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fragile葡萄酒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3-10-13 14: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新政发〔2021〕42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2021年6月2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在视察宁夏时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疆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做优做强葡萄酒产业等新疆十大产业。

新疆作为我国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和葡萄酒发源地,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种植的酿酒葡萄品质优良,是我国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大区,在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快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现实选择,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大力发展新疆十大产业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在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形势下我区主动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拓展新产业空间的有效途径。做优做强新疆葡萄酒产业,对于充分发挥新疆酿酒葡萄资源和产业发展形成的坚实基础等优势,主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以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有效利用,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扩大国内消费和促进消费升级,以及带动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服务国家对外交流交往等方面,同样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总体来看,“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葡萄酒消费提档升级的预期可期,产业加快发展的形势有利。为进一步用好国家引导和扶持政策,促进新疆葡萄酒产业提质增效,提升整体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早日把葡萄酒产业打造成新疆特色优势产业,特制定本规划。

一、国际国内葡萄酒产业整体情况

(一)国际葡萄酒产业发展态势稳定

根据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OIV)相关数据,过去10年,世界葡萄酒传统消费国的消费量基本维持稳定水平。截至2019年底,全球葡萄酒年产量2600万千升、年消费量2440万千升,人均消费量3.2升(见表1、表2)。综合考虑近年来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新兴经济体国家消费增长等因素相互作用,预测未来5年,世界葡萄酒将呈产量基本稳定、消费量略有增长态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葡萄酒年生产量稳定在2600万千升,年消费量达到2500万千升左右。

表1 2015-2019年全球、主要生产国和中国葡萄酒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千升、%   

年度

全球

主产国

中国

产量

增速

产量

增速

占比

产量

增速

占比

2015

2750

2279

82.87

133

4.84

2016

2690

-2.18

2250

-1.27

83.64

132

-0.75

4.91

2017

2480

-7.81

1996

-11.29

80.48

116

-12.12

4.68

2018

2940

18.55

2428

21.64

82.59

93

-19.83

3.16

2019

2600

-11.56

2113

-12.97

81.27

83

-10.75

3.19

近5年平均增速

-1.39

-1.87

-11.12

 注:1.主产国按产量依次排序为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南非、德国、中国等十个国家;

    2.数据来源于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OIV)发布的统计数据,其中中国葡萄酒产量为全口径产量。

表2 2015-2019年全球、主要消费国和中国葡萄酒消费量统计表

                                                                          单位:万千升、%

年度

全球

主要消费国

中国

消费量

增速

消费量

增速

占比

消费量

增速

占比

2015

2430

1663

68.44

181

7.45

2016

2440

0.41

1679

0.96

68.81

192

6.08

7.87

2017

2460

0.82

1689

0.60

68.66

193

0.52

7.85

2018

2440

-0.81

1680

-0.53

68.85

184

-4.66

7.54

2019

2440

0.00

1688

0.48

69.18

179

-3.26

7.30

近5年平均增速

0.10

0.37

-0.42

注:1.主要消费国按2019年消费量依次排序为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中国、英国、西班牙、 俄罗斯、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十个国家;

   2.数据来源于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OIV)发布的统计数据。

(二)我国葡萄酒产业面临深度调整

我国葡萄酒生产涉及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产区分布在山东省、河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等省(区)。“十三五”时期,我国葡萄酒品质大幅提升,产区效应开始凸显,以产区为依托进行整体宣传和推广已成为常态,葡萄酒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点逐步显现,各产区围绕葡萄酒产业的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在葡萄酒文化建设和当地风土资源挖掘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葡萄酒产业在多年发展实践中探索出一些颇具特色的发展方式,比如:充分利用傍山荒地或边坡地,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下建设葡萄种植基地,这些措施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推动边疆地区富民兴边、稳边固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遭遇较大挑战,面临困难明显增多,国产葡萄酒产量、销售额和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呈持续下跌趋势,产业发展面临深度调整。根据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OIV)发布的近5年相关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葡萄酒产量83万千升、消费量179万千升。在葡萄种植加工方面,2019年,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32万亩,酿酒葡萄总产量88.48万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1005家,其中:155家规模以上企业酒产量45.15万千升,同比下降10.09%,销售收入145.09亿元,下降17.51%,实现利润总额10.58亿元,下降16.74%。在葡萄酒进口方面,近5年来全国整体上仍然处于增长态势,年均增长2.6%,其中:2018年和2019年进口量增速有所回落。2019年,全国葡萄酒进口量达到61.25万千升,同比下降10.91%,进口额24.34亿美元,下降14.8%,瓶装酒进口量47.44万千升,下降9.96%,瓶装酒进口额22.89亿美元,下降14.26%。

