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e浏览器禁止使用怎么办 四中全会: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四中全会: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2024-05-31 22: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虽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个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但“治理”这个概念进入国内学界的视野,已经有二十余年了。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祁凡骅表示,学界所谈的“治理”是舶来词汇,主要区别于传统的管理方法,解决公共事务或者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主任时和兴看来,西方对于治理的界定,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不同的方面。

“从微观上来说,治理就是指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进行行政治理。中观的角度则强调公共治理的多元主体共治,第一主体是政府,第二主体是市场,第三主体是社会,多方主体共同治理。”时和兴说,“中国实际上也曾践行过微观、中观层面的治理,不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语境中,治理是更为宏观的概念。”

首次描绘制度图谱

制度体系,历来是世界各国领导人最为重视的建设内容之一。人类文明的趋势大体相似,但因各国历史、文化、政治领导力量等的区别,各国选择的发展道路并不一致。再加上各国国情不同、所处历史阶段不同,当前,不同国家对制度体系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

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用了数百年时间,其制度才慢慢成熟和定型,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度体系。

中国的领导人对制度体系的思考,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在谈及未来50年到100年的世界变化时,他说:“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

邓小平关于制度最有名的一段话,出自1992年的南方谈话。他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

习近平也曾谈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此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凝练概括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这被认为是中共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

匹配“三步走”战略目标

此次全会聚焦制度建设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国际大环境的改变。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治理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一些学者提出了“后小康时代”的概念。顾名思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国家的制度体系必然也要与之相适应。而根据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无论是历史还是未来,都对中国的制度体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因此,此次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勾勒了三步走的时间表:“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贾晋京认为,这一总体目标与中共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三步走”目标相呼应。

他说:“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全面小康的要求;2035年两个‘基本实现’之间的关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

此次全会对制度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接下来更重要的是细化、落实,而将制度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不仅是国家层面的事,更会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