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3514是什么厂 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

2023-04-02 05: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着眼中国海洋保护-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2022)(32页).pdf

着眼中国海洋保护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本报告与以下机构合作完成中 国封面图 Nick Riley/WWF-Madagascar封底图 李佳玲/一个地球关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保组织。自 1961 年在瑞士成立以来,已经在全世界拥有 500 多万的支持者和一个在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活跃着的全球网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关于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是注册在深圳的4A级非公募基金会,其宗旨是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足迹、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上海明日公益事业发展中心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创绿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舟山市绿色海洋生态促进中心上海浦东一荇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广州市黄埔区绿世自然保育中心撰稿:张智一杨松颖编辑:万铭扬李佳玲金诚诚校对:冯道如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 杨松颖/WWF2目录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简介与概述 3保护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项目回顾 5可持续捕捞渔业项目回顾 13可持续养殖渔业项目回顾 20无塑料海洋项目回顾 27成就与总结 29展望 30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 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简介与概述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目前已记录到超过两万种海洋物种。除了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与栖息地环境外,海洋也为人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服务功能,例如长久以来人们对海洋与海洋生物的利用。可是由于过去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渐渐出现了沿海地区被过度开发、渔业过度捕捞、工业与农业的污水排放等现象,导致中国沿海生态遭受破坏和污染,渔业资源变得枯竭。中国在十八大以来,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未来十年推进我国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渔业与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保护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解决海洋污染问题都将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1.2 愿景与目标蔚蓝星球基金项目通过支持创新或跨领域合作的海洋保护行动,促进环保组织、行业协会与科研力量聚焦并协力解决海洋保护问题,为中国海洋保护力量提供资源和能力建设,最终影响决策者并带动大众采取科学的切实行动共同守望我们的蓝色家园”。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的招募和遴选均基于以上愿景展开,项目实施的目标在于通过支持具有影响力、创新性的海洋保护项目,支持中国海洋保护领域的能力建设。1.3实施情况概览蔚蓝星球基金项目自2018年发起后,已完整资助过两期共18个项目,项目涵盖了三大类型:(1)保护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项目,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海洋环境、公海保护方面的相关领域;(2)捕捞渔业项目,主要包括负责任捕捞、可持续捕捞技术、渔村文化等领域;(3)养殖渔业项目,主要包括可持续水产养殖技术、环境影响以及可持续水产养殖改进项目(AIP)等领域;并且于2018年特设“无塑料海洋”项目资助。蔚蓝星球基金项目从各个领域着手,支持和构建NGO支持下的中国海洋保护框架,对具有影响力和创新性的相关项目进行资助,为中国、区域乃至世界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报告将回顾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一期和第二期资助的项目实施情况与成果,并且指出项目开展面对的困难等观察,为海洋保护群体提供项目设计和安排上的启发和借鉴,支持海洋保护力量持续成长。WWF全球海洋保护的愿景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海洋支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食品保障和可持续的生计。由此开展的工作覆盖五大领域,分别是:无塑料海洋的全球伙伴关系、为了海洋健康和人类福祉的可持续渔业、与沿海社区合作来确保海洋的未来、有复原力的沿海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蓝色经济。目前,WWF中国海洋项目团队的工作主要涵盖了海洋保护地与濒危物种、可持续渔业与养殖业、可持续蓝色经济、海洋塑料治理等领域,并且以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建立合作平台,支持具有影响力、创新性的海洋保护项目。本报告将回顾蔚蓝星球第一期及第二期项目,对其作出总结和梳理。1.1 背景近年来,海洋资源衰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中国自然资源保护的需求,自2018年起,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与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一个地球)共同发起了“蔚蓝星球”基金项目,这是一个以中国社会公益组织共创的海洋保护战略为基础,以构筑国内海洋保护协作创新平台为目标的资助型项目,旨在提高海洋保护能力建设,加强海洋保护宣导,促进海洋保护。4西沙群岛航拍 石江龙海南三亚海上风光 张智一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保护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项目回顾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类对海洋环境的利用比以前任何时刻都要广泛和无度,使得占地球表面71%面积的海洋环境逐渐恶化。海洋作为地球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环境质量对于海洋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岸线,人与海洋交流极为密切且因社会发展而使海洋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海洋保护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海洋利用的能力显著提高,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均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影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海洋保护亟待进行。为推进中国及更广阔范围内的海洋保护,蔚蓝星球基金项目自2018年起开始对此方面的相关项目进行资助,目前已资助了包括海洋及滨海湿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研究(如鳗草床及滨海湿地)以及物种保育(如海马、江豚)等领域的六个项目,促进了这些领域的发展。6其次,开发海马保育志愿者培训活动,活动接收啄木鸟留学机构学员参与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播海马保育知识。项目还开创性地面向不同人群开展了12次不同形式的海马保育知识科普活动。同时,项目开展期间,志愿者们还实地参与到水下调研中,切身体会海洋环境现状的情况下,与当地相关利益群体进行了深入沟通,收集到了重要的一手资料。2.1.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通过多层次、多区域、多种类的活动开展海马保育相关知识的科普,受众较广。通过多维度发掘和动员,海马消费者行为调研活动在各地开展并受到广泛关注,“海马消费者行为调研活动”在新浪微博传播达500万次以上。在培训方面,不仅接纳学生参与海马保育志愿者培训计划,联合明星、明星粉丝团以及潜水员等人群深刻而广泛地对海马保育知识进行科普和传播,还面向更可能直接接触海马种群的潜水人士开展青年海马保育讲师领袖培训计划。潜水教练员等资深潜水人士通过参与培训,获得“无境深蓝海马保育证书”,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对海马保育知识进行进一步科普和传播。同时,项目联合核心调研志愿者开展了水下调研活动,不仅建立了与当地潜水中心等的联系,加深了志愿者的感性认识,还对广西相关利益群体进行了走访调研。