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bore电子烟 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

2023-04-10 20: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43页).pdf

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样书)Big Data Talent Developmentof Sichuan Province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一街 535 号两江国际 A 座邮编:Copyright 四川省大数据中心 保留一切权利免责声明:虽然四川省大数据中心试图在本资料中提供准确的信息,但不保证本资料的内容不含有技术性误差或印刷性错误,为此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对本资料中信息的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四川省大数据中心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本资料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四川省大数据中心成都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数聚城堡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大数据发展研究会遂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遂宁数字经济研究院四 川 省 大 数 据 中 心S i c h u a n P r o v i n c i a l B i g D a t a C e n t e r顾红松赵启斌主编副主编编写组编写单位钱帝宇程勋保佩汝张洋刘羽佳张千明黄海果韩世蛟张琳艳李信魏欣蕊秦强子赵宇光骆娜吴凤陈雷程奕刘锋涛周涛发展大数据的关键是数据,比数据更关键的是人才。大数据产业是一个“T 型产业”,既包括基础性、通用性的技术,例如数据库、分布式系统架构、高性能计算,也包括垂直行业的应用技术,比如医疗健康大数据、教育大数据、工业大数据、金融大数据、数字政府建设等等。很多看起来具有通用性的大数据技术,例如数据采集、数据治理和数据挖掘,事实上也是因行业不同而不同的,比如擅长医疗数据治理的同志可能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工业生产数据,擅长分析医疗影像数据的同志可能对于工业生产中电流和振动的时间序列数据并不熟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脱离行业谈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的普适算法是幼稚的。大数据产业的特点导致了大数据人才具有和其他类别人才极为不同的特性。第一,大数据人才层次跨度极大。大数据产业发展既对从事数据标注和数据运维等基础性工作人才有持续的巨大需求,又需要能够建设数据中台、搭建区块链底层系统、编写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前端探测设备、设计智能硬件和芯片的高级专家。第二,大数据人才学科背景多样。大数据人才既包括拥有算法设计、程序编写、数据分析等专业技能的核心人才,又包括拥有某些行业背景且具备一定大数据专业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前者大部分来自于计算机或相近学科方向,后者则学科背景极为多样。第三,大数据人才职岗分布广泛。大数据人才除从事技术类岗位外,很多还从事管理岗位,以及售前与解决方案岗位等。在四川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职称的六个专业方向中,专门设有“数字化管理”方向。这样的人才特征,不同于传统分析中专业细分更高的人才,例如育婴员、老年护理人员、汽车维修人员等等。了解大数据人才供需现状,发现大数据人才发展的机会和瓶颈,提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建议,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政策,都是有相当困难的挑战。本蓝皮书正是希望用大数据的方法绘制大数据人才发展的全景图,通过大数据人才发展指数,揭示和对比各地大数据人才发展的需求和优势,从而能够帮助地方政府定量化地评价当前人才发展现状和有针对性地制定高效的人才政策。对于大数据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我有一些具体的建议。一是要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设计有针对性的人才引培计划。根据大数据人才的第一个特征大数据人才层次跨度极大,必须建立覆盖基础人才、中端人才、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梯度人才引培计划。不同层次的人才有不同类型的需求,譬如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主要关注医疗保障、子女就学、个人所得税等问题;基础人才和中端人才会关注落户条件、购房资格、租住补贴、职前职中培训等问题。人才引培计划一定要抓住人才的核心诉求,还要协调各方资源争取满足这些需求,比如落地德阳、眉山和资阳的领军人才要的可能是成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地方政府要怎么谈,拿什么去换,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要在人才引培计划中加大管理人才的比例。目前从国家到地方的人才计划,都倾向于支持科学技术类人才,但是大数据技术和产业结合非常紧密,一项先进技术能否发挥产业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团队。因此,除技术类人才外,还应设立大数据管理类人才专项,将一批预期将对地方大数据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金融、法务、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等高端人才纳入到人才引培计划中。成都市的大数据领军人才计划每年大约有 50%-70%入选的领军人才是管理类人才,这值得各地政府借鉴。三是给予产业创新主体在人才引培计划中更大的自主权。政府可以给达到一定条件(例如 IPO 企业,年利税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业,年新增发明专利数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业等)的大数据企业特别的名额,允许其自行评定人才计划入选者,政府在符合基本条件的情况下以企业评定结果为准。这样对企业而言,既是荣誉也是实惠,可以充分调动发挥大数据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能动性。四是持续支持相关的学科建设和学历教育。要鼓励地方高校积极申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学位点。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围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 通信、集成电路等直接和间接相关先进技术的学科建设和学历教育。通过新建、共建和改建等方式,建设一批围绕大数据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省在大数据技术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方面是全国领先的,接下来还需要巩固这方面的优势。五是要加大力度支持大数据行业的职业培训。首先要建设一批大数据方向的教育培训基地,让企业和院校联合运营,针对大数据产业发展亟需的岗位,开展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和职前培训。其次要针对相关公务员和企业家中高管,开展大数据产业发展理念和方法的高端培训。感谢四川省大数据中心、成都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数聚城堡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大数据发展研究会、遂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遂宁数字经济研究院组织人员设计和编写这本蓝皮书。希望这本蓝皮书能够让各位读者进一步坚定“以人才赋能产业”的信念,并通过蓝皮书的数据和信息找到适合本地政府或者本单位大数据人才引培的策略,这就是对蓝皮书组织和编写单位最好的感谢了。以为序!序言周 涛2022 年 11 月 21 日目 录464850515404 培育篇一、专业设置二、高校数量三、综合实力四、培养模式五、科研中心6060616265676768707105 发展篇一、产业发展(一)四川省大数据企业规模(二)四川省大数据企业数量(三)四川省大数据产业园区(四)四川省大数据行业应用二、人才需求(一)四川省大数据人才招聘情况(二)四川省大数据人才薪资分布(三)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学历分布(四)大数据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747506 展望篇一、现状和趋势二、发展建议01 概述篇一、蓝皮书撰写背景二、研究方法简介三、大数据人才定义0203030609091002 指数篇一、指标体系二、结果分析(一)总体情况(二)指标分析1414273434384103 环境篇一、政府侧(一)产业扶持(二)人才扶持二、社会侧(一)搜索词频(二)社区热度(三)竞赛活动一、蓝皮书撰写背景蓝皮书撰写背景研究方法简介大数据人才定义当今世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正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世界各发达经济体普遍将大数据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作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四川紧跟国家战略,大力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建设。2025 年四川省数字经济总量预期将超 3 万亿元,占 GDP 比重预期将达到 43%。2025 年四川省数字政府建设整体水平预期将迈入全国先进行列,全面建成协同高效、治理精准、决策科学、人民满意的数字政府,开启数据驱动政务服务和政务运行新模式。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的第一资源是人才,大数据相关领域人才是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资源。为掌握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基本情况,探究省内大数据人才发展趋势,并就进一步推动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提出切实建议,四川省大数据中心组织编写 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2014 年我国首次将大数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 年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发布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数据的地位被提升到与资本、土地、人力、技术并列的第五类生产要素,如何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成为国家层面关注的重要命题。从 2017 年到 2021 年,我国数据产量从 2.3ZB 增加到6.6ZB,位居世界第二,全国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有效数据集增加至 25 万个,大数据产业规模从 4700 亿元增加到 1.3 万亿元。01概述篇0201概述篇二、研究方法简介三、大数据人才定义综合以上各界对“大数据人才”的定义,本研究拟从大数据技术的不同应用场景出发,将大数据人才分为广义人才和狭义人才。广义人才是指具备某些特定行业专业背景(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医疗、教育等),同时又具备部分大数据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狭义人才是指从事大数据采集、清洗、分析、治理、挖掘等技术研究,并加以利用、管理、维护和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行业角度看,赛迪研究院 赛迪咨询:2019 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 从技能角度将大数据人才分为核心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核心人才主要包括拥有算法设计、程序编写、数据分析等专业技能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则是指既拥有某些行业背景又具备一定大数据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从政府角度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2021 年 3 月联合颁布的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2021 年版)中将大数据人才定义为“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是指从事大数据采集、清洗、分析、治理、挖掘等技术研究,并加以利用、管理、维护和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职责为研究和开发大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及管理、分析及挖掘、展现及应用等有关技术,研究、应用大数据平台体系架构、技术和标准,设计、开发、集成、测试大数据软硬件系统,进行大数据采集、清洗、建模与分析,管理、维护并保障大数据系统稳定运行,监控、管理和保障大数据安全,提供大数据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具体分类如图 1-1 所示。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1概述篇0304本报告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为文献调研法。以“大数据”“大数据人才”“数字化”“数智化”“数字经济”“数字政府”等为关键词,对论文、行业报告、政策文件等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大数据产业及人才发展基本情况,为报告撰写提供科学参考。01 文献调研通过针对相关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代表性企业家、学者的直接调查,获得原始的数据。例如,将拟调查的信息项进行整理,以书面形式向各市(州)主管部门(如各地大数据局)和各地有代表性的大数据企业(如成都市人民政府评选的大数据领军企业)提出信息征求,以获得四川省大数据产业及人才概况的第一手资料。02 田野调查针对难以获取直接调查数据的情况,通过 Python 等编程语言,从公开的 API 接口(Open API)获取数据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挖掘方法,提取人才相关的数据,如人才数量、人才薪资、人才学历、职称评审等。通过回归模型、因果图模型或其他方法,探索这些维度特征与人才发展的相关性及因果关系等。03 统计分析0-2 年一般人才2-5 年高能人才5 年及以上核心人才分类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图 1-1 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常见岗位数据库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数据库管理工程师大数据可视化工程师大数据挖掘工程师大数据安全开发工程师大数据测试工程师大数据爬虫工程师大数据解决方案工程师大数据集成工程师大数据 ETL 工程师大数据技术支持工程师报表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需求分析师大数据建模工程师大数据平台开发工程师数据仓库开发工程师流式计算研发工程师大数据安全分析工程师大数据治理工程师大数据信息安全工程师大数据方案规划工程师大数据算法研发工程师大数据架构工程师大数据平台研发工程师大数据技术经理大数据前端研发工程师大数据项目经理大数据算法工程师大数据产品经理大数据安全研发工程师大数据人才作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界定与大数据产业概念密切相关,但目前对“大数据人才”并未有清晰明朗的统一定义,不同领域对其定义各有差异。从学术角度看,以李秀丽 李秀丽,我国大数据人才培养现状及思考 J.凯里学院学报,2019,037(006):74-77.等人为代表的学者从大数据人才所必备的能力角度出发,认为具备计算机编程能力、处理实际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利用大数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即可称为大数据人才。本报告所涉及的大数据人才发展调查研究,既放眼全国,又重点着力于四川省内各市州。本蓝皮书希望全面反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四川省内各市州大数据人才发展现状,通过横向比较揭示各地大数据人才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找准自身定位和可以参考学习的对象,促进交流合作,相互借鉴经验,整体提高大数据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本蓝皮书对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数据人才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设立“大数据人才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发布“全国大数据人才发展竞争力指数”。指标体系结果分析02指数篇一、指标体系人才的发展除与人才培养单位直接相关外,还与相关产业发展水平以及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编写组分别从政府、产业、人才培养和社会关注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各省大数据人才的发展竞争力。在考虑指标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构建一级指标 3 个,二级指标 6个,三级指标 17 个,保证指标体系的综合性和完整性。详见表 2-1。02指数篇06人才培育人才发展 人才环境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2指数篇0708表 2-2 大数据人才发展竞争力指数基于该指数体系,编写组对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年鉴、互联网大数据、行业报告、调查问卷获取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重、冗余处理、验证后,运用无量纲标准化方式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无量纲的统计数值。同时邀请多名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二级和三级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各指数按照加总求和的方式进行计算。表 2-2 给出了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项得分以及总得分,并按照总得分进行了排名。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安徽贵州湖北陕西江西吉林广西黑龙江云南海南宁夏青海62.5650.6547.5345.3539.8239.5137.7336.0233.9932.6332.0429.3127.3925.3321.7816.5068.7355.8656.5353.5652.0252.1648.5543.3647.0436.5246.2837.7936.0435.2432.9030.021325761219152516232627293159.9148.5945.2156.6147.2848.5448.4245.8140.4954.4839.6944.5239.2431.2126.3114.084101651311121421723172428293158.6647.2140.5327.4821.2319.1217.7420.2915.3710.0111.247.798.6010.386.795.051347101314111522202624212931省份总分人才环境指数排名人才培育指数排名人才发展指数排名排名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北京上海53.9347.6824山东河南福建重庆湖南天津辽宁河北山西甘肃内蒙古新疆西藏47.2042.3339.7539.3736.8834.8033.1132.0931.7128.0326.9124.6518.49681012141618202224262851.6950.9650.0154.5151.2043.8147.2340.0543.6643.3547.4237.7540.7133.5630.6381011491714221820132421283061.5856.1261.2461.4244.4353.7244.4651.6645.3542.6539.0440.4633.2333.8919.5816321981891520252227263049.6137.1632.3513.8124.2822.6220.0215.1412.0511.779.737.667.697.815.4125617891216181923282725303031表 2-1 大数据人才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含义政府重视程度管理机构各省大数据管理机构建设情况指数政策环境大数据相关的政策环境指数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就绪度指数社会关注度搜索词频近三年大数据相关词日均搜索指数社区热度各大数据科学创新平台大数据人才指数赛事活动近三年城市举办的大数据相关重要赛事指数人才培育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实力本科院校大数据相关专业学科质量指数专科专业实力高职院校大数据相关专业学科质量指数研究生院实力研究生院竞争力指数人才评价职称评审大数据专业职称评审指数人才发展产业发展企业规模大数据企业规模指数企业数量大数据企业数量指数创新能力大数据创新能力指数产业园区大数据产业园区数量指数人才需求岗位需求大数据人才招聘数量指数行业薪酬大数据人才岗位薪资指数人才学历大数据人才文化程度指数人才环境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2指数篇0910二、结果分析(一)总体情况2021 年全国大数据人才发展竞争力水平分级较为明显,东部沿海地区显著领先,广东省表现尤为突出。