断区;

(3)当门极电压Uge大于开启电压Uge(th),此时在同一个门极电压Uge之下,在Ic的大部分范围内,Ic与Uce呈线性关系,且增大Ic并不会使得Uce有很明显的变化,该部分即图中的饱和区;

(4)若在导通状态下,Ic增大到接近或达到最大值,此时会退出饱和区,Uce会显著升高,该部分即图中的有源区;

(5)由于IGBT工作在有源区会使得损耗加剧(因为损耗为Ic与Uce乘积的积分,损耗为工作在饱和区的百倍)甚至损坏,因此,当IGBT工作在开关状态时,一般会让它在正向阻断区和饱和区来回切换(开通瞬间有可能短暂处于有源区)。

二、过流故障与两类短路故障(退饱和故障)原理

区分这两种故障,过流故障一般指的是某种原因引起负载过载,而短路故障(退饱和故障)指的是桥臂直通或Udc加在了开关IGBT的无负载回路中;

对于IGBT驱动感性负载的回路,短路电流Ic存在公式:dIc/dt=Udc/L;过流故障与两类短路故障的区别在于短路回路中的电感量L的大小;

1.短路故障

在正常情况下,IGBT导通时工作在饱和区,此处的饱和指的是在该区域内,Uce已降至小于饱和值Ucesat(一般是一个很小的值);此时若Ic增大到最大值附近(一般为4倍的额定值),Uce将冲破Ucesat,升高到等于母线电压Udc, IGBT退出饱和区而工作在有源区,因此称之为退饱和。

引起退饱和现象的短路故障主要有两类。

(1)一类短路故障

上面提到,短路电流存在公式dIc/dt=Udc/L,当发生一类短路时,电感量L较小,Ic迅速飙升至退保和点(如4倍额定值)以上。Uce 在导通瞬间先下降(但未到饱和压降Vcesat)后极速升高到Udc。此时IGBT退出饱和区工作在有源区,发生退饱和现象。

(2)二类短路故障

同理,当电感量稍大的时候,dIc/dt相对变小一些,Ic升高的速度稍慢,Uce在导通瞬间会先下降到Vcesat,随着Ic渐渐升至退保和点(如4倍额定值)以上,Uce冲破Ucesat并极速升高到Udc。

一类短路和二类短路的区别在于电感值的不同导致Ic上升速度不一致,一类短路发生速度较快,Uce尚未降至Ucesat便再次升高,而二类短路的Uce则是先降至低于Ucesat再重新升高。

尽管如此,由于二者均发生了退饱和现象,在电流Ic无明显变化之下,退饱和的Uce为饱和区的数百倍,由于损耗是Uce与Ic乘积的积分,需要尽快关断IGBT(一般在10us)。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IGBT开关时,门极电压Uge一般为15V,当发生退饱和故障的时候,由于Ic升高到4倍额定电流以上,此时不能迅速将门极电压Uge降为0从而迅速关断IGBT,而是需要用软关断,缓慢降低门极电压直到正向阻断区,以此将Ic下降到一个较低的值后再进行关断,从而避免IGBT由于大电流之下迅速关断而炸管的现象,由于需要考虑到软关断的时间,因此选择保护电路的饱和阈值时,要比真实的Ucesat要小一些。

2.过流故障

过流故障相较于二类短路故障,其电感值L更大,dIc/dt更小,Ic升高速度很慢,导致一个导通周期内Ic均不会升至退饱和点,Uce自然也不会冲破Ucesat.

但是由于电流高于正常工况,即使Uce很小,工作若干个周期之后,当时间慢慢叠加,IGBT损耗也会比较大,因此同样需要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由于退饱和故障的检测依赖于IGBT驱动芯片将Uce与Ucesat进行比较,因此检测过流故障不能用检测退饱和故障的方法,它需要靠电流传感器来获取Ic的绝对数值进行判断。

三、UCC21750芯片退饱和保护机制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会在驱动芯片内部设置一个比较电路,典型的IGBT退饱和电路如上图TI的UCC21750驱动芯片DESAT引脚内外电路为例。

(1)如上图所示,比较器的反向输入接的是参考电压Vdesat,同向输入接的是DESAT引脚,且接入一个内部恒流源VDD。

(2)当IGBT处于关断状态,内部MOSFET导通将DESAT引脚拉低,内部恒流源VDD不工作。

(3)当IGBT导通,会经过一段设置好的内部前置消隐时间(此处为200ns),在这段时间里DESAT引脚同样被拉低,经过前置消隐时间后再开始对DESAT引脚的电压进行监视,此时内部MOSFET关断,内部恒流源VDD开始工作,对电容Cblk进行充电。

