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1式胸挂,虽然性能并不出色设计保守,但却终能成为一代经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81式自动步枪实战 中国81式胸挂,虽然性能并不出色设计保守,但却终能成为一代经典

中国81式胸挂,虽然性能并不出色设计保守,但却终能成为一代经典

2023-07-03 09: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79年初,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刚打响,部队所使用的步枪却出现了火力不足的问题:一个步兵班10人中仅有2支56式冲锋枪,此外还有1~2挺56式班用机枪,剩下的便都是56式半自动步枪——即便是战前加强也不过是个别部队特别为各班增加了1支56式冲锋枪,确实令解放军蒙受了许多不必要的伤亡。于是在当年,81式自动步枪的研制任务下达。

81式步枪诞生不久便赶上的实战:蓝剑B行动

1981年,81式自动步枪设计定型;1983年,81式自动步枪开始列装各部队。而在1986年,蓝剑B行动打响了——在该次行动中,随81式自动步枪一并出现的还有不知名的战术背心:以出镜最多的为例,这款作战背心上有4个步枪弹匣,稍靠下的位置却又有一大串手榴弹袋。

这款战术背心根据射手作战定位的不同,配发了分别适合步枪手、机枪手和狙击手使用的三款背心。步枪手使用的,则是上述的配置;机枪手使用的战术背心则设置了2个弹鼓袋。狙击手使用的,则设置了狙击步枪弹匣袋。总体来说,这款试验款的战术背心虽然没能大量生产装备部队,甚至连其型号都没有留下,但在如今看来,总还会眼前一亮。

战术背心顺应了时代潮流:一度被认为是协防一体

使用救生衣战术背心的苏军士兵

由于其特殊的外形,这一度令人误以为是协防一体的防弹衣。按照当时的技术而言,在战术背心内嵌入铝合金板是具备着一定的防破片能力的:阿富汗战争中的苏军就采用了内嵌钛合金或铝合金板的防弹衣。然而,这仅仅是坊间传言。此款战术背心采用了对开式设计,在这种设计上采用防弹内嵌的可能少之又少,更何况它采用的外表材料仍然是传统的硫化布,连复合纤维都没有使用。

苏联6B3战术背心

如果与美苏等国的携行具相比,这款实验性战术背心显然有许多地方可圈可点:它是解放军首次采用了背心式设计的战术背心。尽管它在诞生的年份已经不是开辟了先河的产品:苏军在阿富汗战争中使用的6B3战术背心已经采用了携防一体的设计;与此同时,美军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采用的LBV战术装具更是引领潮流的作品。但是,它和解放军在后续的携行具比起来时,仍然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美国LBV战术装具

它更是首次中国在战术携行具上采用了魔术贴的作品。相较于传统的木扣和63式伞兵携行具的帆布条式快开设计,魔术贴在结构上完全内藏在弹匣包内,不易钩挂物品,同时也具有快开的功能。在这一时期的战术背心尽管在胸前拥有相当厚实的作战装备,据悉其后部还有附加的用于平衡负重的弹药袋。

使用56式胸挂的解放军士兵

尽管这批战术背心并非“科班出身”,只不过是总后勤部委托民间厂家紧急加制的产品,但它确实代表了当时中国拿得出的最佳战术背心。相比之下,56式胸挂因为携弹量过少不能满足实战的需要: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解放军战士就曾有将56式胸挂拆开、缝制在衣服上的案例。而这样的自行改装,在实际的战斗中显然还会更加普遍。

详解81式胸挂:设计对步枪手算是“雪中送炭”,对机枪手可不一样

56式胸挂

而就目前来看,56式弹药携行具(后称“胸挂”,精简篇幅以飨读者)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携弹量。56式胸挂的面积不大,仅仅设置了3个弹匣袋和4个附件袋。满打满算,除开胸挂上3个弹匣,还有枪上1个弹匣;仅仅4个弹匣共120发的备弹在如今看来总有不足。而经计算,在现代战争中5个弹匣30发子弹,也仅仅能在中等烈度的战争中使用约1个小时,持续的高强度枪战中更是连30分钟都撑不下去。还需要射手在战斗间隙压子弹。

67式手榴弹

在1956年56式冲锋枪定型时,轻武器研制上倾向于“苏化”的解放军当时使用的可是无柄手榴弹:仿制二战苏军广泛使用的F-1式、RG-42式和战后苏军广泛使用的RGD-5式手榴弹的防-1式手榴弹、攻-42式手榴弹和攻-59式手榴弹是在63式手榴弹诞生前的主力武器。然而,在1979年,附件袋的功能早已经从携带手榴弹换成了纯粹的携带附件。而对于换装67式手榴弹的解放军来说,4个附件袋的设计也稍显鸡肋:既不能携带手榴弹,对于枪油壶等附件来说又太大。如果在其内放置散装弹药,受限于其尺寸也仅能携带真正意义上的“散装”弹药,总会引起被击中后产生“弹药殉爆”这样的错觉。

所以,在56式胸挂的“精神续作”81式胸挂上,以牺牲了2个附件袋为代价,增设了1个弹匣袋。这样一来,射手可以携带5个满装填状态下的30发弹匣,总备弹量达到了150发,已经与如今解放军战术装具上的携弹量持平。对于战士而言,这样的更改更是雪中送炭:尽管这个“炭”不多,但在实战中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81式枪族