以四川、河南和安徽为代表的中西部城市入围全国前十,其中四川省排名全国第 7。图2-1 给出了直观的中国地图热力图。(二)指标分析1.人才环境大数据人才环境方面,广东省以 68.73 分排名第一,优势明显;浙江省以 56.53 分位列第二,江苏省以 55.86 分位列第三;四川省以 53.56 分位居第五。参见图 2-2。从结果可以看出,四川省具有相对优越的大数据人才发展环境,这主要得益于四川省重视大数据人才和产业相关管理组织建设以及四川省社会面对大数据人才发展的广泛关注。在政府重视程度方面,贵州、河南两省表现突出,超越大数据产业密集的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分列二、三位,仅次于广东。四川省居于浙江、江苏之后,位列第六。贵州与河南基于自然区位优势与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型数据中心与大数据产业园区,虽然在产业链附加价值方面与东南沿海尚存在较大差距,但政府重视度极高。四川省具备西部地区最完善的大数据产业基础,尤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优势明显,中西部地区追赶势头强劲。东部地区在全国前十名中占据七个席位,四川作为西部地区唯一入围全国前十的省份,位列全国第七。从发展水平来看,领先省份在人才环境、人才培育、人才发展三方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广东、北京、四川这三个地区发展尤为均衡;先进省份以政策或人才培育为导向,根据本地实际发展情况,形成某一特定方面的显著优势。如河南和贵州在环境政策方面位居全国前列,河南和重庆在大数据人才培育方面已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但与此同时,这些地区还存在明显的短板,例如河南大数据产业发展还不充分,能够为人才提供的就业岗位尤其是高端岗位有限。从国家重大战略区域来看,以上海、浙江和江苏为核心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优势明显;以北京、天津和河北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相对而言在人才培育方面优势较为明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地区之一,总体发展水平较好,四川在环境指数方面排名全国第五,重庆在人才培育和人才发展方面指数排名全国前十,成渝地区总体发展潜力较大。全国大数据人才发展竞争力指数热力图图2-1图 2-2 大数据人才环境指数排行广东浙江江苏河南四川贵州安徽北京福建上海山东湖北山西湖南江西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其是成都市作为新一线城市,综合人才吸引力强,富集了大量来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优秀大数据人才,为四川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基础。大数据产业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数字经济产业一直受到四川省以及各级政府机关的高度重视。在社会关注度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表现出显著优势,广东位居第一,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分列第二至第五位。四川省位列全国第七,位居西部省份第一,是西部地区大数据人才社会关注最集中、人才密度最高的省份。广东省聚集了大量高新科技企业,大数据产业氛围浓厚,大数据技术浓度高,在搜索词频、社区热度、赛事活动等方面均有突出优势。四川省在搜索词频方面全国排名第六,在社区热度方面全国排名第七,与综合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大致相当。在赛事活动方面,四川省表现亮眼,全国排名第三,这表明了四川省社会各界对大数据人才培养与选拔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特别是由四川省大数据中心、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科协联合主办的“数字四川创新大赛”,已经成为具有全国知名度的省级旗舰大赛。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2指数篇11122.人才培育人才培育指数方面,北京排名第一,指数为 61.58;河南、山东位居第二和第三,指数分别为61.42 和 61.24;四川第五,指数为 56.61。参见图 2-3。3.人才发展从人才发展来看,广东排名第一,指数为 58.66;北京、江苏位居第二和第三,指数分别为49.61 和 47.21。全国领先省份为广东、北京、江苏和浙江,除首都北京外,均为沿海发达省份;先进省份为上海、山东、四川、福建、重庆、陕西和湖南,其中西部省份占据 3 个席位,四川位居全国第七,领跑西部省份,重庆和陕西紧随其后。参见图 2-4。这个分项是各省差距最大的分项,反映了各省长期的产业资源禀赋现状,体现了人才富集和发展的需求侧实力。从产业发展看,广东、北京和江苏分别以 59.59、58.89 和 53.76 分位居前三。产业发展活力中,较为领先的省份为广东、北京、江苏、山东和浙江,均在 45 分以上,除首都北京外,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均为沿海省份;先进省份以上海、福建、四川、重庆、贵州、湖南和安徽为主,产业发展活力均在 20-40 分之间,四川以 31.77 分继续领跑西部省份,排名全国第八;其余省份中主要以中西部省份为主,虽然与领先省份和先进省份有所差距,但各省都在促进产业持续向好发展。从人才需求看,领先省份为广东、江苏、北京和上海,指数分别为 57.73、40.66、40.32 和37.30;先进省份为浙江、四川、陕西和湖北,其中四川位列全国第六,西部第一。同产业发展活力一样,其余省份中主要以中西部省份为主,人才需求相对较弱。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产业发展还是人才需求,领先省份均为北京及沿海省份,先进省份中,四川稳居西部第一,其余省份也在尽力追赶,力求缩小和先进省份之间的差距。从研究生院综合实力排名看,前三名为浙江、安徽、北京;从本科综合实力排名看,前三名为北京、湖北、山东,排名前二十的省份,分数差别微小;从专科综合实力排名看,河南、山东、广东排名前三。从研究生院、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综合实力来看,四川均排在靠前位置,其专科综合实力排名略高于本科综合实力排名。在人才的评价工作方面,天津、上海、贵州、广东、四川、河南、北京、山东、吉林、重庆等10 省(市)率先出台并实施针对数智领域人才的专项职称评审政策,开展评审工作。图 2-3 大数据人才培育指数排行图 2-4 大数据人才发展指数排行山东河南北京广东上海四川湖北重庆贵州吉林天津江苏安徽陕西辽宁20 10 0 30 40 50 60 20 10 0 30 40 50 60 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四川福建重庆陕西湖南安徽贵州湖北03环境篇14政府侧社会侧03环境篇一、政府侧(一)产业扶持1.产业政策产业和产业人才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业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决定了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大数据相关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扶持。各级政府主导的政策法规、组织保障、基础建设和社会中的舆论环境、群体认知,是大数据人才发展的基本环境。人才和环境是有机统一的共生体,人才由环境造就,人才又改变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实现人才辈出、人才汇聚以及人尽其才不可缺少的条件。人才的良性发展需要以良好环境为基础,而人才的发展又将反哺环境的改善。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首部国家级规划。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迁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继农业、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尤为显著,当实体企业受到极大冲击时,数字经济却异军突起,涌现出远程办公、教学直播、远程医疗等一批推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数字经济在这一攻关期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规划的出台是加速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15162021 年 11 月 30 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 规划)包括 6 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二是发挥大数据特性优势。三是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四是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五是打造繁荣有序产业生态。六是筑牢数据安全保障防线。规划的主要亮点归纳为“三新”:一是顺应新形势。“十四五”时期,数据上升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成为重要命题,贯穿规划始终。二是明确新方向。立足推动大数据产业从培育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期,提出“到 2025 年底,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 3 万亿元”的增长目标,以及数据要素价值体系、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目标。三是提出新路径。为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了“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以做大做强产业本身为核心,以强化产业支撑为保障”的路径设计,增加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挥大数据特性优势等新内容,将“新基建”、技术创新和标准引领作为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着力点,将产品链、服务链、价值链作为产业链构建的主要构成,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有机统一,并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数据安全保障。2021 年 11 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四川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 规划)明确,到 2025 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超 3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43%,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中心和数字化转型赋能引领区,高水平建成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初步建成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规划提出 7 大发力方向、21 项重点任务,并设置 17 个专栏、57 项重点工程。具体来看,7 大发力方向分别是以创新发展为核心,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科创中心,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基础性作用,加速优化新基建,增强数字经济承载力;以数字产业化为牵引,大力突破关键数字核心技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以产业数字化为重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以数字政府为先导,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创数字治理新局面;以数字社会为载体,拓展数字应用场景,推进社会数字化转型;以优化布局为抓手,加强区域协同,助推数字经济融入新格局。2021 年 9 月 30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我省数字政府建设整体水平迈入全国先进行列,全面建成协同高效、治理精准、决策科学、人民满意的数字政府,开启数据驱动政务服务和政务运行新模式。规划提出四大要求:数字底座支撑全面夯实。建成覆盖全省的电子政务网络和政务云,四川省大数据资源中心等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可控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结构合理、集约高效、支撑有力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据驱动能力显著增强。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信息烟囱”“数据孤岛”大幅减少,政务数据全面汇聚,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据服务决策作用;管理服务效能大幅提升。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和协同办公体系全面建立,各类业务系统应接尽接、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高效协同,打造全国知名的“天府通办”“川政通”等系列政务服务品牌;数字治理体系加速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简约高效的数字政府管理机制更加完善,科学决策、精准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多级联动、多点协同、多方合作的工作格局。2022 年 6 月 23 日国务院发布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指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引领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意见 提出两阶段工作目标,到 2025 年,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健全,政府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取得重要进展,数字政府建设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到2035 年,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基本建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1718表 3-1 四川省各市州数字经济或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四川省各市(州)相继出台“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或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形成省和市(州)与全国的高度统一、整体联动的产业发展大趋势,成果拭目以待。详见表 3-1。图 3-1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先行先试地区2021 年 1 月四川制定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主要目标是 2022 年四川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 2 万亿、占 GDP 比重达到40%。方案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全面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三是促进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四是加快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五是协同共建数字双城经济圈;六是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四川省将重点依托以下地区先行先试,带动全省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详见图 3-1。核心区域区域中心城市数字经济基础较好城市重点依托蓝色地区先行先试,带动全省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重要载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产业园和集聚区、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共服务型平台等成都成都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成都市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遂宁遂宁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遂宁市推动做实“大数据”产业实施方案雅安雅安市“十四五”数字经济(信息产业)发展规划雅安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4年)雅安市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巴中巴中市“十四五”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达州达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年)德阳德阳市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德阳市新型智慧城市和大数据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泸州泸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绵阳绵阳市数字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内江内江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内江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攀枝花攀枝花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阿坝阿坝州“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自贡自贡市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工作方案甘孜甘孜州“十四五”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安全规划南充南充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广元广元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和网络安全发展规划广安广安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乐山乐山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眉山眉山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宜宾宜宾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年)资阳资阳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凉山凉山彝族自治州“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19202.组织建设管理机构是国家政策贯彻执行的基础,是规范、协调、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组织保障。健全、高效、协同良好的管理机构是大数据产业以及数字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有力保障。整体来看,全国大数据管理机构不断下沉,组织保障日益完善。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组建相应的大数据管理机构。四川省除省级机构外,所有市(州)也设立了大数据管理机构,全省市(州)机构部门从事大数据相关管理人员到达 1000 余人。在省直部门中,有 33 个厅局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机构。目前,全省各地各部门从事大数据相关管理人员总计约 2000 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四川省大数据中心 2019 年 7 月 19 日挂牌成立。其主要职能为:开展全省大数据发展战略、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标准规范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全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组织实施、运行维护提供支撑服务;承担全省政府数据、公共数据、社会数据汇聚整合、共享开放、应用融合等数据管理工作;承担办公运行、工作监测、信息公开、为民服务等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综合性应用系统建设和运维管理;负责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四川政务服务网、“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对各地、各部门政务服务工作开展业务指导;负责省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建设和运维管理;开展面向政务服务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应用研究及示范试点;推进政务系统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和安全保障工作等。