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服饰(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oast礼服 唐代服饰(二)

唐代服饰(二)

#唐代服饰(二)|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鷩冕只绣七种花纹,减去日、月、星、龙和山的纹样。毳冕只绣五种花纹,在鷩冕的基础上再减去华虫和火两章。绣冕更近一步减去宗彝与藻纹。玄冕只保留黼纹一章。这四种冕服其余部分与衮冕相似。

天子六冕,是周礼为天子适用于不同的礼仪场合设计的。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实际执行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高宗体弱,夏季着大裘冕不合时宜,而只着衮冕。其它四冕,因群臣的助祭礼服也是仿照天子冕服减等制作,形制混淆难辨,只见于书面记载。玄宗时以大裘朴略,冕板上又无旒,又不可寒暑通用为由,废大裘冕不用。

古代艺术作品中着衮冕的帝王

唐代服制规定的皇太子礼服有五种,包括衮冕、具服远游三梁冠、公服远游冠、乌纱帽和平巾帻。贞观之后,又加弁服、进德冠之制。太子的冕服,冕板前后各悬挂九条由九颗白珠串成的旒,冕左右两侧用青丝带悬挂玉充耳,以犀角簪束发。上衣为黑色,绣“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领口绣花;下裳为红色多褶大裙,绣“藻、粉米、黼、黻”四种纹,共九旒九章。腰间束大带,系有火、山两种章纹的蔽膝;佩戴由红、白、淡青、黑色四种颜色丝绦织成的绶带;腰带上悬挂玉柄剑、玉镖首、玉双佩;足着红袜、赤舄。

群臣的祭服有衮冕、鷩冕、毳冕、绣冕和玄冕五种。唐初《武德令》规定,一品官着(低规格的)衮冕,二品官员着鷩冕,三品官员着毳冕,四品官员着绣冕,五品官员着玄冕。唐代九旒规格用于太子冕服,群臣的冕服范围是从七旒到无旒的弁服。从高宗显庆九年废大裘冕到玄宗开元十七年,玄宗朝拜五陵只穿平时的素服,群臣随祭也只着素服。

朝服

朝服,又称具服,是皇帝及群臣大朝会时的礼服。

皇帝朝服为通天冠。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蝉,帽冠上装饰12颗玉珠,施设珠翠,黑介帻,发带装饰组缨翠羽,用玉或犀角的簪导。身穿绛纱袍,红罗裳,内衬白纱袍;领、袖、衣襟和领缘皆用织成料做装饰;白色衬裙镶嵌朱红色裙裾和上缘边;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项饰。佩革带、佩玉、剑、绶带,袜、舄颜色与服色同。未成年的皇帝,梳双童髻,戴空顶的黑介帻,插双玉簪导,加宝饰。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图中天王头戴通天冠,王后头饰为两博鬓

皇太子的朝服为远游三梁冠,比通天冠相对简单。帽饰金,附蝉,帽冠装饰九只玉珠,施珠翠,黑介帻,发带装饰组缨翠羽,用犀牛角质的簪导;身穿朱红里衬绛纱袍,内衬白纱衬袍,其领、袖端、衣襟、领缘皆用素黑色;白色衬裙没有镶嵌;装饰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项饰。身佩革带、佩玉、剑、绶带,足服袜、舄与服色同。未成年的太子,梳单童髻,带空顶的黑介帻,插双玉簪导,加宝饰。皇太子的朝服较皇帝朝服简单,轻便,不会“喧宾夺主”。

五品以上群臣的朝服,头部由冠帻,玉簪导装饰,身穿绛纱单衣,内衬白纱中单,黑色领缘、袖端,衣襟、裙裾,一律穿白色的裙。搭配革带、饰金钩,假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足服白色袜子,黑色皮舄,身佩剑,纷, 鞶囊,双佩,双绶。六品以下去剑、佩、绶,七品以上簪白笔,八品、九品去白笔、白纱中单,以履代舄。

《步辇图》

公服

公服,亦名从省服。其作用与朝服相同,区别在于,“礼重者用朝服,礼轻者用公服”,公服无蔽膝,剑,绶。唐服令中记载皇帝的公服有:武弁、弁服、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帢,但多是出于对周礼传统的尊重,实际上皇帝真正穿着的机会很少。

