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谱,卢沟桥抗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4399抗日英雄 抗日英雄谱,卢沟桥抗战

抗日英雄谱,卢沟桥抗战

2024-07-13 06: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是日之后,这座长长的石桥,关联起的人们的记忆,不再是五更鸡唱的月色朦胧,而是伤痕累累的石狮望柱;不再是饱经沧桑的御笔亲题,而是泣血漫漫的断垣残壁。也是从那一天起,“将士的意志汇合了民众的愿意”,国共两党同声御侮,全国士农工商群情激奋,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把全国军民紧紧团结在一起。

历史的选择常常大有深意。卢沟桥以晓月而闻名,而晓月作为黎明的前奏,恰恰昭示着夜的尾声,伴随着人的觉醒。78年前,国民革命军第29军的将士们奋起抵抗,愤怒的子弹破膛而出,清亮地划过初夏北平的拂晓,激荡起岁月长河中经久不衰的回响。这一天的枪声,让求和息事的窝囊成为往事,让奋然而起的姿态凝成永恒。正如朱自清后来撰文写到的:“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是的,睡狮醒了,面对凶残的侵略者,不再发出“彼有强权,我有公理”的梦呓,而是报以“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怒吼,不再在迷蒙中坐以待毙,而誓以“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热血换取民族的光荣”。

“七七”翌日,曙光降临,“抗战的一天来到了。”(黄旭)

佟麟阁: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这是一座名头响亮的古桥,它叫卢沟桥。北京丰台宛平城外,一座古朴的连拱石桥静静地横卧于永定河上。

建成于1192年的卢沟桥,一直以“卢沟晓月”美景成为文人墨客的吟咏对象。直到1937年7月7日深夜,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此打响,让这座老桥一夜之间闻名全国,成为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肇始。

“满腔悲苦,一言难尽”。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卢沟桥事变,彻底惊醒了东方睡狮,促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中华民族以慷慨赴死的勇气、血战到底的决心,投身到伟大的抗日战争洪流中。

说到卢沟桥抗战,就不能不提及佟麟阁将军,他是卢沟桥抗战中国军队的指挥官——国民革命军第29军副军长。

78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到北京西面逶迤的群山中,寻找这位在卢沟桥抗战中血洒沙场的抗日名将的足迹。

香山兰涧沟,抗战名将纪念馆庄严肃穆,这里距离卢沟桥不过25公里,佟麟阁将军便安眠于此。

在抗战名将纪念馆訾贵江馆长的引导下,我们沿着一条松柏掩映的山间小路向纪念馆的重要“馆藏”进发,约10分钟后,眼前景象豁然开朗,绿色栅栏圈内两座坟茔静静地躺在山林的怀抱中。

“我的爷爷佟麟阁和奶奶彭静智就长眠于此。”佟麟阁的孙子佟国威指着刻有“佟麟阁将军之墓”的汉白玉墓碑告诉我们,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爷爷是中国军队最早捐躯疆场的高级将领,牺牲3天后,南京国民政府发布褒奖令,追赠他为陆军上将。

尽管佟麟阁牺牲时儿子佟兵还不满12岁,但父亲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因仰慕冯玉祥的爱国之名,父亲20岁时毅然投笔从戎,追随冯玉祥转战于川、鄂、陕、豫、鲁、冀各省,屡立功勋。”

年近九旬的佟兵向记者讲起了一件往事:1932年8月,佟麟阁率国民革命军第29军进入察哈尔省,驻防张家口。一次父亲带人在山上骑马,遥望东北,想到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东三省,祖国山河破碎,愤然慨叹:“现在如果多几个岳飞这样的英雄,小日本哪敢如此猖狂?”不久,他便在张家口修建一座岳飞庙,勉励军民以民族英雄岳飞为榜样,保卫国土。

历史很快给了佟麟阁慷慨赴国难的机会,只不过将军一去不复返,最终以身殉国——

1937年7月7日,日军一个中队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实弹演习”,并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当即被第29军守城部队拒绝。正当敌我双方交涉时,日军开始炮击宛平县城和第29军卢沟桥阵地。大敌当前,副军长佟麟阁下令守军坚决还击。

卢沟桥争夺战打响后,佟麟阁从北平赶到南苑主持召开第29军全体将校军官会议,面对日军挑衅,他慷慨陈词:“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随后发布命令: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将士们被他的凛然大义所感动,人人誓为拯救国家和民族而献身。

“让我们全家人没想到的是,战事一起,父亲就再没有回过家。”佟兵说,“7月7日父亲匆匆离家开赴战斗一线,没想到这竟成了永诀。”

卢沟桥畔的枪炮声越来越密,侵华日军的铁蹄越逼越近,烽烟战火根本容不得抗战将士有片刻迟疑。7月19日,侵华日军的一个师团、两个独立混合旅团和集大成航空团按计划包围了北平;7月26日,侵华日军已增至10余万人;7月28日上午,日军步兵在飞机和炮兵的掩护下,突然从东、西、南三面向南苑发起空中和地面进攻……