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大数据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全省一盘棋”总体思路,聚焦服务政府管理、服务民生事业、服务产业发展,加快建立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工作推进体系,建好政务服务平台、数据调度平台、示范应用平台,做实线上政务服务中心、数据资源中心、数据管理中心、示范推广应用中心,真正把数据统起来、管起来、通起来、用起来,推动数据资源大省向数据价值大省转变,努力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同时,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坚持做活数智人才评价文章,谋划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审,探索开展数智工匠人才大赛,以数智人才“双轮”为我省大数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图 3-2 四川省大数据中心3.基础建设(1)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我国信息基础建设就绪度东西部差异明显但差距明显缩小,四川居西部第一。近年来,四川实施了“宽带乡村”试点工程、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成全国首个“全光网省”,实现全省行政村光纤、4G 全覆盖以及县以上城市 5G 全覆盖,这些都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支撑。下一步,四川将加快推动 5G 网络规模化部署,实现 2022 年底 12 万个基站的目标。另外围绕打通数字壁垒开展创新试验,创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四川省大数据基础设施算力水平居全国前列。我省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根据规划全省数据中心规模将达 50 万架,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内机架达到 30 万架,上架率达到70%。目前,全省已建在建数据中心 21.4 万架、上架率 45.4%,平均 PUE 值约 1.4;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已建在建机架数约占全省的 59%,上架率约 58%,除成都外,其他市(州)数据中心平均上架率约 32.1%。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是经科技部同意组建的国家战略性信息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战略平台,该超算中心算力排名位居全球前十,最高运算速度达 10 亿亿次/秒。超算中心自 2020 年 9 月投运以来,先后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 35 个城市的 760 余家用户提供了算力服务,服务领域涵盖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2122图 3-3 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 30 个领域,包括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 13 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课题。中心完成用户计算任务数超 1900 万个,协助招引企业 80 余家。超算中心填补了国家超算体系在西部地区布局的空白,对于提升四川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战略性项目的能力,聚集高校院所、科研企业,吸引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加快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让四川全面融入“东数西算”工程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数据中心截至 2021 年 12 月,四川省共有数据中心 115 个,其中在建 16 个。其中,中大型以上数据中心数量为 30 个,85 个数据中心为小微型数据中心。中国移动(西部)云计算中心是中国移动“4 3 X”数据中心布局中的四大热点区域中心之一,占地面积 209.9 亩,按国际 Tier3 标准建设,整体投产后可提供约 1.89 万个机架的服务能力。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以“绿色环保,高效节能”为宗旨,项目从设计、建设到维护过程,通过创新搭建智能管理平台、引入绿色先进设备、建立节能规章制度、100%利用绿色再生能源,打造了符合国际化要求的新一代数智化绿色数据中心,被列入 2020 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中国移动(西部)云计算中心实现精准控制创新搭建智能管理平台积极引入绿色先进设备提升用能效率建立健全绿色规章制度闭环节能管控100%利用绿色再生能源降低能耗排放图 3-5 中国移动(西部)云计算中心特点万平方米、总投资近 10 亿元,其储存能力超过 1000TB,相当于 5 万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数据;核心出口带宽达数百 G,并可进一步实施带宽扩容。其数据中心拥有 4 层框架结构现代化机房,采用全球领先的统一云计算平台、统一安全管理平台、统一运营维护平台,集数据和信息应用为一体,兼具高可靠、高安全、高节能等特点。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围绕打造西部领先的现代信息服务高地,搭建强大的云计算平台,开展对外合作;加速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云计算信息化外包服务方面,与微软、思科等合作,面向政府、企业提供数据存储、灾备、呼叫外包、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等系列服务,是四川省政务云核心数据中心。图 3-4 中国西部信息中心中国西部信息中心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中国西部最大的数据灾备中心、信息安全中心、电话呼叫中心基地,是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数据安全中心”。信息中心建筑面积超过 22中国西部信息中心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2324第一阶段以互联网企业和云服务商为主,同时面向金融、政企客户群,提供多元化的数据中心业务(即 IDC 业务),第二阶段提供行业云服务:全力构建四川省“国资云”平台,助推川内企业“万企上云”,打造私有能源云,为集团赋能,助力数字能投建设。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 30 个领域,包括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 13 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课题。中心完成用户计算任务数超 1900 万个,协助招引企业 80 余家。超算中心填补了国家超算体系在西部地区布局的空白,对于提升四川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战略性项目的能力,聚集高校院所、科研企业,吸引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加快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让四川全面融入“东数西算”工程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省数字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及“1 3 2”产业新布局要求,从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入手,参照国家级数字产业孵化器标准建设四川能投天府云数据产业基地。天府云数据产业基地位于简阳空天产业园内,所在位置处于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成都东部新城的核心区域,属于四川省经济一线圈发展区域,地理优势明显。该项目征地约500亩,分四期建设完成,包括20幢单体互联网数据中心,5万机架装机能力,可容纳 60 万台服务器,总投资约 100 亿元以上。产业园规划了三大功能区,包括超大规模区块链数据存储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数字产业孵化中心。其中数据中心功能区旨在打造中国西部最大规模的下一代高等级绿色数据存储中心,并以此为基座构建国资云、能源云等行业平台,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四川能投天府云数据中心中国 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位于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是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确定的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占地 542 亩,计划投资 150 亿元,包含数据中心、雅云数字渲染应用中心、菁雅汇 数字梦工场、雅云数智新经济创新中心、雅云之芯数字科技交流中心、成渝金融信息中心、四川发展数据湖、蜀天超云、中国云 雅安 5G 云基地等项目。中国 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图 3-8 中国 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图 3-7 四川能投天府云数据中心规划效果图项目占地542亩计划投资150亿元中国联通四川天府信息中心中国联通四川天府信息数据中心位于成都市双流区,主要提供主机托管类业务。数据中心包含 1 栋 IDC 中心楼体共四层(14847)和 1 栋动力机房(3229);满足国标GB50174-2017 的 A 级标准、中国联通数据中心建设标准 V2.0 中“T3 ”及 Uptime 标准中的 Tier III 等级,安装机柜数量 2200 个,数据中心总功率 6060KW;数据中心加入四川电力交易平台完成全水电采购,100%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2017 年 3 月投入使用,运维方式为自建自维。二期项目已于 2020 年奠基建设,预计 2022 年 7 月 15 日投产 2000 架平均 7.2kw 单机柜使用。目前园区机架规模达 2 万个,建成数据机房等基础设施超 15 万平方米,成为全省单体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绿色数据中心,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是国内首个“碳中和”绿色数据中心,获得 2021 年度第一批绿色数据中心唯一最高“白金”的评级。产业园围绕协同成都、融入成渝、服务全国的发展定位,招商引资共签约大数据项目169 个,涉及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 应用等领域,总投资达 480 亿元,落地项目128 个。阿里、腾讯、字节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已落户园区,成为中国电信天翼云全国三大资中国联通四川天府信息数据中心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可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所采用主体技术装备均达到阿里巴巴、腾讯等头部互联网头部企业白名单要求。图 3-6 中国联通四川天府信息数据中心全景图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2526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 30 个领域,包括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 13 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课题。中心完成用户计算任务数超 1900 万个,协助招引企业 80 余家。超算中心填补了国家超算体系在西部地区布局的空白,对于提升四川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战略性项目的能力,聚集高校院所、科研企业,吸引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加快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让四川全面融入“东数西算”工程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阿里云西部云计算及数字服务基地图 3-9 阿里云西部计算中心效果图2020年11月,成都高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投资合作协议,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正式落户成都。该项目是阿里云全国发展战略:华北北京为中心、华南深广为中心、华东上海为中心、西部成都为中心进行全国布局的超级数据中心之一。项目总投资不低于 500 亿元,将建设 IDC 中心、数据研发中心、数据服务基地等,聚集一批数据生态服务企业,覆盖成渝两地数据业务。项目用地共约 600 亩,分别选址成都未来科技城和简州新城(各 300 亩),项目运营中心设在未来科技城,两园区物理上互为备份,保障业务运行可靠性。简州新城项目位于简州新城方家林大道东侧,由 10 栋数据中心楼、220KV 变电站、ECC 楼运营管理中心等组成,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5 年内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元。项目 2021 年 9 月份土建正式动工,预计 2023 年下半年开始投运,预计两个地块两栋楼共 3200 个机柜投运。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项目将按照“低碳、绿色、安全、高效”原则建设算力中心、数据研发中心、数据服务基地等。作为阿里云西部业务的重要支撑,项目将综合采用各项先进技术,如服务器定制化、人工智能芯片、异构计算、大规模网络集群等,提升整体项目技术水平和算力产出。该项目是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引进的新基建项目和率先落户成都的重大产业项目。项目将覆盖成渝两地数据业务,聚集一批数据服务上下游生态企业,打造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新一代高性能绿色数据中心。云上天府云计算中心图 3-10 云上天府云计算中心效果图云上天府云计算中心由四川云上天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天府数谷,建筑面积超 5 万平方米,可提供 12240个标准机柜的装机能力,可容纳服务器约 10 万台。作为全国顶尖标准的绿色数据中心之一,云上天府云计算中心按照我国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级、美国 Uptime Tier 、美国绿色建筑 LEED v4 金级标准设计和实施,直连国家骨干网,网络资源优质丰富。同时,为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云上天府云计算中心采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冷源、清洁能源和低功耗设备,年均 PUE1.20,相比全国数据中心 1.69 的平均值,每年节省耗电量将达到 1.05 亿度以上,约等于节约 7 万户家庭年用电量,相当于年植树 158 万棵。项目建成后将加速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供需匹配、效能明显的数据中心产业生态,有力支撑成渝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千行百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云上天府云计算中心已于 2022 年 6 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 2022 年底投产。目前,该项目已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成德眉资同城化重大项目库、德阳市“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与规划中。源池之一、中国移动云全国九大节点之一,阿里云成渝地区核心资源池,继成为首个国家级“碳中和”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后,2022 年全省唯一入选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272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强调,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与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2021 年 10 月,中央网信委正式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 2035 年基本建成数字人才强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等能力达到更高水平,高端数字人才引领作用凸显,数字创新创业繁荣活跃,为建成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同年 12 月,中央网信委发布“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作为十大优先行动之首,提出“搭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资源体系,开展数字技能教育培训,精准帮扶信息弱势群体”。2022 年 2 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2 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明确到 2022 年底,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系统推进工作格局基本建立。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层面看,培育和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将人口数量红利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有助于加速推动我国社会数字化转型、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是我国建设智慧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从微观层面看,“数字技能”侧重使用的能力,“数字素养”侧重终身学习与修养。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符合我国提升国民素质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有助于弥合数字鸿沟,让更多人民群众共享数字红利。2021 年 11 月 30 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大数据人才培养。鼓励高校优化大数据学科专业设置,深化新工科建设,加大相关专业建设力度,探索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形态数字教学资源建设;鼓励职业院校与大数据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相关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核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按照职业属性和工作要求,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综合性引导性培养标准,是开展新职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和专业技术水平评价的基本依据。针对新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既不同于职称评审,也不同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是指对经培训完成规定学时和学习内容的人员相应等级技术水平的综合考核,一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鼓励具有相应学习基础和工作基础的从业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经培训后申报新职业专业技术水平评价考核,为更好就业和发展创造条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以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为基础,组织编写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指导社会培训和评价机构开展新职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和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工作,促进培养与使用、评价相衔接。地,推进专业升级调整,对接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鼓励企业加强在岗培训,探索远程职业培训新模式,开展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创新培训;创新人才引进,吸引大数据人才回国就业创业。自 2019 年以来,人社部发布认定了包括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等数字相关职业。随着数字化新兴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持续走高,从业人员既有技能将不能满足新的工作岗位要求,迫切需要更新从业技能,持续进行学习或接受培训以达到相关岗位要求。(二)人才扶持1.