武弁,和通天冠很像,只是帽冠上附有紫貂尾和蝉。隋唐时的武弁转变成笼冠,成为皇帝近侍的冠戴。弁服是皇帝每月初一视朝时的公服。黑介帻是皇帝拜陵时的的公服,后与平巾帻的外形趋于一致,成为文官的公服之一。白纱帽,配白裙、白纱、乌皮履,虽是公服之一,皇帝戴白纱帽的实例属罕见。平巾帻,是皇帝乘马时的礼服。白帢是皇帝参加大臣葬礼时的礼服。

太子的公服是公服远游冠和进德冠。公服远游冠,簪导以下部分与朝服远游冠相同,配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金钩䚢,假带,方心,纷,鞶囊,白袜,乌皮履。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则服之。自永徽之后,若骑马,皇太子则服进德冠。进德冠有两种配置,一种用白练裙(襦),一种用袴褶服。袴褶是一种上衣下裤的服式,由褶衣和下袴两部分组成。袴褶服原为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特点是便于骑马征战,引入中原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民通用,从隋代开始将其提升为官宦专用。

群臣的公服比朝服更加简单,穿着场合更多。《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公服,亦名从省服。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钩䚢,假带,方心,袜,履,纷,鞶囊。一品以下,五品以上,谒见东宫及余公事则服之。其六品以下,去纷、鞶囊,余并同。《新唐书·车服志》中记载:从省服者,五品以上公事、朔望朝谒、见东宫之服也,亦曰公服。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钩䚢,假带,方心,袜,履,纷,鞶囊,双佩,乌皮履。六品以下去纷、鞶囊、双佩。

《客使图》 – 图左三位为唐朝官员

唐前期依场合不同施行祭服、朝服、公服、官常服四种服饰等级分类,这里的场合主要指该场合的典礼性,到开元十七年以后,自皇帝始,所有官员祭祀、常朝、随祭皆服官常服,依场合差异论服等的制度不再重要,官员的品级逐渐成为各项活动中唯一区别服饰等级的准则。

官常服

唐初袭隋制,天子常服用赭黄绫袍、幞头、六合靴,腰系十三环玉带。贞观以后,天子常服款式变化不大,但渐渐将颜色固定为赤黄色。皇太子制同天子,只是不能用十三环带,只能用九环带。

官员常服由幞头、襕衫袍、靴为主。加襕袍是一种汲取了深衣上衣下裳连属的形制,再结合胡服窄袖、圆领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服装。

自先秦至隋唐,中国古代先民用颜色的“正”和“间”来区分尊卑贵贱。赤、青、黄、黑、白是五种正色,其它需要两次染或多次染的颜色都称为间色。《论语·乡党》中记载:“红紫不以为亵服。”古时以大红色(赤)为“正色”,是很尊贵的颜色。“紫”虽不为正色,孔子也“恶紫夺朱”,但因为紫色对染料提纯工艺、印染技术要求高,也成为贵族青睐的上色。

隋唐以后,以服色论等级的制度被高度强化,服色因官员地位、职业不同而不同,下不得僭上,上可得拟下。公卿高官衣着朱紫,荣宠显赫,下级官吏衣着青绿,工商、皂吏、贩夫屠夫身穿白衣,各安其分。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唐服饰礼仪制度在隋制基础上有所创新,规定天子常服,亲王及三品以上“其色紫”,四品、五品“其色朱”,六品、七品“其色绿”,八品、九品“其色青”,外流官、庶人、部曲、奴婢“色用黄、白”。妇人从夫之色。唐初皇帝使用的是赤黄色,对黄色系的其它颜色并没有严格执行禁服令,散官九品以上官员朝参及视事仍可服黄色。直至高宗上元元年方禁止一切黄在民间流行。自此正式形成由赤黄、紫、朱、绿、青、黑、白七色构成的颜色序列,成为帝制时代社会等级框架的主要标志。

