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厂的机箱是什么样子?威刚 XPG 入侵者机箱测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gopro9侧边盖拆装 存储厂的机箱是什么样子?威刚 XPG 入侵者机箱测评

存储厂的机箱是什么样子?威刚 XPG 入侵者机箱测评

2023-03-17 0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前言

威刚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可能就是一家存储厂,旗下的内存与固态均有着不错的口碑,不过最近威刚为了强化XPG系列的品牌定位,开始了产品线的扩充行动,其布局的第一步就是“机电散”,散热器之前我已经试过了,这次我们来看看机箱好了。“入侵者”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虽然这是XPG系列的第一款机箱,但威刚对这款机箱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不过一款产品好不好可不是看名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威刚是否可以跨界入侵吧。

二、开箱

包装方面这款机箱采用的是这个价位段最为流行的牛皮纸+黑白印刷,包装的正面有这款机箱的简笔画,在机箱图的左手边有这款机箱的一些卖点介绍,下方是产品的系列以及型号,右上角则有一枚XPG产品LOGO

缓冲包材是目前逐渐开始流行的EPE材质,这种材质在机箱保护方面相比于EPS泡沫板有着较高的优势,为了防止机箱划伤机箱也有另外再套一层塑料袋。

取出机箱后可以看到,入侵者依旧是标准的中塔侧透造型,我这次拿到的是白色款,箱子的五金件全部喷涂了白漆,还挺适合装华硕吹雪那种纯白主题机子的。

三、局部&细节

既然号称入侵者,那就让我们来好好的品一品这台箱子吧,机箱的前面板为一张折边的梯形铁板,铁板表面没有做任何多余的装饰,仅以白漆喷涂,靠近底部的位置有XPG的LOGO,这种大面积留白配合简单线条营造出的简约风格,应该符合目前大多数用户的审美。

由于正面没有做开孔处理,所以前面板的进风全部交由面板侧面去完成,可以看到侧面留出的间隙很大,并且机箱的两侧均是如此处理,所以不必担心这款机箱会变成闷罐。值得注意的是威刚在这里还有一个小创新,传统的前面板不管是玻璃还是金属,都需要固定在一个带塑料卡扣的过渡支架上,再与五金框架相连,这种传统的结构其实在拆卸前面板时是相对麻烦的,并且在冬季硬拉还可能会造成塑料卡扣断裂。

而威刚这里采用的结构恰恰相反,过渡用的塑料件不固定在前面板上而是固定在五金框架上,塑料件与面板采用磁吸连接,在多颗铷磁铁与多道限位槽的帮助下,这种设计既能保障连接稳固,又能做到方便拆卸。

拆下面板后内部还有一层塑料框架的防尘网,同样采用磁吸固定,拆装方便。

简单的拆下面板与防尘网后就可以进行风扇的安装与拆卸操作了,入侵者的前面板最多可以安装三枚 12CM 的风扇,或者是两枚 14CM 风扇,并且机箱前面板在出厂时就已经预装好一枚12CM的风扇了。

机箱顶部依旧是常见中塔机箱的布局,很遗憾由于长度刚好差一两公分这款机箱顶部无法安装360水冷,另外由于采用了深度避让的设计来削减机箱高度,280水冷依旧无缘,所以这台机箱的顶部只能安装240及以下的水冷产品,防尘方面采用的是PVC防尘网,为了配合白色的机箱,防尘网也做了白化处理。

机箱I/O排成一行位于五金结构前方,从左到右分别是USB3.0X2、3.5mm耳机麦克风二合一、灯控按钮、重启键、电源键

机箱尾部看这依旧是一款标准的电源下置中塔机箱,尾部排风处可以安装一枚 12CM 风扇,值得注意的是电源位的开口非常大,应该后装电源的设计,不过此处并没有看到转接板的存在。

PCI扩展槽区域所有挡板均为可重复使用形式,但整个区域并没有采用更加高级的内凹设计,稍显遗憾。

机箱底部被四枚高脚踮起,给电源的进风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底部的防尘网有两片,除了电源的进风口之外再硬盘笼下方也有一处进风口。

拆除前部的防尘网后可以看到,硬盘笼有两个固定位置可选,除此之外,如果拆除硬盘笼还可以在这个位置安装一枚12CM的风扇,这又是一个很新鲜的设计。另外在底部最前方还能看到一条隐藏式灯带,这是我一直比较推崇的氛围灯设计。

侧透方面,入侵者并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打孔悬挂方案,而是向高端看齐,采用了金属框架的设计,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在钢化玻璃上开孔,这可以有效降低钢化玻璃自爆的概率,显然更加安全。

