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相机四十年,如今又一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4-105镜头怎么样能拍清楚 我和相机四十年,如今又一年

我和相机四十年,如今又一年

2023-04-10 19: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不是一个真正的摄影爱好者,照相水平一般,最多算是相机爱好者。 最近又想买相机了。不经意中忽然想到,玩相机四十年,泡无忌二十年,已经用过不少相机,趁现在很闲,不如做个记录。

      一、十二岁时,还不懂那叫中画幅

      八十年代初上初中的时候,哥哥姐姐都到外地去上学了,家里只有我。那时有一台海鸥203,是带闪光灯热靴的那种,应该是台二手货,虽然看起来很新,但那只是因为相机是一种奢侈品,人人都会小心呵护;另外据说一台新的要一百块钱,我们家不可能给一个初中生玩那么值钱的东西。那个年代大家并没有闪光灯那种昂贵的玩意。拍照的时候站到阳光下就是了。闪光灯什么的只有报社的人才用。报社的人喜欢用圆圆的带一个手柄的万次灯,硕大而权威的样子。

      我那台相机很不错,简单易用、成像也很可靠。海鸥203是120折叠皮腔相机,机身顶部有个钮,按一下前盖弹出,皮腔展开,镜头立起在皮腔前端。每次打开我都会用手稍稍托一下前盖,因为感觉力道有点大,担心镜头会飞出去。

      海鸥203和海鸥4A

      海鸥203有三片玻璃的镜头,光圈3.5~22,对焦用镜头后部一个大拨轮,是一块很薄的金属片,有齿轮状边缘,速度从B到1/300,光圈和速度都在镜头上设定。光圈有一个拨杆,有点容易被碰到;镜间快门,每次需要上弦,没有过片的时候快门打不开,不会重复曝光。这一点非常友好。机身里面有个遮光片,选择645画幅的时候把底片遮挡一部分。那时候也不知道“645”这个说法,而是说“16张”,6×6画幅就是“12张”。后盖上有两个红窗,分别按12张或16张规格显示胶卷当前的计数。当时也借用过别人的海鸥4A相机,就是模仿禄来的做工精美的双反120相机,腰平取景,对焦需要盯着毛玻璃使劲看,然后转动大旋钮伸缩镜箱,右侧一个摇把卷片带上弦。在明亮环境下,那块画着格子的毛玻璃影像暗淡,感觉非常费劲,我不喜欢。那种相机其实比我的203高级得多,但我当时很是不以为然。203是旁轴相机,用黄斑对焦,初中我还没有近视,眼力颇好,觉得黄斑对焦又快又准。            调焦是我那时最重视的事情,因为需要保证拍得清楚。“拍的真清楚”实在是一句赞扬,我也从没有听到别人讨论构图、曝光、景深之类的话题。后来想想,这其实是有原因的。现在想来光圈我只用过8和11两档,大概偶尔开到过16,那是拍雪景的时候。最大和最小光圈我从来没有用过。那时候完全没有测光的概念,我所掌握的最有技术含量的摄影知识就是胶卷包装纸上的几个固定曝光组合:晴天多云阴天光圈速度用什么。这套组合无需调整,因为你能买到的一般只有21DIN(即ASA100)的上海牌全色负片,彩色负片市面上有了,但是那几年没人惦记,不但胶卷贵,冲印也很不方便。也听说过有更快的胶卷,不过从没见过。拍的内容,从来都是同学们一起出去合影这一种形式,理由可能有郊游、某同学生日、某同学转学送别等,极少的情况是某同学需要单独到某个重要的建筑或景物去留影纪念,照相馆印相时也可以按要求在底片上加上某年某月某日留念的字样。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一定会选择天气晴好时去室外留影,大家都会自觉地找好大约45°的光线角度。      你看,在明亮的室外环境下、使用全色胶卷、采用固定的曝光组合、拍顺光的人物,只要调焦准确,就能比较好地完成拍摄。当然每次多人合影都会有一位不堪直射的阳光而眯眼或皱眉,但这在大家接受的范围之内。另外,由于胶卷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贵的东西,每一张都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追求成功率,尽量把人物在画面中摆好,要求人物的姿态和表情自然等等。后来看到有人说203的3片柯克镜头在8-16光圈下都有较好的解像度,那像我这种只记得光圈8的选手自然也就容易拍出合格的照片。      也是因为胶卷贵,一个胶卷要几个月才能用完。这台相机我总共也没拍过多少胶卷,全都是全色负片,送到店里冲,然后锱铢必较地认真计算那一格要印几张,哪一格不印。      初中课业不重,生活有点悠闲。阳光老是明晃晃的,一切的景物和日常都很明亮,光圈常用11甚至以上,日子在无聊中过得缓慢异常。

