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粉丝为《无名》冲预售,如何看待电影宣发的新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bo王一博粉丝 王一博粉丝为《无名》冲预售,如何看待电影宣发的新力量?

王一博粉丝为《无名》冲预售,如何看待电影宣发的新力量?

2024-06-29 10: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截至1月17日19:18分,由梁朝伟、王一博主演的电影《无名》预售已经超过6000万元,领先于5000万元预售量级的《满江红》和《流浪地球》。

  其中,首日预售就高达3968万元。这样的预售成绩背后,王一博粉丝的贡献突出,不仅有粉丝站规模化的包场、冲预售,也有很多散粉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买票,共同助力票房预售。

  粉丝力量对预售成绩的助力作用,再一次成为现象级奇观。

  然而虽然预售暂列第一,目前大年初一的排片占比《无名》只以13%的成绩暂列第四。在春节档这个片方必争之地,宣发厮杀已经白热化,粉丝力量并不足以改变局势。

  其实,粉丝、影院都有各自的考量,粉丝冲预售的目的和作用,也并非要排片冲票房这么简单。

截图自灯塔专业版

  关于粉丝冲预售的三方小讨论

  粉丝助力票房并非新鲜事,王一博粉丝冲预售的能力也早在去年国庆档《长空之王》的时候,就被影院端注意到。但王一博这样的内娱“断层顶流”首次出演春节档影片,其背后的粉丝力量还是引起了从业者们的兴趣。

  粉丝、影院、发行如何看待这次的粉丝冲预售行为?

  给《无名》包了三场的王一博“散粉”露露、从业经历超过20年的影城经理王先生、从业经历超过10年的资深发行人士花花,从粉丝、影院、发行的角度分别给出自己的解读——

   粉丝代表露露:

  《无名》定档的那天,我就把自己的微信头像换成了“大年初一看《无名》”,开预售之前,我就开始联系老家的影院。打电话给影城的时候,还没开口,对方就问是不是来咨询《无名》包场的,我家还不是一、二线城市,还挺偏远。我当时是想问会不会开IMAX场,对方也很友善,就说要看看后面的情况。

  后来了解到包场是三场起包,一场要至少包80张票,一张票40块钱,目前我就包了三场,到时候会尽量找人填满这个座位。另外我还发了30多个红包给朋友,请大家去看《无名》,然后所有我认识的人,或者朋友的朋友如果去看了《无名》,带多少人来我都可以报销电影票。

北京地区部分影院《无名》票价,截图自淘票票

  我看网上有一些粉丝会给陌生人送票,我不会这么做,因为不知道有些网友是不是带着对一博的恶意去的。其实我做这些包场、送票,主要目的是希望《无名》被更多人看到,得到一个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

  现在影片还没上,我们粉丝也是跟着片方的宣传节奏在走,这次片方有打“超级商业片”这个点,可能以前大家对程耳导演的认知是作者性表达比较强,这次我们希望观众不要抱着看不懂、看文艺片的心态,希望更多人能去看《无名》。

  其实本来的打算是想说看能不能影响一下排片,毕竟国庆期间《长空之王》最开始的排片也不是很好,但是因为预售太猛了,后面排片一下就起来了,但是春节档主要还是影院他们的卖方市场,而且各大片方应该会砸钱去保排片,所以可能作用没有那么大,但最起码排片不会掉得太厉害。

  目前我也看到预售对于排片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无论怎样,预售也算在票房里面。我们也看后期口碑能不能发酵,大家对程耳导演是很有信心的。如果一定要在票房高一博被吐槽,和票房一般一博被认可这两个选项里二选一,我肯定选后者,我觉得对于一博来说,真的口碑很重要。

  其实归根到底我只是希望这个作品能有更多的人看到,没有太多其他要求。

   影院代表王先生:

  我所在的三线城市市中心的影城,这次《无名》的预售成绩不是影城最高,现在大概四、五千块钱,排名第三。

  其实春节档基本是大院线大影管有统一排片指导,像我们就是会统一安排排片和场次占比,所以不会受粉丝行为影响。即使我们有排片自主权,我也不会太考虑粉丝冲出来的预售成绩。如果粉丝跟我要场次,那我就会要求包场,先打钱来,现场出票,我可以给你足够多的场次。

  其实王一博的粉丝量是高的,但是过年的盘子大,看起来预售6000万元已经不错了,但是对于春节档几十亿的大盘来说,这个预售并不算多。而且今年的整体预售也不算高,预售盘子没有撑起来,不像当年“唐探”的预售一骑绝尘,是真的能影响到排片。

  我们影城排片,肯定是前三天定走势,都要靠上映之后的口碑、客流、受众接受度,每年初一到初三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基本上隔10分钟就要看一下票房走势,所以春节档的排片、票房永远都在动态的变化中,粉丝在其中的力量肯定是非常小的。

  我之前也跟一些业内的同仁聊,可能我们的观点是,三、四亿元票房是粉丝可以冲到的极限。

   发行代表花花:

  我觉得在春节档冲预售,某种程度来说粉丝算是“炮灰”,但此时不冲何时冲呢?对偶像的爱不就体现在此刻吗?

