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词汇确定你的情绪状态 – 神经现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6个情绪单词 10个词汇确定你的情绪状态 – 神经现实

10个词汇确定你的情绪状态 – 神经现实

2024-06-21 22: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年来神经科学从新的角度探索情绪。从事最新的脑成像研究的科学家们声称,他们现在可以精准地找出情绪在大脑中的位置。比如一个心理学家小组在2013年发布的研究宣称,他们已经找到9种明显的人类情绪的神经关联——愤怒、厌恶、嫉妒、恐惧、幸福、欲望、骄傲、伤心和羞耻。

这对诸如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情感历史研究中心的蒂凡尼·瓦·史密斯(Tiffany Watt Smith)这样的学者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趋势。“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情绪进化,”她说,“情绪现在是客观的存在了——你可以看到它在大脑中的位置。”但是,这并不是情绪的全部。把杏仁体称作大脑里的“恐惧中心”,对我们理解恐惧意味着什么毫无帮助。

史密斯在其新书《人类情绪之书》(The Book of Human Emotions)中所探讨的正是情绪的主观体验。该书收集了154种情绪,可以称之为对世界各地“情绪粒度”的探索,因为它描述了某些你都不知道你拥有的情绪。“长久以来人们相信,如果你命名了某种情绪,那么它就可以使该种情绪变得不那么来势汹汹。”她说,“所有让人感到晕眩的事情,以及那些让人感觉痛苦的事情,都会变得更受控制。”一旦你抓住这种感受并且为之命名。

写一本关于你从不知道其存在的情绪的书最诡异的地方在于,你开始去体验它们——或者说其实你早就体验过,只是你现在才知道它们的名字。史密斯说在写书的过程中,她发觉自己因为怕麻烦别人,所以一直都在拒绝别人的帮忙。也就是说,她正经历着greng jai,泰语中表示“不情愿接受别人的帮助,出于其可能带来的麻烦”的意思。

以下是一份10大精准情绪词汇清单。温馨提示:一旦你认识了这些情绪,可能会发觉自己更频繁地感受到它。

Amae

你必须学会自立,才能成为一个大人,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国家里。但是,也有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你可以时不时让其他人帮助你一把。日语中有个词语叫做甘え,正如史密斯所说的,它表示“依赖他人的好意”,这是容许一段关系发展的一种深信,无论是和搭档的关系,还是和父母的关系,甚至是和你自己的关系。日本精神分析学家武雄土井这样解释它,“将另一个人的爱视为理所当然的情绪”。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孩子般的爱,因此它也可以解释为“表现得像个被宠坏的小孩”。

L’appel du vide

你在等火车的时候,突然有个奇怪的念头从你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如果我跳下月台会怎样呢?或者你正在危险的山路上驾驶,突然你莫名其妙地想要将方向盘猛打到最右冲出山路。2012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的一篇论文将这种情绪称为“高处现象”(顺便一提,他们的研究显示,这种情绪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自杀意念)。但是描述此现象的法语l’appel du vide则较为生动,意为“虚无的召唤”。如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曾经观察的那样,这种情绪让人如此不安,因为它会“使人产生紧张不安、摇摇欲坠的感觉,无法相信自己的本能”。这警示我们,不要总是让情绪凌驾行为。

Awumbuk

当暂住客人在你的家中,而你被客厅里突然多出来的鞋子和行李箱绊倒的时候,你就会开始想象,如果他们离开了的话,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但是,当他们真的离开了的时候,你又常常会觉得家中过于空荡。史密斯写到,对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拜宁人来说,这种情绪是如此常见,因此他们还给了它一个专属的命名awumbuk,“客人离开后的落寞”之感。幸运的是,有办法可以消除这种悲伤的情绪。史密斯说:“一旦他们的客人离开,拜宁人就会装满一碗水,放置过夜,让它吸收令人苦恼的空气。第二天,这个家庭就会起得非常早,郑重其事地将那碗水泼到树丛里,然后开始新的一天。”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Brabant

