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习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38800日元折合人民币多少钱一张 高中生学习报告

高中生学习报告

#高中生学习报告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但是,在《诗经》的时代,我们没有发现以鸟喻夫妻的证据。日本著名的《诗经》研究专家松本雅明先生就曾说过,就《诗经》来看,在所有的鸟的表现中,以鸟的匹偶象征男女爱情的思维模式是不存在。所以孙作云在《诗经恋歌发微》中提出了《关雎》以鱼鹰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的观点。赵国华的《生殖崇拜文化论》在此基础上,对上古时代诗歌 及器物图案中的鱼、鸟作了全面考察,认为鸟、鱼有分别象征男女两性的意义,并进一步认为“雎鸠”在河洲求鱼,乃是君子执著求爱的象征。山西大学的刘毓庆教授还从先秦古器物及民间工艺美术中的大量“鸟鱼”图案与造型专门撰文证明“雎鸠”喻意问题。所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应该是诗歌通过“关关”起兴,照应男追女比喻为“捕鱼”,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水鸟会发出“关关”的叫声,并且会捕鱼。

从“在河之洲”可以看出这种水鸟是邻水而居,相伴成群。那么,这个“洲”又到底在哪里呢?我们知道,《关雎》出自《周南》,而“周南”是一个地理概念。当时武王伐纣把商朝灭了,武王把首都定到了镐京。有两条汉江,流入汉口的汉水流域交给周公去管,把陕南跟川北这边交给召公去管。周公管了汉水流域,直到湖北入长江口,这一片地理区域在古代很多个小国统称为南国,即是周南。所以,这种水鸟应该是在汉水流域的一种鸟。而诗中的“荇菜”是春末夏初发芽,荷叶长起来以后,它才长出嫩的叶子跟藤。由此可知这种水鸟在夏天会出现。那么,从原诗中我们就可以找到这些线索,“雎鸠”这种水鸟是在汉水流域、夏季会出现、邻水而居、相伴成群、会捕鱼、会发出“关关”的声音的一种水鸟。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从这些线索去探究分析“雎鸠”到底是一种什么鸟了。

一、鱼鹰说

鱼鹰分为两种,一种叫鹗,一种叫鸬鹚。鹗在中国夏季遍布于西部和北部,冬季迁徙到华南地区。鸬鹚在中国繁殖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迁徙经华北以至长江以南地区、台湾、海南等地。从鸟类分类学的角度来看,鹗是隼形目、鹗科,隼形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鹰、雕类。而鸬鹚则为鹈形目,严格说来是一种水鸟。我们先来谈谈鹗,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引郭璞《尔雅注·释鸟》云:“雕类也,今江东呼之为鹗。”这是将“雎鸠”释为鹗的由来。宣统二年,日人冈元凤著《毛诗品物图考》,就把“雎鸠”画成俯冲入水的鹗。《图考》影响深远。一些鸟类书介绍鹗时,经常提到关雎,因此“雎鸠”即鱼鹰,也就是鹗的说法,几乎已成为定说。那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呢?鹗身长51-64公分,体重1-1.75公斤,头部白色,有黑色纵纹,枕部的羽毛延长成短羽冠。身体上部暗褐色,下部白色,极为醒目,息于江河、湖沼、海滨一带,以鱼类为食。鹗是一种候鸟,在中国,大约三月初飞到东北繁殖,九月中旬向南迁徙。繁殖期间,雄鸟通常抓著一条鱼,一面飞,一面发出“切利利”的哨声,被吸引的雌鸟高声应和,配对之后,经常比翼双飞,哨声不断。这种水鸟是会捕鱼,以鱼类为食的。但是在《关雎》中雎鸠出现的时节是在夏季,而此时的鹗应正在东北繁殖。所以,从季节和地域方面分析,鹗并不符合“雎鸠”。另外,鹗是单兵作战的勇士,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出现。它的哨声更是尖锐激昂,和“关关”也全然不搭,因此可以判断鹗不会是“雎鸠”。