表3 2015-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产量、销售额、利润统计表

                                                             单位:万千升、亿元

年份

产量

同比

销售额

同比

利润

同比

2015

116.11

0.41%

466.05

10.98%

52.14

17.75%

2016

105.66

-9.00%

463.02

-0.65%

47.80

-8.32%

2017

67.91

-35.73%

318.83

-31.14%

33.83

-29.23%

2018

50.67

-25.39%

175.89

-44.83%

12.71

-62.43%

2019

45.15

-10.09%

145.09

-17.51%

10.58

-16.74%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9年为原始数据,其余为统计局的调整数据。                   

(三)新疆葡萄酒产业基础优势明显

截至2019年底,新疆葡萄种植面积232万亩,其中:酿酒葡萄种植面积35.1万亩(含兵团13.7万亩),以葡萄酒和葡萄蒸馏酒为主的各类葡萄酒综合产能达到55万千升。目前,新疆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占全国面积26.6%,居全国第二位;酿酒葡萄产量22.18万吨,占全国25.1%,居第一位;葡萄酒产量17.5万千升,占全国21%,居第一位。新疆获得生产许可证的葡萄酒生产企业134家(其中规模以上18家)、葡萄原酒生产能力达到51.5万千升;葡萄蒸馏酒(包括白兰地、葡萄白酒等)生产企业达到27家,发酵能力20万千升,蒸馏酒生产能力达到3.5万千升。

表4 2019年新疆各产区葡萄酒及葡萄蒸馏酒产能情况表

                                                                                   单位:万千升

产区

天山

北麓

伊犁

河谷

吐哈

盆地

焉耆

盆地

南疆

三地州

其他地州

(博州、塔城等)

合计

葡萄酒产能

30

10

5

5

1

0.5

51.5

葡萄蒸馏酒产能(45%酒精)

1.75

0.175

0.875

0.175

0.525

-

3.5

二、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基础

(一)发展历程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新疆葡萄酒产业先后经历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

1964-1997年,以1964年建设伊犁葡萄酒厂和1976年鄯善县葡萄酒厂投产为标志,新疆葡萄酒产业进入现代工业化阶段。

1997-2002年,新疆葡萄酒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时期。1997年,西域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在石河子市建设年产2万千升葡萄酒加工项目;1998年,新天国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在玛纳斯县建设的当时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葡萄酒生产项目投产,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葡萄酒年产量达到8万千升。

2002-2012年,新疆葡萄酒庄从2002年开始起步,经过这一时期集中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乡都品牌为代表的焉耆盆地酒庄群,以驼铃、新葡王、新雅品牌为代表的吐哈盆地酒庄群和以伊珠品牌为代表的伊犁河谷酒庄群。

2012-2019年,新疆葡萄酒产业进入工业化量产和酒庄酒同步高速发展时期,2014年达到发展顶峰,形成特色鲜明的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四大葡萄酒产区,新疆葡萄酒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品质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生产装备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宁夏时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紧贴民生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决策部署,根据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做优做强新疆十大产业,新疆葡萄酒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产业现状

近年来,新疆产区充分利用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优势和独特的风土条件推动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成为我国在国际获奖数量较多的新兴葡萄酒产区之一。“十三五”以来,受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和进口葡萄酒持续冲击影响,新疆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和葡萄酒产量连年下滑。2019年,全疆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葡萄酒产量比2014年分别下降46%、33%。虽然新疆葡萄酒高端产品销售近年来不断下降,但是中低端产品销售却稳步上升,特别是天山北麓和伊犁河谷产区的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在国内国际大赛中获得众多奖项,产区知名度、产品市场口碑和消费者忠诚度都有了明显提高,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全区已形成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四大产区和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符合各产区发展特点的产业业态,葡萄酒产业具备了进一步发展成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1.四大产区初步形成。目前,天山北麓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酿酒葡萄产量达到12.8万吨;伊犁河谷产区种植面积3.5万亩、酿酒葡萄产量3.5万吨;吐哈盆地产区种植面积1.6万亩、酿酒葡萄产量1.3万吨;焉耆盆地产区种植面积12万亩、酿酒葡萄产量3万吨;其他区域种植面积2万亩、酿酒葡萄产量1.6万吨。

2.葡萄酒生产初具规模。葡萄酒产品种类丰富,已形成涵盖干红、干白、甜型酒、起泡酒、葡萄烈酒、特色果酒、加强型等7大系列葡萄酒产品。2019年,新疆葡萄酒产量17.5万千升,其中:原酒、成品酒产量分别为15.5万千升、2万千升,原酒占比近九成,实现产值40.6亿元。

表5 2019年全国主要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产量和葡萄酒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亩、万吨、万千升

产区

宁夏

新疆

甘肃

河北

山东

内蒙

东北

山西

云南

四川

陕西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

50

35.1

15

10

5

5

5

3

2

1

1

酿酒葡萄产量

20

22.18

12

12

6

3.5

5

3.6

2

1

1.2

葡萄酒产量

13

17.5

8

8

4

2.3

3.3

2.4

1.3

0.7

0.8

3.企业品牌影响力提升。近年来,新疆中信国安、唐庭霞露、中菲、天塞、元森等企业多次在葡萄酒国际大赛中摘金夺银。在2017年、2018年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上荣获金奖、银奖46个,在2019年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上荣获大金奖1个、金奖8个、银奖6个,在2020年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上荣获金奖8个、银奖10个。在2019年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四大产区以及中国酒协认证的玛纳斯小产区均被授予“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称号。目前,全区已培育形成西域、尼雅、唐庭霞露、楼兰、乡都、芳香、天塞、中菲、伊珠、新雅、驼铃等一批具有一定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的葡萄酒品牌。

4.葡萄酒庄快速兴起。截至2019年底,全区已建成各具特色的葡萄酒庄134家,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在全国35家通过中国“葡萄酒酒庄酒”商标审核的企业中,新疆占有10家。居民消费水平的快速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促进了集种植、酿造、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酒庄快速兴起。

