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精选多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Windows找不到文件,请确定文件名是否正确后,再试一次 信息技术课(精选多篇)

信息技术课(精选多篇)

2023-01-17 10: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推荐第1篇:信息技术课听后感

信息技术课听后感

2010年11月27号-29号第八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暨现代教育学术年会在我校隆重举行,这次活动让我感悟很深。有机会聆听全国各地区的优秀教师说课以及同题异构。通过听课,感受颇深。

大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整合教学”,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全国各省市的400多个代表参加此次大赛,举办“同题异构”课决赛。今年的大赛特别强调方法的创新,通过创新来进行学科教学整合,以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选手在这里展示他们的风采,许多同行在这里观摩学习,使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得到交流和沟通,赛课现场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从听课中我意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

不同的学科,它有不同的课程特点,我们首先应该要基于这样一点呢,对此进行不同的整合。从而在此基础上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整合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的理解为基本目标的,这种教学十分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学习形态。这种学习形态应注重学习过程的设计,即整合过程的设计。 3.注重综合学习

为了培养面向21世纪的创新人才,在教学中,与学科知识的专业学习相比较,我们更应重视知识综合应用的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是以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为基本目的的学习形态。自我生存能力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地确定课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我判断、相互交流、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教育中,这种能力可通过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予以培养。在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4.注重体验学习

5.提倡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这里所提倡的协作学习是在充分利用各种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学习形态。他能充分表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有效地培养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协作学习也可以实现不同地域的合作,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进行校际间、国际间、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学生在这种交流中进行学习,实现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多运用这样的方法,尽快让自己的课堂更具时效性,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信息。

推荐第2篇:信息技术课工作总结

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本学年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纲要的要求,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

在这一个学年里,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一年来,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教学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做好各项工作。

二、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制作课件,准备各种直观教学软件,搜集制作各知识点优秀案例展示给学生。,在备课组长的组织带领下:我们经常交流学习,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我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以情景教学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及时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模式。3.教学内容选取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注重趣味性,启发性,探索性和开放性。教学活动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4.认真的对待学生的作品,将学生优秀作品展示给同学们观看。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五年级,本学期主是学习的是word的制作,首先制作一个个性贺卡引导学生,向学生讲解word的强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解、演示的手法,使学生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同时给学生充分时间练习。学生通过制作电子板报,增加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二、个人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网络知识,同时,帮助其它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同时负责本学期微机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考勤方面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时刻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5.在教学中,我还建立自己的课堂博客,将自己每一节课课程内容上传到网络上,通过视频方式展现给同学们看,,学生如若忘记如何操作时,只要登陆上网又可以学到许多信息技术课上的知识,另外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区上传到我的博客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性趣与自信心,有效地将学生迷恋网络转变为利用网络。

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在课程改革推进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大纲, ,使信息技术课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推荐第3篇:信息技术课论文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特殊性,要教好这门课更需要通过好的设计才能将学生调动起来,才能有更好的课堂效果。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课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信息技术课论文

1摘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教育部提出了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那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我们的所思。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做一些总结。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学科;整合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合理的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现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相整合的几点思考总结如下:

一、整合――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所谓“整合”,其核心就是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充实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整合,不是简单的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想叠加,不是仅仅使用几张幻灯片,用一用事物投影。而是将信息技术真正的为教学服务。实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交互化;学习环境的时代化,全球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是对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在整合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习的空间,打开学生学习的闸门。传统的课堂教学正向着数学活动课的形式转变。教学中只有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采用多种形式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在活动中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常常听到许多同学说,不喜欢数学,所以学不好。为什么许多的孩子对数学缺少兴趣呢?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又如:在教学一章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的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搜集生活中的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数据信息,可以用例子来说明。如:一把尺子20厘米等。学生带回教室的数据有一头大象有多重,闰年有多少天,地球和月亮间的距离是多少、、、。通过搜集材料,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认识了各种的长度,面积,重量,时间的单位。通过小组交流合作,不仅很快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增强了生活知识,在生活中感受了数学的魅力。

三、多媒体为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兴趣,利于很好的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原来有5只鸡,又来了9只鸡。学生在观察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表示的意义。引出“合并”。多媒体展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形象生动,学生能很好的理解。

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固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在整合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必须注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教材的贴近。需与教材的科学性相结合,切忌粗造滥制,牵强附会,为电教而电教而撇开为教材内容服务的目的。只有钻研教材,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的重点难点,了解传统的教学缺少什么(或者说要补充什么),设身处地从教学实际出发,表现手法和形式上也要严谨周密,紧扣教学目标,避免让学生产生错误理解。在使用现代电教媒体进行教学时,必须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果在次要的内容上运用信息媒体,那只能是费时费力。

2.信息技术不能替代某些教学媒体而统一于课堂。现代信息技术固然有其无比优越的特性,但它仍不能完全替代某些媒体,比如在一些量与计量的教学中,显然不如用尺子度量来体会长度,用手掂来体会质量,观察实物钟表来认识时间更具有实效性

3.用多媒体教学,不要丢了课堂板书。板书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老师的板书了解老师的情感,把握教材内容。并且,板书比较的直观,且能传递板书本身以外的较多信息。还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4.实效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考虑它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属于“画蛇添足’,效果不明显的就干脆不用或少用。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可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一节课,讲台上摆满各种教具,收录机、投影机、电视机等都用上了,教师讲课热闹得很,就像变法戏、玩耍杂,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提高课堂效果的作用,最后成为教改的点缀和累赘。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过多过滥就变成了玩耍杂,费时费力,又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以上是我对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几点体会。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思考,探索。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信息技术课论文

2摘 要 针对高校传统毕业论文管理模式中普遍存在难以协调、格式不统

一、不易归档保存以及检索不便等问题,提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毕业论文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利用PHP语言实现的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经过多年运行,证明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为高校其他方面管理提供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信息技术;PHP;高校管理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对4年来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各种技能的检验和总结,亦是培养和检验本科生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对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带来诸多新问题。故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高效率管理,以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一个值得高校相关管理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1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各类高校有关部门尽管制定了详细的毕业论文工作手册、毕业论文管理规定以及实施细则等诸多条例来规范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与监控毕业论文质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传统手工方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1 指导教师出题方面

传统的教师出题方式弊端凸显。由于各个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不同,研究重点不一样,而且学历结构均不相同,因此,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指导教师出同样多的论文题目,也不可能要求全体教师指导同样数量的学生。另外,学生的水平不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也不一样,因此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对于指导教师拟出的论文题目,学生不感兴趣甚至难以完成,相反学生喜欢研究的论文题目又没有教师指导,最终造成毕业论文题目质量下降[1]。

另外,由于局限于传统的手工出题方式,各指导教师相互间鲜有沟通,难以协调,极易出现多个教师出题相似甚至雷同的现象,亦有可能出现前后几年论文题目重复的现象。

1.2 学生选题方面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论文选题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形式的发展[2],以前一个专业由于人数少,论文选题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现在有的专业的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上百人,因此有可能出现学生和教师的搭配问题。传统的选题常带有指令性,较少尊重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于是就造成学生不能够选到自己喜欢的指导教师或是自己喜欢的论文题目,而有的教师也不能指导自己钟爱的学生。有的教师由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生感兴趣的方向不一致,但又不愿意更改自己出的题目,因此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情绪,使得论文质量下降。另外,大多数高校均对不同的职称指导的学生人数有规定,但传统的选题方式比较难以实现。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选题现场的组织问题,由于学生和教师人数众多,现场的混乱和嘈杂也很难使得选题的过程顺利进行。

1.3 论文指导过程中时间控制方面

各个高校均对论文的出题、选题、开题、答辩、保存论文等有统一的时间规定,但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很难实现这一点。首先,由于大部分教师均有自己的日常科研和教学任务以及其他因素,难以在规定的短期时间内拟出高质量的论文题目,从而造成出题时间不统一;其次,由于临近毕业,大部分毕业生在外面实习或找工作,若全部召集起来进行选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而造成毕业生选题时间难以统一;再次,完成论文、上交保存论文时间也不尽相同。总而言之,由于各个专业、各个院系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实际情形不一样,最终造成整个学校的论文工作进度不一致,致使教务处和学校领导难以对论文工作进行宏观协调。

1.4 毕业论文以及所有与之相关表格的格式统一方面

这应该是传统管理方式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了。在传统的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的表格填写、最终的论文定稿等均有可能出现功亏一篑的情形:格式不一致。具体体现在:1)教师出题时填写的论文题目审批表、给学生下达的任务书等有可能不符合格式要求;2)学生选题后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完成论文后的毕业论文格式等有可能不统一;3)各专业、院系的教务秘书必须完成的各种统计表如开题论文记录、答辩记录、供选题情况表、选题分类统计表、指导教师配备表、毕业论文情况统计表、毕业论文成绩统计表等大量表格格式不一致。传统处理方式就是对这些表格一一进行手工调整,可以想象其麻烦程度和巨大的工作量,足以令有关教师和管理人员产生畏难情绪。

1.5 论文保存方面

传统的论文多半采用纸质方式进行保存。显然,这种保存方式存在诸多缺陷:一是纸质论文容易腐烂,保存时间太短,在进行管理和运输时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二是要占大量办公空间,多年的本科毕业论文累积起来似座小山,占用了有限的办公空间;三是不容易检索,如上级领导或兄弟院校进行论文经验交流时,或者查找需要满足某些条件的论文时,很难及时查找出符合要求的论文;四是不易进行分类管理和装订成册。

2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实现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社会大变革,由于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业已进入社会各行各业。高校的部分工作如教务管理、人事管理、毕业管理等已由传统手工管理方式逐步过度到办公自动化方式[3-4]。基于前述传统毕业论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开发一套完整的基于网络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系统运行后,连接校园网(甚至Internet网)上的任何电脑均能通过浏览器访问,不受时间和位置的限制,不需安装庞大的客户端软件,非常方便。

新系统完全摒弃传统手工操作方式,克服了相关缺陷,具有极大优势,体现在:1)能控制同一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无法重复且能设置几年内的选题难以雷同;2)满足学生和教师实现双向选择,及时避免多人选同一题的现象;3)各种毕业论文相关的统计表格自动生成,极大减轻教辅人员的工作量;4)管理者能对整个过程进行宏观调控,实时监控论文(设计)进度;5)容易调阅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6)易对论文长期保存;7)实现了毕业论文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8)易与毕业生评价系统、毕业生离校系统、校友系统、教务系统等其他相关系统进行对接,保证了学生毕业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系统中主要的用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管理员等。不同身份对应不同功能。

2.1 登录系统

任何用户必须先登录后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登录系统与学校的教务系统以及人事系统对接,学生和教师只要输入自己在学校数据库中的账号和密码即可。登录成功后系统自动显示登录者的相关信息,如教师的院系、职称、专业,或者学生的学号、院系、年级、专业等。显然与学校数据库的对接有助于论文管理系统中数据与学校保持一致,不会形成数据孤岛。

2.2 教师子系统

教师据人事系统和教务系统提供的登录名和密码,可登录至本学院、所在专业区域,尔后拟出所在专业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即学生待选题目,所出题目根据当年毕业生情况确定,但学生最终选择题目数(即教师能指导的最大学生数)由系统根据教师职称限定,如高级职称至多指导10名学生,而中级职称至多指导6名学生,初级职称不能指导学生等。其他功能均在拟定题目后确定,如在线填写选题审批表等表格、下达毕业论文任务指导书、查看是否有学生选择自己所出的题目且拒绝还是同意该学生的选取、打印全校统一格式的选题审批表与任务指导书、查看学生是否上传了论文的最终稿件、对最终定稿的论文进行电子签名等。签名意味着此次论文指导过程即宣告结束,学生和教师再也不能对论文、审批表、指导书等各种表格进行任何修改,当然下载和打印功能依然保留。

2.3 学生子系统

依据学籍管理系统提供的学号和密码登录后,学生自动进入所在的专业领域,并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等属性自动显示待选论文题目,学生通过查看论文题目和要求后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然后等待教师确定或拒绝,当选择某教师的学生人数等于系统限制后,其余学生则不能再选此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选择好论文题目后系统还提供其他功能,如根据教师留下的联系方式和教师联系,在选题系统结束前可以更改自己的选题,选题确定后在线下载打印全校统一格式的论文封面、论文中期检查表、开题报告等表格。选题的确定意味着学生进入到论文设计阶段,可以把论文初稿上传至服务器,以便指导教师进行在线查阅,给出修改意见,然后根据修改意见,不断修改自己的论文,直到最终定稿为止。定稿后,教师进行电子签名,学生再也不能修改,至此论文完成。