项目以科普调研的形式展开,在收集海马消费者行为信息的同时,传播了海马保育的相关知识,取得了较好宣传效果。尽管项目实施效果较好,仍旧暴露出一定问题。项目水下调研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方面,前期准备略有缺乏,导致不得不进行二次调研,同时因当地为旅游景区,实地情况对调研的开展并不十分友好,调研前期准备方面仍有提高空间。同时,在调研过程中,项目组注意到,海马保育的相关知识仍不普及,消费者对于海马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建议参考国际上公民科学专业课程的优秀经验,促进中国海马保育知识的科普和宣传。2.1“海马保育倡导及广西北部湾海马种群调查”项目2.1.1项目实施回顾海马作为海洋的珍稀濒危鱼类,对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海马种群数量在过去十年中大幅下降,广西所在的北部湾一带资源衰退极为严重,加之野生海马繁育方式为一夫一妻繁育制,且由于种群密度低、天敌众多、海域人类活动影响明显等因素,海马种群生存形势严峻,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同时,文化宣传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也在加重消费者对海马制品的需求,市场需求的存在使得野生海马处境更为艰难,底拖网捕捞野生海马屡见不鲜,进一步加剧了种群资源衰退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因此,在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一期招募中,上海明日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上海明日公益”)基于海马种群生存现状,开创性地提出“海马保育倡导及广西北部湾海马种群调查”项目,得到了基金的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上海明日公益联合“无境深蓝”志愿者、沙溢与安吉及联合国环境署亲善大使、海马保育代言人王俊凯粉丝团等,在多地开展调研活动以期了解海马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相关信息,参与人数超过百人,并同步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项目志愿者合影 无境深蓝 BetterBlue海马保育课堂 无境深蓝 BetterBlue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2.2“渤海湾鳗草床保护推动和渔业社区共管探索”项目2.2.1项目实施回顾鳗草床曾在黄海生态区内广泛分布,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但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过去几十年间,其分布范围大幅缩减。在近期的资源考察中,渤海湾的一片珍贵鳗草床被有关部门发现,但其生存环境面临多重威胁。目前,中国关于鳗草床保护方面的相关研究仍旧较少,管理和立法也并不完善,对于是否需要保护鳗草床以及鳗草床对于生态环境的价值认识仍不清晰,缺乏基础性资料佐证。为达到长期保护的目的,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提出“渤海湾鳗草床保护推动和渔业社区共管探索项目”,此项目由蔚蓝星球基金项目二期进行支持。项目在2020年11月联合黄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进行第一次生物学调查采样及渔业社区访谈。在调查过程中,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东亚江豚、松江鲈、日本海马,以及鲻鱼、斑尾刺虾虎、日本对虾、脉红螺、短蛸、长蛸、菲律宾蛤仔、青蛤、竹蛏、牡蛎等物种均在鳗草床附近被发现,且发现了非法捕捞船在附近活动的迹象。在社区访谈中,对当地渔民的社会经济状况、渔业作业模式、渔获、与管理部门的互动以及对鳗草床的认识进行了了解,收集了一手信息。2.2.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着重收集了鳗草床生态系统作用方面的佐证,同时对当地渔民需求进行了了解。通过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鳗草床主要海洋生物种类、数量及生物学特征的相关信息,对鳗草床在渔业关键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方面的作用提供了相关佐证,证明其极具生态价值。同时,渔业社区访谈中发现当地渔民对于鳗草床的认识还相对缺乏,更重视生计渔业的开展,在侧面对鳗草床保护的紧迫性进行了验证。在项目开展中,同样显现出了一些问题。第一,项目组在初期对于当地实际情况掌握不够完全,进行数据收集及调查受到一定影响,调查和采样结果不及预期,前期准备仍待提高。第二,鳗草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养护功能的科学证据收集需要较长的时间,项目仍待进一步开展,同时项目结束后仍需后续持续监控,项目周期较实际所需时间而言相对较短。第三,项目组在访谈中了解到当地渔民对于鳗草床保护仍比较矛盾,在后续的政策制定以及法律法规建立过程中,要注意兼顾利益相关方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契合点,扎实推进鳗草床保护工作。2.3“搭建基于公民科学的华南滨海与海洋生态监测平台”项目2.3.1项目实施回顾华南地区的滨海和海洋生态系统多样,不仅有潮间带滩涂、礁石、海草床生态系统,还有北方所不具有的红树林、珊瑚礁生态系统,为许多滨海和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是我国重要陆地生态屏障和海域生态屏障及全国渔业供给和出口供给的主要来源地。然而,华南地区也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捕捞上来的松江鲈 房璐工作人员进行渔获物分析 房璐一,华南地区滨海和海洋环境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下,承受压力逐渐增大。地区内北部湾区域也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滨海湿地及濒危物种的压力日益加剧,且此方面调查和研究严重缺乏,积极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措施亟待被发掘。为应对此类问题,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以下简称“美境自然”)提出了“搭建基于公民科学的华南滨海与海洋生态监测平台”,得到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一期资助。“搭建基于公民科学的华南滨海与海洋生态监测平台”项目中,于2019年完成了iSEA平台网站部分的总体规划和视觉设计以及网站框架的搭建,系统后台和小程序1.0版也初步搭建。目前,该管理系统可以支持定制化创建基于公民科学的自然保护数据收集项目,网站的各大版块也已经有框架,具体的项目库、物种库、工具包等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同时,项目组依托灵析、Biotracks等伙伴平台以及公民科学项目,在各类项目活动中对系统进行了前测,完成覆盖了8个生物调查点的广西段北部滨海湿地科考行,并开展了对海南、广东汕头及广东湛江的滨海湿地调查点的调查和走访。同时,经过网络贸易调查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开展了海洋野生生物网络贸易调查,完成了另一类型的公民科学项目测试。基于过往数据的积累,发布了相关调查报告并编写了相关政策建议报告,通过多种类型的宣传活动,对滨海湿地保护进行了经验分享和科普推广。2.3.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的开展在多个方面提高了滨海湿地保护方面的数据收集能力,并兼顾了知识科普。完成了iSEA自然保护行动者平台和小程序的构建,并利用“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考行”等活动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功能挖掘,为未来收集和分析数据奠定了良好基础。组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在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的三十余个调查点进行调查采样,参与人数超70人次,积累了较丰富的基础数据。结合前期研究,发布了首份 广西滨海湿地水鸟及栖息地调查报告(2018年-2019年),编写了 广西北部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公众监测报告及保护建议(2014-2019),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将报告分享给了广西自治区农业农村部门以及其他各地、市级有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含广西、广东、海南等省在内的保护区、媒体、公益组织、基金会、企业、公众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并收到多方反馈,达1500人次阅读。8北部湾低潮区的渔箔 黄飞澎202007 滨海湿地科考行鲎调查 美境自然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然而,在非法渔业调查方法工具包的探索方面,可参考的方法极为有限,开发难度较大,目前仍有一定提升空间,未来的研究要增加与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团队如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等组织的合作,更加关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积累,从而进一步丰富工具包的使用场景。同时,疫情影响造成了线下培训活动受限,项目实施期间通过线上培训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的补充,但培训效果仍有差异,日后需要关注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的关键差异点,增强线上培训的体验感,以此扩展培训适用环境,最终达到扩大培训影响范围和影响力的效果。