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集装箱及其标准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c型集装箱 第一讲 集装箱及其标准化

第一讲 集装箱及其标准化

2024-01-28 00: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1.1 集装箱的定义

关于集装箱的定义在各国的国家标准、各种国际公约和文件中,都有具体的规定,其内容不尽一致。不同的定义在处理业务问题时,就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下面就有关国际组织和公约对集装箱所作的定义列举说明。

1.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

在196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缩写ISO)第104技术委员会起草的国际标准(ISO/R830—1968)《集装箱术语》中,对集装箱作了定义。该标准后来作了多次修改。国际标准ISO830—1999《集装箱术语》的定义为:

“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

(1)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有效使用期内可以反复使用;

(2)适用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输货物,途中无需倒装;

(3)设有快速装卸的装置,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4)便于箱内货物装满和卸空;

(5)内容积等于或大于1 m3。

集装箱这一术语,既不包括车辆也不包括一般包装。”

2.《集装箱海关公约》的定义

1972年制订的《集装箱海关公约》(Customs Convention on Containers, 缩写CCC)中,对集装箱的定义:

“集装箱一词是指一种运输装备(货箱、可移动货罐或其他类似结构物):

(1)全部或部分封闭而构成装载货物的空间;

(2)具有耐久性,因而其坚固程度能适合于重复使用;

(3)经专门设计,便于以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输货物,无需中途换装;

(4)其设计便于操作,特别是在改变运输方式时便于操作;

(5)其设计便于装满和卸空;

(6)内部容积在1 m3或1 m3以上。

集装箱一词包括有关型号集装箱所适用的附件和设备,如果集装箱带有这种附件和设备。集装箱一词不包括车辆、车辆附件和备件,或包装。”

该定义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有如下几点不同:

(1)具体指出集装箱是货箱、可移动货罐及其他类似结构物。

(2)增加了一条“全部或部分封闭而构成装载货物的空间”作为主要条件之一。

(3)把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中“集装箱这一术语的含义不包括车辆和一般包装”一句,改为“集装箱应包括有关型号集装箱所适用的附件和设备,而不包括车辆、车辆附件和备件,或包装。”

3.《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的定义

1972年制定的《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Safe Container, 缩写CSC)中,对集装箱的定义:

“集装箱是指一种运输装备:

(1)具有耐久性,因而其坚固程度足能适合于重复使用;

(2)经专门设计,便于以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输货物而无需中途换装;

(3)为了紧固和(或)便于装卸,设有角件;

(4)四个外底角所围闭的面积应为下列两者之一:至少为14 m2(150 ft2);如顶部装有角件,则至少为7 m2(75 ft2)。

集装箱一词不包括车辆及包装,但集装箱在底盘车上运送时,则底盘车包括在内。”该定义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的不同:

(1)把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中的“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一句,改为“为了紧固和(或)便于装卸,设有角件”,从而明确了该“装置”是指角件。

(2)省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中“便于货物装满和卸空”一句。

(3)把“具有1 m3及1 m3以上的容积”改为“四个外底角所围闭面积至少为14 m2(150 ft2);如顶部装有角件,则至少为7 m2(75 ft2)。”这就是说把原来规定的集装箱应具有一定的内容积,改为具有一定尺寸的底面积了,无形中打破了集装箱是一种“容器”的概念,从而奠定了后来把平台集装箱也包括在集装箱中的基础。这一变化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目前,中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国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

2.1.2 集装箱标准及标准集装箱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国际上最大的工业和技术合作组织。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章程的规定,其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的发展,以便于国际物资交流和服务,并发展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领域内的合作。国际标准化组织的104技术委员会(ISO/TC104)是集装箱专业的技术委员会。

1961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召开理事会时,美国标准协会(ASA现改称USASI)建议成立集装箱技术委员会,编号为104(TC104)。在第104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之前,国际标准化组织预先征求了各国的意见,并决定于1961年9月11日~14日,在纽约召开104技术委员会的第1次大会。当时积极赞成的有13个成员团体,还有15个成员团体,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大会。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04技术委员会章程的规定,104技术委员会至少每3年召开一次大会。自196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第104技术委员会(ISO/TC104)成立以来,在这40多年中,由于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已被越来越多的货主所接受,为了确保集装箱运输在国际上顺利流通,在ISO/TC104的领导和组织下,已制订了一系列的技术基础标准。这些标准包括:集装箱术语,集装箱类型、外部尺寸和额定值,集装箱角件的技术条件,集装箱的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集装箱装卸与拴固,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船上配载集装箱的配载计划、数据传输,集装箱设备数据交换的通信代码、电子数据交换的信息格式,集装箱设备的自动识别等。