      二、与35mm单反的密接            85年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跑到我舅舅家里住了几个星期,他那时去亚特兰大IBM的大型机部门交流了一年回来了,带回来一台minoltaXD7相机。我白天就跑到故宫颐和园之类的地方去拍照,晚上跟他一起洗照片。他给我了一些黑白片(不是全色片),说是飞机片自己裁的,听那意思就是非常便宜,所以我用起来也有点大手大脚。      他的美能达相机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精致,美观,比我用过的所有海鸥相机都更漂亮;使用也简单,比之前的203更简单,而且裂像屏对焦比黄斑要容易用,那个暑假我开始有点近视了,虽然还没有戴眼镜,但黄斑对焦我用起来已经不太行。那是我第一次使用单反相机,那台美能达是有A(光圈优先)模式的,我从那时才知道什么叫景深,光圈该怎样使用。但是黑白片这个玩意儿真的不太行。层次太少了,灰阶不足。我猜飞机片可能真的是飞机拍地图用的吧,反差大就好。我拍的那些风景,每一张都像是中午暴晒的阳光下的东西。我舅舅倒也不在意(还是便宜不心疼吧),耐心地教我怎么用放大机(也是海鸥的)、显影、定影、晾干上光什么的。胶卷我们不是自己冲,都是送到店里,店里冲的挺划算的。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光圈:16/1焦距:50曝光时间:1/125ISO感光度:100      美能达XD和海鸥DF            那个暑假的后半段,我爸买了一台海鸥DF1,样子跟美能达很像,传说那个五棱镜有多么难做,要老师傅磨多久云云;这是一台全手动机,没有任何电子元器件,速度到1/500秒,有景深预测钮(不过我觉得没鬼用,按下去就黑乎乎的看不清了)。我们在上海拍了一卷柯达的彩色负片,拍到十几张的时候计数器就坏掉了,过片以后计数器不动。就这样对付着拍——胶卷不能浪费,数到36以后也不惦记偷一张了,赶紧回卷,生怕拉扯断了可就要到黑箱里才能取出来。好在是我表哥从照相机厂找人买的,很容易就退掉了,据说那年夏天这一批有好多都存在计数器故障问题。我其实疑心是我爸有点嫌贵,所以是退掉而不是换一台。那台相机大概500块,比外边买要便宜一点点,但也顶他两个月工资了。相机我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好,使用方面,一台全手动相机跟舅舅那台美能达当然没法比,印出来的照片没有我想象的好。现在想来,海鸥那个标头品质也就是一般,另外我之前用惯120胶片,当然印出来的效果会好一点。