2.4 “减少非法渔业,保护滨海湿地”项目2.4.1项目实施回顾基于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形势,为进一步保护海滨湿地及濒危物种,“美境自然”提出了“减少非法渔业,保护滨海湿地”项目申请,得到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二期资助。在此项目中,项目组进一步聚焦了非法渔业对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濒危物种的威胁,开展了包括2020年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考行、滨海湿地非法渔业调查方法及工具包的出产、滨海非法渔业月度监测、濒危动物鲎的救助和放归、季度监测简报的撰写与递交、在地检测志愿者培训等一系列相关活动。识及滨海湿地物种识别基础等,进阶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主要培养滨海湿地生物和栖息地调查和监测、开展保护行动以及志愿者团队管理等能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项目的开展不仅带来了广大公众对滨海生物和环境的关注和讨论,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对北部湾滨海湿地的更大重视,对推动北部湾滨海湿地保护带来了积极影响。项目开展过程中,在iSEA平台和小程序开发方面,开发延迟导致了以平台和小程序为调查工具的计划受到影响,但因与其他伙伴平台的合作,调查得以顺利进行,且对平台和小程序开发进行了进一步辅助测试和调整,因此,未来在进行计划的设置方面可以考虑给予备选方案的设置。2.5“山东沿海东亚江豚种群现状调查、评估与保护”项目2.5.1项目实施回顾东亚江豚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主要分布于渔业生产活动较集中的黄渤海浅海海域,近年来此资源进一步衰退,误捕是造成江豚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因素。然而,此方面的研究数据较少,影响东亚江豚的具体方式仍待进一步探究。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就此提出了“山东沿海东亚江豚种群现状调查、评估与保护”项目申请,得到了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二期资助。项目从调研、江豚保护网络的建立以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三个方面展开。在调研方面,基于专家指导制定调查问卷和调研方案,开展了包括渔船信息、渔获信息及江豚信息等方面的调研,并以调研数据为基础撰写报告。项目组联合山东多个海洋生物保护NGO进行赋能培训,充分利用热心海洋保护的渔民、威海帆船俱乐部、青岛蓝誉潜水俱乐部、东营观鸟会等志愿者力量,形成江豚的不定期巡护网络,建立江豚保护的平台。在宣传教育方面,开展每周一次的知识普及、研究结果呈现、专家科普及人物访谈等形式的微信公众号宣传,并结合其他类型的社交媒体进行江豚保护方面的推广和宣传。同时,在斑马青年空间举行“WE蓝计划公益沙龙”,以亲子为主要活动受众,介绍黄渤海“2.4.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对非法渔业对滨海湿地影响开展多种形式的公民科学调查和知识科普活动。首先,通过组织全国各地共27名志愿者进行广西、广东以及海南滨海湿地鲎种群及底栖生物多样性和非法渔业调查的2020年北部湾滨海湿地科考行,记录了各类鲎活体共653 只、354 条涉嫌非法的渔具与作业方式以及 7 个调查点存在涉嫌非法占地的情况;结合媒体、自媒体、线下等多维度的传播,触达了超过5000人次,科考行的相关报道还发表在了“当代广西”、“学习强国”、“今日头条”、“北海日报”、“北海海城文旅”等多个媒体和平台上,受众很广。其次,对滨海湿地非法渔业调查方法和方案完成了制定、实践和调整,形成了包含调查方法、非法渔业识别方法、记录表单、调查物料等材料的工具包,为接下来的志愿者培训及冬季调查、相关领域调查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开展了北部湾重要滨海湿地地块非法渔业月度监测活动、濒危动物鲎救助和放归活动,将相关信息整理成简报,并通过与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北部湾滨海湿地保护研讨会,就简报中的鲎、水鸟、保护建议三大方面作报告,并就非法渔业调查情况在会议上做了口头分享,相关成果直接递交给了渔政部门。项目建立起了监测志愿者培养课程体系,以一系列的线上线下课程对滨海湿地保护方式及理念进行宣传和推广,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滨海湿地知识、渔业 知识、公民科学知公众科普课堂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了微笑天使”东亚江豚现状及力所能及的保护和救护方法。2.5.2主要成就与总结调研活动中,共组织4个大学生志愿者社团及4个NGO伙伴约30人参加10个港口的调研活动,调研渔船约80艘,获取有效问卷170份,调查结果显示,江豚被目击的区域主要在河口、海湾及存在海流汇集区,2020年黄河口2至11月除个别月份外都可目击到江豚,双桩张网误捕是日照、黄岛区域江豚的重要威胁之一。通过建立江豚保护网络,江豚目击、受伤误捕以及搁浅与死亡信息均能够得到收集,截至目前已获得目击记录12次、误捕信息3次、搁浅与死亡信息8次,结合走访、采访利益相关者、联动渔民及志愿者等方式对东亚江豚的种群现状、生物学知识以及生存威胁等进行了了解和科普,提高了江豚保护能力。项目还通过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微信公众号、官方客户端、半岛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海外版、微博、抖音等进行宣传教育,现已发布9篇微信宣传教育文章,阅读量累计达2000人次以上,并举办公益沙龙、公益摄影展等进一步传播江豚保护知识。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收集救援等实例图片方面有一定难度,对印制宣传册造成一定延迟影响。为解决此问题,以插画图片形式进行替代。因此在未来计划制定中,在原始计划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可替代方案的制定以保证项目实施效果。2.6“公海保护传播”项目2.6.1项目实施回顾海洋保护作为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的热切关注,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14“水生生物”,联合国还专门举行了海洋大会。由于海洋的连通性和流动性,海洋的保护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广阔大洋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还未被公众所认知。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一期支持本土环境智库-创绿研究院,开展了“公海保护传播项目”,以公海生物多样性的国际谈判进程为背景,对相关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并形成相关知识产品。2019 年 4 月正式发布海洋科普报告 守护深蓝公海保护区多视角观察,并通过组织研讨会的方式分享了该科普报告。2.6.2主要成就与总结作为国内较早对全球海洋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注的中国社会组织,创绿研究院通过介绍全球公海保护历史发展以及相关治理进程,对公海、公海环境、公海利用现状及其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分析,深入浅出地对海洋保护以及 BBNJ 协议相关领域进行了阐述。同时,项目组织研讨会与学者、环保社会组织分享报告并展开交流,推动中国社会组织在海洋保护方面的知识积累与议题能力建设。通过对现有国际上海洋保护进展的梳理,研究也指出一些全球在海洋保护方面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社会对于海洋保护的特殊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为海洋保护汇集更多资源;其次,公海生物多样性协议谈判前景不容乐观,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考量尚未得到很好的协调,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和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意愿依然有限,在短期内达成共识比较困难,区域性的行业组织也需要贡献自身力量,助力海洋保护。10工作人员开展调研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202007 滨海湿地科考行,底栖生物调查 美境自然2.7小结海洋保护作为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极广,不仅需要考虑到海洋环境整体保护,还需要兼顾生物多样性与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平衡。蔚蓝星球基金项目致力于为中国海洋保护贡献力量,在两年中资助了保护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领域内较有创新性、影响力的包括不同品种的生存环境调查、保育、养护、海洋保护方面的知识科普以及宣传教育,增强了中国海洋保护方面的影响力。此领域项目不仅有就海洋保护中极具专业性的BBNJ协议、公海保护等领域相关知识的科普,发动明星、明星粉丝团、潜水爱好者等不同人群开展的海马保育知识科普,深入到渔业社区的生物性调查和走访调研,还有针对滨海湿地及海洋生态环境的公民科学项目的开展以及滨海湿地非法渔业跟踪调查。项目在关注前沿性研究的基础上,兼顾了对长期项目的支持,项目实施成果显著,促进海洋保护知识从不同维度、通过不同方式传播给不同受众,达到了全方面促进海洋保护能力建设、充分宣传海洋保护知识的效果。