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声音用语"OS""VO"你用对了吗? – 声音的艺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con是什么意思的缩写 电影声音用语"OS""VO"你用对了吗? – 声音的艺术

电影声音用语"OS""VO"你用对了吗? – 声音的艺术

2024-07-01 19: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内心想说却没有说出来的话,叫作"内心OS"。比如,你遇到说不清需求的客户,但又不想跟他翻脸,在对他保持职业假笑的同时,你的内心可能正在疯狂骂他。这些骂他的话,就是你此时的内心OS。但是,你知道这里的“OS”其实一开始并不是指内心独白吗?

目录

Toggle 什么是OS?

“OS”是电影专有名词,英文叫off-screen,缩写为OS,字面意思是:在银幕之外的声音,主要用来指代在场的角色在画面之外所说的对白。比方说,画面里拍的是男女主角在沙发上,此时传来了男主妈妈在厨房里喊话的声音,我们能听见男主妈妈的声音却没看见她露脸,那么就可以在剧本上用OS来表示妈妈的对白。另一个家喻户晓的例子,就是《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除了表示对白,OS也可以用来表示任何声音。再比方说,画面里是小孩在房间写作业的场景,声音是隔壁传来的钢琴声,此时钢琴的声音就是OS。这种OS也可以叫作画外音(off-screen sound)。

然而,如果我们要表示的是角色的内心独白,就不能写成OS。为什么呢?因为内心的声音,并不是场景中客观真实存在的声音。OS所表示的,必须是声源在现场的声音。想要表示内心独白时,该怎么办呢?在电影专业里,可以用另一个专有名词“VO”。

什么是VO?

“VO”是voice-over的缩写,也就是“叠上去的人声”。VO和OS的相同点是,观众都不会在画面里看到发声的主体。但是,VO专指那些不在场的人所说的对白,比如旁白、电话里的人、电视里的主持人,以及上面说的内心独白。

旁白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它是后期配上去的,解说员肯定不在画面内的时空里。但是,电话、电视之类的声源就要注意了。虽然说话的人不在画面里,但是声源却在画内,这个特点要小心,别和OS搞混了。

最后再回到内心独白——虽然角色在画内,但独白的声音并不是现场发出来的,那么就必须标成VO。换句话说,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内心OS”,是对电影专业术语的误用。有趣的是,这种误用经过约定俗成,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说法。

为什么要较真?

既然约定俗成的用语,大家都能懂,那么为什么还要分得这么细呢?把画外的声音,统一叫作OS不好吗?

——不好!准确地使用术语,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合作得更加顺畅愉快。尤其是当涉及跨部门沟通、跨文化沟通的时候,可以避免潜在的沟通风险,甚至可以降低制片成本。

对于电影声音部门来说,OS跟VO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就拿对白来说,混录师并不是只要把对白贴到音轨上就好,还要考虑说话者的环境——这会影响到混音的时候混响和延时的使用方式——我们需要把声音做出贴合画面场景的空间感。如果将OS和VO混淆,那么做出来的对白轨,有可能听上去会变得像旁白轨。

特别是,当我们扡音轨拿到国外去混音的时候,外国的混录师听不懂中文,处理对白更加需要依赖剧本的标注。

如何区分OS和VO?

对于拍摄团队来说,OS基本上是可以直接变成正常对白的——OS本来就是在场的人说的话,如果导演给OS一个镜头,那么此时的OS就已经变成了普通对白。

但是,VO就不能随随便便变成对白了。VO是剧中角色听不到的声音。如果角色能听到其他人的内心想法,那就变成《指环王》了!

所以说,VO和OS是需要精准区分的。也许,我们在平时聊天时可以说“内心OS”这样的俗语。但是,在从事剧本创作、电影制作的时候,如果能正确使用OS和VO的话,可能就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沟通成本了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