除了不打孔之外玻璃的安全还有第二道保障,威刚在外侧机脚上做了一个凸起,钢化玻璃刚好可以被这两道凸起托住,与此同时两个机脚上的凸起还能实现类似于滑轨的作用方便安装。

侧透的拆卸可以与传统的背板拆卸一致,尾部的两枚螺丝拧下后向后抽一小段即可取下。

值得注意的是玻璃侧透的下边沿还有一个双折金属片,这片双折金属片可以起到一定的滑轨作用,另外也能对玻璃起到辅助承托的作用。

钢化玻璃的厚度依旧是4mm,中规中矩,玻璃边缘打磨光滑。

虽然从外面看它就是一台常规的中塔机箱,不过打开侧板后,你应该也能一眼看出它内部结构是与主流机箱有着些许不同的。由于SATA硬盘在装机中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中塔机箱的结构也开始了微妙的变化,主流的做法是砍掉传统的上方硬盘笼压缩电源兼容性,削减机箱长度来实现短风道,从而提高散热效率,而威刚的做法是将空出来的空间重新设计,在机箱的背面额外的增加出了一处风道。

除了上面的那个明细差别之外我们再看看其他细节,电源仓采用了全封闭设计,不过其实威刚也有做电源,我觉得倒是可以在侧面开个窗展示一下,另外电源仓上部有两个2.5寸的硬盘位,不过这里并没给硬盘托盘,应该是给用户的一个位置选择,如果有RGB向的固态盘可以装到这里来展示

走线孔方面内侧有两个I/O走线孔,位置合理覆盖也算全面,另外在电源仓顶部的外侧也有一个走线孔,这是我期待了很久的显卡供电走线孔,但鲜有厂家去做,其实这个位置是中塔箱子的最佳显卡供电走线位了,当然这个洞比较靠外侧,要是能加个美化用的防护胶圈就更完美了。

在电源仓的前部可以看到这里的未封闭处,远远超出了360水冷所需的空间,我们甚至可以在这里看到完整的硬盘笼,还记得之前底面上看到的那个12CM风扇位么,没错如果你拆除硬盘笼装风扇的话,这个风扇的风道可以直通机箱内部,此时如果你的显卡恰好是那种超过30CM的非公高端卡,那这个风道恰好可以照顾到显卡,很有意思的设计。

机箱侧面那个直通背板的风道预留了一个240冷排位,如果是分体水冷玩家则可以利用这个位置去定制一块水道板,值得注意的是240冷排位的安装面恰好要高出主板的安装面,错开的位置刚好流出了一长条的走线通道,这种设计不但走线孔隐蔽,还能保证所有线材都能实现完美的水平走线。

不过这里也有一点特别建议,威刚可以考虑在这个侧装的240位上做一个盖板,这样玩家在不选择侧装的时候主板右侧不会出现一个空唠唠的大洞。并且这个盖板也能有很多创意可做,比如加入XPG的二次元人物图、或者是增加两个硬盘挂位,前者美观后者实用。

硬盘区域中规中矩没太多可说的,对了尾部也有附送一枚12CM原装风扇,一前一后的预装配置对中端平台的用户来说其实已经够用了。

主板顶部到机箱顶部的空间比较有限,我之前也说了这里的水冷兼容都是利用深度避让法实现的,好处是可以让机箱更紧凑,不足在于放弃了对280冷排的兼容,好在280一体水冷的玩家认可度不高,而240水冷在我之前的测试中已经可以配10700K愉快的玩耍了。

I/O板由于有ARGB灯孔所以线看起来非常多,其中有三四条都是ARGB的灯光接口。

机箱的背板由于有增加风道所以是有开孔的,这一堆三角形组成的排风口还蛮养眼的。

侧板的固定方式与常规机箱一致不在赘述,直接打开看内部结构吧,左侧的大开窗是240冷排或者风扇安装位,右侧的大开窗则是散热器背板安装窗口,在它的下面是两个有托盘的2.5寸SATA硬盘位,最下面则是常见前置硬盘笼电源仓布局。

这个电源仓设计的还是挺激进的,由于已经采用了后装电源的设计,所以电源仓侧面干脆也就没做避让处理,也就是说无法从背面塞入电源,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可以保留宽大的底部加强筋,并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电源仓的高度。

电源仓实测最大可以装近大约26CM的电源,即便是后撤硬盘笼3CM给冷排让点空间也依然可以兼容到22CM左右的电源,这个空间塞个主流20CM的2000W电源都不成问题。不知道为何官方标注仅为18CM的电源兼容性。

