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后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日本陆军地面师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33师团 “七七”事变后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日本陆军地面师团

“七七”事变后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日本陆军地面师团

2023-10-21 01: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第14师团(常设):1905年组建,1937年9月上旬自日本到达塘沽编入第1军,在平汉路北段作战,10月攻占石家庄,11月在冀南邯郸及安阳作战;1938年5月徐州会战担任豫东兰封围攻;6月隶属第2军,1939年9月调回日本;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帕劳地区集团在帕劳群岛向美军缴械。

6,第16师团(常设):1905年组建,1937年9月11日从日本抵达天津,加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9月中、下旬在津浦路北段西路作战;10月17日转隶上海派遣军,于淞沪会战末期登陆白茆口,攻击常熟方向,12月作为中路沿丹阳、汤山攻打南京,是“南京大屠杀”凶犯之一;1938年1月返回华北方面军第2军,5月徐州会战担任北路围攻及豫东作战;9月武汉会战在叶集方面作战;在第11军编成内参加1939年5月随枣会战之钟祥战斗;1939年7月调回日本,1941年11月编入南方军第14军;菲律宾战役时隶属第14方面军第35军,在莱特岛战败溃散。

7.第108师团(特设):1937年8月26日在日本以第8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即编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11月参加冀南作战攻占邢台;1939年11月调回日本,1940年2月21日撤编。

8,第109师团(特设):1937年8月26日在日本本土以第9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1937年9月11日抵达天津配属第2军,部分兵力参加津浦路北段东路作战,10月转向平汉路占邢台,部分参加太原会战;1938年1月部分兵力参加攻占周村、博山;1939年9月调回日本,1939年12月24日撤编。

9.第3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37年8月23日自日本本土登陆吴淞、张华浜,编入上海派遣军;在第2军编成内1938年9月底参加武汉会战之潢川方向战斗;转隶第11军参加1939年5月随枣会战之随县作战,9月第1次长沙会战担任西路;1940年5月初枣宜会战担任右翼;1941年9、10月第2次长沙会战攻占株洲;1941年12月-1942年1月第3次长沙会战担任西路;1942年5月浙赣会战在南昌、临川作战;1942年12月改为三单位制;1943年5月参加鄂西会战宜都战斗;11月参加常德会战;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东路;1944年9-11月参加桂柳会战,攻入贵州都匀附近;1945年4月18日列为中国派遣军直辖,5月从南宁退出广西经湖南北调,“八一五”时到达岳阳东北云溪一线,后转至镇江缴械投降。

10,第11师团(常设):1898年组建,1937年8月23日自日本本土登陆川沙编入上海派遣军,9月在上海罗店作战,1938年1月调回国内,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山室宗武;战争结束时属本土第2总军第15方面军第55军在高知县缴械。

11,第9师团(常设):1898年组建,1937年10月初自日本本土到达吴淞编入上海派遣军,12月沿金坛攻打南京;1938年5月徐州会战在蒙城一线担任南路围攻;后编入第11军,1938年7月投入武汉会战赣西北方向;1939年6月调回日本;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10方面军在台湾新竹缴械。

12.第13师团(特设):1937年8月在日本本土重组,1937年10月1日在吴淞口登陆,编入上海派遣军,12月夹江攻打南京;1938年2月攻占蚌埠地区,1938年5月徐州会战在蒙城一线担任南路围攻,5月13日占徐州;1938年6月编入第2军,武汉会战时自合肥沿霍山一线攻击;1938年12月因第2军司令部调回日本转隶第11军;参加1939年5月随枣会战,1939年9月第1次长沙会战在东路作战;1939年冬季作战在钟祥、京山地区;1940年5、6月枣宜会战担任左翼攻击宜昌;1941年10月在宜昌攻防作战以配合第2次长沙会战;1942年12月改为三单位制;1943年2月在监利、华容作战;1943年5月鄂西会战在宜都作战;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攻占常德;1944年5-8月长衡会战担任东路;1944年9-11月参加桂柳会战于1944年底攻占贵州独山,后回防广西宜山地区;1945年4月18日直属中国派遣军,6月从宜山地区退出广西开往华东,“八一五”前夕到达湖南衡阳、零陵一线,后随第11军转至江西湖口缴械投降。

13,第101师团(特设):1937年9月1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1937年9月22日开始到达淞沪战场编入上海派遣军,后隶第11军1939年3月18日在德安南发起攻击占领南昌,1939年11月调回日本,1940年3月撤编。

14,第18师团(特设):1937年9月9日在日本本土重组,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缅甸方面军第33军在泰缅边境向英军缴械。