2.4 管理子系统

管理权限属院系专业负责人或相关领导,不同权限的管理员登录后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操作,如专业负责人只能关闭、打开所属专业的各个子系统,教务处和学校领导可以管理全校系统。其他功能包括输入(打印)论文成绩,下载全校统一格式的各种表格如开题论文记录、答辩记录、供选题情况表、选题分类统计表、指导教师配备表、毕业论文(设计)情况统计表、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统计表等,以及根据自己权限查阅有关专业、院系甚至全校的学生上传毕业论文的情况,指导整个毕业论文过程。

3 结语

系统的实现采用Linux平台和PHP语言编程运行,免费的MySQL数据库不但稳定而且免费,与PHP结合堪称完美。系统具有高效、免费、易维护的特点,只要极其廉价的硬件投入,就能为校园网上的全体教师和学生服务。

尽管开发成功后的系统已经在湖南农业大学校园网上运行多年,且切实减轻了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仍然存在不足:

1)不同专业要求明显不同,有的专业如机械制造等所传论文由于包含若干图形,所占空间极大,这导致上传论文分配空间不均衡;

2)有的专业涉及字符异常生僻(如各种外国文字、少数民族文字、古代文字等),故程序设计时一开始就要考虑到字符编码问题;

3)系统正常登录依赖于学籍系统和人事系统的正常运行,若相关系统崩溃,则本系统使用亦成问题;

4)教师出题后上传至系统等待学生咨询,学生选题后等待教师指导,二者过度依赖机器,造成交流过少。

故需要加强管理,人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传统论文指导方式人性化的一面。

参考文献

[1]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论[J].教育与职业,2007(29):46-47.[2]李卫祥,李长萍,冀满祥,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

305-307.

[3]毛洪贲,殷德顺,郭娟,等.基于.NET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0):

128-131.

[4]徐守萍,林伟君,温聪源.基于信息整合的经管类实验教学共享平台[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9):146-148.

信息技术课论文

3【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任课教师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效率 计算机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抽出两次课后时间开展信息技术课兴趣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扩大眼界,增强学生的兴趣。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组装电脑、编排打印文字材料、设计学校网站、举行班内小组比赛等。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全体学生都参加的操作竞赛,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寓教于乐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上机时间占70%,理论课教学时间只占30%。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上机课中应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时间一长热情就会下降,甚至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

二 提倡理论教学的精讲多练

1.应给予第一节课足够的重视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为学生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时要结合典型事例(最好辅以相应的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有一个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出学习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明白,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课时,一方面,教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要做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怎样的密切配合等,先让学生有一个必要的心理准备,为今后的学习尤其是上机课开个好头。

2.课堂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主

对于新课,只要学生能自学弄明白的问题,教师就不要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出层次分明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用“自己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让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最后教师再通过课堂小结使教学内容系统、完整。但应注意小结时要坚持以鼓励为原则,并且注意对学生已弄清楚的问题不要再重复。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而不繁杂,教学过程紧张而不忙乱;自身的教学效率与计算机的高效性要和谐一致,使学生亲身感受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

三 注重上机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有关操作的教学内容应安排在机房进行。配有多媒体教学网或大屏幕投影机的现代化机房,能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对暂不具备以上条件的机房,也应常备一台投影仪,教师要精心设计制作投影片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效教学的需要。

1.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学掌握。开始自学的内容要精少而简单,待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

2.注意巩固性练习和知识的整合创造

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跨学科学习。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强调了线性思维,而忽视了发散思维,这样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素质人才的。计算机的工具性,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跨学科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教师应让学生在巩固性练习中,多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如用“画笔”进行美术创作,用WPS for Windows或Word设计贺卡、海报,用Music作曲、用FoxBASE分析班级成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等。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又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注重程序设计的培养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选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只需学习十几个简单的语句,即可编出多种多样的程序。让学生学一点LOGO语言和Basic或Fox BASE语言的程序设计,学生用所学语句自己组合成程序,用来解决某个问题。如画图、奏曲、进行成绩分析等。这个过程对学生而言就是创造,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规划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是很好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指导今后的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自由发挥,学生的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

信息技术课论文

4摘 要: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自有其教学特点和方法。在此,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如下几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客观制定教学目标;结合内容,优选课堂教学方法;任务驱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作品赏析,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信息反馈,促进良性循环。

关键词:目标;效果;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着诸多不同,操作性强是它最主要的特点。教学中应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一、因材施教,客观制定教学目标

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同样一节课,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 针对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我结合现有教学条件、教材,分别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具体在课堂操作时,我采用学生自报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使每个学生能够客观、愉快地达到预期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我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为依据设计问题,制定符合各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地设计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的水平和能力都得到提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结合内容,优选课堂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介绍存储器时,我从学生所用的书包入手,引入存储器的内容。告诉他们,书包里的内容可以放在薄薄的软盘或小巧的优盘里,它们有易修改、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的特点,这样每天就不必背负沉重的书包了。至于学校图书馆里的内容可以放在小小的硬盘里,你们就可以把“图书馆”搬来搬去啦!学生大笑不已。这样既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协作学习。协作学习将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如进行指法训练,小学生对此兴趣相对较淡,学习自主性较差,而键盘指法又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所以必须设法让他们自觉地练习。在练习时,可对学生进行分组,挑选打得又快又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巡视检查其他同学的练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可开展竞赛。学生间的语言更贴近,相互间更容易沟通,因此,学生在这种以集体自主活动为主、互教互学的教学模式下,知识掌握得又快又好,且自始至终都在愉快地学习。

三、任务驱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即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具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完成在本堂课里教师预定的任务。例如:在教学“小报的编排”时,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要求完成作业。其中第一份作业是:录入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错误率在05%以下;并在文本中体现出一种格式(如首字下沉、并排字符、分栏、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等等);第二份作业要求体现学生的个性、水平和设计能力、审美观点。因为明确了学习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对比较枯燥的汉字录入学习有了兴趣。经过录入、反复修改、精心设计,当自己完成较为满意的作品时,学生均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设计潜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作品赏析,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对于实践练习,教师首先利用课前准备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精美电子作品(节日贺卡和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然后给出任务:完成习作。当学生欣赏完电子作品以后,会跃跃欲试,其创作欲望被充分地激发起来。由于教师没有给学生规定任何条条框框,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去创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则可充分地发挥出来。其间还可以提倡同学间相互讨论、交流、切磋,并且让那些操作能手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则巡回指导,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文字的插入位置、色彩、样式、艺术效果等,力求使作品富于创新、富有艺术性,这样学生的作品就会更有新意,更有创造性,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作品品评过程中,则采用作品交流评价的模式进行教学。同学之间的作品展览,更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和创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说出作品的创意,自己评价,然后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则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五、信息反馈,促进良性循环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注意信息的反馈和适时进行考核是不可缺少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理论题、有框架的作业设计模式来检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和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或根据学生回答和作业设计所反馈出的信息,分析学生接受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重点地指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对教学的进度、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依据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这样的信息反馈,既检查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又摸索清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沟通信息、了解需求,必然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要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学生的创

推荐第4篇:信息技术课总结

木垒县哈族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总结

木垒县哈族中学 :艾 山

一、教学方面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课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二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二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

3、学生方面:在转差促优上,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

4、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制作课件的高级阶段、网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二、德育渗透方面

1、通过对本册书的学习,在学习当中,不要忘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给集体争光添彩;以祖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而自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对软件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身方面,认真按照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要求自己,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指导,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微机室,接受室及多媒体教室管理方面

1、本学期,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微机室完成了教学和使用任务,多媒体教室按照规定的每周使用率25节以上。

2、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好的设备必须进行及时的维护,出现问题后马上进行检修。不让机器耽误学生使用和教学。

3、认真打扫三个教室的卫生。每天进行拖地扫地,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让学生和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备课环境。

4、坚持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工作。每天下班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用电方面的检查。是否关闭了电源和门窗。

5、多媒体室的使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完成,合理安排每天的教师上课时使用多媒体室的时间。教师上完课及时进行卫生的打扫。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

四、努力方面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5、在网站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下功夫,努力使学校的网站和学校的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根据上述总结,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课程指导纲要,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推荐第5篇:信息技术课讲稿

以前大家对我们信息技术老师的了解更多可能是作为教辅工作的我们,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可能了

解的并不多,其实,无论从计算机学科到信息技术学科,还是从计算机教师到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这一领域发展过程中,作为从事这项工作的我们,一直都没有离开的主要的工作是教学工作。很高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让大家走近我们信息技术学科,了解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

今天我们全体科任老师坐在一起,也许抛开教学工作,我们的工作性质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我

们不同的学科教学领域方面却各有特色,不同于班主任,做课的老师讲的不是语文就是数学,听者与讲者有许多共同借鉴的地方。关于我的这次作课及讲座,如何能够和各学科老师一起找到我们所有学科能够互相交融相通的领域,进而找到可以共同探讨共同研究的话题?讲课前,我曾向董校长咨询过,董校长指导我,可以说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问题。董校长的提示,让我有了思路。就仅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角度来讲吧,信息技术学科是学科整合中最好最自然的学科了,我们可以让每一堂信息技术课成为一堂社会课,成为一堂美术课,成为一堂英语课,成为一堂音乐课,成为一堂体育欣赏课。其它学科内容的引入,不但成为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情境创设的途径,同样信息技术学科也深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为各学科创设教学情境,实现了课程整合。下面我就从创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方面带着大家走进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吧。

从事这一学科教学十多年以来,相对于其它学科,我发现这一学科最大的特点是:比较适合情境

创设的学科。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方面的教学融于情境当中,让学生在情境感染中自然地学会相关的信息技术技术技能操作。可以说,信息技术学科在情境导入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传统学科相比,我们有丰富多媒体素材、声音、图片视频等进入课堂,能给学生最直观、最形象的感受。  (情境创设方法讲述)

以上是我仅从信息技术学科情境创设方面让大家认识我们这一学科,除此之外,其实我们学科还

有很多特点,比如:评价的过程,为什么要评价呢?其实在学生开始制作作品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本堂课相关的信息技术技能操作了,制作作品本身就是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操作的熟练度。而且通过即时的评价,有效地达到了取其所长,补己之短的目的。使以后的学习更加主动。 今天,非常有幸能够和大家坐在一起来探讨教学上面的问题,以前,与大家更多探讨的是技术问

题,其实回到教育的本身,重中之重还是教学。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走进校园,推动教育的发展。自2000年,全国各地区在中小学先后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一开始命名为计算机课,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光学会操作技能是片面的,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进而发展成了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老师,面对学生我们要担负起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作为教育改革中的一员,我们也是教育信息化的坚实力量。特别让我感到信息技术学科及信息技术教师对各学科教学及各科教师都能起到作用,这让我感到了自身的价值,我们信息人永远是年青的,因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个别的而又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合理的规划会使我们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晰自己发展的方向,可以说我们是一直与教育发展同步的,是独一无二的特色队伍,这也是我不悔作为信息人的原因。以后,我将会继续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最后我以这样一段话与大家共勉: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途漫长而又艰辛,而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幸福就在于心中常有希望、脚下勇于探索。也许我们的努力不会一蹴而就,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仍将是我们前行的准则。

推荐第6篇: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我校现有156名学生,学生机器有15台。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各部分设备名称、计算机的应用及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学会了如何开关机,认识了键盘,并学会了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知道了部分特殊键的作用,部分学生已经懂得了简单的DOS常用基本命令及其用法,部分学生还学会了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除此以外,所有学生都接受了计算机上机实习规则、计算机机房的清洁维护等教育,都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使我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现特拟定信息技术课学科教学实施计划。

二、教学总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实施计划的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采用放教学录相, 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落实一个“行”字(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认知能力训练);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推荐第7篇:信息技术课评语

聪明伶俐,尊师守纪的你,在校能够认真完成老师教给你的任务。希望你可以不断挑战自己,完成更棒的作品。

你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本学期你在计算机操作上有非常棒的表现,令老师赞叹。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计算机知识还是比较快的,若你能在学习上再下功夫,一定会更棒的!

