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最大中资服装厂:白条生产线,上万人员工,每天成衣30万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GRY服装厂家 孟加拉最大中资服装厂:白条生产线,上万人员工,每天成衣30万件!

孟加拉最大中资服装厂:白条生产线,上万人员工,每天成衣30万件!

2023-08-13 13: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物名片:祖籍福建泉州、孟加拉著名侨领、第十届中国侨联海外委员、第六届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理事、孟加拉国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孟加拉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华侨华人跨境电商合作联盟创始成员、孟加拉国利德成集团董事长、泉州立达轻纺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这个充满商机的时代,机遇一直潜伏在我们的周围,只是太多人都没有发现,它们只被少数人抓住并且获得了成功。庄立峰先生1995年就看中了孟加拉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及孟加拉国产品在多国享有免税待遇的独特优势,大胆到孟投资建厂。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孟加拉国利德成集团生产线由刚建厂的10条,扩展至目前的100条,工人也由最初不到100人增加到13000多人,已成为孟加拉国最大的中资制衣公司,集团旗下拥有拥有包括织造、染整、印花、制衣、制鞋等多家企业。

在利徳成的生产基地,每天要向全球供应商提供30万件成衣,每年要生产1亿多件。也就是说,累积下来,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会有1个人穿上“利徳成”。

近几年来,到孟加拉国寻找商机的各类中资企业在迅速增多,庄立峰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整合全球优势资源,推进纺织鞋服产能产业国际合作和跨国布局,保持增速不减,结构更优,稳步增长。

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会见

孟加拉国华侨华人联合会访问团

中国企业家“筑梦”孟加拉国

新华社记者 刘春涛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服装出口国,孟加拉国排第二。国内人工成本高企,服装产业转移海外的故事当下正热,但泉商庄立峰20多年前就在孟加拉国开始了这样的征程。眼下,他已是1万3千名孟加拉人的中国老板,旗下一座座新建的现代化制衣厂区陆续竣工。他的海外创业之路对“走出去”海外发展的中资企业有借鉴之处。

走在庄立峰即将竣工的新厂区,仿佛走进了国内某一家现代化工厂,与厂区外面低矮的铁皮房,狭窄拥挤的街道这类孟加拉国常见的乡村景象形成了强烈对比。

庄立峰说,“1997年,我在达卡租了场地做第一家工厂,碰到了很多的困难,当时我就开始思考怎样做个让大家都认同的好工厂。2006年自己买地建工厂,根据世界工厂的一般标准建厂,但和先进的工厂比还有差距。在2012年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怎样做第一流的工厂。”

2014年1月孟加拉国第十届议会选举结束,之前近一年的动荡政局趋于平稳,一段新的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来到了,同一年,达卡市内大小楼盘相继开工也佐证着市场的乐观判断。在这一年,庄立峰也开始了自己新厂区的建设。现如今,他心目中现代化、数字化的厂区正在成为现实。

新厂区内的建筑包括生产楼、仓储楼、行政办公楼、职工宿舍和学校等。在五层的仓储大楼内,他投入巨资,从国外引进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将原有数百人的仓储运营队伍,压缩至不到100人。

孟加拉国人口超过1.6亿,制衣厂工人的平均月工资不到800元人民币。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去打造如此高成本的现代仓储系统,缘于庄立峰有着在孟创建百年企业的想法。他说,如果一个企业考虑在孟加拉国1年、5年或者10年的经营,可能不会用到这套设备,因为这样的周期内是收不回成本的,但是如果打算建设百年企业,设备成本分摊到30年,那就划算了。

庄立峰介绍说,仓库内都是数字化管理,每件货物都有自己的编码,甚至一颗纽扣在哪里都可以方便的找得到。仓库还配有先进的防火系统,与烟感应防火系统不同,库房内采用的是空气感应系统,同时每3平方米就有一个喷头,出现问题时候,就在3平方米内解决,不会对其它区域产生影响。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大力度的投资,庄立峰解释道,这样的仓库系统可以避免浪费等问题,满足企业精益化管理的需要。他说,企业利润是从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中来的。同时,国际大客户知道企业有这样高效、安全的仓储系统,更愿意与你进行战略合作。

孟加拉国35岁以下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0%以上,人口红利至少可以维持15-20年,加大投资力度从长期看是有保障的。

如何利用好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庄立峰想了很多办法,在新建的厂区内,行政办公楼有一层专门用作员工培训。同时,因为新的厂区远在孟首都达卡以北30多公里的地方,加上当地基础设施落后、堵车现象非常严重,为了让当地员工可以节省用在路上的时间和精力,庄立峰为企业的当地管理层员工提供宿舍。厂区内10多层的两栋即将完工的现代化居民楼将为数百名企业员工及其亲属提供住宿,租金仅是周边价格的60%。

他说,如此投入就是让本地员工将企业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他还计划在旁边修建一所学校,提供给当地企业员工的子女入学。

从1997年发展至今,他创建的利徳成集团在孟加拉国已经拥有包括织造、染整、印花、制衣、制鞋等多家企业。在他的企业内就业的当地员工已经达到1.3万多人。

在经历了长期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之后,他开始探索打造自有品牌,集团旗下的“熊猫”鞋子就是针对孟加拉国市场的产品,自有服装品牌 “蜘间”“GymAesthetic"则计划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上万孟加拉人的中国老板,庄立峰非常清晰地将自己与当地员工的关系描述为合作共赢。他说,不应总想着自己是老板,给当地人提供了工作机会,要看到我们也在依靠他们赚钱、发展。无论穷富,与当地人交往要平等相待。让员工与企业一同发展,共同分享发展果实。