5.市场开拓取得一定进展。通过组织举办各类展会、论坛、品鉴推广会及面向内地主要市场的开拓活动,促进了新疆葡萄酒销售方式由小超市、大卖场向直销店、品鉴中心扩展,部分产品还远销欧美市场。

(三)存在问题

一是公共品牌宣传推广不够,产品销量持续下滑。宣传营销主要由企业以“单打独斗”和自行组织为主,难以形成“抱团走出去”态势,导致新疆葡萄酒公共品牌效应和市场认知度不高,企业高附加值的精品和个性化产品少。新疆本地市场空间容量有限,加之远离东部主要消费市场,运输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开拓难度较大。我国将葡萄酒作为工业产品征收相关税费等政策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普遍高于其他国家,价格低廉的免税进口葡萄酒大量涌入,对国内产品市场冲击较大,加之国内葡萄酒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大众化消费需求等影响,我国葡萄酒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徘徊不前,酿酒葡萄种植面积从顶峰时2014年65万亩下降到2019年35.1万亩,降幅达到46%,葡萄酒产量由2014年26万千升下降到2019年的17.5万千升,降幅达到33%。

二是种植基地标准化程度不高。各主产区酿酒葡萄种植品种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优质品种和特色品种,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缓慢,种植户管理水平低、种植规模小。葡萄种植在土地整备、冬季埋土防寒等方面成本逐年增加。部分葡萄园配水不足,用水价格高且没有保障。近年来,受种植比较效益降低等因素影响,果农种植意愿下降,基地面积缩减明显。同时,葡萄酒生产、加工、储藏、包装等方面技术规范和标准不完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

三是人才匮乏,投入成本高。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缺乏酿酒葡萄选育、种植、栽培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和葡萄酒酿造工艺研发、检验检测、营销策划、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现有技术人员专业培训不足,果农缺乏技术指导,葡萄园管理不到位。入冬埋土、机械化程度低等增加种植和生产成本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四是全产业链发展存在短板。葡萄酒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木桶、木塞、酒瓶、包装盒等配套产品大多从内地或国外购进,缺少本地配套生产企业,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五是统筹谋划和高位推动产业发展有待加强。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扶持政策和长期持续的资金支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国内新兴葡萄酒产区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新疆葡萄酒历史文化挖掘不深,对外宣传推介和组织企业宣传产品、开拓市场不到位,葡萄酒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够,葡萄酒饮食文化培育不足,新疆葡萄酒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四)发展优势

1.具有种植优质酿酒葡萄和出产优质葡萄酒产品的多种优势。新疆地处北纬41—46度,位于全球酿酒葡萄黄金种植带上。具备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自然气候条件,光照充足、空气干燥、大气透明度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有效积累;降雨量小,不易发生果实霉变和病虫害;土壤条件适宜,戈壁砂石土壤导热快,富含硒、钾、钙等矿物质;高山雪水纯净无污染,适合种植绿色有机酿酒葡萄。新疆区域酿造的葡萄酒在色度、抗氧化物含量、酒精度等主要指标方面普遍高于国内其他产区。同时,新疆气候干燥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和病虫害发生,葡萄及葡萄酒产品农药残留量远低于内地产区,适宜种植绿色有机葡萄和出产优质葡萄酒产品。

2.具有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经过50多年的发展,新疆已形成地理跨度大、风土多样化和特色鲜明的四大葡萄酒主产区,产业体系较为健全和完备。在葡萄种植及葡萄酒生产上形成了规模优势,是全国最大的葡萄原酒生产基地,地位举足轻重。同时,新疆现有葡萄酒生产能力大但利用率较低,未来产业发展可释放产能空间较大。葡萄酒产业业态和模式多样,既有规模化企业、也有各具特色的酒庄。葡萄酒产品品系齐全、种类丰富,还出产慕萨莱斯、蒸馏酒等新疆地域特色产品。一批葡萄酒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中国第一枚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大金奖、金奖均出自新疆产区,产品品质得到国内外业界专家和消费者高度认可。同时,新疆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土地资源潜力大,仅天山北麓沿伴山公路两侧适宜种植面积就达30万亩左右,伊犁河谷自然条件优良,葡萄及葡萄酒品质优势明显,区域内各地方县(市)仍有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基础和空间。

3.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新疆葡萄酒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慕萨莱思葡萄酒酿造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有“中国葡萄酒活化石”之称,酿造技艺被认定为新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唯一与葡萄酒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使新疆成为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汇聚地,具备了加快葡萄酒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条件,特色酒庄发展较快,为进一步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产业、延伸葡萄酒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区获得A级旅游景区认证的葡萄酒庄12家,已开发5A级景区13家,数量跃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有11家葡萄酒庄荣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自治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等称号。2019年,全区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亿人次,促进了葡萄酒消费和产业发展。

