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ux音质提升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2024-04-19 17: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药。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道地药材也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今日随供销药材通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藏药!

藏药历史

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具有丰厚的内容、完好的科学系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因为其前史悠久、理论完好、用药讲究、效果共同,故位居藏、蒙、维、傣四大民族医药学之首。

据本教史料记载和有关专家研究论证,《四部医经》(藏文略)是藏族现存的最早的医药专著说该书是拥仲本教创始人辛饶米沃之子杰布赤西(藏文略)所著,成书于公元前1999年。后于公元9世纪藏族著名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等人对《四部医经》进行研究、充实、补充、修订后,形成藏医学名著《四部医典》。

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月王药诊》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类440种、动物类260种、矿物类80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特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

藏药发展

解放前的旧西藏,作为藏医药的发祥地,西藏仅有三所规模极小的官办藏医药机构,没有一张病床,从业人员不足百名,民间藏医数量十分有限,藏医药事业发展缓慢,广大劳动人民有病得不到医治,挣扎在贫病交加的死亡线上。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政府以及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对藏医药发展的扶持力度,把藏医药纳入西藏医疗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在藏医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把继承、提高和发展藏医药作为工作重点,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促进西藏经济发展作为藏医药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加强了藏医药机构和服务能力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努力促进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建设,藏医药业开创了新局面。

藏药功效

藏药使用的药材主要源自世界四大超纯净地区之一的青藏高原,天然纯净,没有污染。药材大多生长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昼夜温差大、湿差大、紫外线强烈、无污染的特殊生态环境,造就了藏药药材的高活性、无污染、药力足的特性,其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大大高于其他同类药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风湿骨病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

水母雪莲花,具有温肾壮阳、温经散寒、祛寒化痰、祛风除湿之功效,用于预防和治疗阳痿、月经不调、小腹痛、胎衣不下、肺寒咳嗽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外敷止血消肿。

藏药藏红花,具有调经、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清肝热、血瘀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内外出血、肺炎、身体衰弱、培元健身,是肝病良药。

藏药冬虫夏草,具有滋肺、补肾,平衡阴阳、延缓衰老、对防癌抗癌、贫血虚弱、乙肝、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起固本作用。用于肺痨、老年慢性支气炎、咯血、阳痿遗精、肾虚腰痛、食欲不振、老年体弱气血亏损及中医之寒症。

小叶杜鹃,生于海拔3600m的高山草原,又名“黑香柴”。为杜鹃花科植物头花杜鹃的叶或花。具有祛痰止咳,暖胃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咳喘多痰,胃寒腹痛。

红景天,具有抗疲劳,耐缺氧,调节免疫,提高脑力,增强体力等特殊功效。性凉、味涩,《晶珠本草》载其养肺、消热、滋补元气、去口臭。

大花黄牡丹,将牡丹的根加工制成“丹皮”,是名贵的藏草药。其性微寒,味辛,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经之作用,还有降低血压、抗菌消炎之功效,养血和肝,散郁祛瘀。

藏药都是纯天然、野生的植物、动物、矿物药材,这些药的生长过程是纯自然的、没有受空气、化学污染,保持了原药的纯净性。青藏高原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也是四大超净区之一,日照时间长、蓝紫外线丰富、空气清澄、昼夜温差大。藏药植物不仅抗寒、抗旱,光合作用充分,药用有效成分积累高,生活物性强,是藏药之所以强劲纯正、疗效显著的重要原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