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灯读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gomo灯组 观灯读史

观灯读史

2024-06-19 07: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周晓娟 自贡方志

在第三十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C位展出的“盛世飞天”灯组,来自于自贡当代实力派画家曾浩的敦煌飞天作品,由18个“飞天人物造像”组成,经非遗彩灯、敦煌壁画、画家油画“三强携手”打造。“盛世飞天”是自贡彩灯与绘画作品的跨界融合,也是敦煌壁画美学与自贡彩灯美学的完美碰撞。该灯组总长75米、高15米,分入画、幻游、出境三部分,以石窟宫殿作为背景,飞天仙女腾飞于半空之中,绚丽多彩的云朵如羽翼般点缀其间,在烟雾缭绕的雾森系统和五彩斑斓的激光射灯配合下,让观众进入了如梦如幻的飞天画卷。

飞天,即乾闼婆,是佛教中天帝司乐之神,又称香神、乐神、香音神。梵语称神为“提婆”,因“提婆”有天的意思,所以汉语译为飞天。飞天形象来自古印度神话,之后随佛教的东传来到中国。“飞天”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代佛教史籍《洛阳伽蓝记》:“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飞天形象诞生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艺术融合,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的复合体。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佛教和佛教艺术传入中国。飞天,就是佛教图像中最令人喜爱的形象,她们采百花香露,散天雨花,放百花香,常常出现在乐鼓齐鸣的佛说法的庄严时刻。这一形象是浪漫主义思想方法与创作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是古人善良、美丽理想憧憬的进一步升华。

在四五世纪,敦煌、云冈、龙门等地都出现了飞天的佛教壁画和石刻,而敦煌则是飞天的荟萃之地。在莫高窟492个洞窟中,有270多个洞窟绘有飞天,总计4500余身。其中第290窟就有154身各种姿态的飞天。盛唐第130窟中有身长2.5米的飞天,也有不到5厘米长的飞天。这些飞天图像,以千变万化的姿态,飘游在西方净土的上空,穿行在楼阁窗扇间,展示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意境。

敦煌早期的飞天绘画,有着浓厚的西域风格,笔触粗健豪放,体态野犷简单,色调对比强烈,可以看出古代无名画工们急于摆脱汉魏以来传统礼教的束缚。他们在行云舒卷、流水有声的画面上,用“飞”表现精神解放,以此倾吐千百年被压迫、被屈辱、被歧视的内心呼声。

北凉飞天

北魏时期的飞天,出现了中原风格的造型。飞天脸形修长,飘带尾部锋利如削,飞行动作虽然加强了,但还是不能轻盈自如。西魏大统四年、五年的飞天中,穿插有身材比较苗条细长、飘带翻卷的形象,她们已初具顾恺之《女史箴图》的“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的流韵。

北魏飞天

隋代飞天的身躯,画得比较灵活,配合飘带所占的空间比北朝的大。飘带曲折翻卷,加上大动作的舞姿,显得动感较强。隋代的艺术匠师们,用绚烂的色彩描绘流云般的卷草纹、联珠纹和对兽纹,增加了隋代飞天的华美。五彩缤纷的唐草卷叶,推波逐浪,使飞天和花草行云都在用同一个速度流转运行。有的飞天紧贴蓝天,势如流云飞度,好像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疾飞速翔。

隋代飞天

唐朝总结了历代艺术的创作经验,保留了北魏拓跋族所特有的粗犷有力的笔调和顾恺之、陆探微“迹简意淡而雅正”的风格,并通过丝绸之路,吸取伊朗萨珊王朝细密精致、色彩瑰丽的纹饰和印度阿玛帝时代肥硕生动、富有肉感的人物造像,改变了六朝秀骨清像的时代特征,开创了张僧繇“面短而肥”丰腴圆润的唐代美人风格。这个时期的飞天,面若银盘,体态婀娜,临风飞舞,自由自在飘浮于彩云之间。敦煌第321窟与第320窟黑飞天是敦煌飞天美中之美的代表。她们的飞翔并不是靠翅膀,而是靠迎风招展的几根彩带,是用线条表现出来的飞舞,这正是吴道子线描式的 “吴带当风”,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唐代飞天

到了五代、宋、元时代,依靠飘带起舞的飞天少了,而是用一堆云气表示飞行,飞天的造型也变得比较笨重。这时的飞天造型,下面托着一大堆卷曲式的云层,装饰性强了,但临风起舞的意境淡了。大概是蒙古和西夏民族已没有隋唐的清秀婀娜,更像是明朝重床叠屋的艺术风格。

西夏飞天

飞天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失。她们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在新的歌舞中,壁画中,彩灯中,到处都有飞天的形象。她们已从天国降落到人间,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责任编辑:方志雷

自贡方志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原标题:《观灯读史|盛世飞天》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