4.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从世界看,综合考虑近年来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新兴经济体国家消费增长等因素,专家预测未来5年葡萄酒行业将呈现长期景气态势。从国内看,我国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增长期,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OIV)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我国饮料酒的消费结构中,目前葡萄酒仅占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5%,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届时我国葡萄酒人均消费量有望从2019年的1.27升提高到2030年3.2升左右,达到2019年世界人均消费水平。从新疆看,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作保证,可迅速扩大种植规模;有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可生产出优质的葡萄酒产品;有较高的种植比较效益,容易调动果农和企业种植积极性。综合分析,“十四五”和未来一个时期,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葡萄酒文化加快普及,以及葡萄酒市场与消费日趋理性,消费升级将带动葡萄酒在酒类消费中的比重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将更加偏好葡萄酒,我国葡萄酒行业将呈现长期景气态势,预计到2025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量将达到310万千升左右,2030年有望达到450万千升左右。同时,随着国产酒品质提升,企业在竞争中走向成熟,国产酒也将重回增长轨道,必将推动国产酒迎来新一轮加快发展。

5.具有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撑保障。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进一步做好新疆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做优做强新疆十大产业,为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国家、自治区支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步伐加快,对口援疆工作进一步深化,对外交流、交往及合作持续扩大,葡萄酒产业将成为我区主动破解现有产业持续发展制约、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的有效手段,在各类支持政策和有利条件保障下,预计新疆葡萄酒产量在全国消费量的占比有望从2019年的十分之一提高到2025年的五分之一,进而在2030年提高到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新疆葡萄酒产业面临巨大机遇,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6.具有发展葡萄蒸馏酒的良好条件。葡萄蒸馏酒是国内消费者日益青睐的中高端葡萄酒。南疆三地州有种植鲜食葡萄传统和优势,种植总面积、产量较大,大量的鲜食葡萄为葡萄蒸馏酒生产提供了成本低廉的原料。近年来,南疆三地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葡萄蒸馏酒企业陆续落地建设,葡萄蒸馏酒新兴产区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按照“区域品牌带动、龙头企业支撑、特色酒庄协同”的发展思路,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和集群化发展为方向,以原料基地标准化建设和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开拓国内消费市场,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惠民水平,把葡萄酒产业打造成新疆十大产业和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使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优质高端葡萄酒的核心产区。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市场机制、价格手段倒逼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做好产业规划,制定行业标准和扶持政策,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引导优质资源向主产区、向优势企业集中,不断增强新疆葡萄酒产业适应国内国际消费需求变化能力。

2.原料提升,双轮驱动。把种植基地标准化建设作为新疆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的根基,加大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力度,提升优质原料供给能力。选准市场定位,坚持葡萄酒产业工业化规模化发展和酒庄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双轮”驱动并重,促进葡萄酒产业向酿酒葡萄优势产区和旅游资源富集区域集聚。

3.科技创新,品牌优先。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大葡萄酒产区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和宣传推广力度,选准领军企业,创出知名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文化引领,产业融合。充分挖掘新疆深厚的葡萄酒历史文化,在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特色品牌。依托丰富特色旅游资源,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引领带动新型消费。

5.质量安全,绿色健康。加强行业管理,建立健全种植、生产、销售等葡萄酒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落实市场准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抓好绿色产区建设,强化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实现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

(三)主要目标

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结合葡萄种植、产业培育实际情况科学判断葡萄酒产业发展趋势,综合考虑提升我国人均消费量、提高新疆葡萄酒产量在全国消费量占比等因素,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基础上,本规划对新疆葡萄酒产业提出了较为积极的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比2019年种植面积增加65万亩,用于保障蒸馏酒酿造原料的鲜食葡萄种植面积180万亩,种植环节收入40亿元以上。力争酿酒产量在2019年基础上翻两番,达到70万千升,其中:葡萄酒、葡萄蒸馏酒分别达到60万千升、10万千升。力争成品酒在酿酒总产量中占比达到30%,酒庄酒等高档酒在成品酒中占比达到30%,葡萄酒加工环节收入470亿元左右。精品特色葡萄酒庄发展到150家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不少于2家,每个主产区培育3-5个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种植、加工环节直接吸纳就业10万人以上,酒庄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带动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收入300亿元以上。

到2030年,全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60万亩,用于保障蒸馏酒酿造原料的鲜食葡萄面积200万亩,种植环节收入60亿元以上。力争酿酒产量达到150万千升,其中:葡萄酒、葡萄蒸馏酒分别达到100万千升、50万千升,成品酒占比50%以上,葡萄酒加工环节收入达到1000亿元左右。直接吸纳就业达到20万人以上,酒庄年接待游客5000万人次以上,带动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收入500亿元以上。

表6 2025年新疆主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和葡萄酒产量计划表

                                                                                                单位:万亩、万千升

年份

全区

天山北麓

伊犁河谷

焉耆盆地

吐哈盆地

阿克苏

特色产区

其他产区

面积

酒产量

面积

酒产量

面积

酒产量

面积

酒产量

面积

酒产量

面积

酒产量

面积

酒产量

2019年

35.1

17.5

16

9

3.5

3

12

3

1.6

1.2

2

1.4

2

1.3

2025年

100

60

35

22.2

20

14

20

9

7

4

10

6

8

4.8

注:1.阿克苏特色产区慕萨莱思葡萄酒以鲜食葡萄为原料酿造,全区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和葡萄酒总产量不包括阿克苏特色产区葡萄种植面积和慕萨莱思葡萄酒产量。

