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书笔记(一):背景知识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beowulf的创作背景 《理想国》读书笔记(一):背景知识介绍

《理想国》读书笔记(一):背景知识介绍

2023-10-31 09: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寒假差不多要过去了,放假之前从学校带回来一本《理想国》也趁着打游戏的间隙,给看完了。

这本书是比较精深的,有的地方隐喻很深,我还花了比较大的力气去总结,光是笔记就写了差不多有有五六万字。

所以在这儿我打算写一个系列的《理想国》相关的日志,把这些资料给整合一下。

初步打算是写十一篇日志。因为《理想国》这本书,内容共分为十卷,每卷都得写上一篇,加上本篇的背景介绍,就是十一篇了。如果每天写上一篇的话,差不多刚好到2.15号刚开学那天可以写完,岂不完美~~~

这篇是关于《理想国》这本书的一些背景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作者生平、创作的时代背景、文本内一些的设定在现实生活中的隐喻……让人头大。

现在光是研究理想国的专家,就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流派:哲学史派、施特劳斯派(简称施派)、剑桥学派。

这三派的侧重点不同,尤其是施派和剑桥学派,双方的观念历来不和。

总的来说,哲学史派的阅读方式是直奔主题,拿着理想国这本书就直接跳过那些看似和哲学无关废话,比如《理想国》开篇的场景:玻勒马霍斯派仆人拽住苏格拉底,强留他去家里玩,这一幕如果是让哲学研究专家来读,就很容易跳过。原因无他,这里的内容几乎跟哲学没有任何关联;

施派的阅读则注重文本里的戏剧效果,杜绝任何文本以外的解释。他们会把整本书里,每一处巧合、伏笔、细节,都看成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甚至同一个词在上下文出现的意境略微有区别,也会被他们注意到。以“文本”为绝对核心,并以此来揣摩作者的意图,有点咬文嚼字的感觉。

施派在中国学术圈内备受推崇,我对此很有兴趣,但是目前缺乏了解,因此不能妄言,暂且先搁下,以后有了深入研究再来专门写一篇相关的文章(挖坑*1)。

剑桥学派是施派的死对头。他们认为:所有的文本、语句,都是为了介入到创作者本身所在的真实政治背景中去。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剑桥派觉得柏拉图为啥写这么一大本,十来卷的一本书?为的就是反应当时的政治现实。

所以剑桥学派的人会把注意力放在柏拉图,也就是本书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去。他们不会专门研究《理想国》本身,而会研究修昔底德、伯罗奔尼萨战争、提洛联盟、亚西比德远征西西里岛等等,他们会研究这一系列的真实政治事件。

所以你看,施派是仔细阅读文本,杜绝外在解释;而剑桥学派相反,他们不太看文本,反而从文本以外的环境来理解文本。双方的理念相差还是比较远的。

本文的观点主要是参考剑桥学派,当然其他两派也会有涉及。下面开始正文。

首先简单说一下柏拉图的生平:

他在世的时间段是BC427/428~BC347/348,活了整整八十岁了,是个高寿的老头子了。

他是雅典人,父母都是贵族,尤其是母亲,是雅典王政时代国王的后裔。

20岁遇见苏格拉底之前,都是热衷于诗句,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喜剧或者悲剧诗人。直到遇见苏格拉底,追求改变。

苏格拉底在BC399被处死,在此之前,他都始终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学习了大概七八年的时间。

而苏格拉底为什么会被处死,和柏拉图的家族离不开关系。

众所周知,雅典一直是写在中学教科书上的“民主制度”的典范。当时的雅典人也为此自豪。但是在BC404的时候,这个民主制度遭受到了巨大的挫折。

在伯罗奔尼萨战争中,雅典输给了斯巴达,并且从此再也没有崛起。

斯巴达是典型的寡头制。什么是寡头制?少数人统治的,就叫寡头制。

一般国家打仗打输了,并且是关系到国运的大仗,那么肯定有一批人会开始反省。就像大清被西方列强打的满地找牙之后,就有了一大批人闹革命,从共和制到军阀制到独裁制,挨个试了一遍,最后直到新中国成立……雅典的那批精英也不例外,仗打输了,当然就有人开始反省这雅典的民主制到底有没有用?

结果闹到最后,有那么两个人窜了出来,直接推翻了民主制,开始学斯巴达那一套,玩寡头制了。

这两个人是谁?

就是柏拉图的两个舅舅(也可能是伯父叔叔之类的,希腊语里面不分这些),也是苏格拉底的两个学生。他们推翻了民主制,最终形成了一个三十人的小团队来统治雅典,史上被称为“三十僭主”,僭越的僭。

政变一定会带来血腥的屠杀和清洗,这是毫无疑问的。三十僭主时期在八个月的时间内,一共处死了1500人。

八个月后,王朝复辟,雅典重新恢复民主制。

柏拉图:???

