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CCER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cer碳交易 聚焦CCER

聚焦CCER

2024-07-15 16: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什么原因?因为存在大量重复交易。所以相关部门停止了CCER项目的备案和签发。

七年之后再次重启CCER,既是带着“双碳转型”的使命而来,更是在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来。

2023年的10月,生态环境部先后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以及首批4个方法学,并在项目审定与登记、减排量核查与登记、减排量交易、审定与核查机构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这意味着,CCER交易系统具备了制度基石,重启的准备工作基本具备。现在就差CCER项目审定与核查机构还没公布,估计也快了。

虽然方法学推到重来,但此前签发的CCER存量还是可用的,但存量其实不多了。总的签发量是7600万吨,当下存量CCER大概5000万吨左右,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清缴中已用3273万吨。所以CCER需求缺口巨大,CCER项目开发迎来历史性机遇。

2/哪些人和机构可以参与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只覆盖了电力行业,未来还将纳入石化、钢铁、有色、造纸、化工、建材等能源密集型行业。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强制性市场,国家会给一些重点碳排放单位或企业设置排放上限,如果企业超过了这个上限,就要去购买相应的配额来抵消超额的碳排放。

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与此不同,它突出的是“自愿”二字。这意味着企业自己通过一些减排的项目产生减排量,这个减排量就是可以上到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由这些控排企业,比方说配额不够的企业去购买。

既然是自愿为主,那么是不是所有企业和机构都可以参与CCER交易呢?个人是否有机会参加?

央视采访的专家介绍,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诚信和自愿的原则,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甚至自然人都可以申请登记、参与交易。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室主任阳平坚接受央视采访时介绍,目前主要的参与者,一个是控(制)排(放)企业,还有一些非控(制)排(放)企业,比方说它虽然自己没有减排的强制要求,但是它为了彰显自己企业社会责任,它也会参与进来购买自愿减排量。

将来随着碳市场的成熟,自然人也可以参与进来,比方说我今天要出差,这一趟飞行要排放100公斤二氧化碳,我也可以将来去买自愿减排量来抵消。

专家介绍,展望未来,随着交易机制的成熟,个人通过践行绿色生活所产生的减排量,在经过统一的核算之后,也将有可能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当然,近期个人还不能参与交易。要让个人参与,还需要一段时间,需要完善相关规则。

3/哪些行业有爆发机会

CCER市场重启,哪些行业有机遇?这首先取决于哪类项目纳入了公布的方法学。

目前已经公布的第一批是四个方法学,包括空地造林碳汇、红树林的养护、集中式光热并网发电和海上风电的并网。

在适用范围上,造林碳汇方法学适用于乔木、竹子和灌木荒地造林。

并网光热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独立的并网光热发电项目以及“光热+”一体化项目中的并网光热发电部分。

并网海上风力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离岸30公里以外,或者水深大于30米的并网海上风力发电项目。

红树林营造方法学适用于在无植被潮滩和退养的养殖塘等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区域人工种植红树林项目。

符合这些领域条件的项目可以按照方法学要求设计、审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以及核算、核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减排量,即可以纳入CCER交易标的。

未来哪些产业或项目会纳入CCER方法学呢?根据生态环境部的说法,下一步,将常态化开展方法学的评估、遴选工作,按照“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的原则,逐步扩大自愿减排交易的参与领域。

具体来说,满足以下三个原则或标准的项目,容易被入选:

第一是真实性原则。这当然是前提,即这个项目是真实性的,不能是虚假的。

第二是唯一性原则。这跟减排体系有关,目前市场有国家的CCER体系,有独立第三方的体系,比如说VCS(自愿核证碳标准)、GS(黄金标准、CDM(清洁发展机制)体系。唯一性表示这个项目只能申请一个体系,申请了CCER就不能申请VCS和GS,不能重复计算。

第三个原则和标准最关键,就是额外性原则。所谓额外性,指减排量机制是为了支持减排项目发展的一种额外的收益、补充。如果这个项目是经济效益比较好,很赚钱的,如果还要通过这个机制获得额外的收益,这就不符合这个体系的本意。额外性一般是指这个项目本身可能是亏损或者是盈利微小的项目,你可以申请减排量机制,来获得额外的收益,鼓励项目的发展。

比如,你不能种一片葡萄园、茶园,来申请碳汇,因为一般经济林项目是不允许开发CCER的。为什么第一批方法学没有把集中式的光伏和风电纳入,而把海上风电纳入了方法学?因为陆上风电和光伏以前需要国家补贴,现在已经成为比较好的投资项目了,所以它不能申请CCER,而海上风电投资成本比较高,开发难度比较大,收益不高甚至亏损,通过纳入CCER市场,可以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还有那些不需要人为努力,在自然条件下就可以形成的碳汇,比如一些自然生长的草原、森林树木等,这属于“公益性碳汇”,也是不可以交易的。

那么,未来还有哪些行业可挖出CCER的“黄金”?根据“老汪聊碳中和”的分析,煤矿乏风瓦斯利用;畜禽粪便处理,特别是散户集中处理产沼气的项目;绿电制氢项目;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CCUS);生物质发电项目;稻田甲烷减排;地热发电等项目,可能会逐渐纳入CCER方法学,因为这些项目具备一定的额外性。

除了这些可开发的CCER项目有机会外,其实类似远景智能这样的零碳技术伙伴和脱碳科技企业也将迎来业务量暴增,并受到资本市场关注。

助力企业脱碳的科技企业业务包括三类,一是与碳排放核算相关,包括组织碳核算、产品碳足迹量化、供应链碳排放计算、碳目标及路径制定、碳相关信息披露等;二是与碳管理系统相关,如搭建实时碳排放监控、碳SaaS平台及相关能源管理系统;三是碳资产管理,包括碳资产开发、交易等。

这些行业都将成为风口企业,并吸引大量资本进入。

4/未来市场规模有多大

CCER市场规模有多大,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国碳市场的规模。

根据北京绿色交易所预测,若参照对比欧盟碳市场规模(2022年15亿吨配额,93亿吨交易量,价格80欧元/吨,约合7500亿欧元交易金额),未来中国碳市场金融化后,以其70亿—80亿吨配额(约欧盟配额5倍)计算,预计年交易量或将超过100亿吨,价格或超100元,交易额则有望超过1万亿元。

当前,全国碳市场仅纳入电力行业,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清缴碳配额时可用CCER抵销上限为5%的情况下,对应的CCER需求理论上限约2亿吨。按照当前碳市场价格70元每吨计算,总盘子不过150亿左右。

但未来潜力还是非常大的,随着钢铁、水泥、石化等其他行业纳入,碳配额覆盖行业排放量扩大至90亿吨,市场预测CCER的需求有望增长至4-5亿吨。如果价格进一步上涨到100元左右,则对应的CCER市场空间每年在400亿-500亿元。

当然,这只是考虑了强制碳排放市场的需求,再加上区域试点碳市场,以及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CORSIA)和各种项目层面碳中和所带来的潜在抵消需求,以及一些企业自愿实现碳中和需要购买的减排量,市场对于CCER的需求量会更高。

微信搜索关注“播梦双碳”“双碳180”公众号,关注更多双碳咨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