前部硬盘笼内有两个3.5寸硬盘托架,托架采用的是免工具安装的设计,在安装上会比较方便,不过我似乎没有看到任何橡胶材质,隔振性能方面还有待考察。

配件方面威刚给了一个专门的盒子放置,打开后内部有一本说明书、一版信仰贴纸、螺丝一包、扎带四根,另外刚刚没看到的电源尾装板也被放置在配件盒中。

线材方面乍一看似乎有些乱,不过这正是高配的体现,除了常见的的USB3.0、“四大金刚I/O”、音频线之外,多出来的5根线都为RGB服务,分别是灯控供电、ARGB接口X2、RGBX2,遗憾的是灯控没有提供主板同步功能,你就把它看成是给主板不带RGB用户的一个补充性措施好了。

四、五金测试

实测背板厚度为0.77mm

尾部五金厚度为 0.72mm

固定主板的中板厚度为 0.77mm

散热器方面实测从铜柱到玻璃的内面距离为 199mm,减去 CPU 、主板、水平尺的 总计30mm,再加上玻璃四周金属边框与粘合剂的1mm,所以散热器的最大兼容高度约为 170mm,这个散热器兼容高度足以应对目前主流的各种双塔风冷散热器了。

最后理线空间方面,左侧冷排位后大约有37mm的空间,右侧相对比较拮据实测约为17mm,不过右侧需要走的线似乎也就CPU供电与硬盘线,这个空间也是足够使用的。

五、实测装机

废话不多说,既然是机箱测评,我们还是来一次实实在在的装机好了,首先照例交代一下配置

CPU:英特尔 10700K

主板:华硕 ROG M12H

显卡:华硕 ROG STRIX RTX2060S

内存:十铨 幻镜 DDR4 4000 8GX2

固态:西部数据 SN750 512G

散热:雅浚 D3

电源:威刚 XPG CR650G 650W

风扇:乔思伯 FR 701

装机首先还是先把主板处理好,这次使用的是华硕的Z490板子,具体型号是ROG MAXIMUS XII HERO,这代HERO装甲覆盖非常全,几乎快追上了上一代的M11F,加上全黑化的处理整个主板的一体感很强,并且M12H去掉了前代的复杂线条,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斜线纹理,简约的同时又凸显出了喷砂铝面的质感,总结来说就是两个字“大气”

供电是这次这次HERO升级的一个大头,CPU供电多达8相(7+1)并且为了分摊电流还采用了并联的设计,所以这套供电电路总计多达14+2路,这个供电规模配合环抱式的热管散热模组,用来带10700K其实是屈才了,我之前实测在28度的室温下,将10700K超到5.1G烤机,供电温度也仅有57度。

这代HERO之所以颜值这么高,与扩展区域的M2散热全面覆盖有着直接的联系,此外南桥区域顶盖上的败家之眼RGB标志也是一大助力,这枚标志表面采用真空溅镀工艺制造,在灯光不亮起时,可以呈现出金属的光泽。

I/O方面这次的配置也很豪华,预装好的一体式挡板对装机来说便捷了不少,接口只能用丰富到变态来形容,网口方面直接升级到了5G+1G的双网口,WiFi部分随大流升级到了支持WiFi6的AX201网卡,另外HERO还拥有一个HDMI接口这也是MAXIMUS系列唯一块支持集显的主板了。

废话不多说直接开整,先把西数的SN750随便找个插槽装上去,注意装M2螺丝下面要垫铜柱。

我这颗10700K刚到手时我觉得体质好差,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看周围朋友的U,我发现他居然还是矮子里的将军。。。。。

内存方面这次直接使用的是来自十铨的幻镜,频率是4000的,这内存静态颜值已经很出色了,入手时乍一看以为是黑色的,但用闪光灯打过去拍其实是深蓝色,内存的正面中间有一条金属腰线,整个内存的气质拿捏得确实比较到位。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内存盖满了RGB发光模块,散热可能会不太好,其实不然,有颗粒的那一侧依旧是覆盖的金属马甲,所以散热这方面是不需要担心的。

另外这款内存的顶面也是斜面设计,这个斜角搞得其实还挺聪明的,如果你侧透机箱刚好放在右手边,看内存的话,这个斜面刚好正对着你。

主板处理好后先想想怎么放风扇,威刚附送了两把无光扇子肯定是要利用起来的,想来想去放在前面,是最合适的,无光扇子性能一般会有优势,而且这款机箱的前面板也不是透光的所以这样装最为合理。

挪完风扇主板准备进机箱我又看到一个细节,威刚的这款机箱铜柱有一颗是用来给主板定位的,这个设计还是挺少见的,但有了这个定位柱后装主板可以放心的锁紧螺丝不需要担心主板装歪了最后几颗螺丝上不上的尴尬情形。