你聪明伶俐,若你在学习中也能认真投入,做到不懂就问,善于发现计算机中的知识,相信你在计算机方面会有突出的表现。

你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总可以出色的完成任务,并可以帮助其他同学,你很棒!

你,反应灵敏,经常能发现一些计算机上的小技巧,望今后你可以多帮助其他同学。

你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老师喜欢你上课专心听讲,勤奋好学的劲儿,不要骄傲,好成绩会一直跟你交朋友的。

你是聪明伶俐的乖孩子,若你在学习上能够更加主动,上课多举手发言,老师相信你的成绩有进一步的提高。

你是非常招老师喜欢的学生,能够尊师守纪,对自己也要求严格,你很棒!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本学期你的计算机操作上有很明显的进步,继续加油!

你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在课堂上能大胆地举起你的小手,计算机操作很熟练,你很棒!希望你可以更加的又创造力。

聪明伶俐,尊师守纪的你,在校能够认真完成老师教给你的任务。希望你可以不断挑战自己,完成更棒的作品。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计算机知识还是比较快的,若你能在学习上再下功夫,一定会更棒的!

活泼开朗的你,挺乐意帮助别人,却管不好自己。老师赠你一句话: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印象中,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若你能戒骄戒躁,老师相信你会有不错的成绩。

性格文静的你,学习上比较刻苦,但是容易在细节上出错,不过老师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你很活泼聪明,接收新知识比较快,回答问题也很积极,老师希望你能够踏实认真点,这样你会更棒的!

你是个活泼天真的孩子,老师能看出你很喜欢计算机,加油吧!你会很棒的!

你是个活泼天真的孩子,希望你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自觉性。

你是个聪明又可爱的孩子,希望你可以克服自己的缺点,在课上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你会非常出色的!

活泼开朗的你,挺乐意帮助别人,却管不好自己。老师赠你一句话: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印象中,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若你能戒骄戒躁,老师相信你会有不错的成绩。

你是个活泼天真的孩子,老师能看出你很喜欢计算机,加油吧!你会很棒的!

性格文静的你,学习上比较刻苦,但是容易在细节上出错,不过老师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你很活泼聪明,接收新知识比较快,回答问题也很积极,老师希望你能够踏实认真点,这样你会更棒的!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相信明白:一份汗水换一份成功。希望你能够认真对待学习,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

推荐第8篇:高中信息技术课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课工作总结

一、教学方面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课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

3、学生方面:在转差促优上,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

4、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制作课件的高级阶段、网站,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二、德育渗透方面

1、通过对本册书的学习,在学习当中,不要忘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给集体争光添彩;

以祖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而自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对软件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身方面,认真按照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要求自己,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指导,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微机室管理方面

1、本学期,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微机室完成了教学和使用任务。

2、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好的设备必须进行及时的维护,出现问题后马上进行检修。不让机器耽误学生使用和教学。

3、认真打扫两个教室的卫生。每天进行拖地扫地,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让学生和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备课环境。

4、坚持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工作。每天下班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用电方面的检查。是否关闭了电源和门窗。

四、努力方面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根据上述总结,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课程指导纲要,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推荐第9篇:信息技术课年度工作总结

暑假快到了,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电脑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新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本学期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

一、教学方面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二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二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二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学生方面:在转差促优上,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

4、个人提高方面: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业余时间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如: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等。

www.daodoc.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5、认真进行课后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博客。新学期开始到现在共发表了30余篇博文2万多字。

6、兴趣班方面坚持每周给学生们讲述新知识,复习旧知识点。经过这些方面的锻炼,自己的flash动画制作方面和photoshop-cs2图像处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德育渗透方面

1、通过对本册书的学习,在学习当中,不要忘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给集体争光添彩;以祖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而自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对软件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身方面,认真按照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要求自己,上课做到不用尖刻的语言辱骂、训斥、讽刺、挖苦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指导,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微机室及多媒体教师管理方面

2、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好的设备必须进行及时的维护,出现问题后马上进行检修。不让机器耽误学生使用和教学。

3、认真打扫两个教室的卫生。每天进行拖地扫地。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让学生和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备课环境。

4、坚持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工作。每天下班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用电方面的检查。是否关闭了电源和门窗。

5、多媒体室的使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完成,合理安排每天的教师上课时使用多媒体室的时间。教师上完课及时进行卫生的打扫。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

四、存在的不足

1、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2、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3、多媒体教室卫生不太令人满意,由于各方面原因,每周一多媒体教室机器打扫得不是很到位。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展望学校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我觉得还有许多知识要学,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推荐第10篇:如何评价信息技术课

如何评价信息技术课 上一篇下一篇 2009年06月11日 10点06分|(分类:信息技术教学)作为新出现的信息技术课,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目标与其他学科有些共性的特征,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即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因此评价信息技术课,要照顾到共性与特性。

共性方面: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特性方面:信息技术属于技术,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要掌握具体知识的运用,要掌握操作本领。人们掌握一门新技术,要经历入门—逐渐熟悉—提高的过程。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同样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不同,教师要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学习过程。

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终身成长考虑,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这是以往人们最关心的),而且要关心学生如何学会的(关注学习方法和过程)。

入门阶段,教师要注意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注意力和兴趣上。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规范的术语,规范的操作,掌握必须的基础知识。制定和督促执行必要的纪律。教师要认真,不随便。把学生对计算机这个新事物的好奇逐步引导到正确的学习、练习中来。中小学生自制力差,教师要反复强调,解释,培养良好的习惯(爱护设备、爱护环境、遵守纪律、牢记规定)。让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要尽量简单容易。学生通过模仿,逐渐认识计算机,消除神秘感,产生成功感,逐步树立学习信心。

当学生有了初步认识,并积累了一些操作经验后,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对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能够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不要再演示。教师不厌其烦地演示简单的操作,然后让学生简单模仿,在入门阶段可以采用,经历了入门阶段后,再这样做,对学生学习不会有什么帮助。教师的演示要放在多数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的操作或新的操作技巧,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巩固学习信心。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在开始就要有准备,有意识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在演示讲解内容上,数量逐渐减少,要求学生探索,自学的逐渐增加;在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上,开始让学生自学比较容易的内容,逐渐增加让学生自学的困难。教师的作用在于根据学生差异,确定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或分成学习小组,互相学习。

问题的设计和提问方式。课堂提问,是教师经常使用的师生交互方式。教师教学目标不同,教学主导思想不同,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方式,问题的多少也不同。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掌握技术并学会深入掌握技术的方法为主要课程目标。问题的类型应该主要包括记忆类、操作类和探索学习类,记忆类问题目的在于复习巩固必须牢记的知识、操作要领、快捷方式等;操作类问题指操作方法和技巧;探索类问题是指为学生设置疑问,需要学生通过自己(或合作)探索、常识后才能回答的问题。三种问题各有其作用,不能简单说哪个最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要求,学生实际和教师的教学主旨,灵活使用不同的问题;其次,提问的设计还要依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在入门阶段,学生对新知识了解少,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教师设计的问题主要围绕需要记忆的内容。当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习了简单操作后,可以适当增加操作类和探索类问题,而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领,具备了探索能力时,教师就要多设计探索类问题。那种不考虑学生情况,不注意教学阶段,不注意学习内容,随意提问无关问题或以“满堂问”替代“满堂灌”的提问式教学,表面看似“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其实剥夺了学生大量的操作练习机会,而这正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探索能力的最好方式和途径。我的意见,如果在计算机房上课,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学生独

立操作计算机的时间应该占四分之三以上,让学生守着打开的计算机,不让操作,学生会怎样考虑?(还不要说空耗的资源和计算机对学生的伤害)。对于那些不需要通过操作计算机就能够掌握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在计算机房面对打开的计算机。

练习和作业的布置。信息技术作业练习有别于语文、数学和其他学科。应该以掌握、巩固操作技能为中心。作业要考虑到教学阶段和学生差异两个方面。入门阶段,练习作业的内容一般以模仿为主;以后逐渐增加教师提供原则,学生自主设计或合作完成的作业。入门阶段要求要尽量统一,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之间的差异凸显,教师要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可以布置两种或以上作业,其中基本作业(最低要求),为必须掌握的操作练习。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又让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发挥更大的创造性。小组合作学习。与人交往、与人合作是学校要培养的目标之一。信息技术课同样有此责任。教师要适当组织学生,利用优生,发挥生生互教、优生代替教师指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合作意识和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好方式,但又不是唯一的好方式,不要不分学习阶段和内容,长期固定采用小组合作,其次,小组合作要避免“能者多劳”,别人看热闹的现象。如果组织指导不当,就难免出现越不会的,越不愿做的现象,这只能加速“两极分化”,失去了团结互助的小组学习本意。小组学习应该建立在个人独立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并最终以促进个人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形成为目的。

用积极的作品评价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评价方法。信息技术是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是科技与人文的综合,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作业(作品),评价时不仅注意到具体技术的应用,还注意信息技术与科学知识,生活社会常识,美学的综合运用,注意其他学科知识的运用。不注意到这些,就会走向单纯技术的道路,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学生集体的和谐发展,评价要避免教师一言堂,避免挑剔,不能用刻薄的语言对待作业完成不好的学生,避免为了评价而评价的评判式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尤其在入门阶段和对待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评价是为了发展,为了进步。即使是对待优秀学生,或完成了入门阶段后,评价原则依然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要注意学生练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教学是教师敬业精神和教学能力的体现。敬业要表现在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判断是非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人生观为最高原则。任何对学生健康成长不利的言行都不应该出现。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认真地思考。学习新知识,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思考自己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改变自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在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在发展自己,完善自我。

第11篇: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与传统的经典文化课的教学方式方法相比,它具有进度上的“异步”、学习过程的“交互”、学习方法上的“协作”和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果评价上的“开放”等特点。

一、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上的异步。传统的文化课教学,在统一进度、统一教学要求和统一教学内容的“三统一”的制约下,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高度“同步化”。由于知识体系的严谨和庞大,学生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进行学习。统一和规范是保证整体知识传授效率的基础。而由于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本身发展迅速,各种技术指标体系很难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里稳定下来,致使无法形成稳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知识体系。这就导致了信息技术课也不大可能出现传统文化课的那种“三统一”的局面,从而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课在教学内容和进度方面的可变性和可选择性。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可自学性”,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如一个学生不可能在还没有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去解微分方程。而一个人却有可能在不知计算机语言为何物的情况下,熟练利用电脑进行图像处理,甚至达到很高的水准。随着学生的个人兴趣、家庭条件、生活环境影响的不同,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水平也可能十分不同,不少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老师。在这样的一种教学对象的群体中,只有因材施教,实行比较彻底的“异步教学”。让一个高中的学生和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同在一起学习数学,在传统课堂上是不可想象的;而让一个经常用电脑进行写作的学生与基本不会打字的学生同时学习文字编辑,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却屡屡出现。这些都决定了信息技术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要求上具有较为彻底的“异步”特征。

二、学生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式”。传统课堂受学习内容和时空的限制,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学生、课本、教学环境几者之间进行,学生学习信息的传递方式比较单一和迟缓。例如,学生要印证自己的一个设想,只有等待教师有足够的接受提问时才能提出,等到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时才能得到答复。一般一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教师用在答复提问的时间分配上的工作密度可想而知。因此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动讲解,学生基本不问”的单方面“灌输”。而以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因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目标等多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众多的不同,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看,具有十分鲜明的学生与计算机和网络的“交互式”特点。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与计算机和网络的“人机对话”的状态,学生把从老师和教材上的得到的指导性语言,变成自己对计算机的一种操作,计算机立即给予验证和响应,反馈迅速及时。学生的某种设计和构想,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立即成为成果作品显现出来。学生的每一点“有计划的信息提交”,都会及时得到回报。这个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课必须以网络计算机教室为学习环境,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学习动机,以学生的任务实现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线。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堂课能否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立足于“交互”的学习活动的合理性和效率如何。

