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回响]在敌后艰苦条件下建立自己的兵工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dss161式手榴弹教学 [胜利回响]在敌后艰苦条件下建立自己的兵工业

[胜利回响]在敌后艰苦条件下建立自己的兵工业

2024-07-13 06: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央广网北京8月2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的抗战从总体上看,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对抗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的进攻,双方军事工业水平差距悬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本得不到外援,抗战的条件最艰苦1937年八路军出师到抗日前线的3万多部队,只有1万多支过去缴获的杂式枪。至于火炮,八路军只是在山西拾到阎锡山军丢弃的12门75毫米山炮成立了仅有的一个炮兵团,因炮弹无来源只能在关键性战斗中偶然使用。此时,八路军一面利用缴获的武器和搜集民间枪支扩大部队,也在全面抗战初期建立自己的兵工厂。组织这一军工事业的,开始主要是总部直属的流动工作团,全团在1938年就有一千多人,因为随着主力部队流动进行生产,也誉为“驮在驴背上的兵工厂”。

  当年人们往往称八路军为“土八路”,主要是看外观简朴,武器很差,其实八路军的领导和许多干部并不土。八路军的将领大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知识分子,从朱德总司令起许多将领都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以战斗在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流动工作团而言,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有从欧洲、美国和日本回国的留学生,有从南洋归来的华侨,有国内高等学府的教授和学生,有大城市工业产业的技术人员。工作团领导人是八路军军工部部长刘鼎,他都曾在德国、苏联学过军械制造。在工作团中,高级专家又有100多位,大都是东京工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际名校毕业的。他们大多出身在富有家庭,看到日本侵略自己的祖国,又看到中共领导的武装才是抗日的希望,因此投奔到经济落后、生活艰苦的根据地山区,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科技救国”的壮丽篇章。

  工作团起初转战,主要起到修理缴获的武器,装填子弹和生产手榴弹、炸药的作用。后来为提高产量,又在山西东南的天险黄崖洞建立了兵工厂,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主要靠手工作业。当时制造手榴弹、炸药包等,起初利用的还是古代中国人发明的黑火药,却威力有限。有不少前线战士反映,往往一颗手榴弹扔到日本兵旁边爆炸,硝烟过去看到的是,鬼子全身乌黑站天那里哇哇大叫,原来这种黑火药只能让他们受些皮肉之伤而不能致命。为解决火药问题,八路军兵工厂采用缸室法终于建成了制造硫酸的化工厂。人称硫酸是火药之母,它的问世使现代火炸药走进了八路军的武器库,有了无烟发射药、硝铵炸药就能兵工厂生产的迫击炮弹、掷弹筒弹、手榴弹和枪弹的威力大增。

  黄崖洞兵工厂经过反复试验,于1940年8月1日研制出一种灵巧的新型七九步枪,实战效果优于日本造的三八式步枪。兵工厂还依照日军的掷弹筒,生产出自己的掷弹筒。当时兵工厂的钢铁原料,全部取之于部队和民兵破路拆卸的敌人的铁轨,再用毛驴运往兵工厂。当时有人开玩笑说:“八路军真是‘扒路军’啊!”意思是最擅长扒铁路。

  在抗战期间,八路军兵工厂生产出手榴弹近700万枚,日军也往往反映,共产军子弹奇缺,却特别愿意用手榴弹。新四军在苏中也开设了兵工厂,通过从上海秘密运来机器和钢管,生产出几百门51毫米口径的轻迫击炮,并自制了枪榴弹。

  当年设立在农村根据地的兵工厂生产的武器数量质量都有限,对敌后抗战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人民兵工事业在烽火中建立,这也为后来新中国的军事工业的大发展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