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综艺《声生不息·宝岛季》第三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daredevil第三季 如何评价综艺《声生不息·宝岛季》第三期?

如何评价综艺《声生不息·宝岛季》第三期?

#如何评价综艺《声生不息·宝岛季》第三期?|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声生不息·宝岛季》EP03第一轮公演——80年代VS00年代(下)

今天先声明一句,如果我后边写得东西惹着你了,不用急着和我对线,不喜欢看的话就划走,然后下次再也不见。

张韶涵+张杰+陈立农《耶利亚女郎》VS那英+坏特《Melody》

我选《耶利亚女郎》。

前奏借用了张韶涵自己的歌曲《寓言》,给这首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整首歌大致分为3个部分,正好对应不同的编曲风格。第一种是神秘,第二种是热烈欢快,最后一种有点像是原版。

演唱上,我认为今天这三位各有各的精彩。张韶涵不用说,自然就是耶利亚女郎本人;张杰今天更多的是在高音区承担加花的功能;陈立农这次是他几期下来唱得最好的一次,最后还来了段高音,算是把自己的功底发挥了出来。

不过,就我个人来讲,三段式的编曲,特别是最后一段,让整首歌有一种割裂感,完整性被破坏了。

那英和坏特的合作,此处借用一些那英的语气:想不到啥样。

整体看下来,我觉得得亏那英没有让这首歌往黑暗风格去走,虽然这样会有助于坏特,但跟歌曲本身是不搭的。不过,就算最后这个曲风没有往坏特擅长的方向靠,坏特完成得也是相当不错的。而那英也甘当绿叶,除了各别几处以外,全程拖着坏特。

不过,中间那段较快的段落,我个人认为虽然是想展现坏特的个人能力,但有添油加醋的嫌疑。

华晨宇+马嘉祺+陈卓璇《知足》VS陈粒+夏日入侵企画《张三的歌》

我选《张三的歌》。

这首《知足》,如果是华晨宇和马嘉祺合唱,我一定会投这首。我不知道陈卓璇在这首歌里是怎么回事,我连她本人的声音都听不清楚。她那太过拘谨,甚至还有点不自信的样子,让我不知道她到底在干什么。这歌的编曲风格很明显是在往马嘉祺和陈卓璇的方向靠拢,华晨宇尽可能地在帮助两位。结果人家马嘉祺完成得非常好,怎么你陈卓璇还唱成这个样子?

但是很奇怪的是,陈卓璇在大合唱《后来》的那段独唱时候,让我很惊喜。我就寻思这不是能唱挺好吗?陈卓璇是不是把这个节目当成什么普通跑通告的地方了,她到底在想什么?

夏日入侵企画和陈粒两组歌手虽然对这首歌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当两种理解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冲突,反而很平和地交织在了一起。

魏如萱+艾怡良《达尔文》VS张信哲+杨宗纬《梦田》

我选《达尔文》。

一公选曲最好的就是这首《达尔文》,来自蔡健雅的一首对于“爱情进化论”理解的歌曲。两位女歌手用聊天的方式唱,时而像是喃喃低语,时而像是一种自我宣告。并且她俩的声音,跟蔡健雅还有点神似。

话说回来,我昨天在校园歌会里边还看到有人唱这首歌来着。只能说,好的作品早晚会被人们发现。

这首《梦田》算是大有来头,齐豫和潘越云的合作演唱直接使得这首歌变得很不好被翻唱。在这几期节目中,仔细的朋友会发现张信哲时不时地会对台湾音乐进行科普。并且我个人认为张信哲本人身上是有一点80年代台湾知识青年身上那种人文主义底蕴的。所以张信哲在这首歌里表现得恰如其分。我在想,既然张信哲这么了解台湾音乐的来龙去脉,后边怎么也得让张信哲独唱一首吧。

但是杨宗纬,一个这么静的歌,在开头唱得竟然能手舞足蹈,让我感觉很出戏,也很可笑,有一种混通告的赶脚。到了后边进了状态就稍微好些,但还是廉价。

这首歌中间部分混入了《外面的世界》的间奏,这个我倒觉得更适合用在那首《张三的歌》。

加码演出:赵传《我是一只小小鸟》

我经常听自己的父母说赵传的嗓音已经不复往日的荣光。其实对于这个年龄段的歌手,什么唱功啊,高音啊,早就不是最先考虑和评判的东西了。年轻时候的赵传嗓音的确高亢,让很多人都望尘莫及。但如今的赵传,嗓音里更多的是叙事能力。别再说什么“这些歌手嗓子都废了”,“没有年轻时候唱得好了”,没有你大爷啊!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盯着唱功不放。