苏格拉底:???

柏拉图的两个伯父作为当初的刽子手,直接被处死;苏格拉底被抓到法庭起诉,最后也被处死;最后吓得柏拉图连忙收拾东西逃命去了。

苏格拉底被起诉的罪名有两个:1.不敬城邦所敬之神;2.败坏青年。

罪名1有没有毛病,待会儿再说。罪名2可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事实上苏格拉底教学生的本事真不怎么样。

柏拉图的两个伯父跟着苏格拉底学了好些年,结果完全没有学到苏格拉底本人敦厚善良的品质,反而残忍嗜杀,在三十僭主时期杀了不少人,这个就不说了,毕竟你可以说这是性格问题,或者是政治立场问题。

但罪名2里头的“败坏青年”可不只是柏拉图那两个倒霉舅舅被苏格拉底给“败坏”了,事实上雅典之所以会在战争中输给斯巴达,就是因为苏格拉底的一个著名的学生,亚西比德,这家伙带兵远征西西里岛,结果打了败仗,直接把雅典的国势给掏空了。

要知道雅典在整个伯罗奔尼萨战争的初期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亚西比德雄心勃勃,带着雅典发展了几百年的海军出征西西里岛,结果却导致惨败,最终斯巴达一路打进雅典城。

所以你看,苏格拉底这几个徒弟,论能力,没有;论人品,更是稀烂。说一句“败坏青年”,真不算是污蔑了。

总之一场政变+复辟之后,柏拉图流亡在外,重新开始思考关于政治制度的问题,此后,柏拉图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来到西西里城邦,叙拉古,尝试推行他的政治理想。

他去了三次叙拉古。

叙拉古是西西里中一个非常大的希腊人的殖民城邦。然而叙拉古的僭主不仅不买账,反而把柏拉图给卖做奴隶了,更要求在柏拉图的出生地卖掉他,以羞辱柏拉图。柏拉图后面不死心,又去了两次,但是最终都惨痛的失败了。

第二件事是他在Academus这个地方建造了一个学院,学院的名字就叫Academy,今天英文里的意思就是学院。

这件事是大告成功,学院一直存在了八百多年,一直到古罗马推崇基督教为国教,封闭了所有异教学院为止。

以上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俩倒霉师徒的经历。

下面说说本书的创作背景。

《理想国》应该不算一本单纯的哲学书。事实上这本书里牵扯出来包括了政治学、哲学、文学、史学等多方面的东西,信息量是十分庞大的,所以要想说明白了,还得细细的扣。

首先讲讲《理想国》命名:

希腊文里原著的名字叫Politeia,英文翻译成了republic,中文根据英文,再转译成理想国,其实这三个词差别非常大。

中文理想国的名字也不是中国人翻译的,是1906年日本翻译家木村因太郎定下来的。

理想这个词并没有在理想国书里出现过。柏拉图在这本书里讲的是理念,而不是理想。理念是在另外的世界的东西,而理想是这个世界符合理念的一个模型。

也有翻译成王制的。但是一来,礼记和荀子里都有王制篇,看到这个名字,大众不会想到柏拉图。二来,虽然理想国里有提到过哲人王,但是古希腊的王和中国传统儒家的王不是一个概念。古希腊的王,是管一个小城邦的,而中国的王,是管一个天下的。概念被放大,而且曲解了。

还有比如国家篇,国家篇这个词应该是从德国翻译过来的,缺点在于,没有弄清楚国家和希腊城邦的区别。德国甚至有政治哲学家专门写过《城邦与国家》这种书,专门用来阐述这两个古今政治单位的区别。

Politeia来自于Polis,意思是城,也是政治(policy)这个词的词根。Politeia是指一个城市的政治制度,即为“政制”。

政制的区别在于谁统治,谁被统治。

个别人统治的,叫君主制或者僭主制。

少数人统治的,叫寡头制或者贵族制。

全体人统治的,叫民主制。

但是柏拉图的politeia讲得不仅是城邦内的统治关系,更讲的是人灵魂的统治关系,比如理性和欲望,谁统治谁,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人。这两种人的politeia就不同。

《理想国》这个名字虽然不是很好,但是最起码有译者对这本书的理解在里面,比什么“王制”“国家篇”要更强一些。

《理想国》的故事起源:

故事发生在苏格拉底在比雷埃夫斯港观看女神的节庆,完了之后苏格拉底想回去,结果被这个港口的一户少主给强行留下,拉到家里去谈话。

因为柏拉图说了,这里是第一次献祭,因此可以推断的出,这个故事发生在伯罗奔尼萨战争之后,战争已经开始。

在整个雅典史上,伯罗奔尼萨战争的规模是最大的,甚至超过了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被认为是一场伟大的战争,雅典人在这次战争中挡住了东方波兰人,保存了自身的文明,没有被野蛮的波兰入侵。当时蛮族被称作“Barbarian”,意思就是波兰人不会讲希腊语,只会巴拉巴拉乱说。