如他所说,“关于工厂,它是我生活哲学思想的体现。我是传统的中国男人,坚持中国儒家著作《大学》中的修身、齐家理念,希望在这个太平盛世里创造一片自己的天空。”

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有需要、有能力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市场的更大发展。近几年来,到孟加拉国寻找商机的各类中资企业在迅速增多,当被问到对后来者在孟加拉国投资创业有何建议时,庄立峰表示:

1

当国内企业决定要来当地发展之后,要有长久打算,不建议抱着投机、赚快钱的想法来经营这个市场;

2

要推进本地化管理、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使用本土人才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好处;

3

中资企业要遵守本地的法律法规,尊重本地的风俗和宗教礼仪。

孟加拉国著名侨领:颜宝玲女士

全球第一家上市的制帽商

福建德化人,80年代迁到香港,

香港上市公司飞达控股(港交所:1100)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香港中华总商会常务会董

香港保良局戊子年董事会主席

香港仁爱堂癸未年主席

全国妇女联合会执委

全国侨联常务委员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孟加拉国华侨华人联合会永远名誉会长

2001年获得颁授香港青年工业家奖,为香港社会公益捐资过千万港元。2012年12月,颜宝铃参与第十二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选举,首次参选便成功当选。

在香港业内,有人称颜宝铃是“帽后”。1959年出生在福建小城的颜宝铃,1980年随家人到香港,在内地经历过“上山下乡”,到了香港从零开始学粤语和英文,最初的工作是在工厂里做剪线头的打工妹。

很快,颜宝铃在香港发现许多外国人对中国货有兴趣,她就利用这个机会做起了中间商——手套、提包、帽子等等,客户要什么,她就到工厂找什么。她的丈夫颜禧强负责在家里接电话、印商标。当时,颜宝铃夫妇住在九龙一套不到40平方米的房里,一间房自住,一间房出租,客厅则用来办公。

一段时间后,颜宝铃发现所有的产品中帽子的效益最好,从此专注于帽业。颜宝铃与许多那个年代白手起家的港商一样,事业上的有成,靠的是勤力、眼光和机遇。

1986年,夫妻二人成立飞达工艺厂,拿到迪士尼公司卡通形象的授权,生意有了规模。1992年,飞达在深圳设立生产基地。2000年,飞达帽业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制帽商。

但生意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前几年,制造业开始遇到难关,不少港商在内地关门大吉,但颜宝铃努力找出路。3年多前,她在孟加拉国找到商机。“当时大家对我的选择都不理解,以为我痴咗线(犯傻)”。其实,孟加拉国是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国,工人手艺娴熟,劳工充足,但生活条件和陌生的法律文化的确是挑战。颜宝铃去厂房要坐牛车,有汽车也没有路,每天吃榨菜、榄菜和腐乳。

就是在孟加拉,颜宝铃感受到了“一带一路”给她带来的商机。2016年10月,习主席对孟加拉国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等多个合作文件。两国间的“大动作”成就了她的事业,中国投了大笔资金在孟加拉国的电能领域,工厂可免受“一天停电25次”之苦;孟加拉交通建设提速,工厂到货运港口的车程可从17小时缩减到4小时,颜宝铃的工厂进入发展期。

现在,颜宝铃孟加拉工厂的生产力占了集团营业额的65%,工厂从最初的一二百名工人增长到了3500人。工厂开始筹建第二期,想来上班的工人已经等在门口。“到明年,我们希望有六七千工人。”颜宝铃说,她的工厂所在的村落,原本只有400人,现在已吸引了逾万人定居,“第二期开工的话,村落会有二三万人。”这个村因此被孟加拉当地政府批准升格为“飞达镇”。颜宝铃认为,这是“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企业的支持和鼓励。

“最让我欣慰的是,在制造业压力极大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迎来第二春,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让当地妇女能够自立。下一步,我想把飞达镇建成一家工厂、两间学校、三万村民的小镇。教育是发展的根本。”

让青年人在“一带一路”中历练

2018年3月12日,颜宝铃做客大公网两会特别节目《星耀香江》。作为“一带一路”的推动者和受益者,颜宝铃认为,“一带一路”四年间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切实帮助了“一带一路”相关企业发展并拉动了“一带一路”相关地区经济。“‘一带一路’是大平台也是一个大机遇,其实它就是简单的包容、合作、互利互赢”,颜宝玲表示。

颜宝铃“出海”伊始非常困难,她形容那个阶段是“自生自灭”。后来在大使馆的倡议下,于去年成立华侨华人联会,帮助“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为他们提供资源和服务,大大提升了中国企业海外落户的效率。

除了关注“一带一路”中国企业发展,颜宝铃对于青年问题也十分关注。此次两会,颜宝铃提案建议,让青年人在“一带一路”中历练。颜宝铃自述这与她的成长历程有关,在青年时期,她曾上山下乡。这段经历让她即使到了香港仍保持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颜宝铃建议,让年轻人在大学期间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习、实习,以了解当地文化、经济等,在学习的同时也能让青年人体验生活的艰辛。颜宝玲认为,青年创业不一定在国内,“一带一路”为他们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另外,颜宝铃还建议运用“大前店、大后厂”模式:让内地与香港成为“大前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大后厂”,帮助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纺织服装论坛、环球纺机、纺友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