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化工设计竞赛】Aspen的实战详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spen教学视频 【全国化工设计竞赛】Aspen的实战详解

【全国化工设计竞赛】Aspen的实战详解

#【全国化工设计竞赛】Aspen的实战详解|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

        随着比赛的进行,各个队伍将会进入新的阶段,即“循环”的加入。循环怎么加?不收敛怎么解决?这都是经常困扰各位的地方。但由于不同队伍的情况不一样,所以不能给一个较为精确的指导,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技巧来帮助各位渡过这个难关。

Part 1  为什么要加循环?

       一个完善的工艺流程应该包括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包括原料和产物)的资源化利用。 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答:借助循环。

       循环是能量和物质综合利用的体现。在一个工艺中,物质的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0%,甚至有的物质利用率非常之低,但它又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原料,因为受转化率和选择性的限制,导致很难全部生成目标产物,怎么办?和产物分离出来,打回去重新反应。像这种回去的过程就可以称之为循环。

        接着,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将循环回去的原料流股称之为B,新加进去的原料流股称之为A,那么,A和B能一样吗?不一样,此时的B无论是纯度还是其本身的状态(温度、压力等)都和A有了一定区别,而我们想要使其变得和A一样,怎么办?通过加换热器或者泵、风机改变其状态,通过塔或其他分离设备提高其纯度,具体到什么程度,那要根据自己队伍的工艺来分析。也许B比A更好呢?这也不是不可能。

图1.1 简单的循环

       比如,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况,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分离出B流股的温度要大于进料温度,那么B流股的这股热量是不是可以用在其他方面?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由此观之,循环的加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几乎可以称之为对工艺的重塑,我们应该非常重视,并且要为该阶段的模拟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上述只提到了一种循环的情况,在比赛中应用的还有很多,比如吸收剂的循环,萃取剂的循环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不应该为了把所有东西都利用上而强加循环,而是为了节约成本才加的循环(减少三废排放也是一个关键点),如果只有很少的物质或能量可以利用,那么我们完全是没有必要加的。但还要注意的是:比赛的评分标准中明确要求了要加循环,所以说我们应该找准关键的地方加循环,而一些次要的地方少加,既可以为后面的经济核算降低成本,也可以减少做模拟同学的负担。

Part 2  循环怎么加?

      通过上部分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加循环的目的所在。接下来我们详细介绍循环的选择与添加。

Q1: 循环点的选择

        我们来看一下有关循环的评分细则,在《“现代设计方法”专项评审 评分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到全流程应该划分为多个工段,并且每个工段都应该包含至少1个循环。比如你们的工艺有3个工段,那么每个工段都应该有一个循环,总共至少3个循环。但在实际比赛中,往往还包括跨工段循环等等,而且循环数越多也越能体现工艺的复杂性。如果我们想要冲击好的名次,就应该往多了去做,如果求稳,就少做一些。

图2.1 评分标准

      我们在比赛中应考虑的循环点有这几个。

(1)原料转化率达不到

        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原料的转化率可能不是太高,这时我们采取的一个方式就是将原料循环回去。这时有两种选择,一是从反应器出来的流股直接分为两份,一部分循环,另一部分按照流程继续走下去,这种方式往往是多段反应器串联。二是从反应器出来的流股,经由分离单元等一系列操作后,使原料分离出来进行循环,产物进入下一流程。这两种各有其优点。

图2.2 原料的循环

(2)吸收剂的再生

       对于吸收-解析单元,解析塔的作用是对吸收剂的再生操作,一方面使吸收剂循环利用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将所吸收的物质解析出来也是一种提纯,可以作为副产品销售出去。

图2.3 吸收-解析单元

(3)萃取剂的回收

       对于萃取单元,将混合物溶液中某些化合物组分,用另外一种液体(萃取剂)将其提取出来,使其得到分离提纯。这种过程称作萃取。在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的用量往往是大量的,如果不对其进行循环回收,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成本巨大。因此我们也需要对萃取剂进行循环。这也是一种循环操作。

(4)其他

       没想起来。

Q2:Aspen中循环计算的原理

       Aspen Plus中的单元模块计算方法默认为序贯模块法,也就是说我们输入进料参数和设备参数后,Aspen会进行计算得出输出物流参数。但是当我们加入循环后,我们循环回来的这条物流往往是不赋予值的,而它也算是进料流股了。这就有点意思了。

图2.4 循环的物流一脸懵逼

        此时Aspen对应的操作则是选择一条流股作为撕裂流股(这一条流股经常是循环流股,但也不一定),给其赋予一个估计值,然后进行迭代计算。这里我们介绍一下撕裂流股的定义:

图2.5 某大神的介绍

        上图对撕裂流股的介绍已经很详细了,撕裂流股就可以看作是为了方便进行迭代计算,而赋予初值的一条流股。Aspen在计算中往往会自主选择流股来进行断裂。Aspen本身选择的流股可能不是那么的好,如果我们不进行操作的话,有很大的可能不会收敛。

       所以我们往往还要自己选择一条或者多条流股进行断裂,并且给其赋予初值,这不仅有助于收敛,而且能加快运行速度。

图2.6 设置撕裂流

Q2:添加循环的操作

            看Part 3

Part 3 循环实例

      可能上面讲了那么多,许多同学还是很懵逼,不知道我在讲些什么。接下来我将详细讲几个例子,在这些例子中我不仅会讲述如何添加循环,还会重点讲述我们做模拟的思路,包括如何和工艺联系起来?怎样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等等。

请结合本视频观看。

例1 

       来源:《化工过程模拟实训-Aspen Plus教程(第二版)》例11.3

       注:我不只是讲题,在讲题的过程中我会把一些经验技巧也分享出来,包括一些重要的思维方式等等。所以我建议各位自己先看一遍题目,无论做不做得出来,最好都再听我去讲一遍。

      本题的求解思路有点类似于简化的比赛求解过程,所以我会以比赛的形式来讲题(后面加括号备注)。

      首先我们明确我们的目的: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制苯乙烯(比赛中任务书给出,通过查阅文献确定上下游)

      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查文献得出)

图3.1 反应方程式

       我们设计的产量为:苯乙烯24万吨/年,开工周期为8000h。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简单的设计出工艺流程:

图3.2 简单的工艺流程

  (1)     我们以反应器为中心,逐步展开。首先是进料。

        进料量未知:根据年产量和转化率来进行简单的推算:

图3.3 甲苯流量计算过程    、

        由上式算出甲苯的进料量为490.75kmo/h。由于甲醇和甲苯的计量比是1:1的关系,所以设置甲醇的进料量也为490.75kmol/h。(实际比赛中要看动力学方程,甲醇的量是否对甲苯转化率有影响,如果有的话可能甲醇的比例要稍微高一点)

        反应条件为:反应物状态495℃,400kpa。气相反应,绝热操作,压降70kpa。(查文献得出,可能还需要优化)

       其中:苯乙烯摩尔转化率为0.5878,乙苯摩尔转化率为0.1212(在比赛中由动力学限制)

       那么我们反应器前后的参数都可以输入,并且运行。

图3.4 反应器输入

(2)        接下来考虑产物的分离,从反应器出来的物质有H2,H2O,以及有机相。由于物质较少,而且也挺好分离的,那么我们考虑用一个三相分离器(实际比赛中这股流股要复杂的多,而且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分相器就能分离的,这时候就考验各位的化工知识的水平了,也是展现自己的特色之一)

        由于从反应器出来的流股温度较高,因此我们在分相器之前加入一个冷却器(该冷却器不仅能提高分离效果,而且可以将热量综合利用,在比赛中可以通过换热网络来分析)。

图3.6 加入分相器

        接下来输入设备参数,冷凝器温度38℃,压降10kpa;分相器温度38℃,压降10kpa(本题中所有换热器的压降均为10kpa),分离器的物性方法改为UNIFAC,以便于分离。(温度参数往往是根据文献得到的一个参考,然后灵敏度分析得出最佳值,压降可以根据经验得到,影响不算多大)

图3.5 冷却器和分离器参数输入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分离器往往不可能将产物苯乙烯全部分离出来,但我们的产量是不能变的,所以我们需要对进料量作适当的调整,给这个分离器的产物损耗提高一个余量,因此需要添加设计规定来看看进料量改为多少合适。

        我们设置自变量为进料甲苯(S10),因变量为分离器油相采出的苯乙烯量(S14)。同时添加一个计算器,使甲醇和甲苯的变化量一样。

图3.6 设计规定图3.7 计算器规定

  (3)     运行后分析结果,发现分相器分离的三股流股,主要包含的物质分别为①氢气②苯乙烯和其他有机杂质③甲醇和水。我们思考对这三股流股分别进行处理。甲醇可以循环,水的存在会影响反应的效果,那么我们将其和水分离出来,再进行循环。   

图3.7 分相器分离结果

        甲醇和水的分离我们常用精馏分离,这里面我们只用一个简单的精馏塔进行分离。(在比赛中这一点也是创新点的加入地方之一,比如工业中分离甲醇和水为了节约能量常用双效精馏)

        这里面我们根据进塔物料的参数来添加设备,进塔的压力为145kpa(这个我估计是出题人根据前期模拟的一个探索过程,得出的进料板的压力在145kpa左右),所以,我们加一个泄压阀,另外在工业上,精馏塔的进料通常为泡点进料, 那么我们加热到VAPOR FRAC为0的状态即为泡点。换热器的压降为10kpa,这样甲醇的回收单元我们可以建立如下图所示:

图3.8 甲醇回收单元模拟    

        (塔参数可以根据工艺设计的期望值用D塔计算得出,然后换入到R塔中,或者文献中提出的。)本题中给出了塔参数,那么按照题中那样输入。参数输入如下图所示:

图3.8 甲醇回收单元参数输入

        我们的目的是塔顶采出纯度尽可能高的甲醇,塔釜损失的甲醇尽可能少(塔底甲醇的质量分数小于60ppm,保证塔顶水的摩尔分数小于0.001)。题中给的参数并不能满足分离要求(这很正常),于是用塔内设计规定来改变某些参数以达到目的。塔板数我们就不改变了(因为总塔板一变化,塔内压力就会变化,进料板数和压力也要变,牵扯的东西很多)。我们先改变回流比和塔顶采出量试试能不能满足要求。

图3.9 对塔釜甲醇纯度进行限制

  

图3.10 对塔顶水的分数进行限制

 

图3.11 设置变量

        运行模拟,发现差不多能满足要求,但这时我们先不急着把S17连接到反应器上,看看其他流股是不是也有甲醇可以分离循环。我们进行下一步,思考产品的的去处,如何分离,能分离到什么程度。

图3.12 甲醇塔流股结果 

    (4)    产品流股S14中含有未反应的甲苯、副产物乙苯和少量水和甲醇。因此我们首先考虑分离甲苯。和回收甲醇操作一样,加入泄压阀泄压,然后加入换热器使其泡点进料,利用精馏塔分离甲苯(在比赛中这一点也可以进行自由发挥)。

图3.13 甲苯分离单元

         接下来的操作和甲醇回收操作一样,设置塔内规范,来尽可能地将甲苯分离出来。

图3.14 甲苯回收单元参数输入

        此时我们需要注意,为了保证总产量不变,所以我们从甲苯回收塔出来的产品流股必须含有288.46kmol/hr的流量。这时设置的变量的仍是进料量,而且需要把第一个流股设计规定删除掉(为了保证后面有288.46kmo/hr,那么S14必须得大于这个数)。其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错误和警告,在视频中我会详细讲解。而且书中的有些操作并不是太规范,虽然影响不大。

图3.15 塔内设计规定以及流程设计规定

      好的,到了目前这个地步,大批量的原料几乎都已经分离出来了,也许产品流股还夹带着部分的原料,但那些完全没有必要循环回来,两点原因:一方面,再循环回来需要添加许多设备,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而且也增加了模拟的难度。另一方面,虽然只分离少量的原料但对于能量的损耗却是巨大的,得不偿失。(我们比赛中思考改进工艺的思路也应该像这样来进行思考)。

  (5)        我们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将分离出来的流股循环回去。前文已经提到,后续循环回来的流股的状态还是纯度都已改变,所以我们要添加压力变送设备和换热器对其进行一些修正,使其尽可能地与原料差不多。

        然后我们还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进反应器的原料一开始就有那样的温度和压力吗?仔细一想就知道不是的。通常来说,原料一般储存在罐里,然后罐的温度和压力一般都是常温(25℃)常压(1atm),当然,我说的是一般!为了使这些原料能达到我们反应的程度,我们需要给其变压变温,甚至有的时候,原料需要我们自己反应或提纯,这都是很正常的。本题只需要变温变压即可。于是我们得到如下流程:

图3.16 循环流程

          来看上图,进料的两股原料分别为甲醇和甲苯,经过加压后,达到了反应的进料压力(已计算后续设备压降损失),然后通过换热器进行相变(给后面的加热炉分担压力),全部混合。然后上面这条流股主要是甲苯循环,也含有部分其他杂质,经过加压和换热后,达到了和进料流股差不多的状态。下面的这条流股主要是甲醇循环,经过加压和换热后,达到了和进料流股差不多的状态。这两股流股再与进料流股混合,然后一同送入加热炉进行进一步加热,达到反应温度。

            由于前面对产物的产量进行了规定(288.46kmol/h),而S10已经变成了中间的一条流股(这时我们不要删除初值,而是留在那有助于收敛),因此需要对前面的两条输入流股做设计规定。这时候还要注意的是,循环的计算是一种反复的迭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值会不断的变化,而前面做的塔内的设计规定需要删除,把结果代替原来的值。

          这一段过程非常复杂,由于篇幅限制,我会在视频中详细介绍,请各位务必看我的视频分析!

图3.17 更改设计规定

         然后运行就结束了,这就是循环的添加操作。后面的一些过程都是些简单的分离,不涉及循环,我便不讲了。

        下期讲不收敛的一些常见办法(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发下期,毕竟我也没有太多时间,O(∩_∩)O)。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