人才政策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 30 个领域,包括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 13 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课题。中心完成用户计算任务数超 1900 万个,协助招引企业 80 余家。超算中心填补了国家超算体系在西部地区布局的空白,对于提升四川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战略性项目的能力,聚集高校院所、科研企业,吸引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加快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让四川全面融入“东数西算”工程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2021 年 2 月 3 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颁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 3 个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其他新职业技术技能标准也相继颁布。新职业发布以来,市场对相关从业人员需求缺口较大,但人才培养培训和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亟需从国家层面统一规范引导,加快新职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改善人才供给质量和结构,支持新兴产业创新升级,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2930(1)全国大数据人工智能职称评审从各级各地对大数据人才层次的划分看,主要有领军、创新、优秀、专业、基础人才等层次,尤其是对高层次、领军型的数字经济人才极为重视。近年来,大量省市纷纷探索建设数字经济人才评价机制,如贵州省“十四五”数字经济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分类建立数字经济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式,引导行业与产业主管部门与用人单位自主开展人才评价。持续优化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标准,完善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大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培训认证和职称考试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大数据工程技术职称、职业技能等级互认机制。四川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全省职称制度改革,加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截至 2022 年 5 月,全国共有天津、上海、贵州、广东、四川、河南、北京、山东、吉林等 9个省(市)印发了数智领域职称评审(评价)条件,参见图 3-11。此外,重庆市于 2020 年启动开展相关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河北省于 2022 年 3 月授权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组建大数据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并组织开展申报评审工作,目前正在研究制订评审标准条件。图 3-11四川省围绕省委省政府“5 1”重点战略部署,紧扣“大数据”、“人工智能”主题,聚焦数字经济领域,实施“天府青城计划”(新增天府卓越工程师和创新团队项目,更加关注一线应用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天府峨眉计划”、“创新型企业家人才培养计划”等重大引智工程,支持我省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加大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吸引、培养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方面的领军人才和优秀复合型人才。针对信息化急需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优化落户制度,建立人才绿卡制度,建立人工智能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开展全民技术技能免费培训,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引才难、育才难、留才难问题。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人才发展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网络,实现与其他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对接。建立人才供需信息采集发布制度,加强人才信息供需预测研判,定期发布人才市场信息和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高校调整和新增数字经济相关学科专业,强化专业技能人才培养。鼓励企业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引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各项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更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培养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领域的领军人才和优秀复合型人才。完善信息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2019 年 5 月 9 日成都市印发 成都市引进培育大数据人才实施办法的通知。成都市紧密结合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分层分类、引领示范”的原则,每年力争引进 10 名国内外顶尖大数据人才(以下称为大数据十人顶尖人才)、评选认定 100 名大数据领军人才(以下称为大数据百人领军人才)、培养 1000 名中高级大数据专业人才(以下称为大数据千人中高级专业人才),至 2020 年末,储备各类大数据人才 6000 名,带动聚集大数据相关从业人员 6 万名以上;至 2022 年末,储备各类大数据人才 10000 名,带动聚集大数据相关从业人员 10 万名以上,把成都建成国内一流、中西部领先的大数据人才高地,为打造“西部数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2022 年 8 月 19 日,成都市新经济委官网公布了 2021 年成都市大数据领军人才名单,成都 11 个区(市)县的 75 家企业及其人才入选。大数据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产业价值,是成都锚定发展的重要赛道之一。而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构建未来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大数据人才至关重要。入选的成都市大数据领军人才多为企业核心管理团队成员或技术负责人,也不乏企业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加上 2020 年的 80 位入选者,成都市大数据领军人才至今已有 155 人。2.人才评价机制全国数智领域职称评审(评价)条件印发情况2019.05人工智能专业北京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化管理、区块链专业吉林省2019.072019.122020.082020.092020.112021.072021.10大数据工程专业山东省大数据专业河南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四川省物联网专业广东省大数据专业贵州省人工智能专业天津市人工智能专业上海市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3132(2)四川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职称评审(3)成都高新区人才工作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 关于加快构建“5 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建设网络强省、数字四川、智慧社会,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及时跟进省委省政府人才工作部署,主动谋划数、智、云、物、链、管等新兴职业人才评价工作。在全面摸清全省大数据相关领域人才底数基础上,组织高层次专家团队,精心起草标准条件,2020 年 8 月,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正式印发四川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成为继天津人工智能专业、贵州大数据专业后全国第 3 个正式建立数智领域职称评价标准的省份。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先后出台成都高新区高端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成都高新区实施“金熊猫”计划促进人才资源向创新动能转化若干政策成都高新区急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急需产贵州、河南、山东 3 省设置大数据专业。贵州聚焦系统(平台)建设,细分为系统架构、设计与开发、数据管理、系统运维 4 个领域;河南聚焦数据开发利用,细分为数据开发、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数据维护 4 个领域;山东兼顾系统(平台)建设和数据开发利用,细分为系统研发、数据分析应用 2 个领域。北京、天津、上海 3 市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北京围绕技术研发和系统建设,细分为人工智能研究、人工智能应用 2 个专业方向;天津按工作岗位,包括研发、生产、应用、技术服务 4 个岗位;上海按行业领域,包括智能核心芯片、智能软件、智能传感器、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 6 个行业。图 3-12 四川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亮点我省已连续开展了 2020 年度、2021 年度 2 次全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共 148 人(含高校委托评审 10 人)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资格,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共 259 人取得工程师职称资格,177 人取得助理工程师职称资格。达州、德阳、泸州、遂宁相继成立数智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中初级职称评审工作。四川、吉林 2 省聚焦新兴职业设置职称专业。聚焦人社部发布的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 6 个新兴职业,四川设置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并对应设置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化管理6个子专业;吉林对应设置新业态6个专业。广东省设置物联网工程领域 3 个专业。围绕行业领域,设置物联网云计算工程、物联网智能感知组网工程、物联网应用工程 3 个专业。职称专业设置方面四川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职称申报评审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化管理数据安全数字媒体技术2022 年新增鼓励非公人才参评申报晋升渠道畅通围绕数据“唱戏”,专业设置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数字化管理、数据安全、数字媒体技术 8 个子专业,是数智领域职称专业设置最全的省份之一构建跨领域人才“立交桥”助力换道赛跑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3334业创新领军人才专项支持政策等政策条款,吸引人才,扶持人才;发布人才需求榜单,推进“四派人才”企业、产业教授评选及“金熊猫”科技企业创新积分评价,启动“揭榜挂帅”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岷山行动”计划等,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成都高新区创建了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天府软件园创业场等为人才提供创业载体,成立西部“猎头谷”吸引高端人才。成都高新区于 2020 年启动了“产业教授”计划,与海内外知名高校结成“创新创业共同体”,大力支持全球前 200 强高校和国内双一流高校教授在高新区创业并给予最高 100 万落地支持、最高 500 平米房租补贴和最高 500 万元融资奖励。2020 年以来,科技人才局已先后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引进“国字号”教授 25 名,创办各类科技创新企业 25 家,支持金额达 2000 万元。截至 2022 年 3 月,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各类人才超 70 万人,拥有各类博士后站点 35 个,平均每年新增外来从业人员超 10 万人,吸引青年本科人才落户近 5 万人,各类人才创办科技企业超 5万家。针对企业、人才成长全生命周期出现的痛点问题,高新区正打造“人力资源 流量经济”“人力资源 高新技术”等 10 余个人力资源协同应用场景。同时,通过发布服务需求、服务产品“两张清单”,分别收集 200 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项目,整理园区近 200 余家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1000 余项优势服务产品;创新开发“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在线交易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在线交易、服务、展示等方式全方位满足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未来五年,成都高新区将聚集科技创新人才 10000 名以上,高层次创业人才 3500 名,各类人才总量达 100 万。引进培育专注人力资源服务的企业不少于 200 家,培育本土上市企业不少于 5家;搭建中西部企业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和交流合作平台,力争服务用人单位超 100 万家次,形成营收超 300 亿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大数据分析师是大数据产业链中相对初级的岗位,往往由从业经验 0-3 年的一般人才就任。根据百度指数显示的“数据分析师”关键词搜索情况,四川省 2021 年“数据分析师”搜索日均值为 166 次,远高于全国平均值 122.5,在全国 34 个省和直辖市中排名第七位,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位。参见图 3-13。数据分析师二、社会侧(一)搜索词频1.大数据相关岗位关键词搜索是目前大众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特定关键词的搜索频率无疑与大众关注点具有强关联。通过对关键词搜索频率特征的研究,可以大致把握大众关注点的变化情况,进而了解大数据人才求学、从业意愿的发展变化。为保证数据的广泛覆盖,我们选取了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进行研究,依靠百度公开的搜索数据库百度指数,我们可以对与大数据人才有关的关键词搜索频率进行多维度的观察分析。与大数据人才有关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三个方向:大数据相关职位、大数据技术培训与大数据人才政策。由于这些关键词数量众多,仅大数据相关技术岗位就会产生 30 余个关键词,在多个关键词组合的情况下,可以衍生出近百个常用关键词。为清晰展示大数据人才发展情况,我们将根据大数据人才关心的职位与技能,选取 7 个关键词进行展示。100 50 0 150 200 250 300 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四川河南湖北河北安徽湖南福建辽宁图 3-13 部分省、直辖市“数据分析师”日均搜索值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3536(1)Python在四川省内,成都市的数据分析师关键词搜索情况尤为突出,搜索日均值为 148 次,远高于第二名绵阳的 31 次和第三名德阳的 22 次。参见图 3-14。2.大数据相关技能Python 作为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最常用的编程语言,是大数据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通过分析“Python(爬虫)”关键词的百度搜索指数,可以侧面观察全国各地的技术密度与潜在人才数量。关键词“Python(爬虫)”的全国搜索日均值为 928 次,其中最高搜索日均值为广东省的2861 次,第二名为北京市的 2141 次,第三名为浙江省的 1972 次,四川省排名第七,搜索日均值为 1530 次,为西部地区第一名。(2)SQLSQL 作为最常用的数据库语言,也是大数据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对 SQL 关键词的分析,同样可以侧面观察全国各地的技术密度与大数据人才发展状况。关键词“SQL”的全国搜索日均值为 290 次,其中最高搜索日均值为广东省的 934 次,第二名为北京市的 877 次,第三名为上海市的 745 次。其中,四川省排名第六,搜索日均值为 391 次,为西部地区第一名。(4)TableauTableau 是专注于数据连接和可视化的工具,也是目前数据可视化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分析、挖掘成果的前端展示。通过对关键词“Tableau”搜索量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全国大数据分析人才的大致分布情况。(3)R 语言R 是用于统计分析、绘图的语言和操作环境,是属于 GNU 系统的一个自由、免费、源代码开放的软件,它是一个用于统计计算和统计制图的优秀工具,也是大数据领域的重要编程语言之一。通过对R语言日均搜索量的分析,可以看到全国范围内关注大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人才的地域分布情况。关键词“R 语言”的全国搜索日均值为 152 次,其中北京市与广东省分别以 303 次和 300 次的搜索日均值排名第一、第二,上海、江苏分别以 252 次和 246 次排名第三、第四,四川省“R 语言”日均搜索 182 次,全国排名第八,西部地区排名第一。算法工程师是大数据产业中的核心岗位之一,从业者通常具有一定从业经验,算法工程师的数量与密度能够有效反映一个地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大数据人才的吸引力。根据百度指数显示的“算法工程师”关键词搜索情况,四川省“算法工程师”关键词搜索日均值为 129 次,高于全国搜索日均值 82 次,全国排名第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在全国范围内,广东省“算法工程师”关键词搜索日均值排名第一,为 181 次,北京与上海分列二三位,搜索日均值分别为 171 次和 152 次。参见图 3-15。算法工程师图 3-15 部分省、直辖市“算法工程师”日均搜索值图 3-14 四川省市州“数据分析师”日均搜索值80 60 40 20 0 100 120140160成都绵阳德阳宜宾南充泸州达州乐山眉山资阳自贡凉山内江广安雅安广元遂宁巴中攀枝花阿坝甘孜40200 6080100120140160180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四川河南湖北河北安徽湖南福建辽宁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3738图 3-16 大数据人才男女比例81.7%大数据人才中男性占比 81.7%男性女性18.3%大数据人才中女性占比 18.3%综合大数据相关岗位与相关技能搜索数据,可以看到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综合排名第七,在西部地区稳定排名第一。(二)社区热度线上数据科学平台和社区是大数据人才普遍使用的信息获取渠道,综合分析各大平台和社区的用户画像,可以较全面地观察大数据人才的基本情况。在国内各大数据科学平台和社区中,我们选取了 4 个数据科学开发垂类平台以及 6 个影响力强、用户体量大的开发者社区。数据科学垂类平台包括:DataCastle、DataFountain、DataWhale、和鲸社区,这些平台是精准的大数据开发者平台,总体用户体量过百万,能够较为全面地呈现全国大数据人才的整体情况。通过对这些平台用户画像的分析,可以得到全国大数据人才的身份特征、地域分布、学历分布等信息。大型开发者社区包括:CSDN、开源中国、阿里天池众智平台、百度飞桨开发者平台、华为开发者平台、讯飞开发者平台,这些平台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交流与项目实践的综合性平台,平台用户包含各类计算机技术开发者,其用户画像可以为确定大数据人才画像提供数据支撑与验证。统计结果显示,数据科学垂类平台与综合性开发者社区在用户性别、地域分布、学历分布等数据上高度重合。在年龄分布上,综合性开发者社区综合用户年龄略高于数据科学垂类平台,这与数据科学作为新学科的兴起时间较晚有关。综合各平台数据,大数据人才存在强烈的性别倾向,如图 3-16 所示,男性大数据人才平均占比 81.7%,女性平均占比 18.3%。其中,比例差距最悬殊的平台男性用户比例高达 93%,比例差距最接近的平台男性用户占比也达到了 74%。由此可见,全国范围内大数据人才以男性为主。在大数据人才地域分布方面,五成以上平台注册用户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其中广东省独占鳌头,各平台综合用户数占全国总数的 14.1%,略小于第二名上海(7.85%)与(5)ScalaScala 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函数式编程语言,支持高阶函数,允许嵌套多层函数,并支持柯里化,被众多开发者视为即将替代 JAVA 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开发领域。