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1. 12cm双塔散热器横测常规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b360TUFGAMING能带大霜塔嘛 Part 31. 12cm双塔散热器横测常规更新

Part 31. 12cm双塔散热器横测常规更新

2023-11-06 22: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伙伴们大家好啊,随着今年夏天CHH的桌面大赛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也得赶紧把手头的存货处理一下,作业交一交,腾出手来准备桌面大赛啦!今天一天双更哦,先给大家带来第一篇文章。本文感谢 九州风神 Deepcool 的大力支持。

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

其实在今年的3月我刚做过一轮双塔散热器横测的更新,但谁也没想到短短一个季度内,业内比较有分量的三家散热器品牌:九州风神,猫头鹰以及利民中国都选择在这个时候更新了自家12cm双塔产品线;作为实际装机走货量最大的散热器,12cm双塔和4热管单塔每次有新品推出都会吸引不少的目光,加上今年的夏天又格外的热,于是我还是选择在这个时机更新一下12cm双塔以及4热管单塔横测的数据,先把这篇双塔横测敲出来。

目录:Section 0. 写在前面的话Section 1. 开箱,安装以及兼容性测试Section 2. 性能测试Section 3. 总结

不多说,带着大家从开箱看起,聊聊本次横测的三位选手吧。

Section 1. 开箱,安装以及兼容性测试

第一位开箱的选手是九州风神大霜塔V5,作为大霜塔这条产品线的第五代产品,从这一代开始也采用目前九州统一的白色彩盒+淡绿色腰线的设计语言,在夏天看起来显得很清凉。

首先是本体,六热管12cm双塔,与之前评测过的冰立方620基本没区别。属于这条产品线上设计简化规格不降级的产品。

这一代的顶盖和鳍片设计比较有趣,镂空了前面两片鳍片,露出在第三片鳍片上的九州新logo,虽然没有之前评测过冰立方620那个塑料顶盖看起来下本钱,但也十分舒适了。这个角度能看到热管与鳍片的结合方式为穿fin。

侧面采用了折fin+扣fin的固定方式,基本将气流完全封闭在塔体内,控制其从两侧外溢,同时也能保证其强度。这个角度也能看到前后塔体为对称设计,也没把热管掰弯做任何前后避位的设计,好处就是这基本不会损失什么热管性能。

鳍片密度属于正常水平。

在散热器整个高度上鳍片采用了分层交错的设计,好处是可以将从风扇吹出来的气流打散,从层流变成紊流,这有利于气流与鳍片充分进行热交换并控制切风噪音。

六根热管对齐布置,并没有选择向上或者向下去做避位设计,在一些第一槽插显卡,并且CPU位置极端靠下的主板上可能会有散热器与显卡干涉的风险。但如果你的主板是设计第二槽插显卡或者CPU位置比较正常的设计,12cm双塔其实宽度与12cm单塔差不多,基本会有任何兼容性问题。在鳍片底端还能看到专门为高内存设计的避位区域,防止与比较高的内存马甲形成干涉。

底座为铜底焊接设计,根据反光也能看到底座实际为微凸设计,12代CPU内凹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微凸设计比纯平设计在性能上还是能占到一些便宜的。

标配两把12025风扇,扇叶造型,轴心大小以及四角的设计与之前冰立方620不同。

九州没有给这把风扇一个正式的编号,也能看出来至少目前没打算单卖这把风扇,姑且称呼它为DF12025先,12V供电下标称电流0.14A,满转1850rpm;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会儿发出来的4热管12单塔横测中,玄冰400V5也同样采用了这个型号的风扇,只是把转速加到了2000rpm,对应的电流也增大到0.17A。

