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东方意韵:服装设计师李薇专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gumpert衣服 走向世界的东方意韵:服装设计师李薇专访

走向世界的东方意韵:服装设计师李薇专访

#走向世界的东方意韵:服装设计师李薇专访|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李薇,服装设计师,1959年出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留法访问学者、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论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服饰协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服饰委员会主任委员。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设计展览和竞赛并获奖,主张从传统文化入手,对传统服饰文化及国际服装流行趋势等领域进行研究,形成了多元素融合的创新服装设计观念及理论。2014 年11 月19 日,我们对李薇进行了采访。

2014年11月1日,“Xiuniang•李薇高级定制时装发布会”在751D•PARK七九立方举行,本应容纳二百余人的秀场内硬是挤进了两倍多的观众,迫不及待地欣赏李薇用服装演绎的东方水墨。当天发布的“青绿山水”、“夜与昼”等六个系列40件作品集中呈现了李薇21世纪初至今的服装设计作品,也是她对中国水墨黑白韵味与意境的致敬之作。当天,“李薇个人艺术作品展”在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开幕,展出了李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创作的一批静态服饰、装置、壁挂等艺术作品。同一天的两次重要亮相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接踵而来的还有本次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授予的“第20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李薇表示,从前她得奖的心情是兴奋,而今已复归平静。她认为“如果想要成功,就得舍得,这个舍得包含舍得时间、金钱、还有舍得流汗。”她的付出不为荣誉,也不为他人的目光,只为跟随自己的内心,进行自由地表达。

“青绿山水”系列服装设计“旗袍”系列服装设计一、一场立体的东方秀

“我追求的是一种东方性的表达,民族自信的表达”,这是李薇对其时装发布会的期望。本次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发布的作品多来自服装设计品牌,鲜有个人设计的呈现。而李薇既不拥有某个品牌,也不代表某家公司,她所呈现的是自己积淀多年的艺术观点和设计理念。

当天的秀场内只有纯粹的黑色布景,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绚丽的屏幕。当舒缓的音乐响起,伴随着模特轻盈的步履,一幅幅灵动飘逸的青绿山水开始流动在T台上。这组开场作品共有7件,意在服装概念的表达。其最初的灵感来自流动的云。那种漂浮不定的感觉让李薇想到了时间和生命的流逝,瞬间被其打动。而最终完成的作品,图像存在一种不确定性,似云非云,似山非山,虽然不具有特定的形象,在李薇看来却是中国人特有的表达方式。流动性同样还体现在装饰的形态上,李薇说,她服装中几乎所有的装饰都是“S”形的,就是为了体现她心中中国水墨的流动感。第二个系列的作品是旗袍,它们在造型上基本还原了民国时期旗袍的形制,原汁原味,然而在表现形式有所颠覆。旗袍是具有典型时代性的服装,是特定时代的制度和文化的体现,既有礼仪性,又给人约束感。在这一组作品中,轻薄、半透明的材质和晕染过渡的色彩让旗袍具有了一种现代的开放姿态。李薇坦言,她希望自己的旗袍是国际化、开放的、包容的,正如她对于当今中国女性的期待。在肌理的表现上,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师的智慧。很多人误以为这组服装上的装饰物是绣上去的,其实李薇采用的是同种面料像画材、颜料般般堆叠加上手缝的方式。这种方法巧妙地避开了繁琐的手段,同时可控性强,完全体现出设计师所希望达到的层次和肌理。

蓝色系列服装设计红色系列服装设计

蓝色系列和彩色系列是李薇为本次发布会新奉上的设计作品,它们也让她发现了自己在设计方面新的可能。西服、中山装、交领等男装分别使用了中国的丝中厚度、挺度不同的类别,如绡、绡缎,以体现不同厚度和质感,再经过精心的剪裁具有了颇为现代的造型。鞋履的大胆突破也为男装增色不少。僧侣样式的鞋型经过创新,以透明材质与羊皮结合,造型简洁时尚,而又透露出来源于僧侣生活的自然、洒脱状态。彩色系列在整个色彩淡雅的发布会形成了一抹亮色,对整个系列来说起到了调剂作用。这组作品的面料都由设计师自己染色,以便把控颜色。尤其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其中几件红色的作品,被李薇称之为“红色记忆”或者“韵”。这种代表中国的色彩与服装设计中营造的水墨意趣相结合,既存在冲撞,又在矛盾中达到了一种平衡。墨滴在清水中晕开,会形成的丝絮状的线条与形状,而在纸这种媒介上则存在干、湿、浓、淡、皴、擦、晕、染等无穷变化。在李薇的服装设计作品中,可以找到笔墨的形态,随着穿着者身体的摆动,这种形态也随之流动起来。如果说在“青绿山水”系列和最后的“夜与昼”黑白系列中,这种笔墨形态得自中国传统的绘画和书法,那么在红色系列作品中,这种矛盾冲突的色彩呈现则显得更为大胆和现代。这组服装的现代感同样体现在造型上,比如其中一件红色作品,服饰的领口、裙边都是开放式的,以毛边的状态直接示人,消除了边界的概念。