15,第114师团(特设):1937年10月12日在日本以第14师团预备役人员编组,1937年11月8日在金山卫登陆入列第10军参加淞沪会战,11月25日攻占长兴,12月攻打南京担任南路,是“南京大屠杀”凶犯之一;1939年6-7月参加鲁南、鲁西作战,8月调回日本,1939年9月撤编。

16.第26师团:1937年7月11日日军参谋本部令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向中国关内开进,9月30日即以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为基干组建第26师团(1939年1月14另组建独立混成第11旅团),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14方面军第35军在莱特岛溃散。

17,第106师团(特设):1938年5月15日在日本本土以第6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编入第11军,1938年7月投入武汉会战在万家岭作战遭重创;1940年3月回国,5月撤编。

18,第110师团(特设):1938年6月16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0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1938年7月在塘沽登陆隶属华北方面军,驻防石家庄地区;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洛阳缴械。

19,第27师团:1938年6月21日以中国驻屯混成旅团为基干组建,隶属第11军,1938年9月由华北到达瑞昌参加武汉会战;1943年6月调往关东军;1944年2月自锦州调回华北方面军第12军;“八一五”时抵达南昌附近,后转至无锡缴械投降。

20,第116师团(特设):1938年5月15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6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即编入华中派遣军,后隶第11军,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岳阳缴械。

21,第15师团(特设):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重组,日本战败时直属第18方面军在泰国北碧向英军缴械投降。

22,第17师团(特设):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重组,7月到达中国编入华中派遣军,1939年9月隶属第13军担任南京、芜湖地区警备,后移防徐州、苏州等地;1943年6月17日调往南太平洋第8方面军;日本战败投降时直属第8方面军在新不列颠岛拉包尔向澳军缴械。

23,第21师团: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组建,8月中旬到达中国直属华北方面军;日本战败投降时第21师团隶属南方军第38军在河内向中国陆军第1方面军缴械。

24,第22师团: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组建,7月到达中国直属华中派遣军;后隶属第13军参加1939年冬季作战;

25,第104师团(特设):1938年6月16日在日本本土以第4师团预备役人员组建编入关东军;1938年10月12日转隶华南第21军登陆大亚湾,攻占从化、广州北;后改隶第23军,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惠州缴械。

26,第32师团: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939年4月到达中国编入第13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2军在马鲁古群岛哈马黑拉岛向澳军缴械。

27,第33师团: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3月到达中国编入第11军,1941年11月调南方军第15军,日本战败投降时直属缅甸方面军在泰缅边境向英军缴械。

28,第34师团: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3月到达中国编入华中派遣军第11军,“八一五”后奉命至浦镇缴械投降。

29,第35师团: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4月到达中国直属华北方面军,1944年3月调中太平洋第31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2军在新几内亚西岸的索龙向澳军缴械。

30,第36师团:1939年2月7日在日本本土组建,4月到达中国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1943年10月20日整编为海洋编制师团调南方军第19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2军在新几内亚西北的萨米向澳军缴械。

31,第37师团: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7月到达中国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1945年1月调南方军第38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第38军在曼谷向英军缴械。

32,第38师团: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1月到达中国编入第21军,1942年1月调南方军第16军,日本战败投降时直属第8方面军在拉包尔向澳军缴械。

33,第39师团: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1月到达中国编入第11军;1945年6、7月调往关东军第3方面军第30军驻四平,日本战败投降时向苏军缴械。

34.第40师团: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939年10月编入第11军,1941年9、10月参加第2次长沙会战,1945年编入第23军;“八一五”时转至芜湖缴械投降。

35,第41师团:1939年6月30日在日本本土组建,10月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1942年11月编入南太平洋第8方面军第17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南方军第18军在新几内亚东部基科里向澳军缴械。

36,第4师团(常设):1888年组建,1940年7月自关东军调入中国派遣军第11军,参加1941年9、10月第2次长沙会战。

37,近卫师团(常设):1891年组建,1940年7月登陆钦州湾入列第22军,1941年7月调南方军第25军。

38,第48师团:1940年11月30日在海南岛以台湾混成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中川广,12月编入华南方面军。

39,第51师团:1940年7月10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4师团留守部队为基干组建,1941年9月自关东军调入中国派遣军第23军。

40,第58师团:1942年2月2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18旅团为基干组建,编入中国派遣军第11军驻湖北应城地区,后在九江缴械投降。

41,第59师团:1942年2月2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10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柳川悌、細川忠康、藤田茂,编入第12军担任济南地区警备,1945年6、7月调关东军;日本战败投降时隶属关东军第34军在朝鲜咸兴向苏军缴械。

42,第60师团:1942年2月2日在华中以重组的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为基干组建,编入第13军担任苏州地区警备,日本战败投降后在苏州缴械。

