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炮中的大杀器,305毫米巨管,完美诠释暴力美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305毫米自行火炮 意大利炮中的大杀器,305毫米巨管,完美诠释暴力美学

意大利炮中的大杀器,305毫米巨管,完美诠释暴力美学

2024-07-13 04: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影视作品里的“意大利炮”作为一个梗,早已成为军迷朋友们津津乐道的经典,不过今天我们介绍的是一款货真价实的意大利巨炮——Obice da 305/17。该炮口径305毫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军队所装备的一款重型榴弹炮,1914年至1919年由意大利阿姆斯特朗工厂生产了56门。Obice da 305/17最初服役时是作为一种固定式海防炮,但后来被改装为移动攻城炮。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在性能上已经过时的火炮有一些还在使用。

■作为移动攻城大杀器的意大利305毫米巨炮Obice da 305/17 DS,该型号安装有带四个巨大轮子的“德斯特凡诺”车架,非常具有蒸汽朋克的感觉。

1908年,意大利海岸炮兵分析了日俄战争中他们提供给日本的阿姆斯特朗280毫米榴弹炮的性能报告,发现并不令人满意。随后意大利人向阿姆斯特朗、克虏伯、施耐德、圣沙蒙和维克斯等公司寻求新型305毫米榴弹炮的建议,最后意大利炮兵监察长选择了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设计,并对弹药和装载系统进行了修改。

新设计的火炮被命名为Obice da 305/17,钢制炮管长5.88米,带有60根膛线。虽然炮管和后膛的总长度为19倍径,但意大利人习惯仅以炮管的长度来计算命名,即17倍径。炮管安装在一个环形托架中,该托架装有两个带液压驻退机构的气缸和一个位于炮管上方的气动回热式气缸。Obice da 305/17炮口初速为545米/秒,最大射程17.6公里,最快射速5分钟一发,持续射速12分钟一发。

■岸防炮状态的Obice da 305/17火炮,炮管上部有三个气缸。

Obice da 305/17的炮管位于炮车的中轴线上,炮膛后方是一个很大的楔形箱式拖车结构,为火炮提供了足够的后坐距离同时,也为大仰角操作和重新装填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一战时期的大口径火炮普遍较为笨重,该炮也不例外,仅炮管和炮膛部分的重量就为 12.79 吨,安装上轮子的野战炮状态全重则高达33.77吨。根据作战任务不同,Obice da 305/17使用的炮弹种类多达8种,重量为295到442公斤不等,因为口径较大,其弹丸和药包为分装式。

该系列最初的原型炮是一种固定式海防炮,全称为Obice da 305/17 G Modello 1915。名称中的G代表Garrone,这是一种由加罗内将军(Garrone)设计的金属火炮射击平台,中心部分有一个边缘带四个脚轮的小车,火炮安装在上面后可以进行360度横向移动。

■Obice da 305/17火炮炮膛后部的箱式结构,可见千斤顶下方带有小脚轮,图左边还有一个装载有弹丸的装弹装置。

Obice da 305/17 G Modello 1916是该炮的第二种改进版本,它被尽量轻型化和简化设计,以允许分解成多个部件并能在现场重新组装来充当移动攻城炮。为了方便运输,Modello 1916被分解成炮管、后坐系统和环形支架、顶部支架和火炮平台几个大部分。到达射击位置后,炮兵利用金字塔形地锚设备的帮助,用活动梯和绞车可在24小时内将火炮组装完成。

Obice da 305/17 G Modello 1917也是一种移动野战炮版本,旨在便于拆卸和用于攻城炮角色。一个炮连包括2门榴弹炮和8辆马车、2挺防御用机枪、1辆通用货车和5辆火炮牵引拖车。拖车在牵引火炮时的时速为6-8公里。

■上图为拆分运输状态的Obice da 305/17火炮。

■帕瓦希·托洛蒂(Pavesi-Tolotti)牵引车是拖曳Obice da 305/17型火炮的主要车型。

Obice da 305/17 DS是该型炮的第四种版本,也是最著名和最具有外观辨识度的版本。火炮被安装在一种名为“德斯特凡诺”(De Stefano)的车架上,下方有4个大车轮,方便在地面进行移动。安装“德斯特凡诺”车架后,该炮变成了一个设计精巧但看起来有些奇怪的“怪物”——当炮管被抬高时,士兵们形容它看起来就像小孩的四轮玩具马。

