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G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blue支架系统 世界首例|“G

世界首例|“G

2024-06-04 02: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主诉:胸腹主夹层21年,发现夹层动脉瘤形成3周。

诊断:

1、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2、高血压 极高危

3、冠心病、冠脉支架术后

CTA: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瘤体最大直径45mm*58mm;夹层累及双侧髂总动脉分叉;真腔细小,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左肾动脉由真腔供血,右肾动脉起自假腔;胸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及双髂总可见多个夹层破口;左肾萎缩,左肾动脉血流尚在。左侧髂总动脉真假腔直径24.9mm,右侧髂总动脉真假腔直径24.4mm。

手术策略:

1、应用先健G-Branch™腔内重建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

2、应用先健G-iliac™腔内重建双侧髂内动脉。

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一):因该患者夹层动脉瘤累及范围广泛,首先应用先健Ankura胸主支架隔绝近端破口。

手术过程(二):经真腔应用G-Branch™重建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左肾动脉;右肾动脉完全起自假腔,真假腔穿刺隔膜建立右肾动脉轨道,重建右肾动脉。

手术过程(三):连接腹主动脉支架及双侧髂支;球囊扩张真假腔融合,应用G-iliac™重建双侧髂内外动脉。

术后造影 :支架位置、形态良好,无内漏、假腔无显影,各内脏动脉显影良好,双侧髂内外血流通畅。

手术过程(一):因该患者夹层动脉瘤累及范围广泛,首先应用先健Ankura胸主支架隔绝近端破口。

手术过程(二):经真腔应用G-Branch™重建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左肾动脉;右肾动脉完全起自假腔,真假腔穿刺隔膜建立右肾动脉轨道,重建右肾动脉。

手术过程(三):连接腹主动脉支架及双侧髂支;球囊扩张真假腔融合,应用G-iliac™重建双侧髂内外动脉。

术后造影 :支架位置、形态良好,无内漏、假腔无显影,各内脏动脉显影良好,双侧髂内外血流通畅。

术后复查

CTA: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全程封闭,未见内漏;除左肾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前左肾萎缩,血流缓慢),其余内脏动脉及双髂内动脉均有效重建,血流良好。

CTA: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全程封闭,未见内漏;除左肾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前左肾萎缩,血流缓慢),其余内脏动脉及双髂内动脉均有效重建,血流良好。

郭伟教授术后手术评价

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全腔内修复要比真性动脉瘤更具挑战性。其难度及复杂性在于:1.真腔狭小;2.通常有多处破口,需要广泛腔内修复;3.分支血管开口可能完全起自假腔,没有自然通道可以应用,需要术中破膜真假腔融合,大大增加手术难度。

目前国际上尚无切实可行的有效解决办法,国内也尚无专门用于夹层动脉瘤的商品化腔内器材。G-Branch™作为腔内修复胸腹主动脉瘤,重建内脏动脉的创新器材,其设计应该可以应用于夹层动脉瘤。今天G-Branch™对本例患者各内脏动脉的悉数重建初步论证了其用于治疗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

今天术中运用了真假腔融合技术,应用先健G-iliac™覆盖破口同时重建双侧髂内动脉,避免了内漏、术后截瘫等并发症的发生,也证明了其对于髂动脉夹层治疗的适用性。

今天这例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GUARD 研究正式启动,期待更多病例的纳入和进一步的随访验证。希望G-Branch™为未来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多一种更加安全方便微创的治疗选择。

先健G-Branch™

先健G-Branch™支架系统由2个内嵌分支和2个外翻分支组成。支架主体上段和下段直径不同,4分支几乎位于同一水平,与人体内脏分支血管起始位置保持一致。

支架主体在X线下可清晰呈现其4分支的标记部位。同时带有半释放装置,在支架植入半释放状态,可以调整位置,更利于支架的精准释放。2个内嵌分支内有两条预置导丝,可使经LSA入路下行的鞘管更精确选入主体支架内各接口,再精确选入分支动脉。

此外,先健G-Branch™支架系统具有极佳的柔顺性,在高度弯曲的情况下,2个内嵌及2个外翻分支仍然有很好的通畅性。

GUARD Study

Guo's Renovisceral Artery Reconstruction-1: a First in Man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 Multi-branched Stent Graft System for Chronic Aortic Aneurysmal Dissection(GUARD: FIM Study )是一项前瞻性、单中心、单组目标值FIM研究,用于评估该产品腔内治疗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试验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郭伟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PI)。

GUARD Study FIM试验研究受试者招募

适应症: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要入选标准:

(1)18到80周岁,性别不限;

(2)诊断为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

主要排除标准:

(1)6个月内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史的患者;

(2)3个月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

(3)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正常上限值5倍;血清肌酐(Cr)>150umol/L];

(4)计划怀孕、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5)参加了其它临床试验的患者。

风险及保障

(1)如果符合入组,免费提供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用于手术治疗;

(2)术前术后与研究相关的检查费用(如血液检查、心电图、影像检查等)免费提供;

(3)本研究已为受试者购买保险。

专家介绍

郭伟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全军血管外科中心主任、教授

解放军医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博士生(后)导师。

长期从事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和保健工作。是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是美国《JEVT》、《AVS》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10余种杂志编委;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著280余篇;主编《腔内血管外科学》、主译《卢瑟福血管外科学》、《血管和腔内血管外科学精要》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医学奖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

2008年以来连续13年应邀为德国LINC大会做现场手术直播,为美国C3大会、南美CICE大会做现场手术直播;举办的“国际主动脉腔内修复课程”已培训来自11个国家的120余位外国专家;近年来完成了多项世界首例创新性手术,包括“G-Branch”腔内重建内脏动脉、“内转流辅助原位开窗重建主动脉弓”、“逆向分支技术重建内脏动脉”、”全降解铁基药物支架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等;理论与实践创新包括国际首创预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转归的“301分型”和构建“主动脉腔内修复人工智能云平台AORTIST”等。

本篇文章经专家/主办方授权发布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