唐队对官服的质地、图纹亦有所规定。武德四年规定:“三品以上,大科绸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以上,小科绸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以上,服丝布,杂小绫,其色黄。六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鍮”。武周时还颇具创意地规定:“诸王则饰以盘龙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左右卫将军,饰以对麒麟;左右武卫,饰以对虎;左右鹰扬卫,饰以对鹰;左右千牛卫,饰以对牛;左右豹韬卫,饰以对豹;左右玉铃卫,饰以对鹘;左右监门卫,饰以对狮子;左右金吾卫,饰以对豸。”

此处所言“饰”,应该为织物中的装饰性图案。在唐代被称之为“陵阳公样”的连珠、团窠中对动物图案使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武周时,通经断纬的织成锦能织出非常美丽的图案。

唐代的官服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胡俗的影响有所变化,主要包括袴褶服、櫜鞬服、缺胯袄子、半臂和革靴等。胡汉杂糅的风格与当时常服的主要区别在于领式和革带的装饰。男装胡服的具体制式为:窄袖、大或小翻领袍,短衣,小口裤,长靿靴,腰束蹀躞带,头戴各式胡帽或幞头。

李寿墓身着袴褶服的侍从(红衣)

魏晋南北朝的动乱成就了袴褶服。隋唐时,文武百官驾车、亲戎都穿袴褶服,并开始以颜色区分。从武德年间到天宝年间,袴褶服似有代替朝服的趋势,然它虽然比常服方便,却终究不是传统礼制规定的冠服,像其它胡服一样不能逃脱最终边缘化的命运。袴褶服在唐代仍被下层武人加以改造后作为日常服装使用,即袖子变得窄小,没有中单,腰系革带等。

随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地方长官身份中军事色彩加重,地方刺史谒见观察使、兵马使谒见节度使、低级节度使谒见高级节度使,以及节度使谒见宰相或朝廷使臣时,改穿戎服,即櫜鞬服。韩愈在《送幽州李端公序》中描写幽州节度使刘济“红帓首,鞾袴握刀,左右杂佩,弓韔服,矢插房,俯立迎道左。”刘济的装束是典型的戎服即櫜鞬服。他头戴红抹额,下身穿袴,脚登靴。左手握刀,右边佩櫜(即插矢之房)鞬(即韔弓之服)。

章怀太子墓的仪卫图 – 左手握刀右手佩櫜鞬

圆领缺骻袍是隋唐时期流行的男装,是一种胡服,其样式是在衣服侧面开衩。开衩的衩口一直开到骻部,所以名为“缺骻袍”。这种衣服简单便利,利于行动,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唐朝不论士庶都可穿着缺骻袍,只是用颜色来区分而已。不同阶层的衣服的制作材料也不同,下层劳动人民只能穿本色麻衣。

隋代的幞头多用避风防尘防寒的厚料,直接裹在发髻上也自然有型,外观顶部较为低平,有后垂两脚的,也有额前脑后各垂两脚形成四脚装饰的。唐代的幞头用料较轻薄,缠裹后褶皱较多不好看,因此武德年以后,多在幞头之内衬以巾子。巾字应该是一种类似魏晋笼纱冠一样的帽盔,其材质主要以桐木、丝葛、藤草、皮革等制成,将巾子罩在发髻上,一方面固发,一方面可以保证裹出较为平整的幞头外形。

唐代幞头

胡帽是随着胡服在中原地区的影响日渐加深而流行起来的首服。在隋唐五代的官宦士庶人中,不分份层均以之为时尚。胡帽主要有帷帽、浑脱帽和席帽等。

帷帽是一种高顶的大檐帽,因其檐下垂一丝网的帷而得名。在唐代,帷帽男女通用。浑脱帽,也叫浑脱毡帽。羊皮制,高顶,尖而圆。席帽本是羌人的帽子,用席藤制作,有时会在席藤上加桐油而防雨。

官常服的足服首选是靴。隋时皇帝贵臣就多服乌皮六合靴,唐初将靴的长靿改为短靿,更加方便。六合靴用七块皮子拼缝而成,成品有六条缝纹,所以也叫“六缝靴”。靴口较宽,有带系扎,靴靿可以纳物。靴有翘头靴、尖头靴、圆头靴等诸多样式。