项目执行中显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如前期准备不足而导致的项目进行迟缓,受到疫情影响,而导致的最终效果受到影响、关键利益群体无法在海洋保护问题上达成共识等。对于上述问题,在未来项目计划和执行中:(1)应提高对于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视程度,如加强计划制定前的调查,开展预调研地合作伙伴的行前沟通、预调研等;(2)提高计划实施的灵活度,在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提高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如对于一些可线上进行也可线下进行的活动,采用多种备选方案的计划撰写方法,或以招募当地志愿者、寻求当地或临近地合作组织帮助等形式保障项目开展;(3)加强海洋保护知识科普工作的开展,不仅要重视科普知识的广泛性,还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面向不同人群进行定点传播,以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如对海马保育领域的宣传可着重对潜水爱好者等利益相关者开展;(4)提高对关键利益群体的关注和知识推广,关注各层次的利益攸关方的核心需求,促进其对于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高保护效率,如鳗草床保护方面和社区渔民的认识方面,可通过对鳗草床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够产生的实际利益来进行宣传引导,促进保护工作的进行。12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 可持续捕捞渔业项目回顾捕捞渔业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社会的资源获取形式,中国的捕捞渔业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新中国建立以来,捕捞能力逐年提升。然而,捕捞技术的发展在促进产量增长的同时,不负责任的捕捞也对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威胁,造成了种群资源量衰退、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以及海洋生态系统恶化等负面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为促进中国负责任捕捞业发展,蔚蓝星球基金项目自2018年起开始对此方面的相关项目进行资助,目前已资助了包括“三无”渔船管理、小型渔业可持续发展、野生渔业资源可持续管理、可持续捕捞技术以及渔船作业信息等方面的六个项目,对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方面的研究给予了资助,促进了领域内可持续研究的探索和知识的宣传。3.1“取缔 三无 船舶保护海洋生态”项目3.1.1项目实施回顾中国捕捞渔业在近几十年内急速发展,捕捞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三无”船舶的相关问题,其分布面广、危害大,取缔难度也相对较大。浙江省面对“东海无鱼”的严峻挑战,自2014年开展了以取缔“三无”船舶为主要内容的“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制定了相关法律依据工作规程,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效果。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为总结行动成功经验,形成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与方法,提出了“取缔 三无 船舶保护海洋生态”项目申请,得到了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一期资助。项目通过资料整理、调查和走访收集了浙江省取缔“三无”渔船方面的相关经验,并总结提炼成实践成果报告,以举办取缔“三无”渔船法律与实务培训班的形式,对重点省市县业务主管部门领导与渔政执法骨干进行了培训,传播了相关知识。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梳理以及政策性文件的撰写,使“三无”渔船取缔的相关实践经验得到总结和传播。3.1.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就浙江省相关法律规定以及“三无”船舶取缔具体工作方法进行了总结,形成了可供关键部门干部进行学习和参考的报告,并通过人大代表提案、专题影视、内部报告等途径支持决策者(农业农村部)统一组织开展了全国性取缔“三无”渔船专项行动(2019亮剑系列),取缔了一大批“三无”渔船(20182019年1万余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上海海洋大学团队与浙江省渔业经济学会密切合作,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相互补充,在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过程中,以专业的渔业政策研究专家加以辅助,对形成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工作效果显著,影响力较大。3.2“基于传统生态认知与社会经济学调查的海南小型渔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项目3.2.1项目实施回顾小型渔业作为消除贫困的沿海地区生计形式,在近年来的资源衰退中呈现出可持续性逐渐减弱的发展态势。海南小型渔业在独特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下,不仅承担了生计渔业的职能,还承载了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为更好地提升小型渔业在消费升级、体验升级中的附加价值,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后简称“智渔”)提出了“基于传统生态认知与社会经济学调查的海南小型渔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的项目申请,以期筛选出有转型潜力的渔村,促进小型渔业可持续发展,项目获得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一期资助。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文献研究对调查涉及的村镇进行前期了解,以访谈渔民和田野调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近年来渔业资源的变化,各季节主要渔获物及其捕捞方式,当地渔业文化等方面信息,了解当地人对渔业转型的愿景和计划,以及在推动转型过程中遇到哪些挑战、需要哪些帮助;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和渔民组织等多种利益相关方广泛交流,通过信息共享、参与式工作坊等方式共同识别问题,共同探索可能的解决路径;通过访谈挖掘国内外其他具有启发性的渔业转型案例和经验。同时,根据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对海头镇提出了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进生态旅游试点以及渔业转型项目等方式充分发挥当地特色优势的渔村振兴计划,对东水港提出了保留村民房屋统一运营民宿、开发吸引年轻人的项目以及宣传和利用渔业传统活动为特色休闲渔村发展助力的建议。3.2.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通过对海头镇、东水港村、三联村等渔村/镇的调查,形成了“渔村认知地图”的调研和描述渔村工具包;基于智渔在海南所进行的小型渔业渔民传统生态认知调查和研究,在产出的报告中讨论了传统生态认知在将来的渔业转型和渔业管理中潜在的作用;通过访谈渔民、渔村居民以及当地的带头人,对当地人的转产、转型意愿进行了了解,并基于此提供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建议。在项目开展中,因备选方案过多,目标渔村选点花费了一些时间,此方面如能在前期进行充分确认,可节约一定时间开展后续工作。在走访调查中,当地渔民以及带头人对于转产的认识集中在普遍意义上的资金缺乏等领域,项目开展曾有一定困难,在对当地小型渔业实际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解后,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深化后,项目组给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对当地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对于项目开展极具意义。同时,项目进行中对于传统生态认知的研究主要关注了渔具的变化以及出海捕捞的天数,但是对于使用的渔具数量和捕捞效率这些比较重要的内容没有考虑到,此方面仍待进一步挖掘。3.3“漳州梭子蟹类资源可持续管理”项目3.3.1项目实施回顾闽南-台浅海域盛产拥剑梭子蟹(扁蟹)、红星梭子蟹(三点蟹)等多种经济蟹类,是我国重要的海蟹捕捞作业中心。中美蟹肉贸易的蓬勃发展,在促进漳州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对海蟹资源的过度利用,资源呈现衰退迹象。为促进漳州梭子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提出了“漳州梭子蟹类资源可持续管理”项目的申请,受到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一期资助。14海南传统渔港上的渔婆 陈明智/智渔拥剑梭子蟹 房璐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项目以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期间两个阶段对东山县以及龙海县梭子蟹捕捞现状的调查为基础,形成关于资源可持续管理利用的报告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及策略。