虽然这次使用的ROG M12H主板是全黑的,但放进纯白色的机箱中后也没觉得很违和,反而这种熊猫色还挺特别的。

固定好主板后我也看了下散热器的安装孔,在散热器安装窗口内可以看到全部的安装孔,所以这款机箱不需要担心,先装主板后面没法装散热。

在主板装好后可以把扇子装了,因为我看空间也够后面再装CPU供电,,风扇我这里选的是乔思伯的FR-701,这扇子风量什么的肯定与无光强扇有一定差距,不过颜值真没虚过谁,亮起来你们就知道了。

接着装好散热器扣件,涂好硅脂,硅脂用的是Arctic MX4

压上雅浚D3,我这里D3用的风扇是酷冷至尊的SF120M,这扇子性能可以看齐猫头鹰A12X25,颜值方面也非常出色,铝合金包框我感觉与D3很搭。

侧面使用了一把乔思伯的FR701反扇,你们看着他像是排风,其实人家这么装是一把正经的进风扇子,下面没装是因为我比划了一下RTX2060S长度超了,下面装扇子的话会与显卡有兼容性冲突,最终的风道算是三进三出。

电源使用的也是来自威刚的新品,这款电源是XPG系列的650W电源,我不是很懂电源,但这款电源最近风评确实不错,据说是来自乔威的方案,电容也全都是日系的。

电源采用全模组设计,长度控制合理,风扇有温度转速控制,四枚CPU/GPU输出也刚好可以满足我这次的装机需求。

最后在功率输出方面12V就是实打实的650W,没有用其他电压的功率来凑数,配合金牌的转换效率以及10年的保修,这款电源还是值得选购的。

入侵者装电源先将转接板固定到电源上,这里螺丝先别上紧,待会儿装好后再拧紧。

插上需要使用的线缆后从尾部将电源推入,接着拧紧所有螺丝即可,这种安装方式虽然比传统安装多拧几颗螺丝,但这种设计可以让机箱结构更加紧凑,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优化趋势。

最后上显卡,这次使用的显卡是来自华硕的RTX2060S,3风扇顶级非公2060s,显卡的外观非常霸气。

从图中也可以看到上这种30CM的超长显卡后侧面下部的风扇位也确实受到了侵占,如果觉得变扭也可以选择将风扇装到后面的夹层中,不过装在后侧的夹层中虽然可行但是会挡住风扇边框上的RGB光环,所以我并没有选择这么做。其实也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购买显卡竖装支架将显卡立起来,如此就可以在侧面完美的安装两把风扇了。

装机完毕!,说说最终感受吧,总体而言这款机箱装机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期间确实有遇到一些问题,不过这些都是因为我使用的硬件相对有些极端的缘故,总体而言对于常规用户来说这款机箱的安装并不会有什么困难。

盖上侧板,总体看是我喜欢的简洁风格。右下角感觉还有空间可以放一个手办,好啦颜值这种东西真的是千人千面,太主观了,我就不做过多评价了。

六、装机效果展示

效果展示部分还是那句话,颜值喜好千人千面,我就不做过多评价了,各位看图自己评价吧。

前部面板下方的氛围灯是这款机箱自己的唯一一处RGB装饰,由于是漫反射呈现的光源,整体效果还是挺柔和的,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种灯光展现形式的。

反光比较多,还是拆了玻璃给大家看看内部的效果吧。

这次是用了华硕的主板与显卡,所以整个机箱内的所有RGB部件都是可以神光同步的

乔思伯的这套FR-701在白色的箱体内效果也很出色

雅浚D3的颜值在单塔风冷中也是第一梯队的产品了,配合酷冷至尊的SF120M也确实挺搭的。

十铨的这套幻镜点亮后,与市面上的其他RGB内存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内存的灯光相对而言更加内敛。灯光展示大概就这样吧,RGB这东西只能说是各凭喜好。

七、散热测试

一款机箱除了要好看之外,最重要的当然要好用,所以让我们来看看这台入侵者的散热表现吧,首先还是交代一下测试环境,室温在26.2度,湿度72%。

实测i7 10700K+RTX 2060S双烤10分钟温度如下,CPU约为86.3度而显卡则为72度,这两款产品的热量均不算小,D3能把10700K压在86度左右,可见这款机箱的散热效能还是不错的

这台入侵者机箱虽然是威刚的第一款产品,但回顾使用的经过我发现威刚的这台机箱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的,整台机箱融入了很多设计师的创新想法,不管是侧开窗的风道,还是硬盘笼与风扇位二选一的操作,都能看出这一点,另外在玻璃的安全性上也能看到威刚做出了诸多努力,虽然有些小细节还值得优化但总体而言这是一台值得体验的产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