   2.其他产区包括博州、塔城地区、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

表7 2025年新疆主产区蒸馏酒用鲜食葡萄面积和蒸馏酒产量计划表

                                                                                  单位:万亩、万千升

全区

天山北麓

伊犁河谷

焉耆盆地

吐哈盆地

南疆

三地州

阿克苏

特色产区

面积

酒产量

面积

酒产量

面积

酒产量

面积

酒产量

面积

酒产量

面积

酒产量

面积

酒产量

180

10

28

1.56

15

0.84

15

0.84

60

3.42

52

2.8

10

0.56

表8 2019-2025年新疆葡萄酒及葡萄蒸馏酒产量及产值分年度计划表

                                                                                            单位:万千升、亿元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产量

销售收入

产量

销售收入

产量

销售收入

产量

销售收入

产量

销售收入

产量

销售收入

产量

销售收入

合计

18.7

45.93

17.1

46.35

25.1

78.2

34

141.2

44.4

223

56.8

321.8

70

469.2

1.葡萄酒

17.5

40.63

17

41.25

23.1

66

30.2

107.7

38.5

165.1

49

241.0

60

348.4

其中:原酒

15.5

11.63

15

11.25

19.7

14.7

24.4

18.3

29.3

22.0

35.1

26.3

39.4

29.55

成品酒

2

29

2

30

3.4

52.6

5.8

89.4

9.2

143.1

13.9

214.7

20.6

318.85

2.葡萄蒸馏酒

1.2

5.3

1.1

5.1

2.0

12.2

3.8

33.5

5.9

57.9

7.8

80.8

10.0

120.8

其中:葡萄酒精

1.1

2.7

1.0

2.5

1.7

4.3

2.8

7.0

4.1

10.3

5.2

13.0

6.0

15.0

成品蒸馏酒

0.1

2.6

0.1

2.6

0.3

7.9

1.0

26.5

1.8

47.6

2.6

68.8

4.0

107.3

表9 2025年新疆成品葡萄酒及成品葡萄蒸馏酒产量、销售收入预测表

                                                             单位:万千升、元/瓶、亿元

酒产量占比

酒产量

市场均价

销售收入

备注

1.成品葡萄酒

100%

20.6

318.85

1千升葡萄酒

折合瓶装酒

1333瓶

其中:佐餐酒

70%

14.4

80

153.56

  酒庄酒

30%

6.2

200

165.29

2.成品葡萄蒸馏酒

100%

4.0

107.3

其中:白兰地

25%

1.0

400

53.3

  葡萄白酒

75%

3.0

135

54.0

四、产业布局

立足新疆葡萄酒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地方、兵团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找准定位,优化布局,促进兵地融合。以天山北麓、伊犁河谷、焉耆盆地、吐哈盆地四大主产区引领发展,推动阿克苏传统慕萨莱思葡萄酒特色产区和南疆三地州葡萄蒸馏酒新兴产区加快发展,鼓励支持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其他地区发展葡萄酒产业,在全疆形成“4+2”为主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格局。

(一)天山北麓产区

天山北麓产区主要包括:昌吉州、塔城地区乌苏市和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第六师五家渠市、第十二师。“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全国葡萄酒重要产区之一,以“龙头企业带动+酒庄示范”模式为主加快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扩大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面积,引进和布局大型葡萄酒生产企业,在增加中高档葡萄酒产量和品种的同时,积极发展佐餐酒和蒸馏酒,有效释放和充分利用现有产能,把天山北麓产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原酒、葡萄蒸馏酒供应基地和中高档葡萄酒产业集聚区。推动天山北麓伴山公路两侧葡萄酒黄金产业带和葡萄酒庄黄金旅游带建设,促进葡萄酒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二)伊犁河谷产区

伊犁河谷产区主要包括:伊犁州直和兵团第四师62团、63团、67团及70团。“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优质葡萄酒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伊犁河谷产区自然灾害少、种植成本低、葡萄酒品质好的优势,加大优势资源整合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充分发挥现有产能,扩大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推动基地规模化发展和特色酒庄建设,适度发展葡萄蒸馏酒,打造优质干型葡萄酒和冰葡萄酒产业集聚区。

(三)焉耆盆地产区

焉耆盆地产区主要是以和硕县、焉耆县、博湖县3县为中心的巴州酿酒葡萄产区,包括周边适宜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县(市)和兵团第二师。“十四五”期间,计划充分利用现有优势,突出产品高端化和个性化发展方向,布局精品酒庄与高端葡萄酒规模化生产企业,打造优质干型葡萄酒产业集聚区。

(四)吐哈盆地产区

吐哈盆地产区主要包括:吐鲁番市、哈密市及兵团第十三师。“十四五”期间,计划充分发挥吐鲁番和哈密地域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高的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布局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甜葡萄酒、蒸馏酒和干型葡萄酒生产企业,支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葡萄酒企业做优做强。鼓励发展“葡萄酒庄+旅游”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阿克苏特色产区

阿克苏传统慕萨莱思葡萄酒特色产区包括: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以阿瓦提县为重点。“十四五”期间,计划充分挖掘传统葡萄酒历史文化,结合刀郎、木卡姆等特色民族文化,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支持“传统葡萄酒+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新疆传统慕萨莱思葡萄酒产业振兴。

(六)南疆三地州新兴产区

南疆三地州葡萄蒸馏酒新兴产区包括: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州和兵团第三师、第十四师,以喀什地区为重点。“十四五”期间,计划充分利用鲜食葡萄资源丰富的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葡萄种植的整体效益。利用鲜食葡萄酿造葡萄蒸馏酒,打造中国葡萄蒸馏酒新兴产区和优势产区。