      三、哈苏,一个欲望的影子

      过去的高中没有现在这么可怕,但也是忙忙碌碌的样子,我们最爱的勾当是晚自习的时候呼朋引类去看电影,不少经典老片都是那时候看的,很多比较先锋的电影当时看不太懂,但是现在还记得,可能真的是内心已经“大受震撼”。比方《德克萨斯的巴黎》算是垮掉的一代的东西,法国新浪潮的《最后一班地铁》,中国的《黑炮事件》等等;当然还有很多好看又好懂的类型片,比如《卡桑德拉大桥》、意大利的《警察局长的自白》、《蛇》、《国家利益》等等。没有什么拍照片的欲望。暑假里学的放大手艺再没实践过。      同学们也不像初中那么爱合影了,高中时代每个人都心事重重。上了高中,成长越来越呈现为一种压力。      偶尔需要拍照,就拿家里的傻瓜机去拍。一个重大变化是,大家都拍彩色胶片了,拍好送到店里冲印,每张照片四毛四。      高一的时候,我初中排球队的一个同学学会了背越式跳高,开运动会喊我去拍。那是第一次拍运动而不是合影。我在傻瓜机里装了一卷全色片。现场一拍立刻发现了问题。那个年代的破傻瓜机快门时滞比较长,按下去快门要犹豫一下才能释放,这时候人已经大半身子都跳过去了。比赛很快就结束,他跳得挺好拿了第一,但是照片我担心不够好,又喊他重新跳几次,尽量掌握好提前量。后来冲出来看,发现他过杆动作有点问题,腰挺得不够,还有点勾着头,拍出来不好看,但是他看了照片改正了动作,所以照片还是发挥了作用。那是一台日本产的杂牌,一般合影之类还是好用,毕竟自动曝光自动过片,拍照只需按下快门。取景器有点视差但问题也不大,取景时不要装得那么满,也就不会有切掉半边人这种事故。            也是那一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对焦相机的广告:“也许在未来,所有的相机都能像美能达7000一样”。那是通栏广告,印了很清楚的外观照片,令人印象深刻,但内心却无波澜,因为用脚后跟想也知道那一定是一个极其昂贵的玩意儿。那时我爱看一个叫《台港文学选刊》的杂志,有一篇小说的主角是个记者,两个细节我记忆犹新,一是男主说他终于把心心念念的女神弄上了床却觉得自己抱着一段木头,另一个就是他做梦都想拥有一套“哈斯布莱”相机(后来我知道内行人会叫它“哈苏”)。

      四、珠江流淌的青春时代      88年我离家去上大学。第二个学期刚开学不久,我爸突然到学校宿舍来找我,送给我一台崭新的珠江S201,他跟我说学建筑应该有一台照相机的。这份惊喜太突然,我没想过要一台这么好的相机。三年前退掉那台海鸥DF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毕竟这东西还是太贵了。当时那台珠江六百大洋,着实不是个小数,我一个学年的生活费才五百(包括买那些花样繁多的制图用品,但我那一届还不用交学费)。

       珠江S201      换了腰平取景器的珠江S201            珠江S201机身镜筒都是铜的,所以比较重。这也是一台纯手动相机。他的五棱镜很特别,是金字塔形状的一个尖顶四面坡,就像是我们专业里说的“四坡攒尖”。更特别的是,这个金字塔可以拔下来,里面露出一大块毛玻璃,插上另一个附件就变成腰平取景器。这设计实在是太雷人了,完全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好用,太小了。而且这样一来,没有地方放闪灯座了,虽然闪灯又贵又难用,很少人有。机身侧面有闪光灯连线的插孔,连闪灯的话,大概需要手持或者它还有别的什么附件。      除了这个奇怪的设计,S201是一台不错的相机,它的挂机标头感觉也比海鸥的要好一点点,机身机械结构也从没出过任何问题。大三还是大四那年相机被同学借去带着旅游了,结果他去了北戴河,还回来的时候里里外外都是沙子,皱着眉头清理了将近一整天,心中懊恼地要死。但是这块铜疙瘩的使用没有受任何影响。      我上大一的下学期,外面就出了事。种种久郁的怨气因为一位大人物的逝世被牵强地引爆。那几个月大家无心学习,努力想从漫天飞舞的各色传言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带着珠江S201在广场上连续游荡了24小时,拍了很多照片。当时有很多学校自设的警戒线过不去,是山东医学院的一个姑娘帮我找到一件医生的白大褂,让我得以自由穿梭。不过核心的那个区域还是进不去,那帮人明显不同,不太像学生,组织很严密的样子。那一昼夜亢奋又疲倦。      一个大一的学生,好像什么都懂了一点,又没什么是真的懂,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在大潮裹挟之下,绝没有什么个人思考的空间。      珠江S201表现堪称出色,那几个胶卷拍得挺不错。底片是机电系的一个师兄冲的,我没有请他印相,他也没钱买相纸。拿到街上冲印店我觉得不太妥。之前我拍过人,拍过景,这是第一次所谓“纪实”摄影。最遗憾的是那些底片被我们系领导烧掉了。他不知听谁说的我有这么一批照片,就拿走了,说替我找个安全的地方保存,等我毕业了再还给我。毕业时我跟他要,他一笑说为了保护我早烧掉了。那之后到现在三十多年,我用过很多相机,但再没有拍过一张所谓的“纪实摄影”。       某一个暑假,我在南京东路冠龙留连了很久,看清楚了那台“哈斯布莱”。怎么会那么漂亮,看一眼就再也忘不掉了。不过我也同时记住了价格标签:机身2.4万,镜头和后背各1.2万。      鲁迅《拿来主义》里说到过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我那时对房地产没概念,所以并不渴望大宅子,只是希望有一天也能够拥有哈苏。去骗不够智商,去抢不够勇武,继承不可能——我爸那么穷,那么做个富家女婿也许有希望?      珠江我用了五、六年,每年到处走拍拍房子拍拍风景(果然读建筑是需要一台相机的)。班里同学多数用家里带来的傻瓜机,少数用凤凰205一类的旁轴,还有一个女同学用的是美能达X-300,引人注目。尽管主流是傻瓜,但是我们班在学校里还是显得挺阔,毕竟人人都有相机。      大学里我们班里流行过一篇小说,内容现在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时班里几个爱拍照的男生模仿小说男主,背地里把女同学们分成了黑白、全色、彩负和反转片几个层次,然后各自选定了自己的“反转片”,昵称“阿反”。我的阿反呢?      毕业实习要走好几个城市,出发时我找我的(堂)姐夫去借他的尼康,他配了两个变焦头,28-70和70-210。之前他去过美国,接了三架C130,那年头出国的人都会买些自己心仪的好东西带回来,他买了尼康FM2。我舅舅买美能达,他则买的是尼康。他当时低头沉思了好一会儿,黯然说到,相机我从来没借给过别人。我想起来珠江S201的遭遇,内心其实颇为赞同。不过在我姐瞪了他一眼以后,他还是把摄影包交给了我。在那之前我也没用过变焦头,感觉方便无比。当年闹市街头倒腾外汇券的黄牛们非常识货,我多次被拦住要求换汇。      尼康FM2            尼康FM2是全世界尼康迷心目中不可逾越的珠峰,是无法复制的白月光,是错过悔一生的美好初恋。我的尼康使用经历非常愉快,尤其是轻快的快门声非常悦耳,好过美能达。后来我听说FM2曾经在82年的相机大赛上输给了X700。            五、自己赚钱买的,奇葩?Who Cares!            九二年我就工作了,薪水不错,所以之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就琢磨着送我爸一个相机。他一直用着那台时滞挺长的杂牌傻瓜机。结果我在广州北京路选了一个非常奇葩的相机。      就是这一台,Olympus的AZ-330。      奥林巴斯AZ-330