打印物为一本薄薄的说明书。

配件一览,有一套兼容英特尔1700/1200/115X/2011平台的扣具,一套兼容AMD家AM4平台的扣具,一根风扇一分二线材,以及一小包硅脂。

组一下1700平台的扣具看看,这个价位上用全金属扣具还是挺良心的。

将扣具装上主板看看。

将风扇装上散热器,来张定妆照。

散热器上机。

兼容性测试,不装前部风扇时能看到安装贼船铂金统治者这个高度的内存是毫无问题的,不过最内侧的内存会被散热器挡住一部分,如果有光效的话,会影响到光效展示。

如果你需要完全将你的RGB内存展示出来,也不想浪费散热器的规模时,比较好的选择是将第二把风扇装在双塔塔体后侧。

从后面看,因为12cm双塔的塔体高度还行,并且前后对称,风扇不会与后方的供电散热或者I/O盔甲形成干涉。

我们接着看猫头鹰NH-D12L,包装延续了猫头鹰一直以来的风格。

取出散热器本体,第一眼看过去可能五热管的规格差点意思,但是整体做工和设计风格,还是那个我熟悉的猫头鹰。

顶盖特写,能看到热管和鳍片的结合方式是回流焊(废话,五六百的散热器整穿fin估计要被人骂死),前后塔体的规模差异还是挺明显的,明显为了照顾内存兼容性把前塔体做的很小,鳍片边缘做了切割的设计,其目的同样是调整气流,效果就不再赘述了。至于做工,哦这该死的猫头鹰质感XD...(笑。

塔体侧面鳍片之间的固定方式同样为折fin+扣fin,约束气流的同时强度上也有保证。

鳍片密度为一般水平。

五根6mm热管。

底面采用了铜底焊接的工艺,这个角度看过去猫头鹰并未采用凸底的设计,仍然为其惯用的平底。

标配一把NF-A12x25r风扇,与在售A12x25的区别主要为将外框改成的圆框设计,以此减少风扇框与扣具和主板散热片的干涉从而降低整体高度,整体高度上D12L从12cm双塔常见的155-160mm高度成功降低到145mm的水平,能兼容一些高度方向上设计比较极端的机箱(比如老款联力O11,猫头鹰的官方展示也用的这款机箱)。

其他参数与A12x25完全相同,SSO2轴承+2000rpm。

附件被放在单独包装内。

配件一览,一套兼容英特尔1700/1200/115X以及2011平台的扣具,一套兼容AM4平台的扣具,第三对风扇挂架,以及一管硅脂,等等。

组一下1700平台扣具看看。

为了这次测试我还单独购入了一把NF-A12x25r风扇。

附件的丰富程度不错,是猫头鹰一贯的水平。

两把风扇放一起看看。

扣具上机。

将风扇装上散热器来一张定妆照。

散热器上机。

只安装一把风扇。

兼容性测试,安装两把风扇的时候,最外侧的位置仍然可以安装高内存,但是内侧已经挡的一塌糊涂了。

只安装一把风扇的时候,四根内存条完全不存在干涉问题,光效也能完整的展示出来,这点做的不错。

当我想把第二把风安装在散热器后部时,尴尬的事发生了,因为塔体高度的降低,如果把风扇安装在这个位置,整体是要比中间那把风扇高出不少的,比 较 难 看,同时因为散热器整体的避位设计,后部塔体比较厚,如果风扇安装在这个位置的话,机箱后部也不能说不能装风扇了,只是位置会比较极限,拆装会有不小的麻烦。

最后我们来看看第三位选手,利民PA120R SE ARGB,包装盒仍然是近期利民中国比较热衷的牛皮纸材质。

取出散热器本体,规模上与之前评测过的PA120同样没啥区别,顶盖从灰色的阳极喷砂变成了相对简单的黑色喷漆,同样是设计简化规格不变。

顶盖上有利民英文名以及Logo的阳刻。

散热器塔体侧面的固定方式比较简单,直接折fin,同时折的区域也不大,坏处是对气流的约束不如完全折fin那么好,好处就是外溢的气流其实有一部分是可以照顾到散热器周围的主板散热的,有利有弊吧属于。塔体前后对称,并未进行前后的避位设计。

鳍片密度属于一般水平,边缘也进行了切割。

这个角度能看到六根6mm热管在上下方向上还是有明显的避位设计的,对PCIE槽比较靠近CPU的主板,支持的会更好一些,弊端是最外侧的那根热管弯折幅度比较大,性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失。鳍片在内存位置也做了一定的避位设计。