另一种鱼鹰是鸬鹚。鸬鹚繁殖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迁徙经华北以至长江以南地区、台湾、海南等地,但我们无法肯定鸬鹚是否会在迁徙途中停留在汉水流域,所以,在地理位置上是无法确定的。鸬鹚虽然喜欢单兵战斗,但集体捕猎无疑是它们的看家本领,所以符合“雎鸠”邻水成群的特点。鸬鹚捕鱼更是广为流传,这么来看鸬鹚似乎就是雎鸠。但是鸬鹚通常无声,仅在“繁殖期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见《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描述)。《诗经》讲究“赋、比、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在“起兴”,即诗人由实际见闻而受到了某种触动,引起联想。但“咕哝声”显然与“关关”之声毫不搭边。可是也有人说是鸬鹚捕鱼的时候,渔民把船聚在江中,几十只围到一起放下去,这些鸬鹚一扑下水的时候,全部“呱呱呱”地叫,这么说似乎是有可能的,但是鸬鹚捕鱼,并非一年四季都适宜,最好的季节是冬天,由此前后延伸,每年的十月份到来年的三四月份是收获比较多的时节。原因是冬天鱼儿动作迟钝,很容易就被鸬鹚抓住。而热天的时候,鱼儿很活跃,河里水草多,捕鱼难度就成倍地增加了。另外,夏天也是鸬鹚换毛羽的季节——换上一身厚厚的羽毛,到了冬天才不怕冷。因此,一般情况下,捕鱼人在夏天总要休息一段时间。由此可见一般来说鸬鹚在夏季是不会去捕鱼的,但“雎鸠”又是在夏季出现,所以“雎鸠”是鸬鹚的说法是可以否认的。

二、大苇莺说

提出这种观点的是胡淼先生,他说:“每年初夏,河塘中之苇、蒲新叶初葳蕤,便有一种比麻雀略大一点的小鸟,成群结队从南方飞来。站在芦苇的高枝上,从早到晚高声歌唱。歌声抑扬顿挫,铿锵有管乐之音,曲调简约而有变化,委婉似有抒情之意……这种鸟数量很多,几乎凡河沟池塘中有芦苇蒲草生长的地方,都有他们的成员在歌唱,而且没有人知其名。苏北等地的民众,即以其鸣声,呼其为‘柴呱呱’(柴即芦柴、芦苇之意)或‘ 呱呱唧’。实际上,它的‘呱呱唧唧’的鸣声,与‘关关雎鸠’的声音十分贴近。”(见《人民政协报》第70期《学术家园》的《诗经关雎中的雎鸠是什么鸟》)。大苇莺的鸣叫声确实与“关关”相接近,大苇莺又是一种夏候鸟,夏季几乎遍布于中国各地的水域附近苇草丛中,秋季迁飞至南方越冬。所以,从地域和鸣叫声分析来看是有可能的。但是大苇莺主食昆虫,并不会捕鱼。而且从生活习性看,大苇莺常栖匿于河边或湖畔的苇丛间,有时也飞至附近的树上。在繁殖时期,常高踞巢附近的芦苇顶端及树枝上,高声鸣叫,与诗歌中说的“在河之洲”不太对应。而大苇莺又是生活在浓密的苇丛中,性十分机警,不太容易被发现、看到。所以,大苇莺并不符合“雎鸠”的特点,不是“雎鸠”。

三、白腹秧鸡说

这是当代台湾学者张之杰先生的观点,他说:“雎鸠是白腹秧鸡,即民间的‘姑恶鸟’或‘苦恶鸟’。白腹秧鸡常发出‘苦哇、苦哇’的重复鸣声,‘苦哇’连音,和‘关’相近。白腹秧鸡背部黑色,脸部及腹部白色,下腹部栗红色。外形除了一双长脚,和‘鸠’近似。此鸟通常单独出现于水田、沼泽地带,生性羞怯,警戒心强,只闻其声,难见其形(见台湾《中央日报副刊》2004年4月30日的《雎鸠是什么鸟》)”。虽然说“苦哇”连音,和“关”相近,但是苦恶鸟喜欢夜里叫,声音单调迟缓,“苦哇——苦哇”,时常整夜叫个不停,叫声都是凄凉的,悲苦的。关于传说都很凄恻,很难让人有产生爱情的意境。而白腹秧鸡夏时遍布于长江流域,华南各地自台湾、福建以至云南,比较符合地理位置。但白腹秧鸡以食昆虫为主,并不会捕鱼;另外它生性羞怯,警戒心强,难以让人接近和发现,所以,我觉得也不是“雎鸠”。