三、真正意义上的“协作式”学习活动。传统的学科教学,由于学习内容的循序性、渐进性和系统性,无法进行有效的协作学习。在大多数时候,基础较差的学生向基础较好的学生“请教”,这种关系基本是固定的和单方面的。基础好的学生只能占用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去帮助和指导基础较差的的学生,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有机会以同样的方式来给基础较好的同学以帮助。虽然有经验的教师也经常要求学生互相帮助,强调“协作学习”、“合作教育”,但实际上是以牺牲优等生的学习时间为代价,换取了差生的进步和优等生互助精神的提高,其总体的教学效率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学生的“协作热情”必须在教师的不断要求下才能得以维持。而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上,由于计算机操作有严格的顺序性,每个学习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操作上的“卡壳”,此时常常需要其他人员对学习者进行“一点通”式的及时帮助。学生之间必须经常和及时地开展互助性学习。这里的互助性学习,由于网络环境的支持,可以在临近座位的同学之间展开,也可以在网络上的便于联系的同学和教师之间进行。同学之间,没有固定的孰强孰弱,帮助是互相的。学生中甚至常常有学科成绩和计算机能力倒挂的现象。因此,可以认为,这里的“协作”是必需的,这里“协作”是自发的,这里的“协作”也是稳固的和高效的。协作式的学习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指导学生搞好协作式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关怀、学会生活”,更是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

第12篇: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反思

黔江职教中心——王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中职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07-2008第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结合本学期的工作实际,我针对自己在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评价和反思,写出如下反思报告,以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帮助。

一、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提高到培养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的高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自行开关机器、能用画图软件进行画图、能独立进行Windows的操作、能用字处理软件作一些文字编辑的能力,能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将计算机能力提高到学生未来生存能力的高度,有深刻的社会原因,这与现在常常提到“功能性文盲”有关。“功能性文盲”最初的含义是指未能获得读、写及计算能力的人,他们无法与同时代的人沟通,尽管他们可能上过学,并获得过文凭。当今的信息社会,读、写及计算能力有了巨大的扩展,“功能性文盲”的标准也有了更为广泛的涵盖面。

“读”的含义在发生变化,不仅要读印刷的文本,而且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到来,如何有效、快捷地阅读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了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才能。

“写”的含义在发生变化。写也不仅是指以往的用笔书写,它还包括借助计算机的“写”。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将自己的思想或需求在网上书写,通过网络和其他人甚至全世界的人交流,以便获取最广泛的帮助和支持。

“算”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做算术。计算机的出现,使算内涵和外延极大的扩展。很好的把握计算机的计算方法,能大量节约精力和提高效率。 我们有义务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能力的缺乏,将导致成为新的“功能性文盲”,如果自己成为“功能性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下的尴尬局面:在用途越来越广泛的咨询系统的电子触摸屏幕前无从下手;手持信用卡却在ATM自动取款机前取不出钱来;在家庭的自动化器具面前不知如何使用;在浩如烟海的INTERNET信息中找不到急需的信息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明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

二、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调动学生,能够让他们主动参与,思维得到开发,这就的教学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轻松的学习氛围。

1、自学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也在逐步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以至于一些以前已经学过计算机的人还要从头学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教学生学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也许学生还没有毕业,那些东西就早已过时了。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2、几年来,计算机组在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以“任务”为驱动,采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探究方法来进行知识、能力传授的教学方式,它让学生就某一“学习问题”自觉地、主动的进行探究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于是教师从讲授者逐步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者和创造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互动的。教师设计了合理的任务、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推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地去完成各项任务;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会发现并解决更多的问题,当问题无法解决时,就会求助于他人、求助于教师,此时,教师为学生所推动,可以深入发挥其主导作用。主导推动主体,主体促进主导,直至完成整个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任务作为重要的载体,被教师、学生运用,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因为学生、教师的推动,任务的本身也会发生一些事先不可预知的变化,可能发生更为深层次的拓展。

3、“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是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从理想的状态来讲,整合型课程十分有利于学生在多方面的全面提高,是课程改革的趋势。

计算机组在计算机课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综合化的教学内容,将其他学科的一些内容整合进来,在课堂上不仅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而且涉及多学科知识,将各类学习看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组织教学时,把这些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促进和实现多学科知识之间的真正联合,从而形成了一种综合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例如在讲解软件时,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求Excel中的内容。

这类课型其优势在于:首先,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只有他看到某一要学习的知识与他所熟悉的或喜欢的知识有关联时,那么在他面前的知识就立即变得开阔起来,学习兴趣就会提高,从而形成突破口,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其次,整合课型促进了多方面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每实践一步,都要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和自己的亲自操作,学生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计划、行动和方法,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落实在这些实践过程之中。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设计学生进行研究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获取、传输、处理、发布和应用信息的全过程,同时体验创新;在指导学生交流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交流作品,还要让学生交流完成作品的过程和方法;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总之教师要从多方入手,使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学会创新。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使学生具有创造的源泉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才具有创造的基础,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从而发挥出学生的潜能。

“创设情景” 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身临其境”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如,五一劳动节到了,让学生设计庆祝自己父母节日的图片;学校要召开运动会,让学生设计本班啦啦队的标语牌以及设计运动会成绩统计表;学校要召开辩论会,让学生制作自己的演示文稿配合演讲等等。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有创造的源泉,又有创造的激情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挖掘出他们的创作潜能。学生的能力也会在创作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2、创设研究性、协作性、主动性学习方式的环境,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增长才干,学会创新

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主动性学习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主要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协作精神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研究性、协作性、主动性学习方式的环境。

开展基于主题研究式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活动,是创设研究性、协作性、主动性学习方式环境的一个好方法。创设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研究,完成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全过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和交流,完成对某个主题的了解、认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研究、探索、找到方法、得出结论或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学中不仅要创设主题,还要设计符合学生情况和学习环境的任务。而且主题和任务要有实际意义,要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例如,“环境保护” 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全社会都关注的主题。针对这个主题,教师可设计以下不同的任务:制作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电子板报;制作“环保专刊”或有关环保的演示文稿,介绍和宣传环保知识;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提出环保建议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案;制作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网站等。

四、多鼓励学生,学会欣赏学生

做为一个好老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还要学会去赞赏学生。高二的学生虽然经过了一年的学习,但在上机操作过程中,难免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加以指导,如果总是大声斥责学生,甚至羞辱嘲笑学生,学生往往产生恐惧心理,厌学心理。所以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时,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不但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良好情景,注重情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学习《Flash 动作补间动画》一课,大家都怀有一种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动画是如何“动”起来的,更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动机是当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我抓住这一契机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你知道动画是如何制作的吗?”、“用Flash这个软件又如何制作动画效果呢?”,接着我向学生展示了课外活动小组中学生做得一些Flash动画,通过观看,这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激发兴趣,如果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是愉快的、积极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时刻也是最佳的。

六、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

首先要将教材研究透选彻,要将学生了解清楚。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了。要注意精讲多练,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探究学习;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办法化难为易,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听讲边操作,实行手把手教学。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要给他们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练习。再次,本学期主要讲授了Flash动画的使用,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布臵操作任务时不要“一刀切”,对基础好的学生,除完成基本操作任务外,可布臵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

七、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演示,同时可以采用网络教学,通过网络和自制的学习网站,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手段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交流共同提高。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拨关键点、演示重点内容。有时,让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做解释,教师适当补充,这样的效果也很好。

八、与其他学科整合,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当今计算机网络的庞大资源库和对信息的基本操作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让学生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去处理信息的意识;各学科的考核越来越重视与社会实际问题的结合,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络,加深学习效果,根据所学的知识在论坛中与网友讨论各种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齐心协力一起解决问题,如各学科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某知识点内容的参考网站,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上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浏览和学习这些网站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学生、各种专家、教师等交流,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拓展了学生自身获得知识的渠道,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一方面这学期我做的还很不够,以后在这方面要多与其他教师多交流,加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助教学这一功能。

九、教学评价一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较多,特别是在学生自由创作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活动给予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掌握教学内容,达到良好教学效果。也使学生更客观地评价别人的作品。让不同水平的同学在活动中都能有所发挥和创新。本学期我在这方面做得也不足,往往是布臵完任务,就去指导学生操作,而没能及时给完成任务的学生评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解决自身生存中所遇到信息问题,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思想意识上明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目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成败的关键,提高学习兴趣是必要的手段,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素养是根本。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非常重要,以这个目的指导我们备课、上课,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显著的成绩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课堂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的策划、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不但要引导学生把每节课的知识体系、脉络把握好,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所以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注意以下方面:

一、

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学生学习的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学习风气,真正发挥小组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教师要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张,在小组学习中形成齐心协力对付困难的合作风气,对于学困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空间,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多鼓励学生,学会欣赏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学会去赞赏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加以指导,如果总是大声斥责学生,甚至羞辱嘲笑学生,学生往往产生恐惧心理,厌学心理。所以上信息技术课时,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下,这样不但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

初中生易受外界的影响,有时显得比较浮躁、缺乏耐心。在整整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一节课的时间内,总要求他们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是很困难的。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自学也未尝不可;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办法化难为易,教师加强随堂指导,使学生听明白,做正确。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如果整一堂课只讲理论不让他们动手,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多动手,这样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上机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难易结合,有时候采用同样的练习,基础好的学生由于认为太简单在操作的时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础差的学生有时又认为太难做不出来,这样“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这时候布臵不同的任务,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务,另外布臵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和知识技能。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如果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可能效果不错,但长期下来,学生便会慢慢地失去兴趣。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演示或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优生辅导差生。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拨关键点、演示重点内容。有时,让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做解释,教师适当补充,这样的效果很好。另外,将书本中的例题和练习相结合,提出典型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然后由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讲解和演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经验。

以上点滴的反思,是通过教学活动摸索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坚持不懈的用新理念、新知识来不断的充实、完善自己,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13篇:信息技术课实习总结

篇1:信息技术教育实习总结

信息技术教育实习总结

紧张而又充实的教育实习结束了,留下的是满满的收获和不舍。在这六周的实习时间里,我与指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初中的一群群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老师们的教法中学到了如何备好课、授好课,从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学到了如何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把我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提升了自我。

2013年10月8日,我们实习队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下面就来对本次实习做一个总结。

一、教育工作方面

能地去听本科组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并做好详细记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提高自身水平。

2、备课 教学工作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备课。首先,我是跟老师确认自己要上哪一节课,然后跟老师要那节课的基本知识点,以免进度不同。我先备好教案,然后把教案交给任老师看,老师看了教案后觉得没什么大碍,为了不影响我的思路,他没给出任何的建议。接下来就是不断的试讲,确保自己已经完全记得每个环节要做什么,要讲什么。

3、讲课 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上讲台讲课,这个步骤是把前面所有工作拿到实际环境中去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教师的真正实力,教师是否在前面的过程中认真对待,是否对实习学校、对学生负责。以前作为学生听课,目的是学习知识;现在作为教师上课,是为了学生学习。讲课带给我们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着的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微格教室训练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

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实习第二个星期,我正式开始讲课,第一节课——phtoshop的讲解,我在刚开始时,有点紧张,老放不开,把自己的身份没转换过来。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这个软件,再加上我准备得的素材比较充分,内容有趣,学生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虽然有好多不足,但是还是顺利的完成了第一次的教学任务。我教的班级比较多,每个

班的表现都不一样,有的班会差点,有些班比较活跃,互动起来比较简单,有些班则比较安静,互动进行得比较艰难,所以对不同班不同情况要有不同的方案。比如基础比较差的班讲的时候尽量要详细,,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

这一次实习中,我的科任老师他很放手让我去尝试,从第二个星期开始到实习结束的信息技术课程全是由我教。老师给我了非常好的实践机会,上课上了一个星期之后,老师才去听我的课,那个时候听我已经表现的相当的熟练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小问题是纪律问题,大一点的是关于开发学生思维方面,老手让我在后期的课程中注意这个问题。在后来的课多较以前有所进步,这都要感谢老师对的知道。我每个星期七年级有五节重复课,八年级有四节重复课,其实上重复课很重要的,同一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然后互相比较,看哪一种更适合,而且可以不断的改进,最后会越讲越顺畅。实习期间,主要讲了八节新课,七年级四节phtoshop课程的讲解,八年级四节flash动画的讲解。七年级主要体现的原则是实用原则,课前我都会充足的准备素材,把处理前的图片和处理后的图片给学生展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一部分同学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八年级主要是技术性和趣味性的原则,课前我都会给大家放映一些优秀的动画作品,学生都表示很惊讶,四课时我主要讲解了flash动画中基础知识、引导性、遮罩的知识,同学学习的效果比较好。

