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在20世纪文坛的成就不算低,为何鲁迅和林徽因都厌恶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90后文学作品 冰心在20世纪文坛的成就不算低,为何鲁迅和林徽因都厌恶她?

冰心在20世纪文坛的成就不算低,为何鲁迅和林徽因都厌恶她?

2023-05-03 21: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跟鲁迅一样,青少年的冰心巾帼不让须眉,同样有伟大的抱负。

1918年,冰心在北京协和女子大学就读理科之时,选择的专业是医学。此时的国家积贫积弱,普通大众的医疗条件很差,许多人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人们从身体到精神,都是一副病恹恹的状态。

冰心跟同时代许多有志青年一样,认为学医可以救国救民。因此,读大学时,她攻读医学,希望自己将来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好医生。

然而,随着“五四运动”以后,广大青年对国内外形势看得更为透彻和深刻,渐渐意识到: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改变大众的精神思想,比单纯地救治他们的身体更有作用。

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激励下,此时期的有志青年立马掉头转向,纷纷走上了 “弃医从文”的道路。

冰心走上“弃医从文”之路后,但她的文学创作并没有及时体现出“战斗号角”的价值。

一是冰心出生在福州市长乐区一个大家族,自小在深宅大院里长大,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没有条件去深入社会,对普通大众的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现状并不了解。

二是此时的冰心不过是20岁出头的姑娘,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看待一些社会问题时显得单纯、幼稚。

鉴于以上两个原因,冰心此时期的创作,包括诗集《繁星·春水》,小说《超人》、《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作品,在叙事手法上,通常以第一人称展开故事情节的铺陈,大多描写的是儿女情长,遵循她“爱的哲学”的文学观。这些作品虽然在年轻读者中反响不错,但在同行眼里,却受到了许多批评。

鲁迅先生曾形容冰心是“白莲花”,文章中除了出现一些“悲天悯人”的片段之外,对国家大事只字不提,所描写的内容显得“极小家子气”,没有半点儿那个时代文人的风骨。

此时的鲁迅,已经是国内文坛领袖,他倡导作家在创作中应该把文学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出教化功能,文学应该像投枪匕首一样,对一切内外敌人的要害能一击必中。

而冰心的创作,就如同大小姐顾影自怜一样,尽写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有粉饰现实的嫌疑。

在鲁迅眼里,冰心虽然是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新青年,但她的思想没有焕然一新,依然保留着旧传统。因为厌恶冰心的文风,因此,鲁迅一直把冰心跟胡适、徐志摩等人划为一派,有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味。

1929年,鲁迅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说: 傍晚往燕京大学讲演了一点钟,听的人很多。我照例从成仿吾一直骂到徐志摩,燕大是现代派信徒居多,大约因为冰心在此之故,给我一骂,很吃惊。

如今看来,鲁迅对冰心的评价很准确,文坛大家之所以排斥和厌恶冰心,完全是因为冰心早期的作品不仅稚嫩而且显得多少有些无知。她的作品至今被限制在儿童文学一栏,就是最好的明证。

近现代著名才女林徽因对冰心也有很大的意见,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一个名门,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青年时期留学欧美。学业有成后,她跟丈夫梁思成安家在北京东城区的北总布胡同3号。这是一座古色古香、幽静典雅的四合院。

受西方生活的影响,每逢周六下午,林徽因会邀请一些学问大家和社会名流,来家里品茶聊天,切磋学问,由此形成了著名的“文化沙龙”,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文化界非常有影响力。林徽因也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位开办沙龙的人。

令人纳闷的是,林徽因邀请过许多诗人、作家、学者,一些人还被邀请过多次,却唯独没有邀请过冰心,这让冰心对林徽因一直心存不满。以冰心当时的名气和资历,完全有资格参加这个沙龙。

于是,在1933年,冰心写了一篇数千字的短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发表在《大公报》上。

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这是在含沙射影地讽刺林徽因,挖苦她有一种“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毛病。

此时的林徽因正在山西文物局做调查,读到《我们太太的客厅》之后,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哪肯受这种窝囊气。相传,林徽因直接买来一坛山西老陈醋寄给冰心,还附带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 你不过是醋不够吃,我让你醋上加醋,一次性吃个够。

后来,两个才女经常在各自的文字里抨击对方,用各自的才华诠释了什么叫“骂人不带脏字”。

两人之所以相互抨击,说到底是各自的性格完全不同所致。冰心是一个传统的大家闺秀,而林徽因是一个张扬活泼的现代女性,一个是水一个如火,水火从来都是冤家。

不过,比林徽因多活40多年的冰心,在晚年对这些都释然了,曾公开赞美林徽因“人如其名”,两人的恩怨最终在时空的交错里化为乌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