四、赤麻鸭说

比较以上的几种说法,我个人认为赤麻鸭的说法更加接近“雎鸠”。

赤麻鸭栖息于江河、湖泊、河口、水塘及其附近的草原、荒地、沼泽、沙滩、农田和平原疏林等各类生境中,特别是平原上的湖泊地带最喜欢栖息。它在繁殖期成对生活、非繁殖期则以家族群和小群生活,有时也集成数十、甚致近百只的大群。所以它符合临水成群的特点。另外,赤麻鸭是迁徙性鸟类,广泛繁殖于东北、西北及至青藏高原海拔4600m处,长江以南越冬。每年3月初至3月中旬当繁殖地的冰雪刚开始融化时就成群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1O月末至11月初又成群从繁殖地迁往越冬地。迁徙多呈家族群或由家族群集成更大的群体迁飞,常常边飞边鸣,沿途不断停息和觅食。赤麻鸭在中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相当丰富的,在长江下游地区也极为普遍和常见,是中国主要产业鸟类之一。我们知道,赤麻鸭的分布广泛,在曾经数量也很多,比较常见,冬季飞往南方过冬,大约春季又飞回北方繁殖。但我们无法排除赤麻鸭在迁徙过程中在夏季停留汉水流域的可能,所以无法肯定是否符合地域特点。而“关”今音读“guan”,按照著名学者钱大昕先生的考证,上古是没有鼻韵母的,这个声音,当时应该读成“gua”(呱),而在野生鸟类中,也只有鸭子会发出 “呱呱”的叫声,并且赤麻鸭的叫声,尤其是求偶的叫声,像喁喁私语的恋人在互相倾诉爱慕之情。因此,赤麻鸭符合“雎鸠”的叫声。“雎鸠”的最后一个特点是会捕鱼,赤麻鸭主要以水生植物叶、芽、种子、农作物幼苗,谷物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但也吃昆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虾、水蛭、蚯蚓、小蛙和小鱼等动物性食物。那么,既然赤麻鸭会吃鱼,那它肯定是会捕鱼的,所以赤麻鸭也符合“雎鸠”会捕鱼的特点。除此之外,赤麻鸭常成对活动,雌雄依偎,而一位男子看到此情此景想到自己的心上人,更在情理之中。因此,赤麻鸭是最贴切“雎鸠”的说法。

综上所述,将“雎鸠”认为是鱼鹰、大苇莺、白腹秧鸡的,都有解释不通或证据不足的情况。

只有赤麻鸭是最贴近“雎鸠”的特点的。所以,我认为,这飞越千年的爱情鸟“雎鸠”应该就是赤麻鸭。

参考资料:

1.关于《诗经·关雎》篇的雎鸠喻意问题 刘毓庆

2.《诗经点醒》第一讲:《关雎》 流沙河

3.鹗和鸬鹚:谁才是真正的鱼鹰?新闻-科学网

4.老人的鸬鹚情结 细水长流的捕鱼方式还能流多久

5.雎鸠苇莺聒聒雎——关于《诗经》的首篇爱情鸟(网友来稿)

6.鸟类趣谈(12)——雎鸠到底是什么鸟

独立思考与探究学习

——《诗经》专题的反思与回顾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高中部

高一(13)班 陈娜琳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专题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刚开始了解的时候,觉得就是“看看文章”“写写字”,没有什么难的,比起原来课堂上的学习要轻松得多。可是后来发现,如果真的想要有所收获的话,是要花费很多功夫的。我认为专题学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独立思考;二是探究学习。