1984年,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和喜剧制片人约翰·劳埃德(John Lloyd)合著了一本名为《Liff的深层含义:一本应该有但却没有词汇描述之物的词典》(The Deeper Meaning of Liff: A Dictionary of Things There Aren’t Any Words for Yet–But There Ought to Be.)的书。史密斯起码在这一点上和这两人的意见一致:应该要有一个词语来形容戏弄别人的乐趣,看看别人崩溃之前,你能戏弄人家到什么程度。亚当斯和劳埃德将Brabant这个词定义为“非常想知道你能将别人逼到什么程度”(在我看来,和“有一个弟弟或妹妹”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Depaysement

人们在国外的时候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他们在酒吧里和陌生人搭讪,尽管他们在国内的时候从不会这么做。他们带奇奇怪怪的帽子。身处异国,既有令人兴奋之处,也有使人迷惑的地方,这种忧喜参半的情绪正是法文depaysement所传达的意思——在国界之外。这是一种“变成异乡人的感受”。虽然你会因为无法顺畅地读懂路牌以及认为自己会居无定所而感到迷失,但是身处异地的感受也同样“使你卷入头晕目眩的境地,只有当你感到离家很远的时候才能感受到”。

Ilinx

有一张毛茸茸白猫的GIF动图直指我心。图中,那只白猫被放在张书桌上,它的主人还放了很多其他物件在它的爪子边——一只打火机、一个玻璃盒和一个钱包,紧接着,它把所有东西都推下了桌子。你可能会说这只猫正在发泄ilinx的情绪,这是个表示“肆无忌惮搞破坏的莫名快感”的法语单词,借鉴于社会学家凯洛斯。“凯洛斯将ilinx的起源追溯到古代神秘者的仪式,这些古人想要通过旋转和跳舞达到欣喜若狂的恍惚状态,以期看到另一个世界。”史密斯写道,“如今屈服于想要制造点小混乱的欲望,像是踢翻办公室的垃圾桶,应该也能让你稍微感受到这种情绪。”

Kaukokaipuu

比如说,那些从未到过他们祖先国度的爱尔兰后裔仍可能体会到一种不可思议的思乡之情,这是一种很陌生又矛盾的感受,因为你不可能会去思念一个你从未到过的地方。但是芬兰人承认了这种感觉并为之命名为kaukokaipuu,意为“思念从未去过的故乡”。它还有一层酷爱旅游的意思,“对诗和远方的渴望”——在你的桌面面前梦想着遥远的地方,像是新西兰、夏威夷或者马丘皮丘,这样的渴望强烈到你觉得就像乡愁般。

Malu

假设你是一个拥有正常社交能力的人,但是当你发现自己正和公司CEO同乘一部电梯的那一刻,你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印度尼西亚的杜松人完全能明白你此时的心情。史密斯写到,杜松人将这种情绪称为malu,即“在阶级更高的人面前突然感到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但这不是一件什么尴尬的事情,史密斯的研究表示,在这种特殊的文化中,人们认为这是完全得体的反应,甚至是有修养的表现。你只需记住,下次当你老板问你问题而你脑子一片空白的时候,你只是在表现得有礼貌而已。

Pronoia

在塞林格(J.D. Salinger)的《抬高房梁,木匠》(Raise High the Roof Beam, Carpenter)一书中,西摩自嘲道,“上帝啊,如果要说我有什么毛病,大概我就是那被害妄想狂的对立面吧。我怀疑人们在合谋使我快乐。”大约三十年后,社会学家弗莱德·戈德内(Fred Goldner)为这种情绪命了名为pronoia,即被害妄想狂的反面。如史密斯所说,它不是指你身处于炼狱的恐惧,而是指“所有人都来帮你这种奇怪诡异的感觉”。但是,并不是说你在经历pronoia,就意味着他们真的都在帮你。

Torschlusspanik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截止期慢慢接近,火车就要来了。从德语翻译过来的 torschlusspanik一词正是表示“大门即将关闭的慌张”,这是用来形容时间快要来不及的烦躁不安。如果你正体验着这种慌张的情绪,这个词就非常适合你使用。被冲动魔鬼控制前的最后一点理智,这时你就会想起这句德国俗语Torschlusspanik ist ein schlechter Ratgeber:“临阵慌乱无济于事。”

翻译:罗杏红! 校对:EON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