第一阶段主要对东山县拥剑梭子蟹捕捞现状的调查为主,调查以底拖网调研为主,以蟹笼调研为辅,采样共计8次,覆盖渔船79艘(包含68艘拖网、9艘笼壶渔船和2艘运输船),共鉴定出包括鱼类、甲壳类、头足类、路氏双髻鲨等148种游泳动物,同时发现了CITES附录II中的路易氏双髻鲨和三斑海马(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及一些渔船的实际使用网具与注册信息不符的情况。第二阶段则以东山县与龙海县的梭子蟹调研为主,共对四十余艘不同类型渔船进行了调查。在东山县渔获物中,共鉴定出包括不同种类的265种游泳动物,其中拖网渔获物共鉴定出238种游泳动物,蟹笼渔获物中鉴定出89种游泳动物,61种游泳动物在拖网和蟹笼作业中均有出现。在龙海县的蟹笼渔获物中,共鉴定出15种游泳动物。此阶段中,同样在东山县渔获物中发现CITES附录II的物种有路氏双髻鲨、三斑海马和库达海马。3.3.2主要成就与总结调查发现:(1)不同渔区及不同捕捞种类或类群所使用的捕捞方式有较大差异,且拖网方式的生物多样性远高于蟹笼捕捞,但蟹笼捕捞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样不容低估;(2)渔获物中包含CITES附录II中的以及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中的物种;(3)拖网作业中饲料鱼样品中有相当比例的4cm的拥剑梭子蟹幼蟹;(4)拥剑梭子蟹产卵季节等重要基础生物学数据得到收集;(5)拥剑梭子蟹单位捕捞渔获量在近年来显著下降。对于以上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1)进一步加强渔获尺寸限制的实施,加强对抱卵母蟹的保护;(2)确定主要产卵育幼场并开展保护工作,考虑休渔期的合理调整,对产卵群体进行保护;(3)开展区域内海马资源的调查,明确关键栖息地。邀请产业、政府、渔民、社会组织等各个利益相关方,举办了梭子蟹渔业可持续研讨会,并基于调研成果、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改进措施。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调查中与渔民沟通较难,渔民作业劳动强度大,回港后工作也较为繁忙,能够与调查人员沟通的时间极少,捕捞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很难获取,尽管渔获物方面可以通过调查员拍摄照片而后再进行统计或购买渔获后进行统计,但是母蟹或整体种群分布信息很难获取。(2)近来国际贸易发展受阻及疫情影响的双重打击使得产品出口量大幅减少,此方面相关研究资助力度缩减幅度较大,项目进展中资金仍旧有一定缺乏,对于项目实施有一定影响。16码头渔船卸货 房璐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然而,项目开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项目在计划采集一手数据时,面临计划中高频率、无代价向渔民采集数据难以执行的问题,为推进项目开展,改为以抽样数据采集奖励机制为数据收集手段,并将电话采集改为核查及定点收集,同时联合合作社进一步推进收集工作。实施过程中,个别项目合作机构和合作人中途退出项目,项目组积极联系,寻求了其他专家的帮助。3.4“舟山中街山列岛万能延绳钓替代示范”项目3.4.1项目实施回顾舟山渔场曾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以及“六省一市”渔民传统的作业浴场,中街山列岛位于舟山渔场中心位置,万能延绳钓是我国渔民创建形成的一种高效、精准、可控、成熟的传统捕捞技法,但这种捕捞技法在七十年代以来先后被灯光围网和底拖网捕捞方式取代。为进一步保护中街山列岛海洋保护区渔业资源、实施水下采集业转型,舟山市绿色海洋生态促进中心提出了“舟山中街山列岛万能延绳钓替代示范项目”的申请,获得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二期资助。项目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展开:(1)完成东极岛近岸不同地址海域开展选择性试钓作业和岸上宣导工作,对19艘钓船的作业特点、渔获构成、成本收益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展开延绳钓小组开展选择性试钓作业并对当地渔民进行了生态钓鱼理念的宣导;(2)与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东极镇政府协作合作机制,再次完善了 舟山中街山列岛万能延绳钓替代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并积极推进座谈和讨论,形成 项目实施方案;(3)开展了第二次秋(冬)季新鱼种、新钓地探测工作,进一步推广延绳钓推广工作;(4)以多种形式开展东极镇近岸作业全年渔汛数据收集并形成统计汇总分析资料。3.5“基于船位数据的渔船作业特点分析”项目3.5.1项目实施回顾当前我国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根本原因是捕捞产能过剩,引起渔业产量虽高但品种质量差、产值低的问题,从而造成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恶性循环。减少违规作业渔船是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提高鱼类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基于渔船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需求,上海浦东一荇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提出“基于船位数据的渔船作业特点分析”项目,得到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二期的资助。项目实施期间,通过对渔船作业特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总结了不同渔船作业方式的重点信息,制作了12张不同捕捞作业类型的科普宣传海报,开设了网络科普讲座,在上海社区开展多3.4.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对东极岛近岸不同底质海域开展选择性试钓作业和岸上口头宣导工作,对当地延绳钓业存在的问题、渔民真实诉求以及海域基础生产力进行了调查,并通过第二次秋(冬)季新鱼种、新钓地探测工作初步证实了玉环延绳钓技艺符合舟山水域底质及洄游性鱼种的适用性和开发的可能性。通过试钓作业结合岸上宣导,使当地渔民认识到不同钓具和钓法的区别,促进渔民转产转业想法的萌生。联合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争取落实两艘测试船只及4位传习渔民。提倡生态钓鱼理念的宣传材料 舟山市绿色海洋生态促进中心渔民专家在挂延绳钓饵料 蒋贤安次宣传活动,并通过“一荇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号进行推广传播。项目开展期间,团队撰写了三篇科学论文(其中两篇已发表,一篇已投稿),授权发明专利一项,开发了相关软件。3.5.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通过分析渔运船海上转载位置和转载累积时长的空间分布情况,可掌握捕捞渔船作业的时空变化特点,为渔业限额捕捞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近海海上渔获转载地点基本位于捕捞渔船作业海域,如低速航行时转载地点是捕捞渔船正在作业的位置,停泊转载地点也在捕捞渔船作业海域的附近。因此,渔运船的转载时长可以反映捕捞渔船的作业强度,转载地点反映捕捞渔船作业的空间分布,在海上渔运船和捕捞渔船出现持续一段时间的轨迹重叠(渔运船和捕捞渔船相遇)有很大的概率是正在转载,且一般渔获物越多,所需的转载时间也会越长。项目制作的12张捕捞作业类型海报在“一荇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号、短视频网站等进行宣传,仅3天的累计点击量就达到1200 余次。在社区举办3次科普宣传活动,在B站上发布科普讲座。通过组织和参加各类会议,广泛研讨和宣传了分析系统以及船位数据时空分析技术等。同时,项目组实施过程中也注意到,基于渔业捕捞管理各个机构关注点不同,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制定方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管理部门。国家层面关注渔业资源保护,降低捕捞强度,打击不规范的捕捞活动。地方管理部门关于渔业安全,要求渔船安全救助设施齐全,渔船组成编组,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减小人员伤亡事件。18介绍不同捕捞作业类型的科普宣传海报 上海浦东一荇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渔船作业情况的分析 来源:范秀梅,张胜茂,崔雪森,杨胜龙.浙江省近海渔运船转载信息提取J.农业工程学报,2021,37(13):128-134.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3.6“渔二代 引领下的海南渔业社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初探”项目3.6.1项目实施回顾外贸型供应链机制的国际渔业改进项目与中国现阶段产业实际存在一定脱节。对此,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认为培育有号召力的“渔二代”为可持续渔业的领头人,对个人和社区的文化故事进行传播,能够帮助个体有效提高在社区群体内外的影响力,通过领头人的带动作用,引导渔民改变粗放生产方式,最终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目的。因此,提出“渔二代 引领下的海南渔业社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初探”项目的申请,受到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二期资助。项目以海南有代表性的“渔二代”及其渔业社群为主题,拍摄“渔二代”故事进行宣传,并以“渔二代”群体为领头人进行可持续渔业试点。通过调研和访谈识别出包括大学毕业生渔二代、90后渔二代及返乡渔二代等共9名,对其展开了影像拍摄和人物故事收集写作。