一、独立思考

虽然只是“看看文章”,但我觉得其中的过程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这些文章与以往我们平常看的并不太一样,它们大多是围绕一个主题去论述它,没有华丽的语言,美妙的句子,比较有逻辑,语言相对简单。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枯燥无聊,有点读不下去了,甚至会犯困。但是渐渐地读完一些文章以后,就会感觉到自己一定时间内能够读的东西越来越多,并且学会了自己思考,比如“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引起争议?”“这篇文章从哪些角度论述了他的观点”等。读东西的时候,不再是一味地输入,自己也会思考和吸收,同时也训练了自己的逻辑能力。而这些能力也为下面的写文章,做探究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探究学习

尽管“写写字”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是我觉得也是兴奋的,痛并快乐着。一开始选文章的主题的时候,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但是后面通过老吴的指引和建议,还有原来师哥师姐文章的借鉴,渐渐有了一些头绪。我选的主题是:探究“雎鸠”到底是一种什么鸟?在构建文章结构的时候,我就立马想到了先从原文分析线索,再对应出现的说法,一个一个论证。我想我能有这样的思维模式,主要是因为之前读了许多类似的文章,培养了这种能力。所以先读文章,再自己写文章,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但是自己真正在写文章的时候,是很不容易的。为了探究自己的主题,先需要看很多关于自己主题的说法和资料,总结说法,选取自己可以用到的素材,再根据自己的观点,利用素材一个一个反驳其他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反驳不够有力或者影响主题判断的不确定因素等问题,像是我文章中提到的“雎鸠”的喻意问题就是写到一半才发现的,这时候又需要我重新去调整文章。当反驳不够有力的时候,我学会了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暂时略过这个方面,换其他角度去重新思考,可以对同一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探究学习除了在写作过程中探究,写完后的改正也是一次探究。

这次的文章算是完成了,但仍有许多的不足,关于我的文章的再次探究主要有以下三点:

1.标点和素材的顺序

老吴在文章中改动最多的地方便是“雎鸠”两字,一开始我并没有打上双引号,后来老吴帮我都打上了,还改了一些小的标点错误。另外文章中引用的《毛传》和《淮南子·泰族训》的顺序,我也弄反了,先引用的《淮南子·泰族训》再用了《毛传》,这样是错误的,应该要按朝代的顺序或者著作主要次要排列。所以,文章在细节方面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要更加严谨和细致。

2.关联词和前后呼应

关于关联词的问题,因为写的是这种探究性的文章,有很多论证的地方都需要用“所以”“因此”这类词来得出结论,我就用了很多的“所以”,虽然在写的时候有意识的换别的说法来代替,但是仍然还是有很多“所以”。后来听老吴说他改了一篇有很多“所以”的文章,感觉是自己,就把一些“所以”改了,结果改完以后发现老吴又给我添了一些“所以”。从这件事我意识到了我在关联词方面可能不是很会用,需要去弄清楚。还有一点是在文章的最后,我的原文是“所以,我认为 ‘雎鸠’应该就是赤麻鸭。”老吴帮我改的是“所以,我认为,这飞越千年的爱情鸟‘雎鸠’应该就是赤麻鸭。”这样一来呼应了文章的标题,使文章显得更加完整,这也是下次写文章是需要注意的技巧。

3.段落结构

文章中改动最大的地方就是在关于“雎鸠”喻意问题的讨论那一段落。原先我是先说“雎鸠”喻意的两种说法和论证,再说《关雎》具有教化的色彩。老吴把说《关雎》具有教化色彩的那部分提前了,再说“雎鸠”喻意的说法。先读一遍我原来的文章,再读调整后的文章。我发现这样的调整,能让逻辑更加的清晰明朗。除此之外,我的原文章有些段落太长,是需要分段的,这也是我下次需要注意的地方。

总之,这次的专题学习我认为我是有收获的,体验了另外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也培养了自己对问题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希望自己的下一次专题可以有更大的收获。

—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