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GIS数据转换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八)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八)

2024-06-29 14: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大全(一)、名词解释大全(二)、名词解释大全(三)

名词解释大全(四)、名词解释大全(五)、名词解释大全(六)

名词解释大全(七)、名词解释大全(八)、名词解释大全(九)

1. 空间数据结构(SpatiaI Data Structure)

空间数据结构是指空间数据在计算机内的组织和编码形式。它是一种适合于计算机存贮、管理和处理空间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它是对数据的一种理解和解释。

2. 面状符号(area symbol)

指所代表的概念可认为是空间的面的符号。符号的范围同地图比例尺有关。

3.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

利用计算机对图形或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的技术。

4. 目视判读(visual interpretation)

判读者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读仪以研究地物在遥感图像或其它像片上反映的各种影像。

5. 平面直角坐标系(Rectangular Plane Coordinate System)

用直角坐标原理在投影面上确定地面点平面位置的坐标系。与数学上的直角坐标系不同的是,它的竖轴为X轴,横轴为Y 轴。在投影面上,由投影带中央经线的投影为调轴、赤道投影为横轴( Y 轴)以及它们的交点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称为国家坐标系,否则称为独立坐标系。

6. 数据存取控制(Data Access Control)

对数据存入和取出的方式和权限进行控制,为了防止非法用户不正当地存取信息,还应对用户的存取资格和权限进行检查。只有检查合格的用户才有权进入系统。

7. 数据共享(Data Sharing)

不同用户或不同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共同使用根据协议形成的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查询语言去使用这些数据。数据库中数据集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允许其他用户访问他的数据集,称为共享数据集( shared data set )。获准访问的这个用户称为数据共享者( data sharer )。

8. 数据检索(data retrieval)

从文件、数据库或存储装置中查找和选取所需数据的操作或过程。

9. 数据精度(Data Accuracy)

观测值与真值或可看作是真值的逼近程度。

10. 数据逻辑一致性(Data LogicaI Consistency)

指数据在数据结构、数据格式和属性编码正确性方面,尤其是拓扑关系上的一致性。

11. 数据通信(Data Communication)

是指两点间信号或数据集合的传送,而不考虑数据的定义和内容。

12. 数据维护(Data Maintenance)

系统维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数据内容的维护(无错漏、无冗余、无有害数据)、数据更新、数据逻辑一致性等方面的维护。

13. 数据源(Data Source)

提供某种所需要数据的原始媒体。信息系统的数据源必需可靠,目前常用的数据源有:①观测数据,即现场获取的实测数据,它们包括野外实地勘测、量算数据,台站的观测记录数据,遥测数据等。②分析测定数据,即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分析测定的数据。③图形数据,各种地形图和专题地图等。④统计调查数据,各种类型的统计报表、社会调查数据等。⑤遥感数据,由地面、航空或航天遥感获得的数据。

14. 数据质量控制(data quality control)

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使数据在采集、存贮、传输中满足相关的质量要求的工艺过程。

15. 数据质量评价(Data Quality Evaluation)

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的方法和过程。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演绎推算、内部验证、与原始资料(或更高精度的独立原始资料)对比、独立抽样检查、多边形叠加检查、有效值检查等。经检查应对每个质量元素进行说明,并给出总的评价,最后形成数据质量评价报告。

16. 数据质量元素(Data Quality Element)

描述数据质量的信息项,包括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现势性和数据说明。

17. 数据转换(data transfer)

将数据从一种表示形式变为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过程。

18. 数字坡度模型(digital slope model)

记录网格点上坡度和坡向以描述地面坡度的数字文件。

19. 数字位置模型(digital situation model)

用平面坐标x 、y 描述地物分布的数字文件。

20. 图例(legend)

图上适当位置印出图内所使用的图式符号及其说明。

21. 图像分类(image classification)

根据各自在图像信息中所反映的不同特征,把不同类别的目标区分开来的图像处理方法。

22. 图像复原(image restoration)

对遥感图像资料进行大气影响的校正、几何校正以及对由于设备原因造成的扫描线漏失、错位等的改正,将降质图像重建成接近于或完全无退化的原始理想图像的过程。同义词:图像恢复

23. 图像数据(Image Data)

用数值表示的各像素( pixel )的灰度值的集合。对真实世界的图像一般由图像上每一点光的强弱和频谱(颜色)来表示,把图像信息转换成数据信息时,须将图像分解为很多小区域,这些小区域称为像素,可以用一个数值来表示它的灰度,对于彩色图像常用红、绿、蓝三原色( trichromatic )分量表示。顺序地抽取每一个像素的信息,就可以用一个离散的阵列来代表一幅连续的图像。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一般指栅格数据。

24. 图像信息(Image lnformation)

像元的属性类型或量值所提供的信息。

25. 图形数据(Graphic Data)

图形对象的形式表示。图形对象是指图元( primitive )和图段( segment )。图元有点、线、面、字符、符号、像元阵列等。图段是由图元组成,例如房子中的门、窗;对每个图元的几何形状要用坐标位置,字符编码及字高、方位,字符的纵横比,像元阵列及其参考位置,相关的颜色属性加以描述后实现存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一般指矢量数据。

26. 拓扑关系(topological relation)

指满足拓扑几何学原理的各空间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即用结点、弧段和多边形所表示的实体之间的邻接、关联和包含等关系。

27. 拓扑检索(topological retrieval)

从文件中查找和选择具有拓扑关系的数据的操作或过程。

28. 位置精度(positional accuracy)

空间点位获取坐标值与其真实坐标值的符合程度。

29.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由计算机生成的可与用户在视觉、听觉、触觉上实施交互,使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的人造环境。它在测绘与地学领域中的应用可以看作地图认知功能在计算机信息时代的新扩展。

30. 遥感(remote sensing)

不接触物体本身,用遥感器收集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经处理、分析后,识别目标物、揭示目标物几何形状大小、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技术。同义词:遥感技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