通过对关键词“Scala”的搜索日均值分析,我们发现全国平均值为 97 次,四川省搜索日均值为 120 次,排名全国第八位,西部第二位(山西省以 132 次排名西部地区第一)。广东省 264 次排名全国第一,北京市以 239 次排名全国第二,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排名全国第三至第五位。关键词“Tableau”的全国搜索日均值为161次,其中最高搜索日均值来自于北京的475次,上海、广东分别为 474 次和 466 次,以极小差距排名全国第二、第三位。四川省以 192 次的搜索日均值排名全国第六位。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3940图 3-18 社区用户地域分布图 3-19 社区用户城市热度图 3-17在学历方面,由于各平台内容调性不同,学历分布存在一定差异。综合各平台用户数据,注册用户以本科生为主,占比 43.2%,硕士生占比 32.8%,博士生占比 11.5%。其中本科生占比最大的平台,本科生比例为 70.2%;硕士生占比最高的平台,硕士生占比为 48.6%。总体而言,如图 3-20 所示,数据科学平台注册用户学历以本科与硕士研究生为主,这也侧面反映了我国大数据人才的学历分布情况。83.72%前 15 省份占全国平台注册用户总数的 83.72%广东14.10%浙江7.85%北京7.57%江苏7.47%上海6.24%四川5.39%安徽4.64%湖北4.45%河南4.35%山东4.07%福建3.97%山西3.78%江西3.60%湖南3.50%河北2.74%社区用户占比社区用户各省占比图 3-20社区用户学历分布本科43.22.8.5.5%硕士博士其他第三名江苏(7.57%)的总和。四川省各平台综合用户数占全国总数 4.64%,在全国 34 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中排名第七,在西部地区中排名第一。各省占比见图 3-17,地域分布情况见图 3-18。将大数据人才地域分布细化到城市维度,上海市排名第一,北京市排名第二。成都市排名全国第七,也是四川省唯一进入全国前 50 的城市。详见图 3-19。上海南京合肥济南梅州安庆贵阳连云港青岛黄冈洛阳温州潍坊濮阳绵阳茂名衡水遂宁长治安阳 宜宾 昆明 晋中 运城 阜阳汕头沈阳苏州萍乡东莞湛江绍兴邯郸宁波无锡石家庄佛山扬州赣州郑州南宁南阳长沙厦门天津太原福州南昌西安深圳成都武汉重庆北京广州杭州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4142图 3-21 赛事场次排名图 3-22 赛题数量排名图 3-23 第二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表 3-2 四川省近两年大数据相关赛事统计123456789数字四川创新大赛四川省数智化工匠人才大赛四川省大学生金融科技建模大赛四川数字经济产业应用创新大赛2020创青春交子杯新网银行金融科技挑战赛“安恒杯”首届四川省高校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四川省大学生数据挖掘挑战赛“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大学生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序号赛事名称(三)竞赛活动数据科学竞赛作为新兴的数据科学人才选拔与敏捷开发方式,在大数据人才中具有极高热度,据保守统计,2021 年全国数据科学竞赛场次超过 300 场。其中地方性赛事可以侧面反映一个区域内政府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大数据人才培养与选拔的重视程度。为更全面的分析全国及四川省数据科学竞赛办赛情况,我们统计了 2020 年及 2021 年全国各地的办赛情况:2020 年及 2021 年具有官方背景(包括政府主办、事业单位主办、国有企业主办)的赛事共计104 场(排名见图 3-21),赛题 197 道(排名见图 3-22)。其中四川省官方办赛共计 10 场,全国排名第三,赛题共计 28 道,全国排名第三。赛事名称见表 3-2。42068101214161820广东江苏山东吉林四川重庆北京上海河北105015202530广东江苏山东北京四川重庆上海河北吉林1.赛事案例特写 数字四川创新大赛2020-2021 年,在国家信息中心的指导下,省大数据中心、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共同举办了两届数字四川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2020 年第一届大赛,以“数据创新四川 开放连接全球”为主题,紧紧围绕创新发展理念,聚焦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开放海量公共数据,设置创新应用赛、算法对抗赛、政务大数据应用赛三大赛道。大赛历时 155 天,以成都高新区为主赛场,设置德阳、宜宾、达州、雅安四个分赛场,分初赛、复赛、决赛、创投孵化四个阶段,组织“大数据主题开放日”四川省大数据战疫蓝皮书发布等 16 场配套活动。大赛吸引了来自德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国内 20 余个省(市),共计 162 所院校、297 家企业、95 个政府部门的 2899 名选手报名参赛,收到作品提交近 2 万次,最终评选出 35 支获奖队伍和“政务大数据应用赛十佳案例”,已促成 6 个优秀作品创投签约,并进入孵化落地阶段。2020 年 11 月 5 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以“创新驱动,数字大赛催生成果落地”为题对大赛进行了专题报道。2021 年第二届大赛,历时 180 余天,布局成都、遂宁、泸州、眉山、德阳、达州 6 大赛区,举办数字四川创新发展院士研讨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数字经济产业推介会、大数据主题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大赛吸引了 2000 多名高水平人才踊跃参赛,最终评选出 77 支获奖队伍和 20 个数字政府优秀应用案例,促成 6 个优秀作品创投签约孵化落地,诞生了 300 多个优秀创新应用和作品。在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防护、智慧文化旅游等方面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在智能文本纠错上正确率提升到 84.4%,创造了算法新突破。“川西北高原碳中和分析”等作品,创新性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川西北高原近20年碳储量变化趋势,为四川全面达成双碳目标提供了大数据思路。“电绘乡旅”、“码上服务”、“农村信用综合服务”等大数据创新应用达到了市场应用水平,为政府管理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3环境篇4344数字四川创新大赛创新全链条要素转化模式,充分利用四川数据资源大省的优势,汇聚优秀大数据人才、前沿科技、优质创投资本,建立全链条服务人才创新、项目孵化、应用落地的机制,推动创投融资机构对接和现场签约,促进一批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探索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合作共赢的新模式新路子,使数字四川创新大赛成为人才、技术、资本对接合作的要素转化配置平台。大赛探索了人才、技术、资本对接新模式,不仅是竞赛平台,更是人才汇聚、培育、转化的平台。所有获奖选手均入选“数据治理技能提升训练营”,并将进入大赛人才培育库,获得进入省内优秀大数据企业就业的机会。表现特别优异的队伍,还与资本企业进行了面对面投资洽谈,催化大赛成果转化。图 3-24 四川省数智化工匠人才大赛图 3-25 四川省数智化工匠人才大赛2.赛事案例特写 四川省数智化工匠人才大赛为充分发挥技能人才推动全省大数据相关领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2021 年11 月 5 日至 12 月 10 日,省大数据中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共同主办了第一届四川省数智化工匠人才大赛。大赛属省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在借鉴世界技能大赛评价体系、流程基础上,结合我省大数据行业发展实际,设置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重点考查参赛选手大数据平台搭建、大数据平台运维、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及数据可视化 6 个方面的核心技能。为适应疫情防控新常态,大赛搭建了全流程线上竞技平台,全部环节均在线上完成,全程不设现场报名点、比赛点,参赛选手自主选择比赛地点,线上竞赛平台自动打分评审,自主审核选手日志进行作弊筛查。大赛历时 30 余天,共吸引省内 37 家高职院校、73 家知名企业的 190 余支队伍参赛。经过初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产生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3 名,优秀奖 4 名。参赛选手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其中入围决赛的 30 支队伍能够代表目前省内大数据领域的水准。一、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高校数量综合实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力量,高校是人才培养和集聚的主阵地。2014 年年初,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五院校成立了大数据分析硕士培养协同创新平台,在此之前国内只有两所院校开设了大数据相关专业,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商业统计硕士课程、纽约大学上海分校的商业数据分析科学硕士课程。2015 年 9 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大数据正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纲要中提出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指出要从加强自主培养和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两个方面着手推动大数据人才建设:一方面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鼓励采取跨校联合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等方式培养大数据综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大数据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大数据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鼓励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就业创业。2016 年 12 月,工信部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提到我国大数据发展目前存在大数据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和业务应用等各类人才短缺的问题,难以满足发展需要。教育部积极引导高校加快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加大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专业设置。大数据专业集中在计算机类和管理类。另外,医学、财经商贸类等也有开设,范围涉及本科和专科。如表 4-1 所示。四川方面,本科集中在“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专业;专科涉及范围较广,大部分高校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部分还开设“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财税大数据应用”“统计与大数据分析”等专业。04培育篇4604培育篇培养模式科研中心本科工学计算机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公安技术类数据警务技术地质类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理学数学类数据计算及应用医学医学技术类生物医药数据科学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表 4-1 全国大数据专业设置情况层次大类专业类专业名称二、高校数量2016 年 2 月,我国教育部公布本科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成为首家获批高校。2017 年,第二批获批的高校数量 32 所,增长 10 倍之多。2021 年 3 月,教育部公布了 2020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成为新增专业中的大热门,新增数量排名前五。我国高校大数据及相关专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其中本科专业建设已基本完成。2015 年-2021 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及“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每年新增备案数量如图 4-1 所示。2016 年至 2022 年 7 年时间,全国 715 所高校成功备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182 所高校成功备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882 所高等职业院校备案“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科专业。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设大数据专业高校数量见图 4-2 所示。31 个省份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集中在华中地区,其次是东北地区,开设数量最多是山东(46)、河南(46)、湖北(43)和广东(40),四川(23)排在全国第 10。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的高校集中在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数量最多的省份是辽宁(19)、湖北(18)、北京(18)、陕西(16),四川(10)排在全国第 6。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科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集中在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河南(84)领先较多、山东(68)、广东(58)、四川(48)紧跟其后,排在全国第 4。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4培育篇4748图 4-1 大数据专业新增备案数量图 4-2 全国 31 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设大数据专业高校数量专科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环境保护类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电子与信息大类计算机类大数据技术医药卫生大类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财经商贸大类财政税务类财税大数据应用财务会计类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统计类统计与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类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教育与体育大类体育类运动数据分析续表 4-1 全国大数据专业设置情况层次大类专业类专业名称3322502031436240645255359422122017201520162020202120182019459620831892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新增数量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新增数量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新增数量020406080100120河南山东广东四川江苏河北安徽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山西贵州陕西福建浙江云南吉林辽宁甘肃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北京天津上海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高校数量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高校数量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高校数量三、综合实力2022 年 3 月至 4 月期间,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针对全国已经开办、正在开办、即将开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 715 普通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 182 所普通高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 882 所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大数据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教学及科研成果、大数据实训基地服务能力、教师接受大数据知识培训的人数与次数、举办大数据活动的次数及规格规模等十个方面,结合上述因素对高校教育教学实力进行综合打分。教育教学总体实力分为六类:A 类、B 类、C 类、D 类、E 类、F 类。“A 类”表示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之首。统计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教育教学综合实力平均得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方面排名全国前三的是北京、山东和湖北,“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吉林、北京和贵州,“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排名前三的是青海、北京和上海。其中,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教育教学综合实力 A 类高校数量如图 4-5 所示。2017 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东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成为全国第二批、四川第一批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的学校。2017-2022 年,5 年时间,四川共有 81 所高校备案大数据专业。从学历层次来看,四川省 81 所高校中“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科专业开设高校数量占比最大,超过 50%。如图 4-3 所示。从区域分布来看,全省 21 个市州开办三个专业高校数量,成都(41)第一,其次是绵阳(7)、德阳(7)和眉山(5)。专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分布最广,全省 12 个市州开办该专业;本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分布最集中,全省共 3 个市州高校开办。如图 4-4 所示。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4培育篇4950图 4-3图 4-4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59.26(.40.34Y.26%专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12.34%本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28.40%本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川大数据专业学历占比情况省内开设大数据三个专业高校数量86420 101214161820成都绵阳德阳宜宾南充泸州达州乐山眉山资阳内江雅安广元遂宁攀枝花甘孜图 4-5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教育教学综合实力 A 类高校数量0510152025303540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湖北四川重庆河南陕西安徽辽宁湖南河北黑龙江山西云南广西贵州吉林江西天津浙江福建甘肃新疆内蒙古海南青海全国本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为 A 类高校数量全国本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为 A 类高校数量全国专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为 A 类高校数量四、培养模式四川省相关高校围绕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改革,采用多种人才培养新模式,如“双学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新学徒制”、“现代产业学院”等。四川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强化政策引领和项目驱动,构建“专业 产业”“教学 研发”“培养 就业”“园区 联盟”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2021 年 4 月,四川省被国务院评为校企合作推进力度大、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 5 个省份之一。省内高校部分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如下。网思维和跨界融合能力的复合型精英人才,打造以行业精英为主体、学术精英与创业精英相互融合的“精英人才生态圈”。