综合整体教学,我个人觉得要注意如下几点:

1、认真备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资料,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所讲知识要有趣,实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试讲:在每次正式上课之前,先进行试讲,让指导老师听课并评课,纠正不足之处。然后修改教案再进行试讲,主要把握时间的安排,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课时注重与学生为主,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做一名好的班主任的确很难。不但教学工作杂而又繁琐,而且还要管理好整个集体,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同时又要顾及班中每一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多关心留意学生,经常与学生交流,给予学生帮助,让他们感觉老师是在关心他,照顾他。如何形成亦师亦友,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和团结的集体关系,对于实习的新班主任来说是具有很大的挑战的。

刚到陕九学校时,原任班主任刘洁老师就给我们大概的讲了一下班上学生的整体情况,我们只是大概的了解了一下,后来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第一次与学生们正式认识了,学生们对我们很热情,对我们的工作也很配合,经过将近一周的跟班与相处,我逐渐和班上的学生熟络起来,对班主任工作也逐渐得心应手。

在这短短的几个星期里,我主要的是监督学生的学习、纪律以及

卫生,具体安排为:

1、每天坚持7:20之前到教室督促学生读书和做卫生,监督早读纪律及做好考勤工作。

2、在课间操时,到班上监督学生做操。

3、每天中午到教室与学生聊天解答疑难问题,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指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辅导,鼓励学生。 4、大扫除期间,安排,监督学生做好大扫除工作。

三,其它方面

在整个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学校的运动会,期中考试,参与了监考以及阅卷的工作等,基本了解了学校日常的工作流程。并却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育调查的内容,在和学生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教育调查报告;我担任了陕九学校实习小组的副组长,能够积极的配个组长的工作,及时沟通学校领导和实习学校领导,和其他的同学和睦相处,这次实习也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总的来说,这次实习给了我一次全面的锻炼机会。

这次的实习,我受益匪浅,也对自己做了一次绝好的体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基础知识要扎实,知识面要宽广,平时要做有心人,多多细心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事情,并将他们灵活的运用渗透于教学之中。作为一名班主任,耐心和毅力,理解和尊重,是处理学生工作时非常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哪一个角色,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道理。其实,学生也是我的老师,从学生身上我也可以学到一些事情,我们一起成长成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习生活虽然结束 篇2:信息技术实习总结

信息技术实习总结

2014年9月21日开始的紧张而又充实的教育实习结束了。在这7周的实习时间里,我与指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初一(7)班的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老师们的教法中学到了如何备好课、授好课,从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学到了如何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把我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提升了自我。

实习期间,我担任的是湛师附属中学初一(7)班的信息技术实习老师。教学工作最基础的方面是听课,实习教学工作的第一件事也是听课。实习期间的听课不再是以前读书时那种专门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而是听指导老师讲课的教学方法,讲课思路等等;学习指导老师的教学经验,和处理课堂的方法,与学生互动的技巧等等。我第一次听的课是信息技术科组一位教学多年、经验丰富的黄建平老师的课,这节课讲的是让文档图文并茂。此后,我尽可能地去听本科组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并做好详细记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提高自身水平。

教学工作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备课。一般在实习的第一周以听课为主,但听课的同时要准备好自己上课的内容,也就是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开始,备课不仅仅要联系书本上的内容,还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还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对课堂的反应,教学实际情景等方面的情况。首先,我是跟老师确认自己要上哪一节课,然后跟老师要那节课的基本知识点,以免进度不同。我的教案里面包括了每一个环节要怎么讲,需要多少分钟,还有作业内容等都写得清清楚楚,然后把教案交给李老师看,指导老师看了教案后觉得没什么大碍,为了不影响我的思路,他没给出任何的建议。

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上讲台讲课,这个步骤是把前面所有工作拿到实际环境中去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教师的真正实力,教师是否在前面的过程中认真对待,是否对实习学校、对学生负责。以前作为学生听课,目的是学习知识;现在作为教师上课,是为了学生学习。讲课带给我们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着的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教室训练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以前的试讲中,同学们都是能够适时地回答出你想要的答案,配合着你的课堂的进行,但是在真正的课堂中,学生不会像自己的同学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

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实习期间,主要讲了一节新课。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包括学懂和完成作业确实是比较难的,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要上得好,学生听得懂,学得快,又不能什么都告诉学生,确实是难。怎么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我主要是找一些比较有趣好看的图片,然后尽量把作品做得漂亮,这样学生就很有兴趣去学。

由于学校课程安排问题,每个星期只有一节新课,加上放假期间不上信息技术课,而实习总共就四周,再除去两个星期听课,真正能上课的最多也就一个星期,也就是一节新课。

第一节的时候有点紧张,有些重点没有突出,课后老师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实习期间,我经常跟老师请教如何实现大学中老师教我们的教学方法。经过老师的推荐,我也经常去听比较年轻的老师讲课,原因是年轻老师有比较新的理念,我可以多向新老师学习。

教学工作中比较重要阶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环节——练习和作业,从中我可以知道自己上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此进行查漏补缺。信息技术这一门比较注重实践,在我实习的学校是实行20分钟讲20分钟操作的教学,我的教学方法就是尽量让学生自己探究,整节课

40分钟我就控制自己讲话的时间在10分钟内。一般在引入之后就会给学生一个任务,让他们讨论探究。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然后会让学生自己来操作并讲解讨论结果。接下来就是自己再总结一遍,接下来让学生实践一遍,再重复上面的环节。在平时的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会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作业情况,在下一节课开始时会给学生看一下,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作业情况。我查作业时给学生的成绩都很高,其实目的就是激励学生做作业,也给学生一点压力。

以上就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做到了认真仔细的备课,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用心修改教案,重心放在讲课上,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重新修改教案,认真批改作业等等。这一系列的环节我都非常认真对待,使得我的课堂气氛活跃,讲课思路清晰,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在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必须要有操作够熟练。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更多的改进提升,以便更加有利于我的教学水平。

另外,我担任初一(7)班的实习班主任。这是一个刚由小学升上初中的班级。班上有71位学生。学校安排了我和令一个班的一个实习生共同跟着班主任何芳老师,也就意味着我们两个共同做了初一(7)班的实习班主任。首先我们就向老师要了班里的学生名单,以便我们尽快地把全班大部分同学的名字记下来,能给学生亲切感,可惜到实习结束的时候我都未能把全班同学的名字记住。接下来的时间,我常到班级去跟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情况,并和班主任老师交流。

在实习中,我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我们班的大部分学生都比较自觉的,但是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同学没有找到学习的动力,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在学习上显得十分被动,因而成绩也并不理想。这一些我们也从班主任何芳老师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对情况比较严重的学生,平时我们会特别留意这些学生,观察他们每天的动静,还单独地找个别学生来谈心。多给予他们鼓励,并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由于时间短暂,我们只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但是我们也清楚在短短的几个星期要让他们提高很多是有点勉强,这需要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在临走的时候,看到他们给我们的留言的时候,心里很安慰,我知道我们的苦心他们都明白,也知道他们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从整个班主任实习来看,我觉得收获很多。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有点紧张,但现在我能非常自如地面对70多位同学;当我第一次安排学生的工作时,我有点害怕他们不听我的,会让我很尴尬,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他们很配合我的工作。结果显示我做的很不错。从班主任何芳老师那里,我学习到了怎样管理班级的知识、技巧和技能。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学生都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如学习基础不扎实,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但很想努力学;性格比较文静,学习很刻苦,导致到有点离群等等。我及时地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开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并给他们讲大学的美好时光,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多和身边的同学交流,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这些情况都还是需要更多时间的磨合才会得到提升的。总的来说,班主任工作方面我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我走向教师岗位的重要一课。

这次实习,对我而言是上了一堂重要的社会课,受益匪浅。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感谢何芳老师,感谢黄建平老师,感谢我的初一(7)班的学生们,你们让我更加明白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需要怎样的努力。只有坚持自我,不断努力,才会不断的完善自己,取得成功。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会做的更好。

实习生:王京京

2014年11月13日

篇3:信息技术实习总结范文

信息技术实习总结范文

为期三周的教学实习结束了,时间虽短,教学内容不多,但是和学生面对面接触,从台下到台上,感受颇多。

首先感谢师兄弟姐妹的陪伴,让我顺利完成了实习,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的课堂达不到这样好的效果。每当学生遇到问题,你们总是耐心的指导,不厌其烦地示范,整个课堂都看到你们忙碌的身影,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感谢老师的指点,在每节课开始之前,老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准备好了么?有问题没有?当我还不清楚每节课要交什么内容的时候,老师的一句话常常让我茅塞顿开;在发现我对教学过程把握不好之后,老师亲身示范。 所教的课程是全校公开课“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中多媒体课件制作单元,我上课的时间是周二6点半到9点半,地点在网络机房,学生是英语、日语、俄语专业 xx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对本门课程充满好奇心,并会制作简单的演示型课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3次上机6个学时—之内让他们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上一个台阶,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课堂没有教他们powerpoing软件基本操作,也没有教他们太多的技巧,而是以任务的形式:如完成一个下拉菜单、制作一个嫦娥绕月动画,把技能操作蕴含于任务中,兼培养学生课件设计能力。下拉菜单看起来是一个技术,其实蕴含于其中的技术成分并不多,学生稍微花一点时间就能学好,关键在于其中对课件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对课件设计的创新,学生理念的变化—开发助教型课件向开发助学型课件转变。

第一次课,教学生的内容是下拉菜单的制作,由于课前准备不足,我只是大概讲了一下如何制作下拉菜单,并且只演示了前面几个步骤,剩下的步骤安排学生自己完成。当我到学生中间,看学生操作时,我发现他们基本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操作,老师也及时提出来:我应该带着学生把整个过程走一遍。这时我才知道,教的内容不是操作,带学生走一遍过程,是让学生经历设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增加课件设计能力,教学理论知识与课件制作的结合能力。 三次课后,要求学生提交一份与本专业相关的课件,作为上机作业。从学生提交的作业来看,很多同学课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课件内容以图片文字为主、文字太小、图片太花,整版整版的内容、各知识点之间没有设定先后顺序,总之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件,而是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完成作业了事。当教师要求将上机练习学到的内容结合进课件时,他们才考虑将下拉菜单作为导航工具,有的同学甚至认为这样还会浪费时间。

三周的教学实习结束了,收获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但是缺陷也很明显,正如老师所说的:讲课太快,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其实这和自己的准备有关,课前缺乏对学生能力的认识和对整个教学活动所需达到的目标的认识,课中没有注意学生的反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努力掌握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做充分的准备,争取合理、适宜的速度教学,让大部分学生都能跟得上,听得懂。

篇4:信息技术实习总结

信息技术实习总结

紧张而又充实的教育实习结束了,留下的是满满的收获和不舍。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实习时间里,我与专业指导老师、班主任和七年级(3)班的一群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指导老师的课堂中学到了如何备好课、上好课以及一些电脑技术,从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学到了如何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从班主任身上,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更好地教育学生,把我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提升了自我。

2014年3月3日,我与其他四名铜仁学院同学带着紧张的心情来到了铜仁学院附属中学初一(3)班开始了我们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专业,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独立地面对各种问题。实习期间,我的主要任务是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下面从两方面对本次实习做一个总结。

一、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一)听课

从实习的第一个星期开始,几乎每一天都有听课。现在的听课不是我们以前上课的听老师讲课内容,而是听指导老师的教学方法、讲课思路,学习指导老师的教学经验、处理课堂方法和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在课堂中除了关注老师,还要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老师的课上的如何,最关键的看学生掌握了多少,如果一个老师一堂课设计得再好,学生并不能很好掌握,那也是一堂失败的课。

在实习期间,听了指导老师以及另外一位信息技术石老师的课。在听课前,我认真阅读了教材的相关章节。听课时,认真记好笔记,重点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和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几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除了听专业对应的信息技术课,我还有幸听取了一些其他学科的课程以及公开课。尽管课程不同,但是上课的基本流程还是比较相通的。听课为我上课提供了基础。