  粉丝冲预售对于排片的影响肯定是微乎其微的,但这个事情还是值得的。一个是因为预售的事情,上了不少的热搜。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知道王一博粉丝多,如果这时候粉丝不冲,影院端对于他的判断会变低。你本来是个顶流,如果粉丝连预售都不冲,那说明连粉丝对这部电影都没有兴趣,那可能本来影院打算给你排10%,实际只给你排8%。

  其实影院排片几乎不会去考虑主演粉丝量的问题,但是王一博算是“断层顶流”了,真正能靠粉丝力量去冲票房的演员也是凤毛麟角。

《无名》首映礼现场,粉丝祝王一博票房大卖

  粉丝,电影宣发新力量?

  上文的露露是一个典型的散粉,自己买票包场、给朋友报销电影票,是对粉丝站规模化的冲票房行为的有效补充。由粉丝站牵头进行的电影宣发行为,则更加有组织,甚至可以说是专业化、全渠道覆盖。

  除了包场、组织全国各地的粉丝互换填场这样的直接助力票房产出的行为,粉丝团还在宣传上发力。比如在人流量巨大的地铁站买下大屏、找新媒体矩阵发稿、与影城联合做阵地广告、在电台等公共声量渠道开启宣传等等,将线上线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网打尽”。

  这些宣传动作是一部电影宣发期的常规动作,本来应该由片方来执行,但片方很难覆盖到全国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渠道,有了粉丝的帮助,宣发工作更加完善。

  露露向娱理工作室表示,她很担心粉丝的这次冲预售行为会被当成一种粉圈乱象,但其实大家都是在专业的范围内,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宣传电影的行为,目的是希望好电影不要被埋没、能被更多人看到。

  在影城经理王先生看来,粉丝其实就是一支自主宣发的新力量,比普通的电影“自来水”更热情,甚至比片方的宣发更迅速,“《无名》定档比较晚,刚定档就有粉丝打电话来问我们可不可以在影城放展架,粉丝自己出钱去做,甚至在我的城市,我还听说有两个影城做了《无名》的主题影城,这些都是粉丝自发行为,和片方的宣发是没有关系的。粉丝当时跟我说,等官方展架到了,你们再换也可以,我记得定档后两天,粉丝的物料就到了。”

  王经理表示,原先这种影院阵地广告都是片方来做,现在粉丝来做,就是很热情地自主帮忙,粉丝会在物料里突出王一博,但也不会落下梁朝伟。

  资深发行花花表示,在日常档期,粉丝们现在这种打了鸡血又专业的宣发行为,其实对于票房是有一定帮助的,越是小制作,粉丝的影响力越大,“如果说粉丝能让一部电影取得本来无法取得的成绩,只能在本来就不会有高票房的这种电影上会有显现,但越是大制作粉丝效应就会越少,最终还是要靠广大的观众给电影一个高票房。”

  尤其是在春节档,排片费越来越高。花花介绍,这种排片费有的是给单体影院,有的是给院线影管,但更多的情况是既给院线影管,还要给旗下影院。高额的排片费影响的只是百分之几的微调,不可能因为砸钱就从10%的排片提升到30%。即使大家都砸钱,影院端还要看片子的质量,而且排片费也只管大年初一的票房。

  尽管在这样真金白银抢占市场的春节档,粉丝的力量可以忽略不计,但在花花看来,粉丝行为也至少证明了,自家偶像是一个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十几、二十年前,中国电影更多是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而从杨幂的《孤岛惊魂》到鹿晗开启的流量时代,电影圈开始拥抱有粉丝的艺人,当流量明星的票房号召力被发现天花板有限时,电影圈也开始修正自己的用人方式。

  如今,不少流量明星在有品质的大制作里担任二番,一方面跟前辈演员、大导演学习;一方面也吸引自己的粉丝来看一些好作品,粉丝们也自主大力宣发,让电影被更多人知道。

  当我们谈论流量艺人粉丝冲预售时,或许不需要放大其影响力,也不用将其妖魔化成粉丝乱象,就把粉丝当作一支野生的自主宣发生力军,能让好电影不被埋没、能让粉丝们的偶像被更多人看到甚至认可,这是一个合作共赢的事儿。

点击进入专题: 电影《无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