■Obice da 305/17 DS型火炮炮口扬起的状态,该炮的最大俯仰度为-20度到+65度。

Obice da 305/17 DS的车厢采用大型四轮箱式拖车设计,前部有两个非转向轮,后部的两个车轮可以转向。车轮可安装由克里斯皮诺少校(Crispino)设计的可拆卸式履带板,用于在松软的地面上进行牵引。帕瓦希·托洛蒂型火炮牵引车可以一次性牵引装有火炮部件的几辆拖车。

■安装上履带板的Obice da 305/17 DS型火炮在野外,可以清晰看到它的转向主要依靠后部的两个车轮。

当火炮不移动时,轮子上的履带板被移除,位于发射阵位时车轮放在一组倾斜的钢轨上。钢轨安装在一个由木梁制成的射击平台上,火炮可以进行360度移动。当火炮发射时,后坐机构无法完全吸收后坐力,一部分后坐力会传递到轮子上,使得整个火炮沿着钢轨向后驻退一段距离,然后利用钢轨的倾斜度滚回原来的射击位置。由于该炮的箱式拖车足够高和宽,可以满足高仰角射击状态下炮膛的安全,无需刻意挖坑来防止其撞及地面。每门火炮都有一个起重机和铲斗形装弹装置,用于炮组人员进行补充弹药的作业。

■安装于木制射击平台钢轨上的Obice da 305/17 DS型火炮,每门炮的炮班人数为10人,

尽管大多数参战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都拥有重型野战炮,但数量却不多,而且人们没法预见战争陷入僵局和堑壕战开始后重型火炮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意大利在一战中也面对如此情况,因此军方在各个堡垒、军械库、海岸防御工事和博物馆中搜刮重炮并派往前线。他们为这些火炮制造了配套的野战和铁路车厢,以努力为部队提供对付战壕和硬化混凝土防御工事所需的重型野战火炮。 间接火力支援、拦截和反制射击都凸显了远程重炮的重要性,为了解决意大利陆军缺乏远程重炮的问题,大批海军火炮被转为陆战使用,Obice da 305/17火炮的使用过程就是典型的例子。

■奥匈帝国军队在乌迪内附近缴获的意大利Obice da 305/17 DS型火炮,该炮由一门Obice da 305/17 G Modello 1916改装而来,4个车轮上都装有履带板。

第一批Obice da 305/17于1914年作为岸防炮入役,12门安置在拉斯佩齐亚,4门在玛达莱娜,4门在墨西拿。到1917年10月,Obice da 305/17共生产了38门,其中多数被拆卸、改装并重新部署到阿尔卑斯山前线作为攻城炮,在卡波雷托战役中该炮损失了9门。不过制造厂商在1918年7月1日至1919年6月30日之间又生产了18门,从而使得该炮在意大利军队中的保有数量维持在40门左右(另有几门作为备用)。

■卡托雷波战役中损失的一门Obice da 305/17,被奥匈帝国军队所缴获。

■卡托雷波战役中被奥匈帝国军队所缴获的另一门Obice da 305/17。

■卡托雷波战役后撤退途中的意大利军队,他们携带着幸存的Obice da 305/17火炮,这种宝贵的大杀器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丢弃的。

一战过后,Obice da 305/17继续存在于意大利军队序列中,1937年5门该炮被卖给西班牙内战中佛朗哥的国民军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1939年,意大利陆军中还有27门Obice da 305/17,装备皇家边防警卫队第22炮兵团第540连、第24炮兵团下属2个连和第4集团军炮兵部队下属一个连。法国战役时期,这些火炮用于那不勒斯和西西里沿岸地区的防御。另有资料称,二战期间有16门Obice da 305/17装备意大利海军国土安全民兵组织的4个岸防炮连,考虑到当时意大利军队中该炮的保有数量不可能超过43门,所以判断这些火炮与之前陆军边防警卫队所装备的应该有交集。少数Obice da 305/17在二战结束后仍在服役,最后于1959年退役。

■一战末期意大利军队中装备的Obice da 305/17,这些大口径巨炮被意大利人精心保养到二战时期还在使用,并一直服役到1959年。

■Obice da 305/17是意大利军队炮兵库中的大杀器,虽然它的整体性能在一战期间相对于德国、奥匈等重炮强国并不算出彩,不过至少在外观上,这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重型火炮,相信会有不少重装备党会对其偏爱有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