43,第68师团:1942年2月2日在华中以独立混成第14旅团为基干组建,编入第11军担任九江地区警备。

44,第69师团:1942年2月2日在华北以独立混成第16旅团为基干组建,历任师团长是井上贞卫、三浦忠次郎,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驻临汾地区,1945年5月底转隶第13军,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嘉定地区缴械。

45.第70师团

46.第61师团

47.第62师团

48.第63师团

49.第64师团

50.第65师团

51.第47师团

52.第114师团

53.第115师团

54.第117师团

55.第118师团

56.第131师团

57.第132师团

58.第133师团

59,第129师团(丁种):1945年4月12日在华南以独立混成第19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鵜泽尚信,编入第23军驻广东惠阳,日本战败投降时在东莞缴械。

60,第130师团(丁种):1945年4月12日在华南以独立混成第19旅团为基干组建,师团长近藤新八,编入第23军驻广东汕头,日本战败投降时在顺德缴械。近藤新八列为战犯于1947年在广州被处决。

61,第161师团(丁种):1945年4月12日在华中组建,师团长高桥茂寿庆,编入第13军担任上海地区警备,远东战役发起后紧急北调,“八一五”时中止于南京,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南京缴械。

62,战车第3师团:1942年6月24日在华北以骑兵集团改编组建,驻包头,在第12军序列内参加1944年4、5月豫中作战、1945年3-5月老河口地区作战,6月直属华北方面军转调华北,日本战败投降时在北平缴械,历任师团长西原一荣、山路秀男。

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日本陆军师团按年度的异动情况是:

1937年——调入第20、5、6、10、14、16、108、109、3、11、9、13、101、18、114师团,组建第26师团,共16个师团;

1938年——调入第106、110、116、15、17、21、22、104师团,组建第27师团,调出第11师团,共增加8个师团;

1939年——调入第32、33、34、35、36、37、38、39、40、41师团,调出第20、10、14、16、109、9、101、114师团,合计增加2个师团;

1940年——调入第4师团、近卫师团,组建第48师团,调出第108、106师团,合计增加1个师团;

1941年——调入第51师团,调出第5、18、21、33、4、近卫、48师团,合计减少6个师团;

1942年——组建第58、59、60、68、69、70师团与战车第3师团,调出第6、38、41、51师团,合计增加3个师团;

1943年——调入第61师团,组建62、63、64、65师团,调出第15、17、36师团,合计增加2个师团;

1944年——调入第47师团,组建114、115、117、118师团,调出第26、32、35、62师团,合计增加1个师团;

1945年——组建131、132、133、129、130、161师团,调出第22、37、39、59、63、117师团。

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日本陆军地面师团按其构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1个战前常设师团(共有17个);

(2)12个侵华战争特设师团(全部);

(3)1个太平洋战争特设师团第47师团(共有3个);

(4)首批三单位制师团第26、21、22师团(共有4个);

(5)以中国驻屯混成旅团为基干组建的第27师团和以台湾混成旅团为基干组建的第48师团;

(6)1939年2月、6月,按警备任务在本土编组的10个三单位制师团(全部);

(7)以常设师团留守人员组建的第51师团(1940、1941年两批共7个);

(8)1942年2月、1943年5月,由在华独立混成旅团扩编的10个警备两旅团制(丙种)师团;

(9)以驻本土独立第61步兵团为基干组建的第61师团;

(10)1944年7月、1945年2-4月,由在华的独立步兵旅团或其他人员扩编的10个丁种师团;

(11)1个战车师团(共有4个)。

日本战败投降时中国派遣军属下共有26个师团:第3、13、27、47、104、116师团6个甲种师团,第34、40、61、110师团4个乙种师团,第58、60、64、65、68、69、70师团7个丙种师团,第114、115、118、129、130、131、132、133、161师团9个丁种师团;以及战车第3师团。

“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关内滇西战场作战的日本陆军部队不属于中国派遣军系统,主力是1940年7月10日在日本以第12师团留守部队为基干组建的第56师团,历任师团长渡边正夫、松山祐三。第56师团在南方军第15军序列参加缅甸战役,于1942年4、5月攻占云南畹町至怒江西岸地区,后驻防该区。1944年4月隶属缅甸方面军第33军,5月-次年1月滇西会战在中国军队攻击下溃败,残部退回缅甸。另有缅甸方面军所属第2、18、49、53师团一部于1944年8月后投入滇西会战,失败后退回缅甸。

日本陆军在“七七事变”前有17个师团,战争期间组建(含重组、另组,例如第108、109、114师团)156个师团(不含战车师团、高射师团),总计173个师团。但驻防本土的第1总军与第2总军统辖的53个师团中有1945年2月、4月、5月分3次编组的40个师团完全没有作战经历(1945年前编组的师团也可能没有作战经历),则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62个师团(含第56师团)占总计133个师团的百分之四十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