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关照群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ctv10抑郁症纪录片 从个体关照群体

从个体关照群体

2023-07-22 1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虚焦镜头在纪录片《抑郁症》中被大量使用

在我国,涉及抑郁症题材的纪录片体量虽不大,但却以独特的视角和视听语言击中人心。相关题材纪录片的出现与中国社会现状息息相关。 纪录片作为非虚构的艺术,能够真实反映抑郁症群体的生活状态,让大众有机会全方位了解这一病症。

钟华表示抑郁症严重的日子身体被极度消耗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作为一部全方位解读抑郁症的纪录片,它突破了以往纪录片对于抑郁症知识的宣导式科普,也不沉浸于个人化情绪表达。 影片同时引入病患、家属、医者三方,以多维度、全视角的方式解读中国当下社会的抑郁症患者群体现状,试图向观众解释清楚“什么是抑郁”。通过将抑郁症这一隐匿在社会运作机制下的问题转移至屏幕前,给屏幕外的患者一个直视病痛和自我的机会,也让家属有机会了解到抑郁症患者真实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二、注重个体关照,让私语激发共鸣

2019年11月,中央电视台纪实频道曾引入并播出德国纪录片《抑郁症—寻找希望之光》。该纪录片以探索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为一条主线,用理性的眼光去论证“时下依靠药物能否引领患者找到希望”这一命题。

与《抑郁症—寻找希望之光》的叙事切口不同,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采用微观叙事,选择关照社会中的抑郁症患者个体,以他们的抗抑郁历程为主线,向大众叙说患者对自身境遇不同程度的挣扎。

除了工作,家庭矛盾也是王向荣的压力来源

纪录片要完成以微观映照真实的任务,就离不开对多元个体的关照。这种关照既体现在对拍摄对象的选取上,也体现在纪实内容的呈现上。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导演在手记中这样写道: “询问周围谁愿意接受拍摄时,看着他们犹疑的眼神,我反复强调不用有压力,不愿意就是不愿意,没有关系,我们充分理解。”

让抑郁症患者敞开心扉并不容易。 面对特殊群体,摄制团队对抗拒出镜的患者以心理关照,给不愿露脸的拍摄对象留有足够的隐私空间,尽可能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完成拍摄。被拍摄者在这种尊重和包容中逐渐卸下防备,让镜头成为他们的倾诉对象。

被拍摄者的倾诉是基于个体记忆的私人表达。通过拼合不同人物的相似经历,影片让不同个体记忆中社会属性的一面得以凸显。

在第二集《她们》中,熟知孕产期女性心理状态的助产师陈雪也难逃抑郁的困扰。除了病痛本身, 因病痛所衍生的包括自身施加的压力四面袭来。在采访中,她表达出自己患病后的心声。

第二集中助产师陈雪的自述

影片主人公的个体记忆在大的社会框架下穿插交错,让屏幕前曾被抑郁症打乱节奏的观众寻找到曾经或当下自身的“只言片影”。这种个体表达激发出群体共鸣,让观众得以审视自己有关于抑郁症的认知。

诸如陈雪的这种表述,是被拍摄者源自内心的真实发问,也映射出社会抑郁症患者群体隐藏的内心——对“病耻感”的挣扎。 纪录片将空间拓展到镜头之外, 抑郁这只“黑狗”不再仅是个人的东西,群体共鸣被激发后,进而引发公共空间对该话题的关注与关怀。

三、秉持纪实精神,平实中寄托希望

在《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开头,摘录了张国荣、海明威、丘吉尔的经典语录。这是抑郁给他们带来精神上撕扯的痛。现实生活中,病患和亲属双方出于对抑郁症的认知偏差,会对孤僻的行为进行不同程度的解读。

钟华生病后,钟华妈妈建议她休学静养

该影片落点在 “如何对抗”,在清晰讲述患者的高压生存状态之后并未对负向情绪过度渲染,而是选择点到即止、及时抽离,转而将更多的笔墨落在不同患者对抗抑郁的不同路径,以细腻的方式、丰富的案例告诉观众: 生命终结不是抑郁的最终归处,抑郁症并非不可救治。

乙辰讲述做“药盒人”活动的初衷

此外, 影片在“如何对抗”的基础之上,衍生出“谁在对抗”的议题。各分集围绕患者这一中心,穿插一线医师、专家、助产师、心理热线咨询师的讲述,对抑郁症知识做出大量科普,呈现包括社会公益组织、人工智能专家在内对心理健康救治方面的努力, 勾勒出医护工作者协同家庭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对抗抑郁的宏大全景。

陈东浩希望通过微表情研究为抑郁症治疗提供帮助

当前中国社会抑郁症的就诊率不足20%。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用负责任的态度关注社会当下,通过反映真实案例,在提升观众对抑郁症接受程度的同时,也赋予了泛抑郁群体回归社会勇气和信心,纪实影像的意义由此建构。

在整部影片的内容呈现中,解说词以女性低语的形式轻抚观者内心。 全片的姿态是平视的,传达出的情感底色不是消极的、缥缈的,而是正向的、保有同理心的、理性与感性兼顾的。本片以“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作为片名,不仅传递出抑郁症患者内心深处挣扎的渴望,也为观众(尤其是为抑郁症群体)提供精神支撑。

四、结语

尽管抑郁症在18年前就进入了中国公众的认知范围,但社会对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疾病仍存在误读。该片导演在调研初期就体会到长期以来对抑郁症的偏见和误解,使得该片的工作进展异常艰难。值得庆幸的是,历时两年,《我们如何对抗抑郁》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

纪录片意义生产的完成是经由拍摄者、被拍摄者和影像本身共同塑造的结果。在本片中,拍摄者对社会现状的感知和捕捉,被拍摄者克服镜头恐惧的坦诚流露,结合女声解说词、卡通包装营造出温暖积极的氛围,让本是个体的经历,与社会群体产生连接,为社会群体对抗抑郁增添了一份鼓励。

纪录片好似观众的第二双眼,凭借这双眼,观众得以近距离窥见抑郁症的真实样子。但以目光为轴,视线所及并非全貌,纪录片作为揭示现实的工具并非完美。例如该片从原定的40分钟压缩到了25分钟,如果时间更充足,还可以对抑郁症进行更深层次地探讨。 正因为有缺憾,才需要更多纪录片人秉承守望精神,将目光投放到前人未及之处,对相关题材去做更多的探索和突破。

参考文献:

[1] 何伶俐,汪新建.抑郁症在中国的传播[J].医学与哲学,2012,33(02):29-31.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以信传情:从《书简阅中国》看历史人文纪录片的私人话语转向与意蕴营构

纪录片《与象同行》:深度讲述亚洲象北迁南返故事

一 周 纪 录 片 行 业 回 顾 | 1 0 . 1 1 - 1 0 . 1 7

一 周 纪 录 片 行 业 回 顾 | 1 0 . 0 4 - 1 0 . 1 0

从 长 津 湖 纪 录 片 看 中 美 历 史 文 献 纪 录 片 叙 事 差 异

抗 美 援 朝 纪 录 影 像 创 作 的 历 史 溯 源 与 当 下 观 察

美 国 纪 录 片 专 业 院 校 盘 点

央 视 剧 评 | 《 理 想 答 案 仅 供 参 考 》 第 二 季 : 不 负 时 代 的 别 样 青 春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飞

责编:李英杰 杜颍莹刘畅

编辑:李金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