(二)备课、上课

一周时间转眼即逝,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接手了四个班的信息技术课,开始进行备课。备课不是简单地看教材,而是认真地梳理教材的内容和想方设法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一次刚好碰上七年级信息技术新

课改,需要在备课上花费大量时间。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起点,从而有效地设置任务。

听了一周课后,我开始走上了讲台。刚开始心情特别紧张,但是慢慢的就放松下来了。算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上台讲课的经历。在上课前,我将教学设计给老师看,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主要的问题是我高估了学生的水平。在修改之后,效果有了改善。指导老师给了我肯定,也提出了一些不足。有了第一次的上课经验,我已经没有那么紧张了,一周后开始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经过这两个月的上课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上课必须注意的几方面:

(1)合理安排讲解时间。40分钟的一堂课中,讲课时间必须维持在15分左右,其后的学生自由练习时间里,最后要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

(2)注重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学生不愿意长时间听老师讲解演示,他们更倾向于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这样更有成就感。由于我又怕他们还有没掌握,所以在探究之后还会再一起讲解一下,有时候学生就比较不耐烦了,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都掌握了可以不再一起讲解。

(3)小组合作,减小差异性。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集体活动,让同学们自由组成小组,合理完成任务,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促进同学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这点在做的时候还是会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分组,小组长选取,如何让学生能够更积极地相互帮助,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实践。

(4)纪律管理。由于信息技术在学生眼里是一堂轻松的付课,他们相比一般的课会比较活跃,这就要维持好课堂的纪律。对于有些班级,课堂纪律的维持一直是我比较困惑的,采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见有多有效,这还需慢慢研究。

这两个月,使我从微格教室走到了真正的教室,讲台下坐着的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微格教室训练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他们不会像自己的同学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他们在听不明白的时候会突然提问。课堂上若学生对我的提问有所反应的话,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因此,在课堂上必须注意学生的反应。我认为,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

确立教学内容。这是与在大学练习上微型课最大的不同。 篇5:信息技术教育实习总结

信息技术教育实习总结

紧张而又充实的教育实习结束了,留下的是满满的收获和不舍。在这八周的实习时间里,我与指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和高一的一群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老师们的教法中学到了如何备好课、授好课,从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学到了如何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把我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提升了自我。 xx年9月24日,我们实习队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下面就来对本次实习做一个总结。

一、教育工作方面

1、听课 实习期间,我担任的是揭阳第一中学高一(17)班到高一(22)班的信息技术实习老师。教学工作最基础的方面是听课,实习教学工作的第一件事也是听课。实习期间的听课不再是以前读书时那种专门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而是听指导老师讲课的教学方法,讲课思路等等;学习指导老师的教学经验,和处理课堂的方法,与学生互动的技巧等等。我第一次听的课是信息技术科组一位教学多年、经验丰富的陈老师的课,这节课讲的是photoshop里面的套索工具,内容精炼、节奏紧凑、课堂气氛活跃,让我耳目一新。此后,我尽可能地去听本科组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并做好详细记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提高自身水平。

2、备课 教学工作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备课。一般在实习的第一周以听课为主,但听课的同时要准备好自己上课的内容,也就是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开始,备课不仅仅要联系书本上的内容,还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还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对课堂的反应,教学实际情景等方面的情况。首先,我是跟老师确认自己要上哪一节课,然后跟老师要那节课的基本知识点,以免进度不同。我的教案里面包括了每一个环节要怎么讲,需要多少分钟,还有作业内容等都写得清清楚楚,然后把教案交给李老师看,李老师看了教案后觉得没什么大碍,为了不影响我的思路,他没给出任何的建

议。接下来就是不断的试讲,确保自己已经完全记得每个环节要做什么,要讲什么。

3、讲课 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上讲台讲课,这个步骤是把前面所有工作拿到实际环境中去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教师的真正实力,教师是否在前面的过程中认真对待,是否对实习学校、对学生负责。以前作为学生听课,目的是学习知识;现在作为教师上课,是为了学生学习。讲课带给我们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着的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微格教室训练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以前的微课微格中,同学们都是能够适时地回答出你想要的答案,配合着你的课堂的进行,但是在真正的课堂中,学生不会像自己的同学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

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国庆后,迎来了我人生真正的第一节课——word的美化文字,我在刚开始时,倒是没有常见的紧张,但是在与老师上节课的衔接上不够自然,还有就是经验不足导致常常忘记开广播控制学生或者是关广播;有些班学生的基础好点,而有些班的基础会差点,有些班比较活跃,互动起来比较简单,有些班则比较安静,互动进行得比较艰难,所以对不同班不同情况要有不同的方案。比如基础比较差的班讲的时候尽量要详细,作业也不要太多,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讲完课老师也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比如时间控制上不够好,在课堂上分组讨论上要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这一次实习中,我的科任老师是高一的备课组长,他很放手让我去尝试,每个星期有6节重复课。其实上重复课很重要的,同一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然后互相比较,看哪一种更适合,而且可以不断的改进,最后会越讲越顺畅。实习期间,主要讲了四节新课,两节上网找资料,一节作业课。高一讲了word里面的美化文字、艺术字和文本框、图文并茂。当我上到艺术字、文本框、插入图片时,感觉时间比较紧,特别是有一些班基础比较差的,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包括学懂和完成作业确实是比较难的,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要上得好,学生听得懂,学得快,又不能什么都告诉学生,确实是难。

第14篇: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研究

摘要:学生及老师、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的质疑和不配合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也有了错误的看法,然而经过我的调查却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喜欢不只是停留在玩游戏上,更多的还是想学习有用的知识。以上问题引发我的思考,从而让我做出决定要改变我的教学现状,让我的教学变为学生感兴趣的并且是有用的。所以我就开始听学校其他学科老师的课,从网上和同行们交流,并且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心声。最终我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把学生的学习内容与不同的电脑制作活动结合起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案、有用、喜欢、制作、作品、

一、我的困惑

曾经有学生问我:“老师,电脑已经普及到了家家户户,我们也从小学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电脑的相关知识,可是我们学习的这些电脑知识除了打字快一些之外,我不知道有什么用处。”有时我布置一些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结果有很多学生都无法完成。我问原因的时候,好多学生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家长不让我们用电脑,因为他们说玩电脑会耽误学习,信息技术课又不考试。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也认为学生们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然而好多学生喜欢的不是上课所讲授的信息技术知识,而是在信息技术课上他们能玩会游戏,能够放松一下。然而对学生们所做的调查推翻了我的这种想法。我曾经对我所教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做过一个调查:如果上课只是让你们玩游戏,而不再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你们愿意吗?我想象的结果是好多学生的答案是愿意。然而学生的回答却与我想象的结果差别很大,调查的学生中没有一个愿意的,他们都希望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如果学习的内容掌握了,他们可以玩一会。上面的这些情况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我必须改进我现有的教学方式,否则的话,我不只背离了道德课堂的轨道,并且也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了。可是,我该怎么改,怎么做,才会让学生真正喜欢信息技术课,真正从课堂中体验学习的乐趣,真正体会到信息技术的有用。

二、我的思路

我在迷茫中寻找解决的路径。听学校其他学科老师的课,从网上和同行们交流,并且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心声。终于,我找到了我应该努力的方向:我要把信息技术课同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他们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去分析、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在学习生活中、在他们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发现一些新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他们再去研究和学习,这样的学习肯定就非常有效了。

带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兴奋和喜悦,我决定在我所任教的

七、八年级的部分班级(七年级五个班,八年级七个班,每班人数约为65人)中开始实施我的教学新思路: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把学生的学习内容与不同的电脑制作活动结合起来。

三、我的教学设计

1、方案

①七年级下册要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按书上的设计是结合制作电子板报《中华牡丹园》展开学习的。然而这个主题学生并不感兴趣。对学生来讲暑假刚刚结束,他们

1 津津乐道的是暑假中发生的事情,所以我打算以《XX•印象》为主题展开教学,让学生把暑假期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以电子板报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要边学习边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电脑方面的新的问题,他们可以向其他同学寻求帮助,也可以向老师求助。《XX•印象》为主题的电子板报完成之后,老师把学生的作品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自己寻找作品中的创新点,评价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对有些技术性的问题进行统一指导。接着征求学生的意见,或结合学校的安排,或同当前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电子板报制作活动。

②同年级或学校的一些团体或组织相联系,推荐优秀的学生参与其中。七年级举办的有文学社,他们制作印发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而这些作品都是要进行电子编辑处理的。老师就可以推荐那些在电子板报制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去做文学社的电子编辑,让这些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真下用到实处。

③八年级下册要学习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书上是针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了分节的教学,纯粹只是知识的传授,这部分内容学生虽然很感兴趣,但体会不到知识的有用。所以我打算以《我的作文集锦》为主题内容开展教学。我们都知道,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学生都写了很多的作文,并且在这些作文中不乏有很多优秀的作文,如果能把这些作文进行整理和归类,然后做成一个网站,长大之后打开自己制作的网站,然后翻看一页页的作文,该是多美好的事情。另外,对于一些完成很快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趁着余热接着制作关于《美丽河南》、《我的家乡》等为主题的网站,也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制作网站。

④课外补充:动画制作软件——Flash;视频处理软件——Windows Movie Maker。课本中安排的有些课程是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简单的或者是学生不太感兴趣,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如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的内容:《网海漫游》,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的内容:《Qbasic程序设计》。根据学生的需求,他们对于动画制作很感兴趣。听学生们自己讲,他们经常在电视中或网上看到一些用电脑制作的小动画,另外他们有时候玩的一些小游戏都是用Flash制作的,他们很想自己也动手做做,所以就给学生安排了电脑动画制作软件——Flash。有些班主任同我说,班上或学校往往每期都要举行很多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有精彩的照片和视频,能不能让学生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做成一个视频片段,再配上声音、文字和动画,那该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因些给学生安排了非常容易掌握的视频处理软件——Windows Movie Maker,对学生来说肯定是很实用了。

⑤制作学生成长档案。学生成长档案是在校的每个学生都必须有的一项材料。学生们可以得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来制作要打印的电子档案;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来制作要展示的成长档案。

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一个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把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一个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就是我追求的最终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和实践改进,我最终能实现我的目标。

第15篇:信息技术课年度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课年度工作总结

寒假快到了,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新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本学期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

一、教学方面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二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二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二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学生方面:在转差促优上,注意在教学中或教学之余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差生,促进他们的发展。

4、个人提高方面: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业余时间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如: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等。

5、认真进行课后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博客。新学期开始到现在共发表了20余篇博文2万多字。

6、兴趣班方面坚持每周给学生们讲述新知识,复习旧知识点。经过这些方面的锻炼,自己的flash动画制作方面和photoshop-cs2图像处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德育渗透方面

1、通过对本册书的学习,在学习当中,不要忘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多给集体争光添彩;以祖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而自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对软件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身方面,认真按照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要求自己,上课做到不用尖刻的语言辱骂、训斥、讽刺、挖苦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指导,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微机室及多媒体教师管理方面

1、本学期,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微机室完成了教学和使用任务,多媒体教室按照规定的每周使用率20节以上,并且组织学生在多媒体室进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培训。

2、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好的设备必须进行及时的维护,出现问题后马上进行检修。不让机器耽误学生使用和教学。

3、认真打扫两个教室的卫生。每天进行拖地扫地。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让学生和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备课环境。

4、坚持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工作。每天下班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用电方面的检查。是否关闭了电源和门窗。

5、多媒体室的使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完成,合理安排每天的教师上课时使用多媒体室的时间。教师上完课及时进行卫生的打扫。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

四、存在的不足

1、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2、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3、多媒体教室卫生不太令人满意,由于各方面原因,每周一多媒体教室机器打扫得不是很到位。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展望学校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我觉得还有许多知识要学,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2012年1月10日

第16篇:小学信息技术课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案

第2课 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4、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1、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设备的作用。

2、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准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P.4-P.7上半部分,边看书边思考: ①计算机是由哪两部分组成? ②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③计算机软件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①,教师补充说明并注意纠正。

学生答后,追问: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教师说明:硬件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像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是用来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语言,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离开了软件,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若计算机只有硬件,就好比人有身体,却没有知识和思想,还不能为人们做事,要让它“活”起来,还要让它掌握“知识”、形成“思想”——这就是软件。

