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ADHD发展简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dhd的发展 你不知道的ADHD发展简史

你不知道的ADHD发展简史

2023-11-06 22: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你不知道的ADHD发展简史 多动症多动症 2022-06-06 08:30 1784 0 0 有人认为ADHD是个本不该存在的谎言,也有人认为ADHD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病”,更有人因此对ADHD患者产生了偏见,那么ADHD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

其实从欧洲国家的临床报告开始,ADHD的概念由来已久。超过两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该疾病的体征和症状的临床意义。尽管这些早期报告并未使用“ADHD”一词,但它们描述了表现出我们现在认识ADHD的症状和障碍的儿童。

通过参阅《世界ADHD联盟国际共识声明:关于ADHD的208个基于证据的结论》与知乎多动症专栏的文章《多动症及其治疗的历史》,本文梳理出ADHD的发展简史。具体内容如下。

1654475630118902.jpg

(图片来源:首都医科大学)

1775年,德国医生Melchior Adam Weikard,撰写了第一本描述ADHD相关症状、原因、发病特点的书《Der Philosophische Arzt》,提出情绪、行为的紊乱是由生理/医学原因引起的(Melchior Adam Weikard,1775)。

1798年,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的Alexander Crichton,在医学教科书中描述了一种类似的疾病(超出正常范围的注意力不集中),并提出与冲动、多动、情绪反应有关(Palmer and Finger,2001)。

1845年,德国法兰克福第一家精神病医院负责人Heinrich Hoffmann,在一本儿童读物《Struwwelpeter》中描述了多动症和注意力缺陷,记录了类似ADHD的行为及其损害(Hoffmann,1990)

1887-1901年,Désiré-Magloire Bourneville, Charles Boulanger, Georges Paul-Boncour和Jean Philippe,在法国的医学和教育文章中对近乎ADHD的疾病进行了描述(Martinez-Badia and Martinez-Raga,2015)。

1654475759290372.jpg

1902年,George Still,在一份科学期刊上第一次描述了与现在ADHD的诊断极为相似的一系列症状(Still,1902a,b,c)。他观察到,一组20名“行为受到干扰”的孩子很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他指出,这些症状在男孩中更为常见,似乎与智力或家庭环境无关。

1907年,Augusto Vidal Perera,撰写了西班牙第一部儿童精神病学纲要。他描述了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对小学生的影响(Vidal Perera,1907)。

1917年,西班牙神经学家和精神病学家Gonzalo Rodriguez-Lafora,描述了儿童多动症的症状,并提出这些症状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脑部疾病引起的(Lafora,1917)。

1922年,英国领先的精神障碍专家Alfred F. Tredgold表示,行为模式来自生理学——可能是大脑的差异或脑损伤——而不是性格缺陷或缺乏纪律。这是朝着“医学化”大脑活动导致的ADHD症状迈出的第一步,而不是将它们简单地视为不良行为。

1923年,研究员Franklin Ebaugh,通过研究从昏睡脑炎中幸存下来的儿童,提供了证据表明ADHD可由脑损伤引起。

图片 3.jpg

1932年,来自德国的Franz Kramer and Hans Pollnow,描述了一种类似ADHD的综合症,并创造了“多动症(hyperkinetic disorder)”一词,该术语后来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采用(Kramer and Pollnow,1932;Neumarker,2005)。

1936年,苯丙胺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

1937年,来自美国的Charles Bradley,指出ADHD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的特殊形式,并发现一种苯丙胺类药物(安非他命)可以减少类似多动症的症状(Brad-ley,1937)。

1940-1966年,随着对疾病的逐步认识,儿童类似多动症的症状被描述为“脑损伤综合征”(1947)、“轻微脑损伤综合征”(1949)与“轻微脑功能失调”(1966)。

1952年,第一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出版。DSM包括被广泛认为是临床医生的权威参考症状,并指导诊断哪些疾病以及如何诊断。但没有提到像注意力缺陷障碍或其症状的情况,只有一种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的情况,这表明表现出过度活跃行为的孩子有脑损伤,即使没有出现任何身体迹象。

1955年,治疗成人精神疾病的新药物问世,开始了使用镇静剂和兴奋剂促进精神健康的新阶段。这重新激发了人们对用药物治疗多动和情绪不安的儿童的兴趣。氯丙嗪被建议作为多动症儿童的潜在治疗方法,但它不会成为苯丙胺和右旋糖酐的替代品。