希波战争之后,整个希腊世界出现了两个霸主,希腊和雅典。这俩差别很大。

斯巴达是大陆国家,全民尚武,鄙视商业贸易。从一些史料,包括讲斯巴达立法者的传记,来库古,非常有名,他精心设计了斯巴达制度。

他为了让斯巴达人厌倦商业贸易,故意用铁来设计货币,而不用贵金属。一屋子的铁币也只能买一点儿东西,因此非常不方便,极大的削减了商业的积极性。

雅典是海洋国家。当时和斯巴达竞争的时候,有人提出要发展陆军,而有人觉得斯巴达的陆军太强了,只能扬长避短,发展海军。后来还是发展了海军。

后来雅典和斯巴达都有一大票周边城邦当小弟。斯巴达在伯罗奔尼萨半岛上,因此他的同盟叫做“伯罗奔尼萨同盟”,而雅典的小弟群叫“提洛海军同盟”,是由希腊,爱琴岛和小亚细亚等地方的城邦构成的。

所以说理想国对话发生的时间,大致是BC431~BC411年之间,历法上的六月份,第一次女神献祭的时间。

《理想国》发生的地点:

比雷埃夫斯港是贸易和航运中心。雅典土地十分贫瘠,谷物都要进口,因此贸易极其重要。而且雅典发展海军,所以比雷埃夫斯港更是军事基地。

希腊步兵的传统战术是用重装步兵组成方阵,面对面的冲击,哪方先乱哪方输。

重装步兵对装备要求很高,长矛头盔铠甲。在雅典人人都要服兵役,但是这些武器却需要服兵役的人自己带。因此太穷的人呢,是没办法进入军队的。

当海军就不需要这些,空手过去也能摇浆。比雷埃夫斯港聚集了很多穷人,而雅典在发展海军的时候,政治重心就开始下沉,逐渐依赖穷人。

港口还有很多做贸易的外邦人,比如可法洛斯。他是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人。可法洛斯一家人在本文中表现的十分强势自然,就像本地人一样。现实中,他们要求自己的政治地位能够跟雅典的富人一样高,因此可法洛斯一家人的政治倾向是偏向于民主的。比雷埃夫斯港,可以说是全雅典,最民主的地方(废话,穷人最多)。当时有一个民主抵抗运动,民主派向寡头派斗争,这个运动的主导人,就是可法洛斯,尤其是吕西亚斯。

而当苏格拉底进入可法洛斯家里的时候,介绍人物时,这个吕西亚斯排在首位。他是大演说家,也是大政治家。是民主党的领袖。

玻勒马霍斯在三十僭主统治时期被处死了。三十僭主统治时机,统治比雷埃夫斯港这个地方叫十人委员会。实际上的寡头派。他们在比雷埃夫斯港大开杀戒,镇压民主派。

这就是为什么《理想国》里,和苏格拉底谈话的时候,人数不多不少,刚好是十个人。

理想国里的神话和宗教:

理想国全书结构十分精妙,以神话开头,又以神话结尾。

开篇苏格拉底去参加一个女神的祭祀,然而这个女神却并非是雅典城邦的神,甚至也不是希腊的神,而是色雷斯人的神。

色雷斯人所在的地方临近希腊的东北部,素来以野蛮出名。苏格拉底去参加一个不是本城邦的神的祭祀,本身坐实了他的一项罪名,即:不敬城邦所敬之神。

这个女神是死神,主管冥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公正平等之神。毕竟死神面前,人人平等,而比雷埃夫斯港的这群人比较倾向于民主和平等,这也是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参加一个非雅典城邦神的祭祀的原因。

当时希腊的神,都是城邦神,虽然两个城邦之间的神可能名字相同,但是管辖的范围都只不过是城邦内部而已。城邦作为政治隔绝体,将神的作用范围也隔绝开了。

以理想国开篇来看,当时比雷埃夫斯港在举行女神的祭祀,其实具有一些帝国风貌。所谓帝国风貌,就是指随着城邦发展的越来越大,吸引了周边的多元文化不断加入的一个现象。色雷斯人的神在雅典举行献祭,表现出了雅典城的强大。

本狄斯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普世神,代表着绝对的平等。后世的罗马帝国在征服地中海的途中,将所有的被征服国家信仰的神都搬到了万神庙中,文化繁荣昌盛,百家争鸣。直到把犹太人的神搬回来,一个普世神,真神,直接将其他所有的神都灭了。雅典本来也有希望走上罗马帝国的路子,但是可惜它输了伯罗奔尼萨战争,巅峰期只有短短的八十年不到,远不足以成长为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只能辐射到周边国家。

【1/11】完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