假设内部电流源VDD的电流恒为Idesat,二极管Dhv的正向电压为Vf,此时引脚DESAT的电压U=Uce+Vf+R*Idesat。Uce的饱和压降Ucesat根据参考电压Vdesat来设定,当Uce=Ucesat时,使得引脚DESAT的电压U=Vdesat。

(4)这样只要Uce升高到Ucesat,对应的U=Vdesat,则判定发生了退饱和故障。比较器会将退饱和故障发生的信号发送到驱动芯片的FAULT引脚,从而关断IGBT,内部MOSET导通,从而释放DESAT引脚的电压U。

(5)若发生了退饱和故障,当IGBT导通,内部恒流源VDD给消隐电容Cblk充电直到DESAT引脚的电压U=Vdesat,因此,检测故障的总消隐时间t=Cblk*Vdesat/Idesat+200ns。

四、BM6101FV-E2退饱和

另一种驱动芯片会通过分压电路来抬高Uce,使得真实的Ucesat更大,可设置的电路饱和阈值更大,留有更多的裕量,从而给软关断争取更多的时间,如下图为ROHM的驱动芯片BM6101FV-E2,其退饱和电路对应引脚为SCPIN。

1. 退饱和机制

如图为该引脚的典型内外电路。

(1)当IGBT导通,VCC2引脚、OUT引脚以及PROUT引脚两两之间内部的MOSFET关断,VCC2开始给消隐电容Cblank充电;

(2)若到达内部的参考电压VSCDET,则报退饱和故障,关断IGBT,内部两个MOSFET开通,让消隐电容放电;

(3)当IGBT正常关断,内部两个MOSFET同样开通,让消隐电容Cblank放电;

2. 设计原理

由于电容充电时间公式为t=-RCln(1-V1/V2):

(1)V1为目标电压,此处为比较器的参考电压VSCDET;

(2)V2为电源电压,此处为VCC2与R1、R2、R3回路在SCPIN引脚处输出的等效电压,由戴维南定理,应为VCC2在R3上的分压VCC2*R3/(R1+R2+R3);

(3)由戴维南定理,R为VCC2与R1、R2、R3回路在SCPIN引脚处输出的等效电阻:R0=(R2+R1)*R3/(R1+R2+R3);

(4)C即目标电容的容值Cblank,以及内部的一些寄生电容(此处为27pF);

(5)将以上数值代入,可得消隐电容Cblank的消隐时间;

(6)再加上芯片内部前置消隐时间(此处为0.65us),可得总消隐时间为:

(7)对应Uce的饱和压降为:(其中Vfd为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

(8)当R3的电位为VSCDET时,R1的电位为VSCDET*(R1+R2+R3)/R3,因此,供电的VCC2必须满足大于该电位,才有对消隐电容充电至参考电压VSCDET的能力。

3. 电路差异

与UCC21750不同,该芯片无内部恒流源,需要在外接电源给消隐电容充电;此外,这种外部电路用到电阻分压抬高了,只要使分压电阻R2变大,Uce的实际饱和压降Ucesat便会变大,使得可设置的电路饱和阈值更大些,也可以使得Ucesat距离设置的电路饱和阈值更远,留有更多的裕量,给软关断争取更多的时间。

五、1EDI2002AS退饱和

此外还有一种驱动芯片会设计多级监控,防止退饱和误操作,如图为英飞凌的驱动芯片1EDI2002AS,其退饱和电路对应引脚为DESAT。

1.退饱和机制

如下图为该芯片DESAT引脚的内外典型电路。

该芯片的外部电路与UCC21750类似。

(1)当IGBT导通,会先经过一段内部的前置消隐时间t1,该时间可通过软件在寄存器SDESAT中配置,在前置消隐时间中,DESAT引脚被连在它与GND2引脚之间的MOS管拉低;

(2)经过t1这段时间后,MOS管被关断,DESAT引脚的电压开始被监控且与参考电压Vref比较,退饱和故障检测功能开启,内置电源Vcc2通过其上拉电阻对消隐电容开始充电,之后的原理同驱动芯片UCC21750;

2.电路差异

(1)该芯片的退饱和机制与UCC21750基本一致,且外电路结构大致相同;

(2)该芯片同样设有分压器,只是它放在了芯片内部,且能够通过软件控制分压器的电阻参数;

(3)该芯片在芯片内部设有一个开启多级监控的MOS管,当MOS管打开时,退饱和保护的动作会被监控和自检,具体机制可以搜索该芯片的器件手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