底座和热管的结合方式为焊接,这个角度看过去能看到铜底为微凸设计。

两把C12C风扇,从边角的设计以及材质上看为C12的简化方案,风扇的旋转方向与一般C12风扇相反,但风的方向不变,也就是型号当中那个C的由来,我也不太清楚这个设计的改变有啥收益其实。

相比于一般C12,标称转速提升了50rpm达到了1550rpm,但实际测试中风扇转速甚至达到了1700rpm,这个反向虚标着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啊XD...(笑。

打印物为一本说明书,一张质保卡。

附件没有用纸盒包装,直接都塞进了一个袋子,不过对于这个价位和定位的产品来讲,控制控制成本是可以理解的。

配件一览, 比较大方的分别为1200/115X以及1700平台分别配备了塑料背板,实际安装起来不如之前那套金属扣具方便,对AM4平台也同样支持并标配了扣具。两对风扇挂架也够了,毕竟应该没谁需要给这个散热器挂三把风扇。考虑有些主板对风扇接口比较吝啬,也标配了一分二pwm供电测试控速线。

组一下1700平台的扣具。

扣具上机。

风扇装上散热器来张定妆照。

上机。

只装一把风扇。

兼容性测试,与PA120相同,不装前风扇的情况下,前三条内存插槽的安装以及内存的展示完全没问题。

而如果你需要安装到第四条插槽时,不可避免的,还是会挡点光的。如果想完全展示内存的光效,与PA120,冰立方620或者大霜塔V5相同,你可以把第二把风扇安装到散热器背面去,这里就不做展示了。

开箱部分看完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性能测试部分。

Section 2. 性能测试

Section 2.1 测试平台一览

CPU:Intel Core i9-12900KF

主板:ASUS TUF GAMING Z690-PLUS WIFI D4

内存:DDR4 2933 16G

显卡:Nvidia RTX3080 12G

电源:九州风神 PQ1000M

SSD:三星PM9A1 256G

机箱:abo studio Set-up

Section 2.2 测试平台功耗和环境条件

选择了240W功耗条件;

测试时室温在28-30°C左右,按照28.5°C对测试数据进行加权;

特别请出之前测试过的,12cm双塔中性能最好的九州风神冰立方620作为嘉宾,来看看此次横测之后12cm双塔性能第一的宝座会不会异位。

Section 2.3 测试方法简介

测试方法:使用AIDA64中单烤FPU进行压力测试,所有测试进行三次后求平均值;

数据纪录方法:满载五分钟后清空数据,继续满载三分钟纪录此时所有P核心平均温度,对该温度求平均值;纪录测试开始与结束时的室温并求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与标准室温的差值对测试结果进行补偿;

统一使用九州风神EX750硅脂进行测试;

Secion 2.4 测试原始数据

虽然知道没人看,总归要贴上来是不是。

Section 2.5 测试数据汇总与分析

首先是标配双风扇条件下的测试,结论清晰明了,恭喜大霜塔V5成功登顶12cm双塔性能第一的宝座;虽然也同样优秀并且差距微乎其微,利民PA120R SE RGB以大约0.8°C的差距屈居第二;Old Gold 冰立方620来到了第三顺位;最后也恭喜猫头鹰D12L在此次测试中成功垫底。

考虑到内存兼容性,也有很多用户会选择只给双塔散热器装中间那把风扇,因此第二轮是标配单风扇条件下的测试,结论与双风扇一致,不多赘述。

接下来看看本体性能排名,在这轮中D12L继续使用两把NF-A12x25r风扇,而其他散热器则使用两把标准版A12x25进行测试。本体性能的排序与之前单双风扇测试中相同。值得注意的时,第一名大霜塔V5与第二名利民PA120R SE RGB的性能差距,从标配双风扇时的0.8°C,到标配单风扇时的1.1°C,扩大到使用两把A12x25测试时的2.1°C,能看出在风扇性能降低时,实际性能的衰减这块九州风神控制的更出色一些。