      这台相机估计是生产量不大,在中文网络上几乎没有任何评论,甚至在奥林巴斯官网的※※回顾上根本就没有这种相机。      说它奇葩,一是古怪的握持设计。这台相机只能像用单手拿一个双筒望远镜那种姿势去抓住,但是拇指又没地方放,用不上力,所以相机上直接安装了一个腕带,这样才能抓稳;右手要用三个手指抠住机身上的凸起,这样只有食指是可用的,负责按快门。这个抓握方式,跟当年流行的小型DV很像。      奇葩之二,在于别扭的操控设计。这台相机上装了35-105mm f3.5~6的12片11组的变焦头,电动变焦,由机身上方左侧两按钮控制;然后挨着是两个非常小的按键:点测光和自拍;打开液晶屏旁边的小盖子,里面还有四个更小的按键:驱动方式、曝光补偿、主题模式(风景、人像、微距)闪光模式(防红眼、补光、慢同步)。      从这些功能看,这是一台够高级够专业的相机。但问题是,当你右手套着腕带抓着机身,你只有左手可以去按这些小按钮,别扭至极。另外,照片上看不到的还有一个镜头盖,那个镜头盖要装纽扣电池,用作自拍遥控器。 虽说设计奇葩,但毕竟功能强大。那个春节假期我用这货拍了一卷雪景,站在雪中那个拥有X300的人唇红齿白。效果十分满意。      其实我当时买了这台相机,真不是脑子突然坏掉了。当时我的想法是买一台功能强大一点、又能当傻瓜机用的自动相机,93年的时候好像可选的范围也不算大。      这台“高级”货花了三千,当年我是够猛。