集装箱标准化,不仅能提高集装箱作为共同运输单元在海、陆、空运输中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而且能够提高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促进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给集装箱的载运工具和装卸机械提供了选型、设计和制造的依据,从而使集装箱运输成为相互衔接配套、专业化和高效率的运输系统。

集装箱标准根据其使用范围,分为国际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和公司标准等四种。“标准集装箱”是国际标准集装箱的简称。

国际标准集装箱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104技术委员会制订的集装箱。国际标准集装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自1961年104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曾有过多次补充、删减和修改。到目前为止,ISO668:1995(包括其修正案ISO668:1995/Amd1:2005和ISO668:1995/Amd2:2005)《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中规定国际标准集装箱共有15种规格,见表2-1。

表2-1 国际标准集装箱现行箱型系列

1AX、1BX、1CX、1DX四种集装箱箱型基本被淘汰。

A、B、C、D四类国际标准集装箱长度之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

图2-2 国际标准集装箱长度之间的关系

1A型40 ft(12192 mm)、1B型30 ft(9125 mm)、1C型20 ft(6058 mm)、1D型10 ft(2991 mm),间距 i 为3 in(76 mm),各种集装箱箱型之间的尺寸关系为:

1A=1B+ i +1D=9125+76+2991=12192(mm)

1B=1D+ i +1D+ i +1D=3×2991+2×76=9125(mm)

1C=1D+ i +1D=2×2991+76=6058(mm)

2.1.3 非标准集装箱

所谓非标准集装箱是指表2-1中所列集装箱以外的所有集装箱。

1.非标准长度的集装箱

美国海陆联运公司的35 ft(10.67 m)型集装箱、麦逊公司的24 ft(7.32 m)型集装箱和海铁公司的27 ft(8.24 m)型集装箱均为典型的非标准长度的集装箱,其中最多的是海陆联运公司的35 ft型集装箱。1976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104技术委员会第9次全体大会上,美国代表正式提出要求把35 ft型箱列入国际集装箱标准中,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许多代表发言中承认美国的海陆联运公司是集装箱运输的先驱者,它具有长期经营集装箱运输的历史和经验,在国际上对集装箱化的扩大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尽管该公司当时拥有35 ft型集装箱占全世界总箱量的2.5%,但认为这些因素都不能使35 ft型集装箱可以成为国际标准集装箱的理由。1978年6月,在意大利热 那亚召开的104技术委员会第10次大会上,确定了35 ft型集装箱将作为非标准集装箱处理。

1982年,美国总统轮船公司(APL)首次制造了2个长度为45 ft(13.73 m)型集装箱,其中一个在横渡太平洋的航线上试运,另一个进行了结构试验。这种45 ft型集装箱的高度为9 ft 6 in(2.9 m),材料为铝合金,端部框架用钢,其最大装载量为64300 lb(29165.8 kg)。在高速公路上运输时为50000 lb(22679.5 kg)。装货容积为3035 ft3(85.95 m3)比40 ft型标准集装箱的容积大27%。

制造45 ft型集装箱,是因为集装箱的搬运数量对装卸费和搬运费的影响要比集装箱尺寸变化而带来的影响大得多。因此,加大集装箱的尺寸,减少集装箱的装卸和搬运量,就可以降低装卸和搬运费用,提高集装箱运输的经济效益。

1985年秋,美国总统轮船公司又率先采用了48 ft(14.64 m)长的集装箱,这种集装箱的宽度为8.6 ft(2.62 m),高为9.65 ft(2.94 m),第一批新集装箱除少数试用于国际航线外,大部分使用于美国的内陆运输。48 ft集装箱的容积比传统的40 ft集装箱 增加45%,其承载量比现在的45 ft型集装箱多29%、而内陆运输的运费却与40 ft型集装箱一样。所以,采用这种新型集装箱可以节约大量运费。由于48 ft型集装箱的宽度比一般集装箱大6 in(0.15 m),特别有利于托盘的装卸。新型的48 ft集装箱可适用于现有的各种陆上运输系统,与45 ft型集装箱一样也可用于双层集装箱铁路运输系统。1994年,45 ft和48 ft的集装箱总数已达235万个,占总箱数的2.8%。根据新的ISO标准,45 ft已成为国际标准箱长度。

2.非标准宽度的集装箱

从全集装箱船舱内的箱格结构来看,集装箱高度的变化对箱格结构没有什么影响,长度的改变在一定范围内也是可以的,但宽度一变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尽管集装箱有各种不同的长度和高度,但宽度仍保持在8 ft。