只不过,相比在“蓝剑B ”行动上亮相的可以按照射手使用枪支的不同区分设计不同的战术携行具而言,81式胸挂还是稍稍笼统:这样的设计只能使用在步枪手上,而狙击步枪手、机枪手仍然需要携带、穿用不同的战术携行具。就以机枪小组中的正、副射手为例,其各需要携带2只81式弹鼓挎包。而每只弹鼓挎包内装1个75发弹鼓,算下来一个标准的机枪小组区区300发的整装携弹量。再多,只能将弹药和供弹具放置在背包内了。

而挎包的缺点也相当明显:挎包的位置在腰际,跑起步来相当重的弹鼓挎包会持续拍打正副射手的腰部,这样显然并不可能会舒服。而在做卧倒、匍匐前进等战术动作时,弹鼓又以其颇大的体积“硌人”不说,又容易发生偏转。战士们的战术动作不流畅,在战场上又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显然,如果当时能将“蓝剑B”行动和两山轮战后期部分单位配备的背心式战术携行具稍微改良后列装各部队,当年的解放军战士们也许就不会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解放军的战术携行具的先进程度又会再续56式胸挂的辉煌:在当年一众腰挂的设计里,背心式设计已经脱颖而出。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

为什么选择了81式胸挂?

81式胸挂

如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说,81式胸挂的定型要在“蓝剑-B”行动中的作战背心之前。而经过实战检验,战术背心的性能还是要较81式胸挂要好:弹药携带量大、肩带宽厚且具备魔术贴等先进的设计。如果能采用这套战术背心,哪怕是简化掉手榴弹等的简化版,解放军便能再一次引领全球的战术装具潮流:苏联虽然早在1979年就已经开发出了携防一体的6B3防弹衣战术背心,但是也仅有在国内少部分部队和驻阿部队中配发。如果解放军能够在此时装备战术背心,未来10年内基于此款战术背心研发携防一体的防弹背心根本不成问题!

最终,总后勤部选择的并非这套背心式战术携行具,而是为我们所熟知的“81式胸挂”。如果拿这款战术背心和81式胸挂相比,不难看出81式胸挂的“落后”成分:81式胸挂的弹匣袋盖并不采用魔术贴设计,而是采用了原本56式胸挂的木质绊扣。除开取消2个附件袋、增设1个弹匣袋以外,和56式胸挂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在阿富汗使用6B4战术背心的苏军士兵

为什么呢?放着更好的战术背心不用,却用回了传统的胸挂。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单兵战术装具已经变成了苏联遥遥领先(6B3、6B4等战术背心已经采用了携防一体,再者也具备多种类型;稍后的6B5系列战术背心衍生出了多达19种侧重于射手使用枪支、不同防护类型的款式),美国次之(LBV战术装具采用了空前的MOLLE系统,一方面是可以由射手自行搭配,另一方面各种弹匣袋、附件袋也可以集中在胸前),中国垫底的状态。

究其原因,可能还在于81式步枪的定位设计。1978年,中国小口径步枪弹及系统已经开始研制,因此在此时81式步枪的定位是过渡性质的步枪:一方面与56-2式自动步枪一同替换下老旧笨重的木托56式冲锋枪,另一方面是换装全军以达成更新班组武器的目标;在小口径步枪完成研制、生产定型后量产时,81式步枪便可以迅速让位了。

再者,西南边陲战争又导致81式步枪的需求量颇大,一方面81式步枪需要紧锣密鼓地尽快生产,另一方面配套的携行具同样需要大量配发;在结合56式胸挂存在庞大的配件、原料库存,全国携行具生产厂家也具有相当丰富的生产经验,这才决定弃用在实战中表现良好的战术背心,将稍显“落后”但是利于战士快速接受的81式胸挂大量生产。

使用中的81式步枪

更何况,在当时81式步枪配发全军作过渡性步枪的状态下,早在1978年伟大的总设计师便提出了“军队要忍耐”的要求,再在1985年到1987年间提出了“百万大裁军”的目标。此时,军费是相当短缺的。如果当时采用了生产相对繁杂、用料大、不利于快速生产的战术背心,那么在短时间内将会难以达成配发全军的目标。

在1987年,87式迷彩开始配发。在此时,81式胸挂出现了一个独特的改型:采用了迷彩帆布制成的81式胸挂,在外观上和87式迷彩融为一体,射手身着87式迷彩和81式迷彩胸挂,伪装效果是此前从来不敢想象的:在两山轮战战场上,突击队员也不过是身着“大五叶”等经典迷彩和纯色的胸挂、战术背心。

同年,87式步枪定型,但出于种种原因考虑,87式步枪最终只装备了一部分单位、军事院校进行试点装备,最后并没有大量列装。81式步枪及81式胸挂从1981年开始服役,伴随我军走来至少30个春秋!

小结

尽管81式胸挂和作战背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最终选择的81式胸挂又和81式步枪一起成为了许多老兵的回忆。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经历了多年战争考验的经典老枪,在2000年后、2010年前,网络论坛上也充斥着“实战我选81,不要95”的种种言论。对于81式步枪来说,这算得上是一种被老兵所信赖的殊荣,而对同样经过多次小型实战考验、性能表现较好的95式步枪来说,这是不是一种误解?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