整场发布会的高潮体现在最后一个系列“夜与昼”上。《夜与昼》是为李薇赢得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的一组作品的名称,是李薇艺术语言成熟后的代表作。这个系列是《夜与昼》的延伸,它们以黑白两色出现,象征着更加纯粹的水墨意味,也象征着无限更替的时间,它们的重点不在与可穿性,而是观念的表达。李薇将这组作品称为“走向世界的中国女性的新嫁衣”。其中一件女装以五层水纱层叠而成,为本来轻薄、飘逸的材料营造出厚重感,以及华丽、端庄的质感。最后一组出现的作品是一件黑色男装、一件白色女装。男装的背后的图案是龙,而女装背后是凤。这两件作品都是拖地长衣,不仅具有丰富的层次和肌理,在气势上相较于其他作品也显得更加大气磅礴。两位模特最后在舞台中央进行了一段如行为艺术般的短暂表演,赋予两件华服庄重的仪式感,为整场发布会提升了形式感和艺术性。

“夜与昼”系列服装设计“夜与昼”系列服装设计

当然,李薇的服装设计作品远不止与此。但是为了把握好正常发布会的节奏,控制好作品所体现出的协调一致、一以贯之的“气”,李薇并没有将所有作品一并奉上,而是有意识地挑选了各种以丝织品为材料的服装。因此,整场秀才显得连贯和整体。欣赏李薇的服装,不仅可以看到中国水墨在每件独特的服装上的单一呈现,也可以体会到在选择、布置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绘事哲学。

到场的观众会发现,在秀场的配乐中加入了布料撕扯的声音。这种声音给较为舒缓的背景音乐带来了变化和层次感,也在声音这个层面上为整场发布会增添了艺术感。撕布的灵感来自起初策展人岛子为“李薇个人艺术作品展”所想的名称“思拉丝”,虽然展名没用使用,却引发了关于配乐的巧思。为了录制这种声音,李薇带着四个学生在录音棚撕布,从一开始的两层、四层到最后的八层,“撕扯”的难度越来越大,甚至险些让李薇摔了一跤。在筹备发布会和展览的过程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协助的裁缝把西装的肩剪短而经李薇的巧手改成了坎肩,还有学生不小心把面料剪错、缝错需要重新做,为了筹集资金而伤透脑筋……然而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场近乎完美的发布会。无论是前来观摩的服装界专业人士,如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主席和副主席、时尚媒体代表、知名设计师,还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各个艺术与设计学科的教师,以及李薇在艺术界、设计界的友人,无不对这场立体的东方秀交口称赞。李薇不仅让在场的观众感受到了她在服装设计方面的造诣,也将其她口中的“东方性”与“民族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曾有业内人士质疑李薇的服装设计作品缺乏可穿性,然而在李薇的眼中,服装设计的意义应该是多元的,功能性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服装的穿着需要讲求场合,出色的服装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单件服装设计本身的个性,也需要融入所处的环境,在协调中展露锋芒。就像她设计的旗袍系列、紫色系列、男装等作品,构思和成型时都考虑了其所属的场合和仪式,这样才能让服装发挥自身的功能和魅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服装也是艺术探索的一种载体和呈现方式,是传达设计师态度的媒介。拓展服装设计的视野和界域,发现更多的艺术语言和可能性,对于服装设计的发展也颇为重要。

李薇(中)在发布会现场二、DNA中的水墨情结

在成为服装设计师之前,李薇就对中国的水墨画情有独钟,二十年前她创作过一些水墨作品,但起初并没有想过水墨与服装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正如李薇自己所言,“对水墨的喜爱,就像一颗种子,早已经种在我的内心深处。”

上世纪80年代,李薇就读于中央工艺美学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在艺术与时尚资讯较为匮乏的时期,李薇和当时的同学们无法广泛接触国内外的信息,反而更加关注对自己绘画功底的提高,他们不厌其烦地写生,锻炼自己的造型能力。那个时期,李薇尝试创作了一些小幅的水墨作品,虽然距离专业水准有一定的距离,但她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画自己心里的水墨”。