      六、想起了美能达的骄傲

      第二年我又买相机了,一大堆也才三千块。九四年我在上海冠龙买了一台美能达X-700机身,大概一千五。美能达的X700的设计干净利落,功能易用,颇得推崇。因为嫌原厂镜头贵,搭配了两支威达(当时市面上叫“维维塔”)变焦头,两支还不到一支原厂变焦的价,品质却也相当好。这个搭配其实是有问题的,但是当时我不知道。然后省出来的钱(在心里省出来的),买了一支闪光灯。威达的Series#1。终于我也有闪灯了。

制造商:SONY型号:ILCE-6000光圈:16/1焦距:50曝光时间:1/125ISO感光度:100美能达X700

      X700独创性贡献是多了一个P档,P是程序曝光模式,可以满足多数情况下的使用,免去了每次重设光圈的麻烦。很久以后打算研究研究P档的时候发现只有MD卡口的镜头才支持P档,威达这两支镜头“可以用于MD卡口的相机”,但不是真正的MD卡口镜头。MD镜头的光圈环上有一个小卡笋,使用P档时,光圈要转到22的位置上,这是,光圈环上的卡笋会把机身上的小开关推到上方位置;镜头光圈环外侧有个小卡扣,可以把光圈环锁紧。这时,光圈的控制交给机身,有机身内部的一个小拨杆带动镜头上的光圈拨杆,在释放快门前把光圈开到P档(程序)选择的大小。威达的这两支变焦头卡口结构跟MD非常相似,但是有两处明显不同。第一外部没有那个锁紧装置,二是镜头内部的光圈拨杆不是圆棍状的而是扁片。我试验的结果是一般情况下P档能够工作,但有时候不行。原因也不清楚。

      威达变焦头

      没办法了,时间过太久了没法再去商店换。于是我一般都用A档,P档尽量不用,几乎没用过S档速度优先。      江湖传说vivitar找一些设计师让他们去做镜头设计,然后由各大厂商投标代工。我觉得这倒是有可能,挺像是美国公司干的事儿,哼哧哼哧在那磨镜头不是美国佬的风格。威达的镜头有的像图丽的,有的跟适马的一样,上面这支MC卡口的70-210根本就跟美能达自己的一模一样,后来三洋和凤凰合资的70-210其实也是这样的。所以所谓“自己设计”这事也不见得可靠,有可能设计也是买的。      我当时用的两支成像是不错的,我觉得作为低价副厂头这样就够好了。因为是推拉变焦方式,用起来方便快捷,调焦完成后想要改变构图直接推拉不必再调。但是他的镜头变焦阻尼偏小,比较重一点的70-210在垂直状态下镜头前组很容易滑动,用肩带把相机挂在脖子上的时候,镜头会低垂下去,前组滑到最下端,样子十分不雅。      那两支威达的镜头用了几年之后被我跟人换了一支MD 50mm f1.7的标头,跟当年那台X300的主人。两支镜头真正找到了合适的机身,因为美能达X300没有S/P档,用MC卡口正合适。之后一直挂着标头,这只标头在美能达手动镜头群里不起眼,被谈到的时候常会被评价“比较平衡的镜头”,那意思可能就是比较平庸吧。不过P档终于可以使用了。

      装了I型卷片器的X700和威达闪灯

      最后补进的附件卷片器。这个卷片器要装8节5号电池,有点重,破坏了相机非常轻便的特性,好像有点鸡肋。   这个卷片器的好处是多了一个竖持拍摄的快门,但是连拍的功能我基本用不上,只是样子也比较威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虚荣心。      我带着这堆东西去过很多地方。相机相当好用,可靠性高,从不出意外。到现在快三十年了也还是不错。