4、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②,你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和音箱等部件所组成。

从功能上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③。

学生答后,教师简介常用的操作系统:DOS、Windows系列、Linux等的特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以及他们的作用。

学们现在我们最常用的软件大都是外国人开发的,像操作系统Windows、办

公软件Office、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等等,他们把这些软件的价格卖得很高,但由于中国人还没有开发出同等优秀的软件,还是只能高价买进。但是有志气的中国人已经不甘落后,也开发出了一些优秀的国产软件,如WPS、KV3000、超级解霸等,但数量还很少,还有很多优秀的软件等待着同学们学好知识去开发。

、学习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

阅读课文内容,谁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引导学生说出:①人工处理信息与计算机处理信息过程的异同点,②人的什么相当于计算机的什么。

五、全课总结

请把你本节课的收获告诉你的同桌。

第7课 玩“纸牌”游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纸牌游戏的玩法,使学生从玩中学计算机知识。

2、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纸牌的规则。

教学难点:掌握纸牌的规则。 对策:加强操作练习。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使用纸牌游戏对鼠标的操作进行练习。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纸牌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启动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是:

(1)先在“程序管理器”窗口中双击“游戏”组图标,打开游戏组窗口。 (2)双击“纸牌”程序图标,此时就打开了纸牌游戏窗口。

2、纸牌游戏的规则

师(讲解):开始游戏时,在发牌区有一叠扣着的牌。暂存区摆着7叠牌,每叠上面有一张翻开的牌。在窗口目标区中有的四个目标空位。游戏就是要将所有的牌以花色为区别、从A开始、按从小到大顺序放到这四个目标空位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移动牌和翻开牌。

纸牌可以移动到暂存区的牌上摞起,也可以直接移动到目标位上。移动到暂存区的牌叠上要求按照从大到小按照顺序、红黑相间的规则接在另一张的下面。只有以K开始的牌叠可以直接移动到暂存区中的空位上。

当所有翻开的牌无法移动时,可以在发牌区发牌,寻找可以移动的牌。新发出的牌也可以按规则移动到暂存区或者目标位上。当所有的牌都按照花色区别、大小顺序移动到四个目标位上时,你就可以看到移纸牌成功的表演了。

3、用鼠标玩纸牌游戏的方法

移动牌:正面朝上的牌通常是可以移动的。移动时用鼠标拖动牌到需要的位置。可以将牌移动到另一张牌的下面,也可以将牌移动到目标位上。

翻牌:用鼠标单击要翻开牌的背面。一张背面朝上的牌就会翻开。

发牌:就能当窗口中所有的牌都已无法移动时,用鼠标单击一下发牌区,可以开始翻牌。 将纸牌快速移动到目标位上:用鼠标双击可以移动到目标位上的牌。例如:双击A,就可以使A快速移动到目标空位上。

4、重新开始 师(演示):将牌局重新开始的方法是:单击“游戏”窗口菜单条下的“游戏”一栏。再将鼠标移动,单击“发牌”选项。纸牌游戏重新开始。

5、退出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通常退出纸牌游戏,有两种方法。 可以用鼠标双击纸牌窗口的控制按钮,退出游戏。

也可以用鼠标单击纸牌窗口中菜单条的“游戏”栏,将命令选单打开,再选择“退出”命令。

三、练习:

使用“附件”中的“纸牌”游戏,进行活动。

四、小结:你感觉到你的鼠标使用的更灵活了吗?

第11课 彩色世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画笔中绘画工具箱中的涂色工具的用法;

2、进一步掌握调色板中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方法;

3、培养学生绘画兴趣,提高绘画能力等 教学重点:涂色工具的应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绘画中学会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调配方法以及对封闭图形 涂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2、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画笔进入的方法和步骤

(1)双击“学生电脑”图标,指导第一种打开程序的方法-----最小化 (2)指导第二种进入方法,(投影出示)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 (3)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使其最大化。

2、复习绘画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名称。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使其弹出,指导学生操作。

二、教学新课

1、调色板的应用。(1)教学前景色的操作。

打开画笔以后,前景色和背景色在计算机中默认为黑色和白色。 指导操作:先用鼠标点击一下前景色,再按回车键.(2)练习操作一下。前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 (3)教学背景色的操作。

先用鼠标点击一下背景色,再按回车键。 (4)练习:背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2、涂色工具的教学。

用左键单击-用前景色涂色

用右键单击-用背景色涂色 开文件。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指导操作-----最小化 打开文件“房子”,练习涂色。

三、学生练习、交流

1、做练一练(1)

打开文件:图形涂色。绘画P73页“试一试” 2.欣赏学生作品

四、全课总结

第13课 查找文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

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

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软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

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

(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图示)

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结合图介绍)

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放在文件夹中(图示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可以有文件和文件夹,但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同名同姓的文件或同名的文件夹。

(二)在“我的电脑”中查找文件。

1、怎样打开“我的电脑”?

2、我们可以打开某个盘,来查看文件信息。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标的排列顺序。

3、如果再打开某个文件夹,就可以查看该文件夹的文件信息。

练习:(1)查看软盘中有那些类型文件?文件夹中有什么类型文件?(2)打开C盘,看有没有five.exe文件。

(三)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

1、教学怎样打开“资源管理器”。(师示范)

2、它与“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不同?重点介绍“所有文件夹”框 :选择盘或文件夹,右边框中就会出现内容。

练习:查看D盘的文件夹和文件。

观察:“+”“—”号分别表示什么? 我们要看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怎么办?

练习:找一下C盘的windows文件夹中有没有readme.txt文件。

3、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看“试一试”。练习:在D 盘的five文件夹下找一个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它。

三、全课总结

第17篇:初一信息技术课教案

初一信息技术课教案——用计算机画画第一课时

画简单图形

[教学目标] (1)认识画图软件

(2)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图形。 (3)学会改变所选工具的属性。 (3)培养学生爱国思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修改所选工具的属性。

[教学准备] 计算机图画。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画图”

你们知道怎样来启动这个程序吗?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样操作的? 1.启动“画图”程序

步骤:在启动Windows 98后,单击“开始”按钮,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 “附件”,单击“画图”命令。(师演示) 或者:双击桌面上的“画图”快捷方式。 这时屏幕上就出现了“画图”程序的窗口。 学生操作:启动“画图”程序(师巡视) 2.认识“画图”窗口

“画图”窗口除了有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外,还有一些特有的组成部分。 (1)画图区

在这个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画图区”。 (2)工具箱

画画当然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图区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橡皮、铅笔、喷枪、直线等16种绘图工具,这么多工具怎样来记呢?不要着急,把鼠标移到其中一个工具按钮上,停留几秒钟,你会发现什么?(出现此按钮的提示)而且形象化的按钮本身也能帮助记忆。 那么我们怎样来选择这些工具呢?下面老师就以“直线”工具为例。 方法: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按钮,“直线”工具按钮立即凹下去,这表示已经选定了“直线”工具,使用它就可以到画图区去画直线了。 [试一试] 认识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并试着分别选定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喷枪”、“矩形”工具在画面上尝试,想干什么用。(学生操作) (3)工具状态选择器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选定不同的工具时,在工具箱的底部分别出现了不同的选择,我们把它叫做“工具状态选择器”。它是用来确定所选定的工具的类型、大小、范围的,想怎样变线条粗细。 (4)颜料盒

一幅好的图画当然少不了色彩,你们知道选择颜色的地方吗?(在画图区的下面)我们把它称为颜料盒。使用时只需把鼠标指针移到你要选用的颜色上,单击就可以了。 3.退出“画图”程序

如果我不想画画了,那怎样来退出这个“画图”程序呢?

方法:单击“文件(F)”菜单,出现下拉菜单后,找到“退出(X)”命令,单击它。(师演示) 如果还没有保存画好或修改过的图形,则在退出“画图”程序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这时,如果单击“是(Y)”按钮,则保存图形后再退出;如果单击“否(N)”按钮,则不保存图形就退出;如果单击“取消”按钮,则不退出“画图”程序。 想:还可以怎样退出? [练一练] 练习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 教师巡视。

二、画线 1.直线工具 直线怎么画?

学生自己画,思考改变粗细、颜色。

这里的直线实际上相当于数学课上说的线段,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线段及作线段图的方法就可以画出来了。 2.曲线工具

曲线用什么工具来画呢? 方法:(以画“爱心”为例)

①单击工具箱中的“曲线”工具按钮,在“工具状态选择器”中选择线宽。 ②按照画直线的方法,垂直拖动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间的直线。

③将指针指向直线的左上方,再拖动直线,使它弯曲成一段弧,调整弧的形状,直到弯度适当时松开左键;再将指针指向曲线的左方,拖动曲线并调整曲线的形状,让学生注意曲线形状的变化,以及与鼠标位置的关系。这时第一条曲线就画好了。(师演示) 选择“曲线”工具拖动出直线以后,指针指向哪一个方位拖动,这要根据曲线的弧形来决定。哪边需要弯曲就向哪边拖动。可以画一条弧的曲线,也可以画两条弧的曲线。(师演示) 注意:一条曲线要而且只能弯曲两次。 ④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左边的半边。 3.铅笔工具 方法:

①单击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按钮。 ②在画图区选择一点作为线的起点,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到另一点松开左键,一条线就好了。(师演示) 注意:“铅笔”工具主要用来画任意形状的线,但用这种方法画线,拖动时不容易控制线的形状,因此,作图时尽可能少用。 2.范画

学生打开书本,看本课最后的练一练。 示范画“大象”(边示范,边讲解) 画曲线时,应先把曲线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一条直线,然后在需要弯曲的地方拖动鼠标,注意要而且只能弯曲两次。

三、画方形和圆形

许多规则的图形,大多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在工具箱中放有(圆)、(矩形)、(圆角矩)、(多边形)等绘图工具,利用它们可心画出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

(二)教学矩形工具。1、讲解:单击“矩形”,移至画图区,指针变成“+”形状。按下左键,再拖动至另一点,放开左键,一条矩形就画出来了。 2、学生练习。

3、讲解:如果要画正方形,可按住“shift”键,再用刚才的方法画,画出来的就是正方形了。

4、学生练习。

(三)教学圆角矩形工具。1、讲解:单击“圆角矩形”,移至画图区,指针变成“+”形状。按下左键,再拖动至另一点,放开左键,一条圆角矩形就画出来了。 2、学生练习。

3、讲解:如果要画正方形,可按住“shift”键,再用刚才的方法画,画出来的就是正方的圆角矩形了。4、学生练习。

(四)教学圆形工具。1、讲解:单击“圆形”,移至画图区,指针变成“+”形状。按下左键,再拖动至另一点,放开左键,一条椭圆形就画出来了。 2、学生练习。

3、讲解:如果要画圆形,可按住“shift”键,再用刚才的方法画,画出来的就是圆形了。4、学生练习。

四、画多边形

提问:请你们在工具箱中找一找,试一下,哪个工具可以画这个多边形?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讲述:许多同学在工具箱中发现“多边形”工具可以画出多边形。 但是,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困难,有的同学认为“多边形”工具不是很“听话”。下面老师为同学们做一次示范,看看怎样才能使“多边形”工具“听话”。 教师演示画五边形,同时讲述:

画多边形首先单击工具箱中的“多边形”画图工具,在画图区内按照画直线的方法先画出一条线段;请同学们看课本,我们将这条线段的起始位置叫做1,结束位置叫做2,现在我按住鼠标左键,将鼠标移动到3处,松开左键,再按住鼠标左键,将鼠标移动到4处,松开左键,再按住鼠标左键,将鼠标移动到5处,松开左键,最后我们双击鼠标左键就可以了。 提问:通过刚才的演示,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五边形的最后一条边不需要自己画,只要在5处双击,计算机会自动将最后一条边画好。) 讲述:

请同学们将课本“试一试”中的(1)画一下: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你们能用“多边形”画图工具画课本“试一试”中的五角星吗? 小结:教师简单讲评学生的练习,同时向学生说明一个画图工具并不是只能画出此工具名称所对应的图形。 出示下列图形:

提问:你们能画这个哑铃吗? 学生尝试练习。

讲述:同学们都能画这个哑铃,但是好多同学画出来的哑铃不整齐。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画法,注意一个名字叫Shift的按钮。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18篇:玩好信息技术课

“玩好”信息技术课

附海镇中心小学 孙范盛

经过这一年的工作和学习,并参加了我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组举办的优质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使我懂得小学已经全面普及了信息技术课,而且拥有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专(兼)职的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学科也和其它必修课一样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并能按部就班地常态化地运行。在此期间发现现在的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教学方法可以说是多式多样,如有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创设情景法、任务驱动法、操作实践法等。在这么多教学方法中每个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我们的课堂上,一般都存在一个缺陷,部分教学内容就是刻板、枯燥、因循守旧,尽管这些年来不断地改进,但还是非常不够,而”玩”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我们又有可能会进入这样的两难境地,即我们既希望利用计算机游戏去吸引学生,又担心学生一旦学会了这些游戏将被游戏过度吸引不顾其它的学习活动,此时教师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使用?其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呢?下面我就对”玩”来谈一谈我的粗浅认识,供大家参考。

1、什么是“玩”?