李薇用纤维为载体呈现水墨意趣,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她在探索材料上有过将近十年的摸索。她“玩儿”过很多种面料,对材质进行了多种试验。丝绸、绡等在市面上不太常见的时候,李薇就已经成百米地买来试验。直到2001年,她遇到了她称之为“水纱“的面料。这种面料完全靠手织完成,如蝉翼般轻薄,恰有一种东方审美中欣赏的意趣。然而,这种材料也有其劣势,比如幅面较窄、不耐磨、在灯光下会因过于轻透而失去质感。在反复地尝试之后,李薇终于“征服”了它,在她精心的染、堆、叠等处理之后,水纱可以达到中国水墨一般雅秀、淡远,而又不失厚重感与张力。

《夜与昼》,绡、水纱,150cmx160cm,2001《清、远、静》,绡、水纱,110cmx800cm,2010

在李薇的高级定制发布会上,人们已经见到了她以纤维自如地表达水墨意趣的功力,而她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在“李薇个人艺术作品展”上,三幅 “新水墨”作品“清、远、静”以8米的尺幅悬垂于悦·美术馆的展厅,以纤维为载体构成了一组中国的山水图像,令一些国画艺术家也为之赞叹。有些艺术家和批评家为“突然冒出”这样一个艺术家颇为惊讶,而对李薇来说,这是她多年艺术追求自然而然产生的。在探索材料的可能性时,李薇慢慢体会到纤维的可塑性与表现力。2008年,她曾经创作过一组同类的小尺幅作品参加展览,2009年,以方晓风策划的“艺之维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邀请展”为契机,李薇将这组作品放大到目前所见的8米尺幅。国画受限于纸的尺度,无法在不拼接的情况下达到这样的高度,而李薇所使用的水纱和绡恰恰在这一点上有其优势。在创作的过程中,8米的材料平铺在工坊10米长的案子上,恰好可以看到整体效果。原本为作品准备的设计图让李薇有一种束缚感,她摒弃了草稿,凭借自己的感觉一气呵成,完成了作品,反而达到了更为理想的效果。

对艺术的关注成就了李薇在服装领域的探索。与其他设计师不同,李薇的朋友圈中主要是艺术家,而不仅仅是设计师。在这份友人名单里不乏著名的艺术家,如被李薇亲切地称为“师长”的刘巨德,以及当今活跃在中国艺术圈中的李向群、任戬、吕品田等等。他们会一同聊天,共同探讨艺术相关的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李薇从艺术家们那里了解到他们创作的故事,他们的关切,以及他们的主张和情怀。得意于跨界的交流和“以心传心”的沟通,李薇获得启发,自己的艺术观点与作为艺术家的态度也日趋成熟。因此,这些朋友们被李薇珍视为“自己人生最大的财富”。

虽然已经年过五旬,李薇仍然保持着充沛的创作热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值班保安曾经总结出最晚离开学院的四个人,李薇笑称自己就是其中之一。她认为这就是她正常的生活状态,她的设计与艺术就是生活。对于“敬业”这样的评价,她认为本该如此,因为“习惯和态度是成就一个人的基础。”多年前,陈逸飞曾邀请李薇到其上海的服装公司工作,并提出了丰厚的条件。但她更喜欢学院中的自由度,她对物质生活的并没有过高的要求,而更看中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和时间。在安静投入创作的过程中,她多年积蓄的一点一点迸发、呈现出来。

“李薇个人艺术作品展”现场“李薇个人艺术作品展”现场

三、从中国出发,回到中国

李薇将自己的艺术探索之路划分成三个阶段:“表现中国”、“去中国”、“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李薇的“表现中国”阶段。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元素,比如使用篆字或其他文化符号。但这种尝试比较直白、表面。转变发生在1995年,那一年李薇到法国学习了半年,这段经历被她形象地称为“吸氧”。眼界的开阔、外界文化的冲击让她走向了“去中国”的道路。曾经应用在服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被她一概抛弃,转而寻找简约、大气的国际化设计语言。虽然那段时期李薇也得到过一些艺术设计类的奖项,但她艺术语言的探索之路仍在继续。

正如根植于DNA中的水墨情结,生长于中国的李薇自然而然地回归到本土。这种回归同样与外界文化的冲击有关。2001年,李薇作为访问学者在法国巴黎装饰艺术学院学习了15个月。这段让她“舍不得睡觉”的时间,她不仅在学校吸取养分,还与法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朋友频繁交流,参观各种艺术设计类的展览。眼界与心中艺术格局的变化让李薇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身份,也对艺术与设计的创作进行了更深入地思考。正是从步入新世纪的这一年开始,她开启了自己的“在中国”阶段。对于她来说,“在中国”不仅仅是回归中国,立足中国,它还意味着以中国的角度面向世界。这一时期,她在中西的比较中对东方的文化与艺术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她开始试图从精神层面表现东方意境,寻找国际化的艺术语言,将东方的传统文化进行意象的、抽象的表达。

