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cu护理质量监测指标 近十年我国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近十年我国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近十年我国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①形成专科质控小组组织架构;

②完成儿科专科护理质控指标构建;

③探索血液净化护理质控指标。

未来国家护理专业质控中心将根据专科发展的需求,逐步完善专科护理质控体系,实现多层次多领域多专业的质控管理。

(3)建立我国护理质控指标体系

自2014年起,国家护理专业质控中心组织研究,建立了护理专业质控指标,严格按照指标遴选的程序,历时2年确定了13项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护理质控指标。2016年《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正式出版,作为我国第一个系统性、规范性的定义护理质控指标、指标信息收集变量、收集途径的指标工具书,对实现指标数据分析的同质化及质量问题的描述具有里程碑式的指导意义。国家护理专业质控中心结合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就规范指标的收集、解读进行完善,出版了《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基本数据集实施指南(2018 版)》。质控指标体系化的发展完善为全国护理质量的评估、评价与持续改善奠定了坚实的标准基础。

(4)护理质量监测纳入三级医院等级评审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药事管理和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的通知》发布,自此,护理质控指标纳入到国家医疗质控指标体系中。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将《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纳入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的日常质量监测内容,对于引导医疗机构更加重视护理质量的日常管理和监测,减少突击迎检行为,减少经验、主观的质控方式,增强临床护理质控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

(5)推进护理质控管理信息化

国家护理专业质控中心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质控指标框架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全国护理质量数据平台(China National Database of Nursing Quality,CNDNQ)于2016年6月30日正式启用。CNDNQ启动以来已经历了3次系统升级,最新版CNDNQ 3.0采集范围进一步拓展,横向覆盖至全国各省份,纵向深入细化到病区;采集数据逐步丰富,从单一的指标结果到相关信息数据分析,呈现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的组合分析结果,为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对标护理专业行业标准、制订干预策略和质量改进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我国护理质量的基本情况

总体而言,我国的护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科学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基于数据、以问题为导向的质量管理模式逐步形成。我国的护士执业环境和护理质量正在不断改善。

(1)以数据为决策依据的质量管理模式显现雏形

通过对行业内医院的质控指标数据的系统分析,呈现出整体的护理质量水平或趋势,医院通过与业内不同地区、级别、类型等医院的护理质量进行参照比较,来衡量本院的护理质量水平,进而更精准地发现医院或科室的短板和差距,进一步完善质量改进目标。CNDNQ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护理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的数据库和参考资料库。

(2)以指标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质量改进工作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基于CNDNQ对医疗机构指标数据和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的闭环质控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逐步形成了以指标监测为抓手,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质量改进工作机制,体现了护理质量管理更注重从系统性、全局性进行分析的思维,从而更精准地定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目标和发展方向,驱动临床护理质量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

(3)护理人力总量持续增加、相对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

“十三五”期间,我国护理人力总量持续增加,护士学历水平明显提高,中高级人才比例有所提升,护理人力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2020年CNDNQ中三级综合医院不同级别护士配置情况变化见图1。

根据《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年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护士数为3.34名,达到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于护理人员总量规划增长的目标要求,但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详见图2。

从CNDNQ中2020年的床护 比数据结果看,2020年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床护比和病区床护比,尚未达到《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三级综合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0.8和病区床护比不低于1∶0.6,二级综合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0.7和病区床护比不低于1∶0.5的要求,见图3。

虽然近年来我国注册护士的总量在逐年增长,但护士增长速度低于医疗机构床位增长速度和入院患者不断增加的速度。另一方面我国护士服务密度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家每万人口护士数36.9名护士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的护理服务资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

(4)护士执业环境逐步改善,护士越来越关注“参与感”

从CNDNQ调查结果看,近年来我国护士离职率在逐年降低,详见图4,反映出护士队伍的稳定性在逐步提高。我国三级综合医院护士执业环境平均得分逐年升高,详见图5,说明我国护士执业环境正逐步改善。

从护士执业环境测评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护士在临床护理专业性、社会认同感和薪酬待遇等方面有所改善,但在医院管理参与程度方面评分增长较小,反映出护士对于自身价值的体现,除福利待遇之外,越来越重视医院管理决策的“参与感”,见图6。因此,在改善护士执业环境过程中,除福利待遇等外,还需要关注护士在工作中参与医院管理与决策的机会、途径和制度,培养护士的主人翁精神,进一步优化护士执业环境,释放护士更多的工作潜能。