平民男子常服

唐代庶民服饰目前所论不多。唐太宗时,“禁民绣盘龙、对凤、麒麟、狮子等花式”。唐玄宗“流外及庶人,不得服绫、罗、縠及五色线靴线履”。根据敦煌壁画和考古文物的资料,唐庶民的首服也多为幞头、浑脱帽和其它胡帽。夏季劳动时一般戴斗笠。还有一种毛毡质地的笠帽,被称为席帽,原本是农夫、樵夫、渔人、老者所戴,后渐渐演变为隐逸的标志性装扮。

平民身服较典型的有半臂袍和裤装。唐庶民男子在劳作时,上身一般穿圆领窄袖上衣或交领窄袖短上衣,外罩长仅及膝的半臂袍。庶民男子的半臂袍与贵族的半臂比较,更加实用。庶民男子的半臂袍通常较长,可以将内着的短上衣罩住,既方便行动,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暖。庶民男子的外罩半臂除白色外,也有赭绿色和绿色。这虽不符合唐服制规定,但与汉代以来的商庶穿着状况相近。

敦煌壁画中的庶民下身多穿紧口翻边的胡服长裤,奴婢、猎户、乐工、商旅都有此着装形象。陕西境内出土的唐墓壁画中的庶民则多穿束腿裤或犊鼻裈,这与关中和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唐庶民着裤,一般束于膝盖以下。

唐庶民男子足服着履的情况较多,这一时期的履有:麻履、线履、藤履、草履和棕履。除履之外还有木屐与靴。这时的履取材容易,制作方便,穿着轻便,实用广泛。除履之外,在庶民劳动者中间,还有热天赤足的习惯。

敦煌壁画 – 船夫头戴斗笠,身穿半臂短衫,腰束缕带,小口裤,麻鞋

靴的使用,从壁画材料来看,下层劳动人民穿靴主要集中在猎户、马夫、力士、乐工等职业者。猎户、马夫要骑马,力士、乐工有表演要求,所以身处下层也以穿靴居多。靴的穿法有两种,一种将裤口掖在靴靿中,将整个靴子露出,一种将靴靿藏于裤口中,只露靴鞋部分。普通劳动者要参加劳作,还是以履为主。

唐代庶民男子的常服与官员常服在制度层面上有严格的等级差异,区别主要在颜色和质地上。唐初武德令规定:庶人服白,屠商服皂。庶人服绸、絁、布。但在具体执行上,也有穿皂、褐,甚至绿紫的情况。商人更是衣“紫锦裘”“朱帛”屡禁不止。

发饰与佩饰

唐代女子的发髻见于记载的有四十多种。如凤髻、螺髻、乌蛮髻、同心髻、侧髻、囚髻、椎髻、抛家髻、双髻等。唐代女性已经用假发来使自己看起来更加完美。在唐代,假髻特别流行,尤其是高髻,有的竟然高达一尺。假发在唐代被称为义髻,一般是年轻女子的造型。有的义髻用铁丝加假发编制而成。还有是用薄木制成髻的样子,在上面缀以珠宝,或绘上彩画。有的在髻上插花。有的在髻上缀以花细、钗等首饰。除了名目繁多的假髻之外,唐代女子对鬓角的修饰也很讲究。分为圆鬓、丛鬓、松鬓、蝉鬓、小鬓等多式多样,而且还有大小厚薄之分。装饰发髻的首饰有簪、梳、篦、钗、珠翠、步摇、金银宝细等。

唐簪、钗、钿同属固发装饰,属于古代的“笄”类。但唐代的簪、钗、钿又各有不同。簪和钗的不同之处在于,发簪插发处为一股,发钗则为双股。唐朝发钗为两股并列齐长。初唐的簪钗长度较短,因此时的发髻相对较平,盛唐时尚高髻,簪钗的长度也相应加长。初、盛唐插钗较深,发外只留钗头,中晚唐的钗除固发外,还留很长一截钗身与钗头一并展示在发外,增加了钗的观赏性。广州皇岗唐代墓出土的首饰中,有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每种样式都是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可知当时女性簪钗追求左右分插的对称美。

