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科普: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57mm无后坐力炮炮弹 武器科普: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

武器科普:M2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

2024-07-09 02: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M20无后坐力炮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中使用的75毫米口径步兵营级武器。二战末期型号称作T21E12。在朝鲜战争时称作M20。从M1917型勃朗宁水冷机枪的三脚架上瞄准、射击。也可在.30口径重机枪三脚架或吉普车载发射。使用旋转破甲弹30°倾斜装甲的破甲深度为90—100mm。虽然在朝鲜战争中不能击穿T-34坦克,但用于步兵近距离火力支持,特别是摧毁敌方碉堡掩体。

类型 无后坐力炮

原产地 美国

服役记录

参与战争/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生产历史

研发日期 1944年

生产日期 1945年

基本规格

重量 103磅(47千克)

长度 82寸(2.1米)

枪管长度 65寸(1.7米)

宽度 20.4kg

操作人数 1—2名

炮弹 75×408毫米R HE, HEAT, Smoke

炮弹重量 20.5-22.6磅(9.3-10.3千克)

口径 75 mm(3.0寸)

后坐力 无后坐力

载具 M1917A1三脚架

射击仰角 -27°—+65°

回旋角度 360°

枪口初速 1,000 ft/s(300 m/s)

最大射程 3.9 mi(6.3 km)

历史

1944年,军火部(Ordnance Department)小型武器部门(Small Arms Division)开始研发,1945年3月小批量投产。采用断隔螺栓式炮闩,具有击发和退壳功能。开闩动作向下。炮闩边缘部分设有4个对称排气孔,排气孔轴线方向与膛线旋转方向相同,火药燃气从排气孔喷出时所产生的扭矩正好抵消炮弹在膛线上旋转所产生的扭矩,故发射时不但可以抵消后坐力,还可阻止炮身旋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仿制为5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改进为56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在1969年珍宝岛战斗中具有关键作用。主要改进是将后膛开锁杠杆移至右侧,使操作更方便。减轻重量的56-1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将炮身的重量从45kg降低至34kg,将轮式炮架的重量从43.6kg降低至32.4kg;炮管和药室分为两截,可以快速拆卸以便携带。1968年投产的56-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将轮式炮架改为轻便得多的三脚架(16kg),身管厚度被减薄,但为便于肩射增设机械瞄具和握把式击发机构,炮身的重量依旧为34kg。部分62型护卫艇在前甲板上配备了双联装56式无后坐力炮,参加了1965年崇武以东海战。1962年曾援助安哥拉反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游击队,在战场上被葡萄牙殖民军队缴获。

结束了,福利

点个赞再走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