此后,“渔二代”故事专题网站 让渔回家 网站完成开发和第一阶段内容上线,“渔二代”相关故事经主流媒体、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在以“渔二代”为领头人的可持续渔业尝试方面,项目组结合访谈成果、当地典型生境及渔业生产特点、转型中的困难与挑战等问题,对不同“渔二代”未来的发展贡献了针对性的建议。3.6.2主要成就与总结基于对不同渔业社区走访和调研,最终确认了海南有代表性的3个“渔二代”及其渔业社群,根据收集信息,完成了 “渔二代”及其渔业社区深度认知报告 初稿的撰写、“渔二代”相关影像资料的收集以及“渔二代”故事专题网站的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举办的一场“渔二代”社区线下影展和助学交流活动,得到当地民政局和村委的支持,吸引新华社到现场报道,触达用户超58万。通过线上传播方式,在TEDx杭州大会和一席广州场上做了海南本土小型渔业转型故事的分享,介绍“渔二代”在渔业社区中的创业故事;在 四川卫视 针对海洋环保和渔民生计,为关键渔二代所在的荣山寮渔业社区做传播和发声;同时,初步完成渔二代专题网站 让渔回家 网站的打造,已上线43篇渔业和渔业社区相关文章和8篇渔村专题文章;通过智渔官方微博发布渔二代及其渔业社区图片故事、影展专题(含视频)等。通过各类活动,向公众宣传了“渔二代”群体以及其渔业社群的现实状况,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因疫情影响,专家顾问的现场指导以及田野调查受到限制,“渔二代”及其渔业社区深度认知报告 的撰写进度滞后;同时,线下交流受到限制,项目参与方的沟通成本上升,总体上拖延了工作的开展。3.7小结负责任捕捞渔业的开展,能够在保护渔业资源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在过去资助了6个捕捞渔业项目,项目从“三无”船舶的取缔到渔船数据系统开发,由蟹类资源可持续捕捞管理延伸到生态钓技的应用,兼顾小型渔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渔业社区可持续发展探究,覆盖了捕捞业的渔船、渔具、资源以及社区管理的不同方面,为负责任捕捞渔业建设贡献了成果。项目产出了 浙江省标本兼治、久久为功,取缔“三无”渔船报告、海南小型渔业传统生态认知调研报告、福建省东山县拥剑梭子蟹(Portunus haanii)渔业改进项目(2篇)、舟山中街山列岛万能延绳钓替代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基于卫星AIS远洋船位的热力图自动制图、浙江省近海渔运船转载特征信息提取与分析、基于夜光遥感的中国近海休渔期灯光诱捕渔船监测、“渔二代”及其渔业社区深度认知报告 等报告;开发了 北斗渔船船位数据分析系统 与“渔二代”故事专题网站 让渔回家 网站;通过人大代表提案、专题影视、内部报告等途径影响决策者;通过多种形式的线上宣传活动、线下交流活动宣传,全方面对负责任捕捞进行了宣传。但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1)调查数据收集难度大,渔民作业劳动强度大,回港后工作也较为繁忙,能够与调查人员沟通的时间极少,捕捞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很难获取,此方面可以考虑采用有奖励的形式进行调查,或利用当地渔民协会等与渔民联系较为紧密的组织建立与渔民的沟通渠道,如借当地渔政管理部门举办培训会等渔民集聚机会进行调查等;(2)调查数据质量堪忧,渔民对调查问题回应较为笼统或回答意愿不强,此类情况可以考虑在充分了解当地产业实际发展现状后,以答案引导式的方式进行,提问尽量贴近生产实际,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可持续养殖渔业项目回顾养殖渔业在捕捞资源衰退的近些年飞速发展,养殖品种不断增加,产量急速上升,养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业国,海水养殖产业经历了五次浪潮的洗礼,产业急速扩张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环境影响,使一些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日益凸显。2019年“十部委”联合印发的 关于加快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 更是在政策上要求中国养殖渔业提高可持续性。为促进中国养殖渔业可持续发展转型,蔚蓝星球基金项目自2018年起开始对此方面的相关项目进行资助,目前已资助了包括养殖环境影响、养殖模式承载力、AIP等领域的四个项目,为养殖渔业可持续发展助力。4.1“黄海海域海参增养殖的环境影响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建议”项目4.1.1项目实施回顾海参是一种受到消费市场青睐的海珍品。2018年,辽宁围堰养殖海参因高温、高湿、闷热天气出现大量死亡,而实践发现,底播海参养殖模式死亡率则相对较小。养殖环境对于海参成活率、食品安全以及产量的影响较大。同时,海参养殖的急速扩张也对所处水域环境造成影响。为了解黄海海域环境是否适合海参养殖、海参养殖生态风险的预防、环境影响的控制以及养殖可持续转型,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黄海海域海参增养殖的环境影响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建议”的项目申请,获得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一期资助。项目通过建立与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东营牧海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老尹家海参股份有限公司、经略海洋(深圳)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广泛开展与海参增养殖企业的技术负责人、高管及学术界专家交流、实地调研以及出海采捕活动,对海参养殖业发展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池(圈)养海参虽投料容易生长快,但受环境和气候影响较大,不仅养殖抗风险能力弱,还容易污染海域水环境;围堰养殖海参养殖成本较高、换水频率低,使海底变软的同时,对海域生态环境、水与生物多样性均造成破坏;陆基工厂化养殖虽能缩短海参养殖周期且海域污染较小,但其对苗种以及养殖技术、养殖设施要求较高,可复制性不强;深海底播增殖海参最接近野生海参生长模式,不仅能降低养殖带来的环境威胁,还能帮助修复生态环境,但其对于苗种的选择以及捕捞费用、技术有较高要求,前期投入较大。4.1.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通过调查结果整理分析,产出 海参增养殖的环境影响调查、大雪采捕:值得剖析的实例、海参养殖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环境友好型海参增养殖的现状、问题及其管理改进方案、海参增养殖产业绿色发展的路径探析 及 海洋保护地建设视角下的养殖作业管理 共计6篇文章,其中3篇被 中华环境、中国海洋报 等杂志收录。并于2018年建立了“海参增养殖的环境影响调查”微信公众号,协助宣传教育推广,每周发送海参养殖相关信息。项目调查揭示出,目前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缺乏一定的法律法规约束,这使得产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无序化,产业发展的推进与海洋环境保护需要法律义务的建立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可持续水产业的发展只靠几家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建章立制能够有效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202019 年在深圳举办的“蔚蓝星球”海洋研讨会,嘉宾进行圆桌讨论 中国海洋大学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4.2“海陵湾网箱养殖承载力及其优化调控研究”项目4.2.1项目实施回顾海陵湾是中国南方沿海重要的网箱养殖产地,主要养殖品种为卵形鲳鲹,其自2016年以来频发大规模突发性养殖鱼类死亡和病害,损失严重,但主管部门和利益相关群体因对养殖承载力的认知有限,而难于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帮助改善网箱养殖合理规模和科学布局方案、提高当地养殖业管理效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提出了“海陵湾网箱养殖承载力及其优化调控研究”的项目申请,得到了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一期资助。项目实施中主要开展了3个航次的网箱养殖现状及环境调查,获得了12个站位生态因子的参数,建立了海陵湾水动力模型和卵形鲳鲹个体生长模型,用以帮助评估海陵湾网箱养殖承载力以及网箱养殖的合理规模。同时,根据文献和数据积累,产出了养殖承载力与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的科普文章,重点介绍了水产养殖承载力的相关知识,扩大了此领域知识的传播。4.2.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组积极与海陵湾区域渔民协会以及当地渔业局进行沟通,在得到极大的支持的同时,通过项目研究,对当地网箱合理规划、科学布局进行了政策建议的提供。在相关政策建议的影响下,2019年10月开始,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海洋与渔业局拆除了海陵湾中部的部分养殖网箱,并对渔民进行了补偿,网箱养殖布局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项目成果被应用到了管理实践中。此外,在调查和科普文撰写的基础上,项目组在广州、东莞等地对中小学生开展了养殖承载力、海洋环境保护知识讲座,推动了海洋保护知识在青少年中的传播。虽然项目已拓展了养殖承载力研究的范围,但此方面的研究仍有较大可为空间,如能突破项目时间限制,研究领域与技能均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因养殖渔民劳作较为辛苦、上岸时间较少、可调研渔排分布较分散、渔民与当地科研人员联系不紧密等原因,渔民访谈、调研开展较为困难,此方面的数据收集受到一定限制,数据收集能力的建设仍待提高。