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二声还是读四声(4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hou第二声 “不”读二声还是读四声(4

“不”读二声还是读四声(4

2024-01-17 10: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不”字的变调】

1.只有一个“不”字或“不”字后面紧接着的字为非第四声时,读音为四声bù;

例如:不(bù)法(fǎ)之徒

2.但是如果后面的字也是四声,需要变调,变成bú。

例如:不(bú)是;不(bú)对

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都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不羁(jī):“羁”有束缚之意,“不羁”就是不受束缚。

不假思索:意思是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其中的“假”就是凭借、依靠的含义。

不拘一格:意思是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不寒而栗(lì):栗子的外壳充满毛刺,看起来使人感觉心里发毛、有些恐惧,因此用来比喻因恐惧而颤抖。

不经之谈:意思是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经常指用的道理、法则等。

不可救药:出自《诗经·大雅·板》:“多将熇(hè)熇,不可救药。”原意是说周厉王多行酷烈之暴政,就像重病人一样,不能再医治了。后泛指病重到无药可治。也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不能挽救的地步。

不蔓màn不枝:出自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是描写荷花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藤蔓wàn也不长多余的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不平则鸣: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出自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不郎不秀:不像郎也不像秀,形容不成材或没出息(元明时代官僚、贵族的子弟称“秀”,平民的子弟都称“郎”)。

不刊(kān)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指不可更改)。

1.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宋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宋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6.不闻机杼(zhù)声,唯闻女叹息。——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 · 杜甫《春望》

我们总是能在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中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此仇不共戴天!”“不共戴天”这句成语原本的意思就是“不和仇人顶著同样的天”,“天”只有一个,所以也就是不和仇人共存于世间的意思。什麽样的仇人非得拼个你死我活呢?

《礼记·曲礼上》中说:“父之雠(chóu同‘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友)之雠不同国。”杀父的仇人,我们不能与他生活在一片天空底下(你死我活的仇恨)。杀害兄弟的仇人,要随时携带武器(“反兵”意为无需返回家里拿武器,就是说明武器随身携带),遇见就杀。杀害朋友的仇人,我们不能和他共存在一个国家(如果他不逃到别国去,见之即杀)。这是古人对孝、义的理解。

传统的儒家是很讲究礼的。在礼的观念中,对父母要尽孝,对兄弟要友爱,对朋友要存义,这是为人的基本。所以一个人是非观念要分明,要“以直报怨”。父母既是我们在世上最亲的人,遇到杀父仇人,岂有轻饶的道理?想尽办法也要报仇,否则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是不合礼了。这正是为何《曲礼》说:“父之雠,弗与共戴天”的理由了。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报父仇一事的观念,来宣扬对父母之孝的重要,后来演变成一句成语,比喻对人仇恨极深。

“不”字最初字形像( )之形。

A.花朵 B.花萼 C.花瓣

8月12日【每日一问】答案为C。用户名为【棱】的读者答对并且获赞最多。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填写收件人、地址和电话。近期将寄出奖品!

更多关于“不”的学习内容请搜索公众号“汉源学堂”,进入课程中心,背词典一级课程中有详细解释。

汉字真人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