五、重点任务

(一)提升种植基地标准化水平

牢固树立“好葡萄酒首先是种出来的”理念。以四大酿酒葡萄主产区为重点,鼓励和引导现有基地资源整合和提质增效,优先支持优势产区建设种植基地,巩固现有面积,稳步扩大面积,确保基地建设与企业、产业发展相匹配,促进现有基地健康发展,逐步实现四大产区种植基地良种化、品种布局科学化、产区酒种差异化。提高酿酒葡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水平,科学布局酿酒葡萄品种区划,加强葡萄种苗引进和种植管理,引进、筛选适合新疆不同区域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品种,有效控制随意引种、品种不纯、种条带病等问题。在适宜产区逐步推广嫁接苗技术,加大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推进产区葡萄品种差异化发展。在酿酒葡萄产区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精品葡园,有效提升原料质量。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作用,进一步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农双赢。

专栏1 种植基地标准化工程

到2025年,酿酒葡萄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8万亩,酿酒葡萄主产区种植基地规模力争达到100万亩,其中:天山北麓35万亩、伊犁河谷20万亩、焉耆盆地20万亩、吐哈盆地7万亩、阿克苏慕萨莱思特色酒产区10万亩、其他8万亩。统一基地规划布局、技术规程、栽植管理、产品质量标准等。

(二)加大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力度

加强宣传推广,以打响新疆葡萄酒品牌推动产品走出去。大力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借鉴国际知名葡萄酒品牌发展模式,建设新疆葡萄酒品牌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打造新疆产区葡萄酒统一品牌,建设一批具有新疆特色的葡萄酒专卖店,利用统一的品牌优势,增强新疆葡萄酒市场知名度。鼓励和支持在主要消费市场持续组织开展新疆产区公共品牌推介活动,举办葡萄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葡萄酒知名专家参与专题讨论,进一步扩大新疆葡萄酒品牌影响力。强化整体营销,研究制定新疆葡萄酒品牌宣传和整体营销方案,突出展会带动作用,在四大产区轮流举办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葡萄酒节,组织葡萄酒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活动。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媒体和互联网传播的积极作用,深入挖掘新疆区域和葡萄酒的特色优势,全方位宣传产品和品牌。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进一步提高“新疆葡萄酒”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对口援疆优势,联手打造“新疆葡萄酒”产品品牌和新疆产区品牌,在援疆省市统一建设一批新疆产区形象店,拓宽销售渠道。加大支持力度,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引领和带动新疆品牌集群发展。加大葡萄酒产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力度,引领新型消费,促进新型产业发展。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创新葡萄酒“互联网+”营销模式,打造新疆葡萄酒直播经济、数字经济,形成“线上+线下”“产品+服务”“体验+场景”营销新模式。大力开拓市场,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延展市场空间,形成以目标市场和销售网点为基础的葡萄酒市场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鼓励产区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专栏2 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工程

1.建立产区品牌发布制度。与专业宣传营销机构合作,收集整理产区新闻、酒企酒庄、产品科技、教育培训、展会交流等信息资料并定期发布,向国内外展示新疆产区形象和特色。

2.营销网络建设工程。支持新疆葡萄酒企业组团在乌鲁木齐、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以及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主要省份设立新疆产区葡萄酒文化体验馆,与有实力的销售企业合作,结合世界葡萄酒大师教育培训推广体系,与葡萄酒爱好者深度沟通并深耕市场,形成新疆产区和产品的“口碑效应”,有效拓展市场。

3.品牌宣传推介工程。深入挖掘新疆独特的葡萄酒历史文化和产区、产品特色,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借助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平台,开展新疆葡萄酒品牌系列推广活动。举办自治区葡萄酒节、葡萄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丝绸之路核心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大会和吐鲁番葡萄节等节庆活动,扩大新疆葡萄酒的影响力。出台新疆产区品牌培育支持政策,宣传新疆葡萄酒品牌和葡萄酒文化。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从种植、生产、加工、营销等环节入手,学习借鉴国际和国内产业集群化发展成功经验,着力培育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葡萄酒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盘活存量,实现优势互补。重点支持3-5家有实力、有前景的葡萄酒企业发展壮大,带动我区葡萄酒品质和品牌提升,引领产品和品牌走出新疆、走向国际。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和促农增收的积极作用,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企业与农户互利共赢。积极引进外资、援疆项目,鼓励新疆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援疆省市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增强产业持续发展动力。着力完善葡萄酒产业链条,引进葡萄酒生产加工所需的玻璃瓶、木塞等配套企业在疆发展,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专栏3 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1.产业联合体培育工程。扩大葡萄酒龙头企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推动集群发展。加强企业间协同创新,突破一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应用示范,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

2.知名品牌培育工程。加快构建完善的质量品牌管理体系,培育一批产品叫得响、质量信得过、消费者认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区域知名品牌和国内外知名品牌。

3.本土特色产品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发扬工匠精神,专注产品品质,大力开展品种品系适应性研究,酿造出代表产区独特风格的明星产品,用产品诠释企业理念。