海陵湾网箱养殖调查 朱长波研究人员进行水环境调查 朱长波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4.3“海水散养池塘尾水污染评估及治理对策研究”项目4.3.1项目实施回顾池塘养殖作为中国较主要的养殖模式,其尾水治理率仍旧较低,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尾水处理率,提升水产养殖可持续水平,助力黄海近岸生态环境治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靠团队提出了“海水散养池塘尾水污染评估及治理对策研究”的项目申请,得到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二期资助。项目主要从四方面开展:(1)对位于黄海生态典型区的潍坊市的渔业主管部门、养殖主体等利益相关者,进行海水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实地调研与宣传;(2)针对全国和项目区池塘养殖现状、尾水污染量评估、治理难的原因、对策建议等开展研究;(3)基于调研成果,撰写可提交给渔业主管部门的研究报告和咨询意见;(4)依托国家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行动,落地可行有效的尾水治理技术与模式。4.3.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通过5次调研,对8个养殖主体进行了数据收集及绿色健康养殖政策的宣传,掌握了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的国内动态,提高了养殖主体对绿色健康养殖的认识,养殖主体、渔业管理部门、科研人员等对池塘养殖绿色化已达成共识,尾水治理模式与技术需要提炼和推广。选取20个池塘(10白虾 5车虾 5混养)分不同季节(夏季 秋季)取样和检测,对采样区域养殖尾水污染评估展开调查,初步掌握了案例区的养殖生产模式、生产周期、投入产出、营销、换水频次、污水治理意愿等,对项目区域池塘污染现状有了基本判断。为进一步推动政策改进、帮助养殖业进行可持续转型,将于2021年末产出专业性报告及相关决策建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经调研和比较初步发现,北方小规模对虾养殖以粗养为主,投苗密度较小、饵料投入少、换水频次低,总体养殖的污染偏低,与原有设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一致。但此方面在项目设计时有所考虑,因此,项目在原有项目区外,扩大调研范围,调研了日照、烟台等区域的养殖,以检验黄海区的海水散养池塘养殖污染较轻这一初步结论。同时得到如下启示:在后期扩大项目范围基础上,如果进一步验证了北方的散养池塘污染较轻的结论,那么,在很大程度上,项目区的养殖方式已经是绿色健康的,粗养此种方式是环境友好型的,可以作为污染治理的一种方式或有效途径。4.4“黄海生态系可持续海水养殖改进(AIP)项目”一览4.4.1项目实施回顾大黄海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其区域内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极为重要,为优化区域内海水养殖作业、减少不当养殖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提出“黄海生态系可持续海水养殖改进(AIP)项目”的申请,提高区域内重要养殖企业对可持续养殖标准和社会责任的认知,以可持续水产养殖发展保障黄海生态环境健康完整,得到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二期资助。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和ASC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共同设计开展项目工作,其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在市场对接方面,项目在帮助威海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渔业改进并获得ASC认证后,着力帮助其进行市场对接,将优质牡蛎带向国际舞台。在调研方面,开展山东南隍城海洋开发有限公司牡蛎养殖基地考察,并启动其AIP改进项目,通过ASC标准培训、回访和评估对企业进行了充分引导,同时协助企业启动养殖户培训;并对山东海藻养殖、海参养殖以及贝类等水产品养殖加工企业展开调研及负责任海水养殖优秀范例介绍,共同探讨养殖模式优化方案;通过多次、多地的调研,对区域养殖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举办大黄海生态系负责任水产养殖发展能力培训会议中国可持续水产品高峰论坛,探讨和宣传了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成功案例。然而,疫情等原因导致采购商参与度大幅下降,调研和考察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生产企业同样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参与可持续转型动机不足;因资金较预计有一定差异,项目在调研、宣传以及消费者教育环节存在难以深入开展的情况。针对前两者而言,目前面临的困难较大,但需要看到的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水产品消费仍呈现上升趋势,发展潜力仍有待挖掘,如果能在此阶段重点结合消费情况,研究开展产品市场细分、消费者引导等方面的工作,将为养殖业可持续转型带来动力。项目区养殖主体尾水治理技术及意愿调研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隍城海洋牧场调研 方清南隍城海洋牧场调研 方清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4.5小结中国作为最大的水产养殖产品生产国,养殖业生产是否可持续,对于中国沿海区域的环境保护乃至野生渔业资源及更广阔水域范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均有极大影响。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在过去两年支持了此领域的四个项目,项目不仅囊括了不同养殖品种、不同养殖模式的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方向,还对ASC认证在中国应用进行了支持。养殖领域的项目通过与养殖企业、养殖户、养殖社区建立联系,对养殖业不同类型主体的行为选择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析。海参增养殖项目通过对企业的调查走访,总结出了其养殖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对海参品种的可持续养殖做了探索;AIP改进项目则通过展开培训,帮助企业获得ASC认证,并以调查和案例分享的方式宣传了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海陵湾网箱养殖承载力项目通过调查结果建立模型,最终帮助当地管理部门合理规划了网箱养殖;海水散养池塘尾水污染评估项目在黄海生态区进行了海水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实地调研与宣传,致力于提升池塘养殖可持续水平。项目的开展从多个角度对养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和宣传,产出成果显著的同时,还兼顾了政策实施的推进。项目实施中同样遇到了前期准备不足、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在此领域的项目开展中,针对前期准备不足问题,项目组遇到调研情况与预期不一致的情况,原定调研计划不能满足调研需求,项目组及时采取扩大调研范围等举措,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对于疫情影响的方面,AIP项目积极与采购商、企业进行对接,虽然项目实施仍旧受到一定影响,但项目组在面对问题时,得出了此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细分与消费者教育亟待进行的结论,为当下项目开展以及未来研究找到了突破口。26海陵湾的网箱养殖区 朱长波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 无塑料海洋项目回顾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大约生产了83亿吨塑料,其中约60%被丢弃在垃圾填埋场或自然环境中,并且每年有超过11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渔业、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现有数据表明,在所有被研究过的海洋物种中,88%受到塑料的负面影响,共 2,144 种物种栖息的自然环境受到塑料污染。仅2019年,全球塑料的污染、排放和清理成本就高达3.7万亿美元,高于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若国际社会不采取一致行动,到2040年,塑料产量预计将翻倍,其带来的环境、社会成本将飙升至7.1万亿美元。塑料产业链路长、利益相关方多、复杂程度高,加上对海洋塑料污染的科学认知有待加强基于以上,我们必须多方联手,共创净塑解决方案。为促进海洋塑料问题的治理,蔚蓝星球基金项目于2018年,由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特设“无塑料海洋”项目资助,支持科学研究和社会参与方面的工作,助力海洋减塑。5.1“珠江口经济鱼类的微塑料污染特征研究”项目5.1.1项目实施回顾微塑料是指环境中粒径小于5mm的塑料类污染物,目前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来源、环境行为、生态与健康风险正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微塑料是众多有毒有害物质的负载和传播的载体,通过生物摄食和食物链传递等方式,对海洋生物与生态系统产生危害。尤其是对处于海洋食物链顶层的鱼类,微塑料及携带的污染物在鱼类体内的积累与富集,极有可能威胁到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然而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证据来证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提出“珠江口经济鱼类的微塑料污染特征研究”项目,得到了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一期资助。