最后一起来看看风扇性能,这一轮测试中,使用冰立方620搭载这几款散热器标配的两把风扇进行测试。性能方面,没有散热器测试时动辄3-4°C那么大的差距,第一名DF12025到最后一名A12x25之间的差距也就在1°C的样子;而噪音这块则要点一下C12C了,与C12相同的扇叶设计,加了转速,换了旋转方向,性能没占到什么便宜,噪音倒是大了不少。

Section 3. 总结

文章写到这个,还是按照开箱顺序,分别点评一下参与横测的三个新款散热器吧。

九州风神 大霜塔V5:大霜塔此次的升级可谓是诚意十足,成功登顶12cm规格双塔散热器性能第一。其实看散热器市场,动辄几百上千的各种高端风冷、一体水冷散热器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回到销售数量看一眼,绝对的主力还是两百元级别的12cm规格的双塔散热器以及百元级别的12cm四热管单塔散热器。在这个规格及价格区间上,这些有分量的厂商对产品线的每次更新,对他们而言都是非常关键的。作为散热器市场的老牌劲旅,九州风神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看起来一度有些后继乏力,这两年的底端风冷市场和异军突起的利民中国算是打的难舍难分,一度也让出了销量第一的宝座,此时更新口碑产品大霜塔以及玄冰400,市场反馈的结果,好坏与否就显得尤为关键了。大霜塔作为九州久经考验的老牌产品线,此次更新算是表明了他们痛定思痛的态度与决心。回到产品细节上来,标配DF12025风扇虽然在细节上比之前冰立方标配的FK120风扇来的简单一些,但不管是性能还是噪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看看九州什么时候有空也更新一下FK120了。

猫头鹰 NH-D12L:猫头鹰一直是我特别愿意聊的话题,做工和设计层面一直是风冷散热器的天花板级别,性能方面嘛不说多好但绝对够用,风扇噪音层面目前还没见过比猫头鹰在性能和安静上平衡的更好的厂家。D12L这产品从公布概念,到概念新品,到正式上市,也差不多有两年了,这节奏嘛,自然没法跟九州、甚至是利民中国的速度比了,典型的猫头鹰做派XD...(笑。回到产品上来说:1)D12L的话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降低了高度增强了机箱的适配性,但是我们换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刚好卡在145甚至以下,还需要装塔式散热器的场合到底有多少?除了O11还有其他装不进155-160mm双塔的中塔机箱吗?对比利民中国同样规格的12cm双塔SS135,性能我没测过不好说,兼容性更好,价格更低,竞争力有多少?这都还没算因为降高度设计导致双塔尾部风扇可能的兼容性问题;2)双塔前后塔避位设计这两年见过一些,比如之前测试过的雅浚B5S,装俩风扇都能保证内存100%兼容性。不做避位设计的大霜塔V5,PA120SE,只要你不装第一把风扇,也不会有什么兼容性问题,因为这个设计牺牲的性能究竟值不值?我跟淘宝某个商家聊天的时候,开玩笑的说我买猫头鹰产品的时候开始舍不得钱了,我变了;后面我想了一下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也想问猫头鹰的,粉丝因为“你是猫头鹰”所以买你的单,你觉得会买到什么时候呢。

利民 PA120R SE RGB:这次PA120的简化版本做的还算挺成功的,性能上看在这类产品当中仍然是第一梯队,性价比依然十足,美中不足的我说下C12C这个风扇吧,转速加也加了(1500-1550),扇叶旋转方向也调整到相反了,性能这块没看到特别明显的提升,噪音这个原版C12很大的卖点倒是被牺牲掉了。回头想想从19年夏天我第一次拿到C12开始觉得很惊艳,到现在也3年过去了,期间RGB的C12也做了,白色的C12也做了,反转的C12R也做了,圆框的D12也做了,转速加高的C12-Pro也做了,最新的版本应该是这个做工简配旋转相反的C12C,被其他风扇超越其实并不奇怪,毕竟也三年了,C12的红利差不多也吃完了吧,下一个给风冷散热器标配的神仙风扇在哪里呢?

全文完,感谢观看。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