(四)做优做强特色酒庄

学习借鉴国际知名葡萄酒庄发展模式,在培育壮大规模化企业的同时,优化发展特色酒庄。依托四大主产区,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酒庄葡萄酒为目标,培育150家左右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休闲旅游和文化推广于一体,具备观光、名酒拍卖、品酒教学、艺术展览、度假休闲等多重功能的特色精品酒庄,形成新疆葡萄酒产业酒庄集群。以酒庄、葡萄园为依托,融合旅游产业,统筹规划旅游路线,完善沿线标牌标识、旅游集散中心、房车营地等配套设施。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在优质旅游线路推广“产区+生产研发中心+酒窖式庄园”模式,培育建设地理标志认证的葡萄酒产区,配套建设生产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和检测中心,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同时,围绕认证产区建设50-100家集观光、品鉴、居住、餐饮、展览、拍卖、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葡萄酒庄园。以阿克苏地区为主,建设5-10家具备观光、民俗、表演、品鉴、餐饮等多种功能的慕萨莱思酒庄。

专栏 4 特色酒庄建设工程

1.葡萄酒庄和特色镇建设。天山北麓产区重点建设昌吉(昌吉市、玛纳斯、呼图壁、兵团第六师、兵团第十二师)、石河子(兵团第八师)葡萄酒庄集群和2个葡萄酒特色镇;吐哈盆地产区重点培育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酒庄核心区、托克逊县酒庄园区、鄯善县酒庄集群和1个葡萄酒特色镇;焉耆盆地产区围绕“一湖四县”着力打造葡萄酒庄集群和2个葡萄酒特色镇。全区力争建设年产量50-500千升的精品特色酒庄150家,其中:慕萨莱思酒庄5-10家。

2.自有酿酒葡萄原料基地建设工程。全区四大产区依托优势旅游线路,规划建设若干个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区,各认证产区再规划建设自有酿酒葡萄原料基地(单个规模在200-1000亩),同时配套建设1个公共生产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和检测中心。

3.产业优化工程。各主产区要支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实施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升级改造,提升葡萄酒生产全程检测和压榨、发酵、贮藏等生产技术水平;建设全程监测系统和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信息化管控。

4.地理标志认证产区重点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支持产区水、电、气、路、污水处理及农田防护林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区域旅游环境承载力及综合吸引力,发展壮大区域葡萄酒产业观光经济和体验经济。

(五)推动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在推进新疆葡萄酒产业发展中讲好“新疆故事”,充分挖掘新疆浓厚的葡萄酒历史文化,把产品美誉度、产区知名度与产区葡萄酒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推动产业联动和协调发展。打造葡萄酒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加大精准营销力度,开发不同类型的特色旅游产品,塑造新疆地域品牌形象。鼓励和支持各主产区在制定本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同步编制葡萄酒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规划,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地方葡萄酒文化。鼓励各地成立葡萄酒旅游协会,在协调葡萄酒生产企业和旅游企业服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大葡萄酒相关旅游产业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支持客源市场开发、市场推广、市场营销,提高针对不同游客群体设施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在宣传推介新疆旅游景区景点的同时,加大葡萄酒产品及葡萄酒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促进新疆特色民俗文化、军垦文化、美食文化等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专栏5  “葡萄酒+文化旅游”工程

1.布局建设新疆葡萄酒博物馆。进一步挖掘新疆葡萄及葡萄酒历史文化,促进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在天山北麓主产区加快布局建设新疆葡萄酒博物馆。

2.持续推进天山北麓伴山公路两侧葡萄酒黄金产业带和葡萄酒庄黄金旅游带建设。在天山北麓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葡萄酒文化旅游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推进葡萄酒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借鉴美国加州纳帕河谷葡萄酒庄经验,规划建设旅游线路,促进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3.开发旅游项目。将我区葡萄酒宣传纳入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中,加大产区优势品牌宣传力度。将葡萄资源优势与旅游路线设计有机结合,策划开发集知识、娱乐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组织游客前往葡萄酒企业开展参观、品尝和亲自参与酿酒体验等系列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了解葡萄酒酿造工艺和生产过程,展示高新技术设备及产品、现代化生产工艺、高效经营管理模式,以及葡萄酒历史文化等,进一步提升企业和品牌形象。

4.组织节庆旅游。定期在伊犁州、昌吉州、吐鲁番市、巴州等葡萄酒主产区或5A级景区轮流举办“葡萄酒节”,促进疆内各大葡萄酒主产区争先创优。开展集文化展示、产品推介、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葡萄酒会、品酒会、评酒会,以及传统歌舞表演、音乐欣赏、美食品尝等大型活动,吸引游客,提升产区、企业和产品知名度。

(六)增强创新发展能力

加快新疆葡萄酒技术创新中心和各类面向全区葡萄酒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链条,提升服务能力,努力提升葡萄酒全产业链科技服务水平。加大对葡萄品种选育、葡萄酒酿造等相关科研项目的支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推动葡萄酒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区域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构建“企业+专家团队”协作机制,在全产业链推动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生产应用。加强技术攻关,在品种选育与区域化、节水及水肥一体化、防寒越冬、机械化、病虫害防治、防灾减灾、酿酒工艺、产区葡萄酒风土特性等方面进行重点攻关,全面提升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制的质量效益。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种植和生产技术,持续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鼓励和支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专栏6 创新驱动工程

1.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成立葡萄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葡萄酒产业创新中心。鼓励院校和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自治区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支持葡萄酒酿造技术研发和葡萄酒新产品、新品牌开发。重点支持品种选育与区域化、节水及水肥一体化、防寒越冬、机械化、病虫害防治、防灾减灾、酿酒工艺、产区葡萄酒风土特性等方面研究。