“互联网 ”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包含物联网工程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金融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横跨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四大学科门类。该计划的特色在于依托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通过跨学院协同、跨学科交叉、跨专业融合、“新工科 新商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互联网 ”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为载体,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战略必争产业为导向,以计算机、物联网、大数据分析、金融管理等相关专业为支撑,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掌握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既通晓“互联网 ”核心技术和知识,又具备互联“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 A 类高校共 136 所,四川 6 所,占比4.4%,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A )、四川农业大学(A)、西南财经大学(A)、西南石油大学(A)、西南交通大学(A)类、成都信息工程大学(A-)。“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 A 类高校共 60 所,四川 2 所,占比 3.3%,分别是西南财经大学(A)和成都理工大学(A)。“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科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 A 类高校共 150 所,四川共 8 所,占比5.3%,分别为西南科技大学(A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A )、四川农业大学(A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A)、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A-)、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A-)、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A-)、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A-)。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4培育篇5152(一)“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模式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学士学位,专业名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新工科 新商科”创新教育模式,共同培养既掌握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又通晓资产定价、风险管理、量化投资、金融创新与监管等金融理论,信息科技与现代金融深度交叉融合,对未来金融的发展规律和业务场景具有深刻理解,具有跨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科技经营人才。(二)联合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学校通过与省内外企业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基地引入领先企业的用人模式、管理软件平台和真实的企业案例数据,打造实践教育基地,推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合作,联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搭建服务地方产学研合作平台,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基地可持续发展。如共建“金融大数据实践教学基地”,搭载企业级大数据处理,以典型新零售企业的数据分析为核心,通过大数据智能财经实践训练与企业真实岗位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实用型、复合型的大数据智能财经人才。(三)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基地培养模式现代产业学院,是指为了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以应用型高校为重点,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产业学院。2021 年,教育部公布首批 50 个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四川的西南交通大学成立中车时代微电子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成立天然气现代产业学院,全国范围内成立大数据相关现代产业学院如表 4-2所示。(四)现代产业学院培养模式五、科研中心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4培育篇5354图 4-6 科研中心的平台作用表 4-2 首批大数据相关现代产业学院(一)电子科技大学2022 年 3 月,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四川省部分高校开设数字经济相关现代产业学院,如表 4-3 所示。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以科研梯队、学术研究中心、课题组等为代表的教师科研群体组织,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的科研中心聚集了高校的科研团队,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任务,如图 4-6 所示。四川省高校大数据相关科研中心成立时间早、研究方向广、成果显著,为四川大数据产业发展及人才培育做出了贡献。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成立于 2014 年,是电子科技大学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建设的大数据产学研一体化机构。实验室拥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专业技术人才 61 名。中心成员曾获得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1 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中心拥有互联网科学中心、CompleX Lab、数据挖掘实验室、网络科学实验室、统计机器智能与学习实验室、医疗健康大数据研究院、教育大数据研究所、移动大数据研究所、安全大数据研究所、遥感大数据研究所等多个研究实体,并与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四川省卫健委、四川省统计局、华西附二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等机构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中心成立第一年共发表论文 100 余篇,包括 PNAS、Nature Communication、PAMI 等顶尖期刊论文和 SIGKDD、AAAI、ICMR、ICDM 等顶级会议论文;申请到“863 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纵向项目 40 余项,横向项目 30 余项;获得授权专利 6 项,软件著作权 2 项。并获批建立了“政府治理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大数据共享与安全工程实验室”“四川省信息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产业学院名称高校省份大数据产业学院渤海大学辽宁省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常州大学江苏省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学院江苏大学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开展高端人才培养加强重大基础研究推进科技创新创造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供智库咨询服务促进产业转化应用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深圳大学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表 4-3 四川省数字经济现代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名称高校市州区块链产业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民族地区“信息技术 农业”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西昌学院凉山乐山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乐山师范学院乐山网络安全产业学院成都东软学院成都数字交通产业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智慧电力产业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智能交通产业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绵阳科研中心0102030604051.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4培育篇5556实验室于 2015 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建设,是电子科技大学在国家工程类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也是“十二五”以来电子科技大学新增的又一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现有 55 名骨干研究人员,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2 名、专职科研人员 40 名。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互联网海量数据处理及分布式云存储技术、互联网安全可靠技术、互联网网络资源与任务调度管理系统、移动互联网新型应用服务技术等。自 2010 年以来,在数据处理领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150 余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50 余项;参与制定了面向航空电子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行业标准、国内自主研发的手机电视行业标准CMMB 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建立了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自主可控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联合工程中心等多个面向产业化的实验及测试基地。2.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016 年 11 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建设“四川省大数据共享与安全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由电子科技大学牵头,联合成都优易数据有限公司、迅鳐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实验室拥有一支30人的高素质技术研发团队,其中技术带头人8人,具有高中级职称的18人,占 60%,其他技术人员全部具有博士以上学历,大部分拥有国外留学经历。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一站式数据安全管控技术、基于数据操作平台的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下一代数据安全管控技术数据主权区块链技术研究等。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实验室承担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十三五”中,牵头承担了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专项课题,参与多项课题研究,积极参与成果转化与应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0 余项,软著 10 余项。发布相关专著 3 本,论文 100 余篇。3.四川省大数据共享与安全工程实验室(二)四川大学中心成立于 2016 年,汇集了华西口腔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以及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的多学科优势和临床专科能力,凭借华西医学基础研究和四家附属医院的优质海量数据资源,在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理念下,围绕健康管理、临床医疗、慢病管理、健康养老四个阶段,集合四川大学理工科学院优质的专家与技术资源,以学科交叉的创新途径开展研究。1.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三)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数据科学与商业智能联合实验室依托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结合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需求,围绕大数据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前沿性研究。同时,将数据科学方法应用于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通过与这些领域的深度结合,实现大数据技术的多维度、全方位发展。实验室现有正高级职称 9 人(含海外特聘教授 2 人)、副高级职称 4 人、助理教授 2 人、博士后 3 人,其中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 4 人、四川省人才项目入选者 3 人。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超高维数据分析方法和理论研究、大数据中的统计优化算法和超高维时间序列建模等。自 2017 年成立以来,实验室在统计学国际“四大”顶级学术期刊 Annals of Statistics、Biometrik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1.西南财经大学数据科学与商业智能联合实验室中心成立于 2019 年,由四川大学联合国内知名智慧旅游大数据公司合作设立,是全国 985 大学第一家从事旅游大数据研究和旅游创新策划的专业机构。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产学研结合方式培育人才,计划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与各省市政府、企业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和研究机构。中心设立“中国智慧旅游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发布中国旅游行业重点指数。2020 年 1 月,中心发布国内首个“中国景区(博物馆)智慧化指数”。中心组建不同学科背景大数据科研支撑团队,团队成员涉及医院管理与卫生政策、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机器智能与类脑计算、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网络安全等领域。硕士与博士招生研究方向涵盖医学信息与医院管理、医学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信息学、临床与转化生物信息学等。中心引进国际领先水平非全职专家及顾问 13 名,组建陈润生院士工作站 1个,合作外籍院士 1 名。中心承担四川大学双一流超前部署“医学大数据”学科和四川大学“医学 信息”中心建设任务,已获批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医学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疾病流行病学大数据研究平台”。参与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级项目和平台建设。中心目前已建成硬件平台拥有 PB 级存储的高性能计算平台,可支持多方向的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研工作。2.中国旅游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4培育篇5758(四)西南交通大学(五)四川农业大学研究院成立于 2014 年,致力于发展在数据科学为工具和创新手段下的金融研究。金融大数据研究院开展数据科学和金融学的硕士与博士生培养,发展计算金融的硕士计划与数据科学的硕士计划。与业界保持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习的机会,为企业人员提供定向培训和专向培养。引进企业总裁和总经理作为研究生的企业导师。从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在企业里转化科研成果,加强产、学、研、企一体化的互助互惠。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成立于 2022 年 7 月,由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出资 1 亿元与四川农业大学共建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是四川首个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通过校企合作,以“科技 人才 N”的“组合拳”方式,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学研融合创新提供新样本。实验室下设智慧农业云计算中心,中心整合种植、畜禽领域科研成果和数据,构建集成温室环境调控模型、长势遥感分析模型或动物营养供给模型、预测预警模型等,开发智慧农机、智慧养殖设施设备,搭建智慧农业远程诊疗平台,实现田间远程观测、川农大专家后台诊疗。同时,基于区块链 农业应用,进行动态跟踪、评估、分析,形成决策参考,促进政策制定更为精准。通过结合智能感知设备实时采集的空气质量粉尘噪声、禽畜体重体温等数据,制定远程自动化饲养管理策略,搭建智慧养殖远程诊疗平台,提升养殖效率。1.西南交通大学金融大数据研究院2018 年 6 月,西南交通大学决定成立西南交通大学行为大数据研究院虚体机构。研究院研究领域与方向为基于大数据的经济学建模、分析和应用研究,在大数据计量经济学、大数据统计学和大数据领域经济学等方向深入挖掘;大数据驱动的管理与决策研究,着重在管理决策分析模型构建,跨领域数据融合和关联分析等方向形成突破;开展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研究,包括海量数据清洗、离线在线智能分析等方向;开展交通信息数据的交换、处理、应用,构建相关模型、算法。2.西南交通大学行为大数据研究院研究院是西南交通大学下设的二级科学研究机构,于 2016 年成立,以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为主管部门,由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联合共建,是学校与政府四个战略合作协议(“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战略合作协议”“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农业厅战略合作协议”“西南交通大学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战略合作协议”“西南交通大学西藏自治区农牧厅战略合作协议”)的执行部门。研究院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等优质学科资源,以践行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使命,以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领域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研究内容,构建政府、产业、学校、科研院所和用户深度融合、开放发展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为国家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提供信息化和智慧化服务。科研方面积极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科研体制机制,开展经济、管理、通信、信息、控制、交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国际国内相关科研机构进行联合科研公关;研究成果以大数据领域经济学、管理决策导向关联分析、分布式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高水平科研论文为主,并注重专利、标准等成果的发表。3.中国土地信息大数据研究院研究院成立于 2019 年,是学校、校友、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校级科研平台,前身为2016 年 1 月成立的大数据研究中心。研究院现有研究员16人,校内其他学院兼职教师19名,校外特聘研究员6名,自2017年起,研究院开始招收“大数据管理”和“经济大数据分析”跨管理学和经济学两个门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研究院定位于培养大数据分析及大数据管理,尤其是金融行业大数据管理的高端人才。