佟麟阁率部死战,直至下午1时接到军部命令,才决定分散撤出南苑进城。部队撤退时,与日军遭遇并发生激战。佟麟阁突围后,又遭敌人伏击,腿部严重受伤。部下劝其尽快撤退,他执意不肯,说“个人安危事小,抗敌事大”,仍继续带伤指挥战斗。

这时,一架敌机俯冲而来,一块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年仅45岁的一代抗日名将佟麟阁壮烈殉国,以忠烈之躯实践了以死报国的誓言。(解放军报记者 张天南、通讯员 孙飞)

赵登禹:宁做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

巧合的是,同样是率部奋勇抗日以身殉国的著名将领,赵登禹和佟麟阁的牺牲日是同一天——1937年7月28日;而必然的是,他们坚定的信念从未动摇过,那就是“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有时,历史会是巧合;有时,历史会是一种必然。

沿着历史的足迹,再次走近卢沟桥。宛平古城墙上的弹孔经历岁月的洗礼已斑驳不堪,但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当年的战火硝烟;桥上的两排石狮子静静伫立,仿佛在回忆那段抗日英烈前赴后继、浴血疆场的铁血故事。

在宛平城东面不远处的西道口,有一座墓地,抗日名将赵登禹便长眠于此,和不远处卢沟桥南路的热闹不同,这里显得很安静。“抗日烈士赵登禹将军之墓”,只有简单的11个字,却概括了他英勇壮烈的一生。

赵登禹自幼因家中贫寒,只读过两年私塾,就拜师习武刻苦练功,武艺超群。1914年,年仅16岁的他投身冯玉祥部。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落入日寇魔掌。国家灾难、民族耻辱,震撼着广大爱国官兵。当时,国民革命军第29军的武器装备非常简陋,枪械严重不足,于是他们自制了一批大刀发给战士们。时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的赵登禹还身先士卒给大家做示范,演练大刀劈杀要领。

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3月初,日军铃木师团抵达喜峰口。喜峰口是长城防线上一个重要关口,对确保平津、华北的安全至关重要。经第29军军部研究决定,任命赵登禹为喜峰口前敌总指挥。

喜峰口易守难攻、险要天成。赵登禹率部与铃木师团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喜峰口几度易手。为了削弱日军的武器优势,3月11日晚,腿伤未愈的赵登禹组织三个团的敢死队分路夜袭喜峰口日军营地,临出发前他的一番战前动员慷慨激昂:“抗日救国,是我军人天职。只有英勇杀敌、不怕牺牲,才能挽救祖国危亡……”

此次夜袭砍杀日军千余人,炸毁大炮18门,中国军队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胜,史称“喜峰口大捷”。日本鬼子夜半身首异处,孰能不胆破?“之后俘虏日本兵时,总会发现脖子上多了一层铁围脖,据说是用来防备第29军将士的大刀片,那大刀砍下去时直冒火星子。”赵登禹将军的女儿赵学芬回忆,这场大捷让父亲率领的大刀队一战成名,后来作曲家麦新创作了《大刀进行曲》。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遍了全国。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加速向华北派兵。7月27日夜,日军从北平、天津等地向第29军阵地发起全线进攻。第29军各部队顽强抵抗,战争大规模升级。7月28日上午,军长宋哲元任命第132师师长赵登禹为南苑地区部队总指挥,赵登禹召集在南苑的各部官长开会,鼓励大家说:“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

由于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第29军将士伤亡较大,日军从东、西两侧攻入南苑,双方陷入肉搏战。赵登禹临危不惧,指挥第29军卫队旅和军训团学生队,与日军展开激烈厮杀。

不久,部队接到上级命令,要赵登禹指挥部队后撤到大红门一带。凶残狡诈的日军窥出了他们的意图,抢先在南苑到大红门的公路两侧架起机枪封锁道路。

赵登禹乘坐的车子行到大红门附近时被炸毁,他身受重伤,警卫劝其撤退到安全地方,但他坚决不肯,继续带领部队向日军反击。

突然,一枚炸弹飞来,炸断了他的双腿。赵登禹醒来后含泪对传令兵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悲伤。北平城中还有我的老母,你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她的儿子为国而死,也算对得起祖宗了。”赵登禹说罢壮烈殉国,终年39岁。

为表彰赵登禹抗日杀敌、为国捐躯的功勋,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抗战胜利后,原第29军将领何基沣专程赶到北平,将赵登禹和部分第29军阵亡将士忠骸,迁葬于卢沟桥畔的西道口。1952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为赵登禹家属签发了第80号烈属证书。(解放军报记者张天南、通讯员姜建升)

战史简介

卢沟桥抗战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研究员 彭玉龙

1936年2月,日本正式确立法西斯体制后,加快了对外侵略的步伐,决定将局部侵华战争扩大为全面侵华战争。

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者制造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发动了企图灭亡全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驻军第29军将士被迫奋起抵抗,雄浑壮阔的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即全国性抗战从此开始。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对日本的侵略迅速作出反应,表明了坚决抗战的态度。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代表团在庐山向蒋介石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了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权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三项政治主张。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为达到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1937年7月28日,侵华日军以北平南苑地区为主要目标发起攻击。在抗击日军侵略的过程中,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第29军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壮烈殉国,他们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最早牺牲的高级将领。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面对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在伟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亿万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奋起抗敌,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