唐 鎏金银钗

唐钿是用金银、珠翠制成的鬓花。它是以金属制成的花状饰物。《六书故》中认为其“金华为饰,田田然,故曰钿”。

唐初女性贵族礼服就有“花钿”相配。唐代花钿又两种,一种在金花背面装有钗梁,用时可直接插于发髻,另一种金钿背后无脚,在花蕾部分或花瓣上留有小孔,用时才以簪钗固定。花钿在盛唐时逐渐与钗合二为一。盛唐女性喜戴钿花,少则数枚,多则满头都是。

有孔的金花钿

步摇,也称“珠松”、“簧”,因其随行步摇曳生姿而得名。步摇是在钗的基础上,在战国时期始创的头饰。唐代步摇常与钗钿合用,是很重要的首饰。唐步摇一般用金玉制成鸟雀之状,在鸟雀的口中衔挂珠串。

簪花也是唐代女性喜欢的一种装饰。唐贵族夫人所簪之花,主要以鲜花为主。常见的佩花种类有:牡丹、杜鹃、月季、山茶、菊花等,偶见玫瑰、蔷薇。其中牡丹最受盛唐女性的喜爱。唐代簪花常用花形较大的花戴在头顶,与唐以后用小花戴在鬓边不同,体现了唐代贵女张扬的个性。簪花时并不妨碍簪带其他发饰。

梳与篦也是唐代女性尤其是中晚唐的贵族女性喜欢的发饰,二者区别在于梳齿疏,篦齿密。唐梳篦材料主要有金、银、玳瑁、象牙、兽角等。

何家村出土 金梳背

唐代的耳饰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趋势,多为域外传入,少有中国本土实物。耳饰是需要对身体进行损伤性改变后才能佩戴的饰物,在隋唐并不受青睐。有关耳环的使用最早出现于晚唐的诗文中,至五代、宋初,汉族妇女戴耳环已很普遍。

唐代的手镯、臂钏、指环流行很广。唐代把女性臂腕上的装饰品叫钏、镯、玉环、腕环等。唐代手镯制作华贵精美。一般的手镯,镯面中间宽,两头狭,宽面压有花纹,两头收细如丝,朝外缠绕数道,留出开口可于戴时根据手腕粗细进行调节,戴脱方便。这类手镯有金制的,有金银丝嵌宝石的。唐代还有一大类手镯称为“玉臂钗”或“玉臂支”,这类手镯一般有至少两节分支组成。

西安何家村玉臂支

唐代还有一种护身手镯,镯环空心,断面呈半圆形,里面装有一张极薄的佛教咒经印本、坐于莲座上的六臂菩萨、梵文咒文以及汉字印卖咒本的姓名住址。

臂钏又名跳脱、条脱,最早为“西国之俗风”。钏源于镯,有臂钏和腕钏之分。臂钏又被称为缠臂金,少则一圈,多则三五圈、八圈、十几圈不等。唐时的臂钏,为女性普遍佩戴之饰物。

香囊,也称为香袋、香包。香囊是唐代男女随身携带的饰物,既可驱虫除秽,又可散发香气。一般佩在腰际,也可纳入袖中。入寝时则挂于帐中。香囊多用丝帛制作,但唐代香囊多为金属制品,主要用明火熏香。

唐法门寺地宫鎏金香囊

未完待续......

今日店长推荐

润百颜 故宫口红 枫叶红

故宫润百颜联合打造

以故宫博物院藏矾红地白花蝴蝶纹圆盒

为灵感设计的色号

适合任何生活、工作场合

随时随地美丽又气场满满

润百颜 故宫口红 碧玺色

故宫润百颜联合打造

以故宫博物院藏桃红碧玺瓜式配件

为灵感设计的色号

特别适合天气渐暖的日子

润百颜 故宫口红 人鱼姬

会变色的口红

要不要试一下?

以故宫博物院藏胭脂水釉梅瓶

为灵感设计的口红

点靓你的春天

进入好生活杂货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