在科研项目方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数据科学中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十余项。2020 年,共有论文成果 46 篇,其中外文 A 期刊 14 篇,外文 A 期刊20 篇,外文 B 期刊 11 篇,中文 A 级 1 篇。出版中文专著 4 部。tical Society Series B,在计量经济学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Journal of Business&Economic Statistics、Journal of Econometrics,在其他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合计发表(含正式接收)100 余篇论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纵向课题 30 余项,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 1 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2.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院一、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人才发展人才通过专业能力的培养,从环境中汲取养分、积聚力量,其价值最终需要在产业中得到印证和展现。人才的自身优势会成为人才供给的重要来源,而企业则是人才需求的代表方,也是人才发挥价值的平台方。本篇将从相关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和人才就业等方面展现大数据相关人才在四川的发展状况。2021 年全国大数据人才发展竞争力指数表明,四川省产业发展活力位居全国第七,实力较强。其中企业规模排第七,企业数量排名第九,创新能力位居第七,产业园区排名第四。2021 年全国各省大数据发展水平分级明显,四川省大数据企业规模指数排名全国第七,为西部地区的“排头兵”。大数据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各省数字经济规模的水平。2021 年四川省成为全国 16 个数字经济规模突破 1 万亿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一,核心产业增加值为 4012.2 亿元,数字经济规模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分市州来看,四川省数字经济核心区域主要集中在成都市及部分区域中心城市。就各市州数字经济发展活跃度指数而言,如图5-1所示,成都以87.13稳居第一,绵阳以43.01位居第二,眉山、攀枝花、德阳和自贡的指数依次为 33.89、32.53、32.33 和 32.13,均在 30 分以上。成都市虽然领跑其他市州,但以绵阳为首的区域中心城市正在奋力追赶。05发展篇6005发展篇(一)四川省大数据企业规模87.1343.0133.8932.5332.3332.1329.9429.2029.0927.8901020304050607080成都绵阳眉山攀枝花德阳自贡广元南充宜宾泸州图 5-12021 年四川省各市(州)数字经济发展活跃度指数前十榜单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5发展篇6162图 5-3为持续激励企业数字化技术的发展,2021 年四川省企业联合会根据四川省数字经济企业的营业收入发布了“2021 四川数字经济企业榜单”,60 家企业中,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营业收入 14,302,825 万元排名榜首,规模超过千亿元企业 2 家,超百亿元企业 11 家。企业数字化发展活跃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如图 5-2 所示,成都以绝对优势成为 21 个市州中企业数字化发展活跃度指数最高的城市,同时,绵阳、宜宾、泸州等城市也在积极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例如,2021 年,绵阳有 2 家单位成功申报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2021 年 12 月底,第二届四川省企业数字经济发展论坛暨四川省企业联合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研究会理事会在蓉召开,会上公布了 15 家荣获“四川省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成果”奖的企业名单,其中,位于宜宾的四川安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和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位于泸州的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上榜。从 2021 年全国大数据人才发展竞争指数中的企业数量指数排名可以看出,四川省排名全国第九。为详细探究全省企业数量情况,编写组以“大数据”为关键词在天眼查 APP 上进行搜索,在2013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全省共有 80143 个大数据相关企业为存续状态。分市州来看,如图 5-3 所示,成都市共计 64997 个,占全省大数据企业数量的 80.83%,绵阳共计2815 个,占比 3.50%,其次是泸州、南充、宜宾、德阳,企业数量占全省百分比依次为 1.96%、1.50%、1.42%和 1.33%,省内其他市州占全省比重为 9.14%。从企业质量来讲,2021 年,在全国 16565 家处于健康发展阶段及以上的优质大数据企业中,四川省优质企业数量有 770 家,占比约 5%,位列全国大数据企业数量第六位,是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较为领先的省份。而在全省 770 家优质大数据企业中,成都市拥有优质企业 701 家,占四川省优质大数据企业数量的 90%以上。(二)四川省大数据企业数量四川省现拥有 21 个重点大数据产业园,分别是位于成都的 10 个数字产业园、雅安的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德阳的天府数谷、遂宁的高新数字经济产业园和河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宜宾的长江上游区域大数据中心、泸州的新经济产业园区、眉山的成眉合作数字经济产业园、内江的新经济产业园、广元的大数据产业园、达州的秦巴智谷 数字产业园以及巴中的西部云谷(巴中)大数据基地,如表 5-1 所示。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天府软件园是首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其核心区已吸引了包括 IBM、西门子、阿里巴巴、腾讯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及财富世界 500 强落户。目前,园区已形成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数字娱乐、通信技术、共享服务中心等几大产业集群,每年开展各类线下培训活动 100 余场,与 9 家互联网培训机构合作建设线上培训平台,每年培训 2 万人次以上。人力资源研究所每年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900 余次,发出政策申报通知 30 余次,发布专业调研报告 10 余份。(三)四川省大数据产业园区图 5-230.001.581.260.890.850.630.610.500.440.44051015202530成都绵阳宜宾南充乐山泸州广元德阳眉山内江2021 年四川省各市(州)企业数字化发展活跃度指数成都 81.10%绵阳 3.51%泸州 1.96%南充 1.50%宜宾 1.42%德阳 1.34%其他地市州 9.17%成都其他地市州2021 年四川省各市(州)大数据企业数量占全省大数据企业数量百分比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5发展篇6364表 5-1 2021 年四川省重点大数据产业园区名单城市地区产业园区名称位于天府新区的成都科学城,规划面积 132 平方公里,准确把握“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学高地、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策源地”战略定位,坚持以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为引领,聚焦人工智能、5G 通信、信息安全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引进海康威视、商汤科技等重点企业120 余家,建成有科大讯飞天府新区研发运营中心、G7 研究院、锐明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及西南总部项目等。郫都区的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成都基地,依靠信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高校科研单位云集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数据产生、存储、共享、流通、分析等环节开展安全技术研究。截至目前,基地已获评四川省众创空间,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7 家,17 家在孵企业年产值(营业收入)达 3.2 亿元,在孵企业累计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9 项,取得专利 298 项。除成都以外的省内其他地区的大数据产业园也为全省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位于雅安的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是国内首个“碳中和”绿色数据中心、省内唯一四大运营商接入的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也是四川省唯一确定的“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再以德阳为例,德阳天府数谷是全省第二个以“天府”命名、第一个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功能区、西部和四川数字经济的重要承载地和数字产业聚集区,也是四川省第一批区域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园区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软件工程”四大领域,现有各类数字经济及相关企业 105 家,并已推动投资 150 亿元的“云上天府”大数据产业园等以及海尔卡奥斯、爱奇艺、迅鳐区块链等 18 个产业项目成功落地。2021 年,天府数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9 亿元,“十四五”期间,预计将完成投资 380 亿元,实现核心产业增加值 200 亿元,新增就业 2 万人。2021年 4 月,德阳市联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在天府数谷成功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德阳指数),建成国内首个数字经济大数据平台。此外,遂宁的高新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初步建成了涵盖政务大数据、商贸大数据、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精准农业等方面的大数据产业链。目前拥有物联亿达、国科大健康数据研究院、考拉悠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5G 展示中心等一批骨干企业。同时,该园区目前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 2 家、省级众创空间 1 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 家,总孵化面积 2.57 万平方米,在孵企业 160 余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8家、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13 家,建成省级遂宁物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市级以上技术服务平台和机构 11 家。达州积极响应“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了总投资 180 亿元、占地 2888 亩的“秦巴智谷 数字产业园”。园区布局建设了 3000 个机架的城市内部数据中心,已招引落地百度智能云、斯伯文化传媒等数字企业 11 家,并与浪潮云信息、大华技术等 5 家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一期建成后可容纳 200 家以上企业。同时,园区依托高等院校,链接川大、电子科大等川内知名高校,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电科研院等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合力共建一批国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合力打造数字人才集聚洼地。泸州、宜宾、眉山等地的产业园区也在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成都市成都市成都市成都市成都市成都市成都市成都市成都市成都市高新区天府软件园高新区瞪羚谷数字文创园金牛区成都国际数字文创产业总部园区青羊区青羊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双流区成都芯谷郫都区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成都基地崇州市崇州大数据产业园新津区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新津区天府牧山数字新城数字经济产业园雅安市名山区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德阳市旌阳区天府数谷遂宁市遂宁市高新区遂宁高新数字经济产业园河东新区河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宜宾市翠屏区长江上游区域大数据中心泸州市纳溪区新经济产业园区眉山市天府新区成眉合作数字经济产业园内江市市中区内江新经济产业园广元市利州区广元大数据产业园达州市高新区秦巴智谷数字产业园巴中市巴州区西部云谷(巴中)大数据基地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5发展篇6566近年来,四川省深入挖掘大数据技术在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价值,数据应用领域已由热点行业逐渐向传统领域逐层覆盖。当前,全省大数据应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服务于防疫、政务、文旅、社区治理、智慧农业等不同场景的优秀案例不断涌现。第一,应用于疫情防控场景。“四川天府健康通”是省大数据中心按照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部署建设运行的全省统一的健康码系统,是我省疫情防控最重要的信息化平台之一。平台于2021年1月11日正式上线运行,一年多来,“四川天府健康通”持续进行迭代升级、功能完善、性能优化,开发上线了“关口前移”、“入川即检”入川码、文旅场所“三码合一”、“三码”同屏展示、疫苗接种激励等多项重大功能,成为集风险人员流调溯源、排查管控、应急处置为一体的疫情防控全链条支撑平台,形成以健康码实现不同风险人群精准管理、以场所码支撑快速流调溯源、以“关口前移”阻断风险输入链条、以“入川码”支撑“入川即检”落实见效的大数据防疫体系。截至 2022 年 11 月 15 日,“四川天府健康通”累计领码用户 12467.9 万、亮码次数 403.4亿次、场所码总数 576.58 万个、扫码 87.5 亿次,单日最大亮码量为 28677 万次、最大扫码量为4239 万次,最大 QPS 为 11.1 万/秒,已成为国内单日亮码人数和亮码次数最多、用户活跃度最高的疫情防控便民服务平台之一。第二,应用于政务服务场景。“天府通办”依托国务院办公厅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是四川省官方唯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天府通办”创新打造“1 N”(1 个应用中台,PC 端、移动端、自助终端、电视端、融媒体等 N 个服务渠道)同源多端政务服务矩阵,形成“1 5”(1 个省级主站点,省级部门、市、县、乡、村 5 类站点)政务服务建设运营新体系,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无缝融合,缓解了四川省政务基础设施区域不均衡带来的政务服务覆盖和普及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对接系统 486 个,涉及 26 个国家部委、35 个省级部门、21 个市(州);接入国家部委系统 86 个、省级系统 58 个、市(州)系统 342 个。累计审核接入国家平台应用1518 个;累计审核接入省平台应用 5813 个(PC 端 2653 个、APP 端 3160 个)。“天府通办”用户量累计超 6000 万,省市县乡村五级分站点近 5 万个,各地各部门的应用超 6000 个,助企纾困服务、老年人服务、川渝通办、疫情防控服务、“一件事一次办”等各类专区超 30 个,电子证照共享亮证 170 余类。第三,应用于文化旅游场景。为进一步做好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工作,方便游客快速便捷进入景区,解决多次扫码、亮码问题,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开展“三码合一、便捷入园”工作。“三码合一”平台主要通过景区票务或预约系统与“四川天府健康通”对接,打通“四川天府健康通”二维码(健康码)、景区场所码、景区门票码三码数据,实现扫健康码、扫票(电子或纸质门票)、扫证(身份证)任意一种方式均可快捷入园的目标。自 2021 年 8 月以来,“三码合一”工作率先以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进行试点,累计推行了12 家景区,其中 5A 级景区 9 家,4A 级景区 3 家,累计服务游客上千万人次。此外,南充市阆中市发挥旅游龙头作用,紧密跟随数字化建设新方向,将传统旅游与现代数字化建设紧紧结合,提出“数字阆中 智慧旅游”的发展理念。“数字阆中”的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以涉旅相关的四个平台功能为主,即数据中台能力基座(可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加工、服务输出和“数据资产化”管理)、旅游大数据平台(可实现涉旅多维数据分析展示)、数字博物馆/非遗馆/美术馆/文史馆(可提供文物全在线、不可移动文物 3D、探索镜 5G VR、文物扫描、登记、文物管理等功能)、重点场景实现数字化建模文物保护。第四,应用于社区治理场景。杉板桥数字孪生平台是成都市成华区杉板桥社区智能感知体系建设项目的重要成果,平台部署了 400 多路视频和 6000 多套互联设备,根据社区生活场景,打造了覆盖“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养老关怀”6 大领域的视频监控智能感知体系。该项目挖掘了 26 个智能感知应用场景,开拓了 17 种视频解析算法,实现了大屏可观、可控的社区内全域感知、事件预警、处置流转的闭环,形成了一张社区实时运行地图,助力“杉板桥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可视化建设。此外,眉山市在白虎滩社区建设了智能安防系统,系统内的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等对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存储,并凭借中心管理节点、计算服务节点、云存储服务节点以及数据接入节点等,充分实现实时视频监控、视频联动,水域报警,车流量检测 平台,一键报警等功能,转变了政府治理的思维和理念,促进了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新媒体、宽带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政府业务数据的深度融合。第五,应用于智慧农业场景。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是四川农博会永久举办地,旨在聚焦“数字农博 乡村振兴”,被确定为成都市 66 个市级产业功能区之一。天府农博园规划面积129 平方公里,天府农博创新中心位于天府农博园核心区域,项目柔性植入成都市服务全川的农业(四)四川省大数据行业应用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5发展篇6768二、人才需求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人才的市场价值、企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人才对企业的选择、人才的紧缺程度等。从人才需求指数看,四川省位居全国第六,西部第一。2021 年四川省大数据人才招聘数量指数中,四川省位列全国第五,人才吸引力较强,人才储备较为充足。从岗位类别来看,如图 5-4 所示,同算法岗位数量相比,除乐山外,2021 年四川省各市州数据相关的岗位招聘需求较多,绝大部分城市对数据岗位的人才需求更大。(一)四川省大数据人才招聘情况2021 年全省大数据人才平均薪资较为丰厚,位居全国第十。全省人才薪资可从数据岗位和算法岗位进行分别描述。基于招聘网站常见薪资划分,数据岗位薪资区间可分为 6 个,不同薪资对应不同岗位。如 5000 元及以下,主要是数据录入员和数据采集员;5001-9000 元主要是数据分析师;9001-13000 元,岗位主要是大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工程师、数据分析与挖掘顾问等;13001-17000 元,主要是中级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师、数据治理工程师等;17001-20000元,主要岗位是数据库工程师、高级数据分析工程师、ETL 开发工程师等;而 20001 元及以上主要是数据中心技术负责人、数据库设计员、数据架构师等职位。首先,分地区来看数据岗位薪资情况。如图 5-5 所示,从不同城市招聘薪资区间的数量分布来看,成都在各个薪资区间都有人才招聘的需求,以 5001-9000 元区间内最多,绵阳在 5000 元及以下、5001-9000 元、9001-13000 元和 20001 元及以上的四个薪资区间内都有招聘人才,且以9001-13000 元 的 薪 资 区 间 招 聘 需 求 最 高;泸 州 在 5000 元 及 以 下、5001-9000 元、9001-13000 元及 13001-17000 元的四个区间内都有人才招聘需求,其中以 5000 元及以下需求最多;宜宾在 5000 元及以下、5001-9000 元及 9001-13000 元的三个区间中有人才需求,5000元及以下和 5001-9000 元招聘需求持平;眉山在 5000 元及以下、5001-9000 元和 20001 元及以上的三个区间中,以 5001-9000 元薪资区间的招聘需求最高。