李薇曾经在一本个人作品集中谈到,“作为艺术表达的手段无论是语言还是图像或是声音,其本身都是有限的。但中国艺术的追求,绝不是仅仅停留在有形的声、色上,声、色只是写意的手段,而‘意’的境界则是超越了声和色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艺术便存在于这无形的大道之中”。

这一时期,李薇的艺术语言逐渐走向成熟。正如她自己所言,“寻找方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40岁之前,李薇曾经有过不被认可的时候,她参与很多比赛却鲜有获奖。然而,她心中对艺术的追求和热情从未改变,40岁之后,她积淀已久的能量迸发而出,开始不断地收获奖项。2001年,她的作品《夜与昼》在“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中获得优秀奖,2004年,该作品又一举摘得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览的金奖。这件令她引以为豪的经典作品,还在2004年参加了法国马赛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身体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展,同期展出的还有著名的当代艺术家王广义、岳敏君、马刘明、仓鑫的作品。这几次展览中,李薇将这组作品以壁挂的形式展出,以服装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于东方文化的思考和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与此同时,她的服装设计观念也因为进入了当代艺术的语境而走向成熟。《夜与昼》并不是为了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穿”而进行的设计,而是借由服装的语言表达了李薇所认识的东方审美、东方意境。这其中也透露出她作为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艺术家与设计师的自信。

对于李薇来说,中西方在对空间的认识上有着明显差异,而空间意识是她近些年所抓住的一个突破点。1985年,“法国服装设计家伊夫·圣·洛朗25年作品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身为学生的李薇参与布展,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伊夫·圣·洛的作品,亲手触摸其面料的质感。在中国的服装设计刚刚起步的时期,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里,李薇时刻都在关注国际上的时装设计趋势,而不仅仅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中国。在不断提升国际视野的同时,她对于中国艺术的语言形态与文化内涵的理解也更进一步。她曾撰文《服装空间》、《从空间意识的角度看中华元素》探讨中西文化中不同的空间意识,以及它们在服饰文化上的体现。李薇认为东方的空间意识属于意境空间,而西方则属于实体空间。举例来说,中国古代的服装造型是二维的平面剪裁,而西方则是三维的立体造型和剪裁。中国的服装与人体之间存在空间,这种对内空间的强调与西方强调合体、力求塑造完美形态(如紧身胸衣)等观念完全不同。中国人含蓄有度,但是有些形制的衣服却能给人提供更多的自由度,比如僧侣的服装,其宽袍大袖的造型恰恰符合那种修行人胸怀博大、洋洋洒洒的自然状态。而在音乐领域,西方的交响乐表现直白,具有画面感,而东方的古琴、埙等乐器,即便音量不大,却悠远绵长,可以延伸出丰富的空间,渗透到人的内心。另外,中国绘画中的留白,中国园林的曲径通幽,都让空间得以延续,正如“笔墨是有限的,但是指向的空间是无限的”。

在李薇的服装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出这种空间意识的体现。服装造型上的宽松飘逸,是对中国传统服饰“内空间”的延续,这在“青绿山水”、“夜与昼”系列上体现得尤为典型;而色彩的渲染渐变、抽象化的装饰元素则意在指向无限的空间,营造虚实相生的意境,这一点不仅在服装设计上得到体现,在其装置、壁挂等作品中更显得淋漓尽致。

经过“表现中国”、“去中国”、“在中国”三个阶段,李薇获得的不仅是东方的赞誉,也赢得了世界的关注与欣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她的水墨画和服装作品个展就在法国多地展出,去年,她的“视·听——李薇艺术作品展”在意大利比耶拉城市艺术中心举办,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东方审美与东方精神赋予了她站在世界舞台上的自信,她也坚信,在世界服装设计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东方的文化、中国的视角也许会为其提供新的可能。

结语:让中国设计发声

李薇不希望仅仅被归类为服装设计师,也不希望自己被囿于水墨韵致这样的风格定位。她关心的不仅仅是服装设计单一领域,也不仅仅是面料、裁剪和工艺。她的视野远及各个艺术门类,这一点工作室满满一书架的国内外艺术画册和著作已经告诉我们了。她所从事的设计和艺术创作,无一不是她艺术主张和态度的载体。现在,她的工作室里又多了一堆堆的面料,而她也兴奋地告诉我们,她已经在构思明年的两个新的设计方向了。

随着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其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也日趋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争相走向世界的舞台。李薇的服装设计与艺术探索之路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我们不仅看到艺术追求之路的乐趣与艰辛,看到设计师与艺术家的态度与情怀,看到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艺术的魅力,更看到东方精神的包容与自信。中国的艺术设计如何在全球的语境下寻求自身的发展?如何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产生更大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李薇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艺术设计实践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已发表在《装饰》2014年第12期。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