先来讲下 “玩”的概念,“玩”其实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了学生们力所能及的课外知识技能。“玩”即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它能把客观的认知活动转化为浓厚情感色彩的信息技术活动,推动学生由实用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转化,让学生在游戏中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与兴趣。

我们所教的对象都是小学生,都是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他们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教师利用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征,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将艰深的技术要领化为容易接受的游戏动作,这样做,学生便乐于学习、喜爱学习了。由于电脑游戏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诱惑。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所以“玩”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之时,“顺便”把知识传授给他们,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性,他们就会更容易接受、吸收。

2、“玩”好游戏,掌握技能

例1.“玩”FLASH小游戏,掌握鼠标操作

我在教学生鼠标操作的时候,我从网上下载了几个FLASH小游戏(打扮房间、找茬游戏等),这些小游戏画面精美,游戏生动、有趣,而且游戏规则简单,同学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马上集中精神开始“玩”起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把鼠标的基本操作(单击、双击、移动)给掌握了,并通过全班竞赛的游戏形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操作鼠标的灵敏度和反应力,在竞赛的过程中全班气氛活跃,学生也将不断积累操作经验,很快提高操作的熟悉程度。(竞赛游戏是指以比赛的方式进行的游戏,它包括智力、体力和技巧等方面的竞赛游戏。比赛游戏形式的特点与功能,是能够使学生们精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上机操作”的能力,培养动作或思维的快速、敏捷的团队精神等。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不但是让学生学习到了信息技术知识,而且从思想上也得到了培养、熏陶。在课堂教学中,小组之间,或个人之间的竞赛,是最常用的竞赛方式。)

例2.“玩”打字游戏,训练指法

在教学生指法的过程中,我也用到了 “金山打字通”中的“吃苹果”、“打地鼠”、“警察抓小偷”,还有“打字高手”中的“吃蘑菇”等小游戏,以比赛和闯关的方式去吸引和激励他们,要他们知道必须练好指法才能玩好游戏、才能打败其他同学,这样一来本来死气沉沉的课一下子变成了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的一堂课,是学生从“我去学”变成“我想学”,“我要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学习积极性,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我在小学三年级班级教学生指法时,部分班级采用了”玩”,多次练习课后,发现采用”玩”班级的教学效果明显比其他班级好很多。

3、“玩”益智游戏,避免因玩误教

当然”玩”也有它弊端,教师也必须明确了解”玩”的弊端,定时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方法采用得好,对我们的教学肯定有益,但同时也必须明确的是:偶尔使用可以,但经常采用肯定出问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目的、有节制地进行一些益智性游戏操作。即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有益的游戏,却不以游戏为目的,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引导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知识的手段。选择游戏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强技能和科幻意识。加强学生的科幻意识被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游戏软件的安装、解压、合理分配内存等计算机知识的探索实践,寓基础知识的学习于娱乐之中。要把握好引入游戏的尺度,不能以玩代教,因玩误教。同时不能忽视游戏的负面影响,要绝对禁止在一切学习时间玩游戏。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利用节假日,选择政治观点正确、思想内容健康、知识丰富的游戏,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操作,但一定要教育学生有自我控制和约束的能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采用”玩”获得成效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契机,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为学生介绍良好的教育游戏软件,找到益智性游戏软件中这些教育“热点”和精华。而且要注意:游戏教学不同于娱乐游戏,游戏教学的目的是“教学”,手段是“游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因此,每一个教学游戏的设计都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服从教材的需要,把抽象的甚至于枯燥无味的知识与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要充分体现知识的特点,又必须充分具备游戏的特征。游戏教学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整节信息技术课都要充满游戏,以游戏为主;也不意味着每一节信息技术课都非要安排游戏不可。不同内容的课中,不同游戏所运用的时机本身也就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具体情况巧妙安排,灵活运用。

那在“玩”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呢?我觉得首先要精心挑选教学用的游戏,游戏的篇幅不能太长、太大。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可以掌握游戏的基本操作,而这些基本操作要能与我们教学的技能目标相符合,如:鼠标的操作,键盘的操作等。 其次是在学生进行游戏之前,要说明游戏的规则,规定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游戏任务。这个时间规定是用于把学生的游戏时间控制住,而不是让学生整节课都在游戏状态之中。当游戏时间完了之后,老师应首先对能完满完成任务的同学进行表扬,保持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提问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哪些技巧,学到了什么知识。务求让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地从游戏转移到课堂上来。再次是可以给学生报置一些课堂小作业,让学生在游戏结束后做一个总结性作业。作业中包括:如“这个游戏好玩吗?这个游戏用到了哪些按键?你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这个游戏可以如何改进呢?你有更好玩的游戏吗?”等问题。最后,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小组合作或组间竞争等机制。使学生始终处于课堂互动的氛围当中,而不至于过分沉迷在游戏当中。

最后,我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玩”当然也不例外,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对于这种方法,一概否定,一律禁止的做法和盲目倡导、放任自流的做法都是极端错误,不可取的,但若对其危害之处能正确引导,又能成为青少年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方法。

第19篇: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总结

雨冲中学 龙昕

信息技术浪潮的到来给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校已建成多媒体电脑教室一间,电子备课室一间,在基础建设、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等诸方面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我校将以一个更高的标准向社会展示我校的风采。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这一块,也得到了提高与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个学期来,经过我校领导以及各教师和学生的努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了一点成绩,在今年的中考中信息技术这一科在全市名列前茅。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也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在第二课堂活动,很难从中发现、培养尖子学生;其次是没有参加观摩、学习机会,以至自身信息、素质难提高,无法满足学生对当今信息技术探索欲望,不了解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趋势,基本上是凭着感觉走;最后是教材不配套,我们现在是从一年级开课,可使用的教材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需要,教师上课也只能凭着经验进行教学。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课,还很年轻,需要我们教师同行及IT界人士等不断地关心、支持、探索、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以上就是我这一学期来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二、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这是我们开始上课前首先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学研究的第一个课题。

首先注意讲清整个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让学生搞清硬件、软件的作用。明白了这些,就可以学习计算机家族中的小兄弟——微型计算机的使用了。

但是,毕竟学生求知欲比较强,这样在后期的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发散思维,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情地去探索、去研究,在不断地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三、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1)利用网络,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网络,教师可以获得所教学科的各方面资料,拓宽学生视野,优化课堂教学。比如:在教室里,教师可以用操作电脑,展示教学课件;播放VCD、录像等格式的教学片。自制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中的难点;变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巧设练习,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学的研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往教学大纲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如今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往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思考,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这种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总之,是学生自己主动选择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去完成学习的各个环节,达到学习的目标。

我们说网络只是环境,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3)开展信息技术兴趣班

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兴趣班来发现和培养对电脑有浓厚兴趣的尖子生,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第20篇: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在高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七年级的信息技术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现制定本学年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初一新生,在小学里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占80%以上,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我们学校的教材采用的是青岛版的教材,本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概念、计算机基本结构、操作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文本编辑排版与打印、因特网应用等。文本编辑是这学年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WINDOWS操作系统、文本编辑、指法练习重难点:文本编辑

三、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进行处理,并能熟练掌握其技巧。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5、做一个成品出来:如电子报刊、贺年卡等。

五、教学措施

本学年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内容

第1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 信息(1 课时)

第二节 信息技术(1 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应用,能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指导建议:本课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 处理的意识,通过大量的实例以及学生参与的看、听、说、摸等方式,对信息和信 息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 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 2 章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计算机的硬件结构(1 课时) 第二节计算机的软件系统(1 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教学重点:

1、认识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并记住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指导建议:在讲授计算机硬件时建议采用直观教学法,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让学生体验到计算机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 备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第 3 章 操作系统及其基本操作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发展(1 课时)

第二节Windows XP 的启动与退出(1 课时) 第三节鼠标操作(1 课时)

第四节 Windows XP 窗口组成与操作(1 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发展

2.学会 WINDOWS XP 的启动及关闭方法

3、初步认识 WindowsXP 桌面、图标、任务栏、开始、对话框等术语。

4、熟练掌握鼠标基本操作(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 Windows XP,掌握启动、退出的操作。 ( 2)难点:鼠标器的操作,Windows XP 桌面和开始菜单。 指导建议:本课是学习Windows XP 的基础,鼠标的灵活使用非常重要,因此应让学生了解鼠标指针形状的含义,多留出时间让学生练习使用鼠标。要强调关闭系统 之前,必须先关闭打开的窗口(应用程序)、再退出 Windows XP 系统,以确保所做的 工作已经保存到硬盘上。

第4章 键盘及其操作

2 第一节 认识键盘(1 课时) 第二节 键盘指法(1课时) 第三节汉字输入(1 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键的功能

2.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养成良好的键盘操作习惯。3.识记基准键键位,掌握手指的分工。

4.识记键位,争取实现“盲打”。教学重、难点: 5.学会用汉语拼音输入汉字

1)重点:正确的指法、熟练地输入。

2)难点:速度、准确率、键位识记。 指导建议:可以结合指法软件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时刻提醒学 生,不能以单手、单指击键提高速度,指法正确是前提,尽量坚持盲打。

第 5章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本章共十一节内容,

教学目的: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1.认识“资源管理器”,并会查看文件和文件夹。

2.学会新建文件夹和给文件夹重命名,并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文件夹。

3.学会移动、复制文件和文件夹。 。

4、学会删除或还原、查找文件和文件夹。

教学重点:文件和文件夹的各种操作。 教学建议:本节内容是整个 WINDOWSXP 单元中最重要的内容。学习了这部分, 学生就应能够独立地操作计算机,尤其是其中的复制、删除等内容更是重要,教学时应边讲边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各种操作。

第6 章 文本的编辑、排版与版式设计(5 课时)

第一节Word 2003文字输入(1课时) 第二节文字编辑(1 课时) 第三节文字的排版(1 课时)

第四节在文档中插入符号(1 课时) 第五节文本框的使用(1 课时)

教学目的:

1、熟悉 Word 的编辑环境,能在 Word 中输入简短文字、特殊符号。

2、能够熟练地设置文档的段落格式、文字格式以及文档的修改。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1、段落的对齐、缩进和行距调整。

2、文字的增、删、改操作。

教学建议:本课都是修改操作要用到的知识,所以是前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 本课的教学难点。难不在于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是否能掌握。让学生在文章修改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插入、删除、恢复和移动的方法,以实际操作为主,不必强记操 作步骤。教学时以练为主,以全体学生会熟练操作为目的。 教学目的:

1、学会插入所需要的各种图片并掌握图片工具栏的使用。

2、熟练掌握“绘图工具栏”和“自选图形”的设置。

3、会插入、修改艺术字,并能按要求设置版面。

4、掌握表格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修改、美化图片和制作表格的方法。教学建议:本课内容很多,但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学时可先演示 WORD 设 计的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结合课本,向学生讲解插入图片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插入剪贴画的步骤和每一步的作用,同时留给学生充分的上机时间练习, 进行尝试练习,边讲边练,已达到熟练的程度。

第一节 页面设置 第二节插入页码 第三节文件打印

教学目的:

1、掌握页边距、纸张大小的设置。

2、学会插入页眉页脚的方法。

3、学会文档的打印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的页面设置方法。 教学建议:以例题讲解,引导学生素材的选取,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多加练习,可以 小组合作的形式做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多给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创作的时间。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