遂宁、广安、乐山、雅安和甘孜(二)四川省大数据人才薪资分布博览综合服务平台和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集成展示全省农业发展成果和特色农产品,体现对全川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天府农博园主展馆智慧管理平台基于规建管运一体化的建设思路,以BIM I0T 数字孪生技术为依托,贯穿了展馆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了数字建造、数字运维、数字运营三大应用场景。此外,都江堰灌区信息化项目是智慧水利理念在灌区领域的延伸,是四川省智慧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灌区信息化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水文模型技术、GIS 技术,深入挖掘和广泛运用信息资源,包括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结合都江堰灌区防汛减灾的实际需求,构建降雨网格化数值预报系统、防汛指挥系统、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外江洪水风险分析与调度会商系统,全面提升灌区管理的效率和效能。目前,已经建设统一门户(省厅、都江堰灌区),实现已建、在建、待建的业务系统统一登录、统一用户、统一认证。同时,提供一张图、综合运维、服务超市等 30 多个公共组件和工具,实现了统一支撑,统一运维,统一数据的业务支撑能力。0 0Pp0%成都绵阳泸州宜宾达州眉山德阳遂宁广安南充乐山雅安攀枝花甘孜内江自贡资阳广安图 5-4 四川省各市(州)不同岗位招聘数量占比分布图数据岗位招聘数量占比算法岗位招聘数量占比图 5-5 四川省各市(州)数据岗位薪资分布图0 0%成都绵阳泸州宜宾达州眉山德阳遂宁广安南充乐山雅安攀枝花甘孜5000元及以下5001-90009001-1300013001-1700017001-2000020001及以上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5发展篇6970均在 5000 元及以下和 5001-9000 元的两个区间内有人才需求,除遂宁对 5001-9000 元招聘需求大一些,其他市州均以 5000 元及以下招聘需求为主。攀枝花主要招聘薪资为 5000 元及以下和9001-13000 元的人才,且以 5000 元及以下招聘需求更多。其次,就算法岗位薪资情况而言,基于招聘网站常见薪资划分,2021 年全省市州算法岗位薪资可分为 7 个区间,每个区间对应不同类别的岗位,如 5000 元及以下,主要对应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工程师岗位;5001-10000 元,主要对应图像数据分析师、中级算法工程师、图像标注员;10001-15000 元,主要对应算法工程师、数学建模工程师、数据模型工程师;15001-20000 元,主要需求为算法工程师、AI 算法工程师、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20001-25000 元以及25001-30000 元大多以深度算法工程师、图像算法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图像方向)为主;30001 元及以上以数仓模型工程师、AI 研究院院长为主。2021 年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学历指数排名全国第四,充分表明四川省从事大数据行业的人才学历水平较高,人才自身专业素养水平较高。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学历分布依然从数据岗位和算法岗位进行详细分析,学历程度可分为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 4 个层次。从数据岗位来看,全省本科人才最多,其次是大专,硕士和博士较少。从算法岗位来看,全省本专科人才最多。首先,分地区来看数据岗位人才学历要求,主要从各个城市不同学历需求占该城市总岗位需求比重进行分析。如图 5-7 所示,绵阳对数据岗位的人才学历需求遍布大专到博士的各个层次,以硕士需求最多,其次是大专和本科;成都主要分布在大专、本科和硕士三个层次,本科最多,其次是大专和硕士;泸州、宜宾、眉山和德阳均以招聘本科学历人才为主;达州对大专人才的需求远高于本科人才需求;遂宁和雅安对大专、本科和硕士人才均有需求,且均以本科人才需求为主;广安、南充、乐山和攀枝花对本科人才需求更多,甘孜对大专和本科人才需求一致。如图 5-6 所示,从不同市州的薪资分布来看,成都在 7 种薪资区间均有人才招聘需求,其中以5001-10000 元及 10001-15000 元需求较多;德阳、眉山和遂宁均在 5000 元及以下、5001-10000 元及 10001-15000 元三个区间内有人才需求,均以 5000 元及以下薪资需求为主;绵阳在 10001-15000 元及 25001-30000 元两个区间有招聘需求,10001-15000 元的需求最多;达州、广安、广元、凉山、巴中、南充、资阳和自贡在 5000 元及以下和 5001-10000 元两个区间有人才需求,且均以薪资在 5000 元及以下的人才需求较多;乐山以 5001-10000 元及10001-15000 元区间内的人才需求为主,以 5001-10000 元的薪资招聘需求较多;泸州以5001-10000 元和 30001 元及以上人才需求为主,但 5001-10000 元区间内的人才招聘需求依然较多;雅安和宜宾均在 5000 元及以下和 10001-15000 元两个区间内有人才招聘需求,但均以5000 元及以下的薪资需求为主。(三)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学历分布图 5-6 四川省各市(州)算法岗位薪资分布图图 5-7 四川省各市(州)不同学历所占数据岗位数量比重分布图5000元及以下5001-1000010001-1500015001-2000020001-2500025001-3000030001元及以上0 0%成都绵阳达州德阳广安广元乐山凉山泸州眉山巴中南充遂宁雅安宜宾资阳自贡0 0Pp0%成都泸州绵阳宜宾达州眉山德阳广安遂宁南充乐山雅安攀枝花甘孜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5发展篇7172其次,分地区来看算法岗位人才学历要求,依然可从各个城市不同学历需求占该城市总岗位需求比重来分析。如图 5-8 所示,成都、绵阳和德阳对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 4 个层次的人才都有需求,三个城市均对本专科人才需求较强,本科、硕士、博士需求依次递减;泸州对大专人才需求较强;内江、自贡、资阳、南充、广安和达州均对大专人才需求较强。遂宁、眉山和乐山对大专、本科和硕士人才均有需求,三个城市均以招聘本科人才为主。根据 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2021 年国内 772 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质量评级结果,前五名为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排名全国第六,四川第一。四川省排名前 10 的高校如表 5-2 所示。根据 202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分专业看,2021届本科计算机类专业月收入较高,平均收入为 6886 元。具体排名如图 5-9 所示。(四)大数据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2021 届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 10 位)图 5-9图 5-8 四川省各市(州)算法岗位学历水平分布图信息安全17439元软件工程27205元信息工程36871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6828元网络工程56796元物联网工程66697元电子科学与技术76561元微电子科学与工程86420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96420元自动化106375元大专本科硕士博士0 0Pp0%成都绵阳德阳泸州内江自贡资阳遂宁南充眉山乐山广安达州表 5-2 2021 年四川省高校大数据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排行榜校名本省排名毕业生质量等级电子科技大学1A 四川大学2A西南财经大学3A西南交通大学4B 四川农业大学5B西南石油大学6B西南科技大学7C 西华师范大学8C 西南医科大学9C 成都中医药大学10C1.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毕业生薪资四川省 2021 届高校毕业生超过 50 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根据川观智库数据团队对 26 所公办本科院校 2019-2021 年毕业生进行就业率、落实率、就业单位、就业行业等的数据分析可知,2021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从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来看,2021 届毕业生流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速较快(42.22%),排在省内就业增速排行榜第二名。如图 5-10 所示。另外,统计省内开设大数据及相关专业高校的2021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关于毕业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率在本校占比可知,电子科技大学(52.78%)、四川大学(14.78%)、成都理工大学(16.9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35.79%)、成都东软学院(36.80%)5 所高校,毕业生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率排在所在学校的第一名。3.四川省毕业生情况2021 年,26 所公办本科院校共有应届毕业生167071 人,其中包括专科生 7013 人、本科生131891 人、硕博生 28167 人。应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过 90%。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 90%8 所“双一流”高校 2021 届毕业生升学率近 30%,近三年升学率均超过 25%,高于省内 26 所公办本科院校的平均水平。深造意愿突破 20%“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更高,2021 届毕业生国企就业超三成。就业选择面更广近三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其中民营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超六成毕业生在省内就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速为 42.22%.仅排在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89.24%)之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就业增速快90 B.20%图 5-10 2021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现状和趋势现状和趋势发展建议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带来了对大数据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而相关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和速度都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导致大数据人才缺口持续增大。预计到 2025 年,全国大数据核心人才缺口预计将达 230 万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位于大数据人才发展竞争力前五位,虽然其大数据人才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但需求量也最大。四川进入全国前十,在西部领先,大数据人才总体引育能力不断增强,但四川省内地区差异明显,成都市的虹吸效应加大了省内其他区域的人才缺口。06展望篇7406展望篇(一)大数据人才分布不均匀,人才缺口持续扩大在线招聘数据分析显示,具有行业学历或从业经历的大数据人才受到广泛欢迎。随着大数据技术不断向其他专业领域渗透,大数据产业正在向着其他产业延伸,具有行业背景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受到企业青睐。大数据所涵盖的细分技术领域极其广泛,需要结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的技术类型,所以既要学技术,又要懂行业,而 T 型人才更能适应和满足现阶段大数据行业的人才需求。对细分行业有深刻理解,在对应领域具有丰富行业资源和经验的大数据人才,尤其受到行业追捧。(三)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受追捧据教育部发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和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数据显示,2017-2021 年五年间,大数据本科专业备案数量超 900 个,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 2021 大数据本科专业数量为 90 个。同时,2021 年普通高校新增备案本科大数据相关专业中,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医学工程、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专业较多,反映了大数据与实体产业融合需求增强亟需培养更多的大数据应用人才。另外,2017-2021 年这五年间,全国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专业合计备案数量达数千个,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二)大数据学历教育总人数增速放缓,新增人才倾向于应用型政府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6展望篇7576二、发展建议(一)丰富人才供应来源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报告数据显示,随着 2021 年疫情趋缓,流动人才特征逐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1 年跨城求职者同比增加 7.4%,其中,高学历、高收入者更有可能跨城求职。流动人才的职业主要分布在 IT 互联网、房地产和制造业;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人才高度集聚,且高能级城市人才跨区流动性减弱。基于产业发展基础,超 6 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2021 年,长三角、珠三角人才继续正向流入,京津冀人才净流出趋势放缓,川渝人才流动基本平衡,长江中游人才持续净流出。四川省人才流动从原来总体少量净流出变为基本均衡,并且呈现出由负转正的趋势。(四)四川省人才流动总体趋势向好各市州政府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人才培养、留用和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欠发达地区,通过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制师徒制培养大数据职业技能人才,同时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发挥自身自然资源和成本优势,布局大数据基础人才产业如数据标注、数据治理等,建立适应当地发展特点的产教生态,打通育人、用人、留人循环。对于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应该充分重视产业数字化进程,鼓励、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重视自身大数据人才培养和吸引产业数字化人才。可以通过人才飞地等方式突破地域、待遇、户籍等限制,招引人才。对于农业比重大的地区,应该利用数字技术和数字人才分区域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产供销全链条升级,打造推广“爆款”产品。发达地区应继续做大做强需求端,为人才提供展示舞台。强化对大数据企业的发展支持,持续做好大数据企业服务工作,搭建平台载体、支持项目研发使得大数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以事业集聚人才、以项目吸引人才的局面,不断激发人才来川留川的热情和活力。(二)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特点的人才产业生态(三)精准锁定和服务人才一是进一步提高本地高校培育能力。高校应完善学科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包括但不限于:1.充分调研大数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申报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相关课程,重点院校应同时加快相关专业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与建设,推进大数据以及相关的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的人才培养;2.依据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设置大数据课程体系,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鼓励其它专业学生辅修大数据相关专业,扩大大数据人才培养规模;(3)创新培养模式,充分链接产业资源,共建刚需人才生产线,包括引进第三方培训服务机构,采用新型学徒制培育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计划;组织校企人才交流计划,邀请企业专家去学校开展前沿技术实用教学讲座;支持高校联合大数据企业、人力服务平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提高本地高校人才造血能力。二是加强国内外人才引进,打造外引人才供给线。政府应加大出台人才引进新政的力度,从政策层面重点加强四川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进行引才机制创新,多渠道开展线上引才;充分利用调动人才中介机构引才积极性,对为我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个人和中介组织,给予引才奖励。政府、中介结构、企业应形成联动效应,打造外引人才供应线。高校同企业及机构合作,实现动态人才盘点,关注企业人才总量(数量、结构)、人才利用率(人才效率、绩效)以及人才质量(知识、能力)等内容,及时掌握企业人力资源分布现状。盘点结束后,要进行盘点总结反馈,形成清单化,并对盘点结果进行分类汇总,为后续人才“引、培、用、留”四大关键环节提供支撑。打造大数据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定期要求企业报送人才数据。通过基础数据的积累构建人才和信息流的基础。01 建立大数据人才分类及动态盘点机制实施短期动态的大数据人才需求规划,适应当下经济发展转型与产业动能转换。搭建人才供需平台,联合企业共同制定人才需求清单。根据发展总体规划,结合企业人才需求清单,动态调整人才政策,将资源配置倾斜至当季人才招引重点,有针对性的组织人才引进。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解决紧缺人才的引进难题。02 制定大数据人才动态需求规划四川省大数据人才发展蓝皮书06展望篇7778提升城市软硬环境。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大力提升城市环境,精筑全球英才汇聚的安逸舒适人文生态,打造消费服务街区、国际化文化街区、国际人士生活聚居区,为外地人才、国际人才提供舒适安逸、开放包容、和谐自然的安居乐土,完善社保、教育、医疗、居住等公共服务,以乐享人生的“软环境”吸引人才。打造数字人才“学习-生活-工作”圈。通过举办数字创业创新大赛、交流大会、培训会、对接会等多种形式,妥善利用资本助力,依托产业园区搭建发展平台,不断促进人才专业素养的提升。在发展成熟的地区建立数字技术研发孵化基地,进一步发挥高端人才的价值,从而反哺当地发展。优化城市通勤交通,聚焦上班族通勤距离远、时间长、交通不便等问题,在公共交通尚未覆盖的办公集聚地、高品质科创空间、产业功能区,通过新设、优化设立从园区入口至公交、地铁站点的摆渡接驳班车或公交线路,缓解上班通勤“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 LBS 地图数据,实时感知居住集聚地和办公集聚地分离的潮汐式通勤,科学打造定制化、实时化通勤公交线路,将城市通勤时间控制在 45 分钟之内,提升通勤便利性、生活幸福感。有条件的城市可打造 10-15 分钟的数字园区生活圈,建设集聚政务服务、卫生服务、文教服务一体的新型智慧社区,为园区人才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四)打造人才宜居环境促进人才补贴由“奖励人才个体”转向“激励用人主体”。对大数据核心领域重点企业,将部分人才招引补贴落位于企业,对于龙头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的企业人才补贴政策。推进人才培育从“企业主导”到“政企联动”,将培育资源、补贴经费和人才计划名额等让渡给用人企业。打造“科创积分制度”。积分可在消费、医疗服务场景、教育、人才评价、人才贷等场景中,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创新“人才贷”“科创贷”模式,依托专业化银行,推广应用专利、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产品。完善人才评价和创业容错机制。加强对未认定新兴数字职业的先行先试,探索新兴数字专业职业能力认定和职称评价机制,打通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对新兴数字人才的评价体系,客观认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价值和成果。(五)完善城市创新创业生态打造集聚行业知名技术专家、管理人才、领军人物、知名猎头、知名智库专家的城市战略部门,以市场化逻辑组织运营,在全球建立大数据人才雷达网络,引荐高级新职业人才,强化项目聚才、社团荐才、专场招才、中介猎才、以才(团队)引才等多渠道引才方式,蓄积海量新职业人才资源。03 构筑人才招引雷达网络

20人已浏览 2023-01-29 43页 5星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