在德国、法国和瑞典等欧洲各国的铁路上,为了与公路汽车运输进行竞争,使用了宽度为2.5m的集装箱。这些超宽集装箱用于国内和欧洲各国之间运输水果、蔬菜和欧洲型托盘。欧洲型托盘的尺寸为1.2 m×1.2 m,使用2.5 m宽的集装箱可以并排装2列。宽度为2.5 m的集装箱不能装在全集装箱船的箱格内,但可以在滚装船上装载。

3.非标准高度的集装箱

在国际标准中,集装箱最初采用的高度为8 ft(2.44 m),后来在1969年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104技术委员会的第6次全体大会上,40 ft型集装箱改为8.5 ft(2.59 m)的高度(即1AA型)。接着20 ft型集装箱也采用了8.5 ft的高度。现在国际标准中还有小于8 ft的减高集装箱(Reduced height container)。

在1991年召开第16次全体大会以前,9 ft(2.75 m)和9 ft 6 in(2.9 m)高的集装箱为非标准高度,第16次大会上通过了将9 ft 6 in高的集装箱纳入ISO668的标准化中,目前9 ft 6 in高的集装箱已定为1AAA和1BBB箱型,成为标准高度。

据资料表明,现在还有比2.9 m更高的集装箱,例如可以装载2层小汽车的高度为3.2 m的汽车集装箱,这种汽车集装箱的宽度和长度仍为8 ft和20 ft。在日本航线上,由于运输特种货物的需要,还出现过3.97 m高的集装箱。

4.其他尺寸的非标准集装箱

由美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合作制造的波音767客机,由日本的三菱重工业公司负责制造机体,富士重工业公司负责制造机翼的流线型外壳。按规定,日本造好的部件要用集装箱运到美国,在美国西雅图郊外的波音公司的工厂内进行装配。为了运输这一批飞机部件,新设计了两种超大型的海上非国际标准集装箱,其长×宽×高的尺寸为:46 ft×8 ft×13 ft, 40 ft×8 ft×13 ft。后者可直接用40 ft型集装箱吊具装卸。

1981年8月,第一次运输是在日本—西雅图、温哥华航线(PNW)上装上全集装箱船。这些部件的总运量预计为装配500架飞机,成批生产后,每月运量为5~6架飞机的部件。每一架飞机用的部件可装6个集装箱(其中3个为46 ft长和3个40 ft长的集装箱)。虽然这些集装箱只限于装载此类特定的货物,但它们是属于非标准集装箱。

5.关于超重集装箱

在原国际集装箱标准中,40 ft型集装箱的总重为30长吨(30480 kg),30 ft为25长吨(25400 kg),20 ft为20长吨(20320 kg),10 ft为10长吨(10160 kg)。但在许多航线上,由于各种原因,集装箱的总重经常超过上述标准。例如,20 ft型集装箱的总重达24000 kg, 20 ft型罐式集装箱经常超载到23000~27000 kg。而国际铁路联盟(UIC)早已把20 ft型集装箱的总重提高到24000 kg。

1977年6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104技术委员会第一分委员会会议上,对总重问题专门进行了讨论。许多国家的代表认为,尽管事实上已存在超过规定总重的集装箱,而且大部分的装卸设备可以在超重的情况下进行装卸,但是超重的集装箱数量毕竟还是少数,是属例外的特殊情况,目前许多港口由于装卸设备不适应装卸24 t的集装箱,故拒绝接受提高总重的提案。

超重集装箱主要是从保险和销售战略上的需要,以及提高使用者的竞争能力角度出发而产生的。这种集装箱的装卸和运输,对码头工人的作业、公路规则、装卸设备的负荷、底盘车和船舶的装载能力和船舶的稳性等,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与操作安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慎重处理。在104技术委员会的第10次全体大会上,明确要确保集装箱在货物流通领域内的互换性,就不应该改变国际标准集装箱的总重。以后 ,虽然关于总重的标准化问题不再议论了,但是欧洲的许多集装箱用户,还继续要求集装箱厂制造总重为24 t的20 ft集装箱。

此外,在1981年3月召开的国际航运协会(ICS)的集装箱委员会会议上,决定对增加集装箱总重的可能性问题重新进行研究。由于集装箱的自重增加而总重不变,造成了集装箱的载货重量在减少。另一方面,由于集装箱的高度在增加,故其内部容积有所提高。因此,认为增加总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从商业角度来看,货主们也欢迎进一步增加集装箱的总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