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这东西有用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pologize歌曲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这东西有用吗?

创作背景这东西有用吗?

2023-12-01 1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每年最让我头痛的就是看学生的论文。尤其是看到表演类学生关于音乐作品认识和演奏技术分析这类的论文。几乎每个学生都会把作曲家生平和创作背景当做一个重点来写,然后真正跟音乐相关的一笔带过,真真是让人看得火大。

创作背景这东西有用吗?这玩意到底是什么?对音乐理解来说,这东西有价值吗?这些问题,我每年都会跟几个学生讲,可惜,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没听懂我说得是啥。

创作背景这东西,主要是指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所处的历史时期和所经历的事情,这些东西被人收集了起来,然后拿来作为理解他那个时期所创作的作品的一个史实依据。这个看上去好像是非常有逻辑的事情。但是事实上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

第一,创作在这个时期,不意味着构思就开始于这个时期。

第二,大型音乐作品不像歌曲,可以一天就从构思到写完,很多构思很久,时间跨越很长,用一个时间点的事情来作为依据有点欠妥。

第三,作曲家大多把创作和生活分的很开,相互影响并不多。

从实际角度来看,创作背景,在某些方面上可以理解作曲家的创作目的,但是,这个和理解作品可能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比如理查施特劳斯创作《死与净化》,大多数都认为是因为他在之前得重病,差点挂了,所以有所感悟写的这首作品,同时这首作品前面还有一首叙事诗。他本人和一些传统也确实向我们揭示了一些形象的象征意义,比如开头的节奏型:

我们通常认为这个听上去十分不平均的节奏型代表着这个病入膏肓者的心跳。这些东西我们确实可以从一些史料中了解也确实有助于我们去了解音乐形象,只不过这种了解充其量也就是外行的了解,也就是说,在专业领域,这些都是皮毛,就拿上面的节奏型来说,就算知道是心跳,如果演奏得不准确,那这个心跳也就没意义了。

我个人认为,一个创作背景的东西,理解一个歌曲,我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当然理解歌曲其实有歌词就够用了,只不过我们通过背景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写这么一首歌,比如我们了解我们当年抗日救亡歌曲的时候,了解那个时代的特点,群众音乐的特质,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作曲家创作歌曲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也仅仅限于这种特定的情况。但是如果要理解大型的作品,依靠这种只言片语一般的史料记载那就困难了。

大型作品,什么叫大型作品?就是内在结构复杂,变化多的作品。变化越多的作品,体现出的音乐性也就越复杂,越不容易依靠一个创作背景来理解它。我们国家总有个不太好的传统,那就是给作曲家贴标签,当然这些也是跟国外学的,国外一些给爱好者扫盲的书籍里面经常会用这种标签式的做法,这种贴标签的形式其实是非常不严谨的,起码是对作曲家一生的创作进行一个断章取义的举动,这会让我们很片面的去理解一个作曲家。就拿肖邦来说吧。我们说肖邦是钢琴诗人,是爱国的作曲家。但是我们很少说肖邦作品的诗意从哪里来,他纯粹的爱国主义作品其实也并不是特别的多,他更多的是把波兰的音乐要素和自己那种不屈的精神在音乐中表现出来了,但是他的音乐也有那种很沙龙式的,比如他大多数圆舞曲都是很有消遣性的。即使像第一叙事曲这样有一定文字内容作为内容支撑的作品,也是很复杂,情绪很多变的,很难用一个词两个词来概括它体现的情绪,像船歌,第四叙事曲这种复杂多变的东西,那就更没法以一种贴标签的东西去理解它了。用一些文字基础来理解音乐,这种方式用于歌曲还是可以的,或者作为解读作品的某个特定细节也许还讲得通,但是如果用来解读一个结构复杂,变化多的作品,这是非常行不通的。标题音乐在文字内容的帮助下,肯定对理解有帮助,但是这个帮助也非常非常的有限,比如德彪西的前奏曲《牧神午后》,即使我们知道了牧神是一个牛脸人身的这么一个怪物,有马拉美的诗作为文字基础,想真正的立即和把握这个作品,做出作曲家需要的那个气氛,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再就是,背景有时候会骗我们的。这也是我上面提到的,作曲家把生活和自己的工作分的很开。他个人的情感,对于他的工作的影响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大。比如,贝多芬的第二交响曲。如果研究创作背景会发现那是贝多芬人生最灰暗的时候,开始发现耳朵出问题了,焦虑,想自杀,甚至写了遗嘱(虽然我觉得那就是矫情)。但是第二交响曲却是一首阳光到闪亮的作品,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都充满了活力,第二乐章就像是田园画一样充满了恬静的感觉,第三乐章作为音乐史上交响曲中第一首谐谑曲也充满了喜感。这么一首作品,和他当时的生活状态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当然我想也没有哪个人会真的想用这个创作背景来理解这部作品,因为这太夸张了。事实上,我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在工作中也许会受情绪的影响,但是这种失控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本身就是一件低概率事件。音乐可以传导出情绪不假,但是音乐情绪表达都是有以手段作为基础的。所以,背景这东西,对于理解作品有时候还是有点鸡肋。

对作品的理解,无论如何还是在于作品本身。我个人也首演过一些新创作的作品,跟作曲家交流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和音乐中具体的手段结合在一起,以及自己选用的素材和表现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即使有作曲家的帮助,如果读谱过程中没有识别到这些音乐素材的使用,或者音乐素材的处理方式,即使作曲家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他要干嘛,在演绎的时候,一样会抓瞎。在我们面对经典作品的时候,作曲家大多都已经故去起码一个世纪的情况下,我们肯定也会遇到一些期待与作曲家能够商讨的情况,就像我上学的时候,我教授Bramall先生就说过一句话:真想往天堂里架根电话线。当然,这也仅仅是针对一些细节而已,大部分的音乐内容,从谱面上理解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理解乐谱的内容比研究什么背景要靠谱得多,因为作曲家创作的是音乐作品本身,而不是拿着作品给我们讲故事,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拿着作品讲故事,好多时候是讲不通的,欧洲音乐的思维跟我们不一样。梁祝,如果没有文字的解释,可能听起来就不是那个意思了。但是一首莫扎特的交响曲,有没有文字解释,都是可以的,怎么理解也都不会错,这种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是我们学习西洋音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不能按照我们的音乐想法去理解西方音乐,这就等同于用我们的语言逻辑去看英语,这样学肯定是学不好的。

综合的讲一下,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看个热闹还是挺有意思的。有时候八卦一下也比较有乐趣。但是想通过看背景理解作品,那真的就是走错地方了。哪怕能找到那段时间作曲家跟谁谈恋爱,去哪里散步,每顿吃的是什么,也没法用来理解他的作品。因为这些和音乐创作基本上不沾边。理解作品还是要从乐谱本身入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作曲家把他们需要的一切都写在乐谱中了。更不要说,相当多的作品我们基本上找不到太多的史料作为背景研究的,到时候还是要根据乐谱的提示来完成演奏任务。所以,背景这东西看看就好,千万别当真了,确实没有什么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