项目以环境污染较严重的珠江口为研究区域,通过研究新型污染物微塑料在经济鱼类体内的累积、分布及影响,以探明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其对人体食用暴露的潜在风险,探讨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本项目的开展,对于认识中国环境微塑料的污染状况、保障水产品的食用安全以及提高国民环保知识等均具有积极意义。5.1.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在实地调研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发现珠江口野生鱼类和养殖鱼类均有微塑料的污染残留,而微塑料累积的情况也会受鱼类的种类、个体大小、食性和生活习性等因素影响。研究发现微塑料主要累积在鱼鳃、胃和肠道等内脏组织中,而肌肉中未有发现。因此人类通过食用鱼肉摄入微塑料的几率较小,因此不会对人体食用安全造成风险,但微塑料所携带的有毒有害物质,一旦被鱼类摄入并在体内累积,就有可能威胁到鱼类与人体健康,因此值得科学家今后的深入研究。项目组成员在 中国科学院院刊 上参与策划“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策略”的专题报告,通过战略与决策研究智库类期刊发声,增强中国对海洋微塑料污染和危害的认识;另外发表论文加强海洋微塑料的生态和健康危害研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与 追踪海洋中的微塑料,以及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普教育,让社会更加深入了解海洋微塑料污染知识。河口环境的微塑料污染来源与影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5.2“大湾区海洋垃圾研究”项目5.2.1项目实施回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同时也面临许多环境污染问题,其一便是海洋垃圾污染。2016年,珠江口的海洋垃圾事件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广东省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并推出了有力的行动。但是,海洋垃圾问题是个持续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行动,可惜社会对海洋垃圾问题关注度很低,缺少监测研究和垃圾污染数据等基础信息。为此,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与广州市黄埔区绿世自然保育中心申请了蔚蓝星球基金项目第一期,由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进行专项资助,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合作伙伴,开展海洋垃圾调研项目。5.2.2主要成就与总结项目组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伙伴组织了项目管理培训、志愿者管理培训,并邀请具有经验的伙伴分享经验,提供相应的工具包,并在广州市黄埔区绿世自然保育中心的动员和协调下,支持在地的志愿者调研项目,了解海滩上的垃圾数量、质量、材料种类、物品种类等情况,并且在调研工作完成后发布相关报告,为社会参与塑料污染防治提出了行动建议。另外,广州市黄埔区绿世自然保育中心在广州组织志愿者完成了一个关于海洋垃圾的宣教项目,利用从社会和企业募集来的行李箱,来制作可以便于线下流动的海洋垃圾博物馆,走进校园、社区、企业,完成了垃圾移动博物馆42个学校教育活动。5.3小结塑料因其独一无二的特性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塑料的生产、消费和处置也给社会、环境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以塑料为代表的全球废弃物污染问题,已经与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并列,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三大地球危机之一。中国是全球塑料治理的关键利益方,当前在政策、法律、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塑料污染问题需要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有效治理,从生产、消费、废弃到处置各个阶段均需要做出有效行动,因此在未来的治理工作中,需要提升社会对于塑料问题的认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治理。期待未来能推动多元合作方式,政府、企业、科研机构、NGO、公众携手共创净塑解决方案,共同减少中国海洋塑料垃圾问题,并树立中国在治理全球海洋塑料污染的地位。28海洋垃圾流动博物馆的展品 绿世志愿者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威胁 WWF-Hong Kong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实施成就与总结成就与总结蔚蓝星球基金项目自开启以来,为实现一个生机勃勃的海洋的愿景,对保护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捕捞与养殖渔业等领域的项目做出了支持,2018年至2020年间,资助项目达18个,有效地助力中国海洋保护的相关领域发展。两期项目中受到资助的项目取得了以下主要成就:(1)在公众认知较为薄弱的公海保护、海马保育以及滨海湿地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展开,通过项目实施,掌握了公众认知的薄弱领域,有针对性地、多角度多途径地开展科普工作,各级各类公众群体对此领域认识进一步提升,将海洋保护的信息传播面向更广大的群体进行宣教,提高话题讨论度、促进关注,提升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2)通过公民科学的方式,加强了社会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参与,培训不同程度的志愿者进行公民科学调查、巡护救助和知识科普活动,有利于与当地相关利益群体进行深入沟通,收集重要的一手资料,有助于改变当地社区的态度和行为,支持更有效的海洋保护工作;(3)针对捕捞渔业的发展困境,从渔船管理、捕捞方法、小规模渔业发展等方面入手,不仅产出了渔船管理方面的前沿报告,还从捕捞方法的革新以及小规模渔业能力提升、渔业从业者培养、渔业资源保护等根源问题上出发,深入探索了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并产出了一系列的成果;(4)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养殖渔业更是海洋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项目资助了包括生物增养殖、养殖无害化相关的前沿领域,在深水养殖、池塘养殖、可持续养殖改进等领域产出了众多成果,极具意义。然而,项目的实施也带来了一些思考:(1)项目的前期准备极为重要,这不仅体现在对调研地点或具体实施方式的准备,也包括对项目实施地点的背景调查和对利益攸关者的前期调研,一些项目因前期准备欠佳,而使得项目实施进展缓慢、重复劳动或经费预算不足,最终导致实施效果受到影响;(2)个别项目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合作方在实施过程中对潜在风险(疫情、技术应用、地理局限性等)预期不足,实施受阻后应变能力较弱,导致项目开展不如预期;尤其是疫情导致的项目出行受到限制,很多项目存在计划出行(调研、培训或开会)不能够开展,不得已转为线上或延迟开展,这也拖后了实施进度,需要适应疫情情况来合理安排,以及提前设计备选方案;(3)因海洋保护领域调研的复杂性,一手数据的收集和调研开展难度较大,同时利益攸关方配合度不一,数据质量无法保证等,在设计调研方式时需要评估可行性,以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展望蔚蓝星球基金项目在持续支持了两期共18个各领域不同的项目后,还将继续支持国内创新并且具有影响力的海洋保护项目。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项目带来的丰硕成果,在未来的项目支持中,我们将着力关注项目前期准备方面的努力,以期项目在可行的基础上,更高效地利用资金开展具体的项目实施工作。在此基础上,蔚蓝星球基金项目未来的资助支持将在保护珍稀濒危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可持续捕捞渔业及养殖渔业等领域展开,助力中国乃至更广阔区域的海洋保护。在支持和构建NGO与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合作的中国海洋保护框架方面,蔚蓝星球将更侧重于推动合作方横向交流,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空间。发挥“合作、共赢”精神,用技术 资金的双优势,有力有序地促进中国海洋保护群体的可持续发展,期待将中国海洋保护经验与世界分享。与此同时,蔚蓝星球基金项目也会更加注重资助的均衡性及资源合理化应用,包括平衡创新型项目、延续性项目资金比例,项目技术、管理、传播团队协作等。在精耕细作现有三大保护领域的同时,与时俱进,关注行业内发展热点,倡导科学决策,共同守望我们的蓝色家园。30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保组织。自 1961 年在瑞士成立以来,已经在全世界拥有 500 多万的支持者和一个在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活跃着的全球网络。WWF 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wwfchina.org

70人已浏览 2022-05-25 32页 5星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