2.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建立新疆葡萄及葡萄酒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全区建设葡萄及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个(其中:天山北麓产区1个),葡萄酒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1-2个(其中:天山北麓产区1个)。天山北麓产区建设国家级葡萄种质资源中心。健全葡萄酒产业全程检测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从葡萄种植到葡萄酒销售全过程的追溯查询,提高葡萄酒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3.装备支撑保障工程。加强葡萄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研究,推广省力栽培模式,力争通过先进适用装备的研发生产及推广应用,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提升葡萄酒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全产业可持续发展。

(七)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在葡萄酒产业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中全面落实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总量控制双达标等相关规定,合理布局种植基地,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注重生态建设,以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绿色、健康、安全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引导葡萄酒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提取葡萄皮渣有效成分,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形成满足区域葡萄酒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需求的配套产业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栏7 循环利用工程

1.清洁生产能力建设。支持葡萄酒生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不断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2.副产物综合利用工程。支持主产区龙头企业引进或配套建设葡萄酒酿造副产物综合加工和利用项目,生产葡萄籽油、葡萄原花青素、白藜芦醇、皮渣制蒸馏酒等高附加值产品。

(八)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加快推进主产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采摘、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为一体的葡萄酒综合物流体系。整合现有资源,加大政策支持,加快新疆葡萄原酒交易中心建设,提高新疆葡萄原酒市场话语权。推动面向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等主要目标市场的物流中心建设,提高新疆产区葡萄酒产品在目标市场配送效率,力争到2025年形成覆盖全区和国内外主要目标市场的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发展葡萄酒电子商务,推进电商平台和配送网络相融合,实现线上线下共同发展,有效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

专栏8 综合物流工程

1.综合物流体系建设。重点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利用现有物流平台,建设葡萄酒物流配送中心、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项目,到2025年,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葡萄酒物流集散中心。

2.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建设。支持利用现有电子商务平台,搭建葡萄酒专业销售网络。积极支持葡萄酒产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立“内地仓”、体验店和配送网点等,构建葡萄酒电子商务物流平台和配送体系。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落实全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关地(州、市)成立相应协调议事机构,统筹推进任务落实。制定出台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履行规划、指导、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大政策扶持

1.加快基地建设。出台标准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支持酿酒葡萄基地享受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种苗补贴、林业贷款贴息等相关林业政策,在水资源、土地使用、示范园农田防护林、林下经济、酿酒葡萄良种苗木审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2.加大财政扶持。制定出台自治区加快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从2021年起,设立自治区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项支持资金2000万元,并逐年增加。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推进现有葡萄酒产品结构高端化调整和产业提质增效,推进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市场开拓、品牌推广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加大降税减费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扩大成品酒生产和销售。加大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力度,出台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谋划好产业发展各类中长期支持资金渠道,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持续资金保障。

3.加强金融服务。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葡萄酒产业支持力度。改善金融服务,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拓展和创新金融服务,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绿色通道”上市融资,支持葡萄酒企业采取发行企业债券、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方式多渠道融资。充分利用自治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对葡萄酒企业加大信贷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葡萄种植的信贷投放力度,鼓励以林权、果树等长效经济作物和大型农机具抵押,以及龙头企业担保、农户联保等信贷方式,探索建立葡萄种植政策性担保机制。积极推进酿酒葡萄种植保险,逐步建立酿酒葡萄种植农业保险政策体系。

4.强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出台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加工等技术规范,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建立健全原产地保护和监管机制。鼓励和支持产区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开展酿酒葡萄品种区划、风土研究,打响产区品牌,实现产区特色化发展。

(三)营造良好环境

各级政府要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把葡萄酒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扶持龙头企业,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发展水平。加强葡萄酒质量安全管理,强化全产业链质量管控。整顿行业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侵权行为,净化市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相关地(州、市)及县(市、区)要把优化葡萄酒产业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创新思路,营造氛围,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使新疆成为全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

(四)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长期化、制度化建设,逐步建立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持续系统开展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开展产区葡萄酒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立足区内培养的基础上加大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农林技术人员和果农栽培技术培训,对葡萄栽培、种植及后续管理进行全过程指导培训,引导农户科学种植、科学管理。聘请国内外专家来疆工作、指导和讲学,分期分批选派技术人员到国内外先进地区学习进修。支持区内大中专院校开设葡萄酒专业,进一步发挥新疆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等高校的专业优势,培养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品牌营销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满足葡萄酒产业发展需要。落实《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推进现代葡萄酒产业学院建设工作。全面落实人才引进相关政策,设立区域葡萄酒产业科技人才资源库,建立引进人才服务绿色通道,长期、持续、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葡萄酒行业的知名专家、专业人才开展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工作。

(五)发挥协会作用

成立自治区葡萄酒协会,充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协会在行业自律、产区推介、整体宣传、质量品评、产品推广、技术服务、人员培训、消费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起行业协同合作机制。支持有条件的产区成立产业联盟,推动葡萄酒产业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鼓励和引导葡萄酒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参与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挥好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协会在消费者教育及意见领袖培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开展意见领袖口碑营销,通过教育引导消费者,提高产区品牌认知度,形成口碑效应。

相关链接>>

作者:

相关附件>> (此件于重新编辑)

【打印本文】【关闭】

点赞

收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