六选二:

张韶涵+张杰+陈立农《耶利亚女郎》

魏如萱+艾怡良《达尔文》

第一轮公演歌单里的歌,在之前我是全都听过的,所以在一开始就觉得选歌太普通了。虽然里边不乏像《知足》,《达尔文》这种优秀作品,但还是很担心这轮公演变成普通翻唱的节目。但整体看完之后,个人认为效果是超出预期的。

不过,第一轮公演但独唱实在是太少了,才两首。上一季的优秀表演绝大多数都出在独唱部分,而合唱是两极分化:好的很好,烂的很烂。就这轮公演来看,两首独唱都很好,而合唱就要就事论事了。

关于第一轮公演就说这么多,接下来我想聊聊上周没说完的一些事情。就是宝岛季歌手阵容的问题。

有很多人说“没有xxx,阵容不理想”,“阵容就这,台湾方面的大咖怎么一个都不来”。最关键的是,这种人一边发表着这种言论,一边说节目得请这些人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青春记忆”。不好意思,你那不叫喜欢音乐,你只是喜欢几个歌手,仅此而已。如果台湾音乐只是用几个歌手或者几首歌就能简单概括的话,那我觉得节目组也没必要大费周章地做这个节目去梳理台湾音乐了。

台湾音乐从来就不是几个名词能概括得了的。也许这里边会有广为人知的作品和大红大紫的歌手,但这并不是全部。上述言论就跟有些人天天说“华语乐坛我只认xxx”一样,这种言论,全他妈是大傻逼。

那台湾音乐到底都有啥,以我个人微不足道的认知,台湾音乐不只有“周杰伦和张惠妹”,还有火到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邓丽君和欧阳菲菲;

有弘扬“唱自己的歌”的胡德夫,李双泽,杨弦,杨祖珺;

有把西方古典乐引入台湾民谣,挖掘大批歌手的李泰祥;

有已经封了麦的费玉清;

有“起死回生”的刘文正;

有让很多内地流行歌手在最初争先模仿的苏芮,蔡琴,黄莺莺,江蕙,陈淑桦,高凌风,张洪量,郑智化;

有齐豫齐秦姐弟俩;

有拓宽华语乐坛歌曲创作题材的罗大佑和李宗盛;

有嗓子早已不复从前的王杰;

有令人惋惜的张雨生;

有广为人知的“四大三小”;

有让很多人争来争去的“R&B三天王”;

有像林生祥,谢宇威这样在台湾长大的客家音乐人;

有来自大山深处的原住民歌手巴奈;

有唱着闽南语的茄子蛋;

有让人为之疯狂的小虎队,S.H.E.,苏打绿,五月天,飞儿乐团,告五人,八三夭;

有从《超级星光大道》走出来的杨宗纬,萧敬腾,徐佳莹(哦对,胡夏也是从这儿出道的);

有旺福,大象体操,deca joins,VH,椅子乐团,原子邦妮这样在小众音乐领域深耕的乐队与组合……

最关键的,是台湾有一个完整的唱片工业体系,背后有像飞碟,滚石,福茂,上华,华研这些唱片公司;

有袁惟仁,钟兴民,陈建骐,陈君豪,江建民这样优秀的制作人;

有林秋离,葛大为,小虫,厉曼婷,姚谦,方文山,古月,熊美玲,左宏元,梁弘志,陈晓娟,陈小霞,陈耀川这些写出过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的作词作曲者;

有华语乐坛最受关注的奖项“金曲奖”……所有的这一切,让台湾音乐有源源不断往乐坛输送人才的生命力。

就算我说了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太多我知道的歌手都没提到。如果真要一点点掰开讲,那真的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试问那些还在说“这节目不请xxx就没意义”的小可爱们,你们现在还会这么认为吗?

《声生不息》这节目表面上在梳理某个地区的音乐作品,但更深层的,是对这个地区的音乐产业进行了普及,让大家知道原来这些作品都是这么一步步被创作出来的。虽然说做节目都是为了冲KPI的,但在保证业绩的同时,人家就能想到拔高层次。试问一下,还有哪个节目能做到这一点呢?

最后,我对部分台湾音乐人的粉丝只想说:得亏这节目不是你们做,你们没那个水平。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