(5)感染类指标发生率呈下降趋势,感染防控依然存在改进空间

从CNDNQ分析结果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 sociated Bloods tream Infection,CLABSI)、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等感染类指标发生率逐年下降,特别是四分位间距的缩小说明对高发生率医院的重点监测与管理有效,详见图7。

从可预防的角度,感染控制追求“零宽容”。因此,感染防控依然存在改进空间。应制定标准化感染预防措施,加强护士规范化培训,提升医护人员遵守标准预防的自觉性。2021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年版)》,为医疗机构提供了聚焦患者安全,预防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了技术指导。

(6)各地区资源与质量不均衡,同质化工作需要继续推进

由于我国各省份医疗资源、环境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存在区域性差异,各地各级医院结果指标发生率差异性较大,少数医院某些指标发生率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散在高发。因此,仍需要加强同质化建设,缩小区域差距。

3

“十四五”期间护理质控工作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护士和护理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为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未来应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保障患者安全为目标,以指标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健全事中监测、事后监管、改进和反馈追踪一体化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推动护理质量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发展,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推动我国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1)建设一支高效的护理质控管理组织体系

推动全国护理质量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实现全国护理质量组织从国家到省、市、县的四级联动,推动质量组织向基层延伸,逐步建立覆盖各基层医疗机构、居家护理、安宁疗护等机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缩小质控的薄弱领域,提升护理质控管理的同质化。通过加强与相关专业质控组织的横向合作,研究遴选体现专科特点或病种特点的质控指标,推动专科护理及以病种为特点的护理质量管理,完善护理质控指标体系。

(2)推动护理质控模式从1.0向2.0的转变

在“十三五”时期,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部署与要求,完成了护理质控组织体系、指标体系、指标收集体系的整体建设。护理质控管理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部分地区已经实现市级质控组织的全覆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实现了护理质控指标监测制度化。以《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为动力,推动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监测常态化、信息化、数据化,逐步扩大质控数据上报医院的范围,重点关注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质控数据上报情况。借助信息技术,将护理质控工作转变为以指标数据监测、比对、分析为手段,引导基于数据的问题意识和求真意识,并按照目标管理的方式,系统规划和改进质量问题。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加强与有关专业质控中心的协同合作,积极探索多专业、多中心的合作模式,构建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文化。形成护理质量管理始于指标监测,基于数据分析,终于改进护理工作的良性管理模式。

(3)研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提升质控精准性

护理是涵盖了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的护理,护理专业渗透临床医学各专科领域,应针对护理专科特点,依据临床护理标准、规范,关注关键技术及环节,按照指标遴选的原则,在一些重点专科,比如ICU、儿科、血液净化、老年护理等研发专科护理质控指标,进行收集、分析和反馈,推动专科护理质量不断改进,引导临床护理实践更加符合疾病和人群特点。

(4)提升质控管理能力,助力护理高质量发展

质控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质控不仅是控制和发现问题,更要推动问题的系统改进,释放护理人员更大的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担责的工作状态。建立系统思维,改变质控理念,善用质控工具,创新质控模式,是今后一段时间持续努力的方向。探索建立护理质量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推动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5)强化系统培训,加强交流和宣传

加强省、市级质控中心人员的系统培训,建立多效的工作交流方式,是凝聚共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和推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部署的重要工作方式;应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对国家医疗质量管理政策和典型质量改进案例的宣传和推广,营造行业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基层护理管理人员有关标准、规范及质控指标等短缺知识和工具的培训,提升质控能力,促进护理质控的同质化发展。

4

小结

护理服务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十三五”期间我国护理质控工作快速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对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未来护理人员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目标,以质控指标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深化优质护理,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推动护理质量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发展,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为促进我国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 本文刊载于《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22年第22卷第12期)

在您下单后,系统管理员将为您点击发货处理,如果您需要发票,请您及时在后台留言索取。本刊于 每月20日左右为您 发货 ,单本杂志默认快递发货(含快递费10元),全年杂志默认邮局寄送(免运费)。若为邮局挂号寄送,由于挂号信对地址和接收人要求很高,所以请务必写清您的收件地址、电话和邮政编码,并保证邮局人员投递时您留的地址有人签字接收,否则,杂志将被退回!

支付宝汇款:[email protected]

银行转账:

开户单位:《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

开 户 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崇文支行永定门分理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