1956年,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创建了精神药理学研究分会(PRB),以开发新的精神科药物。

1654475902209603.jpg

1957年,我们今天所知的多动症被三位医学研究人员莫里斯劳弗、埃里克丹霍夫和杰拉尔德所罗门命名为多动性冲动障碍;Laufer和Denhoff首次提到利他林是该病症的潜在治疗方法。

1958年,精神药理学研究分会(PRB)举办了第一次关于使用精神药物治疗儿童的会议。

1956-1958年,Morris,O’Neal,对患者进行了随访研究,发现轻微脑损伤综合征的相关行为会持续存在到成年期(Morris et al.,1956;O’Neal and Robins,1958)。

1960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哌醋甲酯(利他林)用于治疗儿童行为障碍。

1968年,第二版DSM开始印刷。它包括“多动冲动障碍”,这是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首次认识到现在称为ADHD的症状。

1970年,公众越来越关注滥用药物——尤其是兴奋剂。美国国会通过了《综合药物滥用预防和控制法案》,将苯丙胺和哌醋甲酯归类为附表III物质——限制患者可以接受的补充剂数量,以及单个处方的有效期。

1971年,在美国各地广泛滥用兴奋剂的情况下,苯丙胺和哌醋甲酯被重新归类为附表II药物。Paul Wender博士出版了一本书,其中提到了多动症如何在家庭中发生,为多动症的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Leon Eisenberg博士和Keith Conners博士获得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的资助,用于研究哌甲酯。

1975年,广泛的媒体闪电战声称兴奋剂是危险的,不应用于治疗“可疑的诊断”。Benjamin Feingold提出多动症是由饮食引起的,而不是基于大脑的疾病。公众强烈反对用兴奋剂治疗多动症,尤其是利他林。

1978年,几十年来,对兴奋剂药物的积极反应被认为是儿童患有精神障碍的证据。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的研究员Judith Rappaport发现,兴奋剂对有或没有多动或行为问题的儿童都有相似的影响——这加剧了围绕兴奋剂药物的争议。

1654475968126473.jpg

1980年,发布第三版DSM。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将多动冲动障碍的名称更改为注意力缺陷障碍(ADD)。这是这组症状第一次以其最广为人知的现代名称来命名。

1987年,DSM第三版修订版(DSM-III-R)发布,它删除了亚型,并将该病症重新命名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前称为无多动症的ADD现在称为未分化ADD。

在1990年代,多动症的诊断开始增加。不知道这是患病儿童数量的变化,还是诊断意识增加导致变化。到1991年,哌甲酯处方达到400万,苯丙胺处方达到130万。

1994年,DSM-IV将ADHD分为三个亚型: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型、主要是多动型冲动型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2000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发布了诊断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指南。

200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发布了多动症儿童的治疗指南,并建议将兴奋剂药物与行为疗法一起作为缓解症状的最佳方法。

2002年,第一种非兴奋剂药物Strattera(托莫西汀)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多动症。

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发布更新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扩大诊断的年龄范围、行为干预的范围和新的临床过程指南。

2013年,DSM-V发布,包括针对ADHD的每个诊断标准的语言更改。ADHD的亚型现在被称为“表现”,这种情况可以被描述为轻度、中度或重度。这些描述比以前的版本更适用于青少年和成人,但没有为这些群体创建新的症状集。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融教之家”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 读者、传递行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 “融教之家(rhjyzone)”公众号后,非常感谢!

ADHD多动障碍多动症 我有话说 共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怎样协助孩子适应课堂?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怎样协助孩子适应课堂? 用融合消弭孤独,心智障碍者的融合之路 用融合消弭孤独,心智障碍者的融合之路 特教老师用【爱】撑起特殊孩子们的精彩人生 特教老师用【爱】撑起特殊孩子们的精彩人生 一场特殊的义诊,让孤独症家庭可以走出“孤独” 一场特殊的义诊,让孤独症家庭可以走出“孤独” 事关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温州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事关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温州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普校vs特校,孩子的出路在哪里?专家是这样回答的 普校vs特校,孩子的出路在哪里?专家是这样回答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