      七、90年代是一次审美重组的机会

      九十年代随着傻瓜相机的普及,彩色负片随处可见,富士和柯达的负片统治街面,阿克发紧随其后,乐凯则偏居一隅,就像在其他各个领域一样帝国主义列强来势汹汹;公元全色片在大店里还是买得到,上海牌基本上看不到了。只需不大的店面、一台二手富士彩扩机,冲印店的生意就红红火火地做起来。多了,难免良莠不齐。二手机器其实不影响冲印大效果、相纸都是新的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很多店家用的冲洗药水有问题,洗出来的片子色彩暗淡就像已经存放了几十年。所以,胶卷尽量送到比较大的店去冲洗就对了。      我尽量用400度的底片,因为我没有三脚架。同样光圈下速度可以快两档,对我很有用,至于颗粒什么的,我也注意过,放10寸以下根本没区别。有一次去欧洲,我带的胶卷用完了,我在德国的一个高速公路休息区的商店里买了一些柯达400度负片,回来冲印了以后发现,这几卷胶片色彩饱和度高很多,究竟是因为这些底片少做一次飞机少过一次X光机,还是因为欧洲工厂的胶片跟柯达中国的不一样?      九十年代末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出现,只不过当时我没有当回事儿。这个变化就是,民用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出现了。大概九七年底的样子,朋友给我一台数码相机。我当时以为是一台DV,就说我有了还能用啊,立即被嘲笑“你这个土老帽这是照相机啊”之类的。不能怪我认错,当时电视广告上确实有一款跟它很像的DV,那台DV的卖点是左右两个部分可以旋转,保持镜头方向的情况下机身可以旋转以方便观察机身背面的显示屏。Sony的这台相机的确是在DV基础上发展来的,甚至机身看起来也是分成两半的,还得我老是想去拧转他。这台相机型号是MVC-fd7,有十倍变焦、光圈可调,最高像素数39K。比较有趣的是“潜望镜”式的镜头设计(这个设计后来在美能达数码机上又遇到过),不过这个相机最最让现在的相机用户不能想象的是他的存储介质:3吋软盘。这个东西年轻人多半没见过,却是当年最常用的东西,每一张软盘的存储空间是1.44Mb。在U盘存储动辄256G的今天,这个1.44M真是难以想象的小,好在它一张照片不过几十K,一张软盘能存几十张照片。拍完了照片,拔出软盘,直接插进电脑读取就好,这方面倒是还算方便。

索尼MVC-fd7

      据考证,Sony这台数码相机是第一台民用消费级数码相机。不过这些重大意义我当时完全没意识到,因为这台相机的分辨率是640*480,拍一张打印5号字的A4纸都没法看清所有的字,太弱了。这台相机完全用在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拍下来,用邮件发给设计单位什么的很方便。      当时也闪过这样的念头:以后,可能这个东西会代替胶卷也说不定。      这是我的第一台数码相机,用了大概一年就丢了,因为没觉得有多好,所以好像也没有多心疼,直到写这篇东西,才想起这回事,到闲鱼、ebay上一查,还有几台不能用的在卖,三五百块。      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上网变得很方便了,开始混迹新浪摄影论坛。被膜拜的是大神们从※※新疆拍回来的片子,或披袈裟的喇嘛,或禾木村金秋风景。粉丝津津乐道地讨论着片子的构图、布光、色彩,一个伦勃朗式布光也说得神乎其神,我可能是看不懂其中真正奥妙的。我只知道很好看或者不好看,很真诚地佩服每一张片子都能讲出一堆理论的网友,所以偶有发言也都是诚惶诚恐毕恭毕敬。      2002年以后混色影无忌。      泡论坛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总觉得自己的相机简陋得如同乞丐,照片拍得一般般不是水平的问题,而是需要买新相机了。

      八、我远远地落在时代后面,美能达也是      在2002年,我买了一台美能达的α7。同时买进的镜头只有一个跟α7差不多同时发布的24-105mm f3.5-5.6(D),后来很快的在广州河南的二手器材店里又买了一支几乎全新的80-200mm f2.8G,从香港的某个电器城买了一个Vc7竖拍手柄。这是我用的最多的相机,确实是比较好用。

      美能达α7(网图。这是欧洲型号dynax7,我的就是α7)            α7对我的照相习惯来说是一次颠覆。当然因为它是一台自动对焦相机。从第一次看到美能达7000的广告,到我用上自动对焦相机,已经过去了十五年。我从小就很在意对焦准确,把这视作拍照的头等大事,但是这一来,这事不再需要我操心了。我只需要拿起相机看向取景器,相机即刻standby(美能达的眼启动),半按快门,相机自动对焦到我选定的景物上。我终于意识到,在我抱着X700的这些年,照相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像那个时代的其他主流单反相机一样,从α7的取景器里望去,你能看到一切。景物。光圈、速度、胶片感光度、曝光补偿、是否已合焦。眼睛无需离开取景器,靠端着相机的两只手,你可以转动拨轮、推动开关、按下按钮,直到相机达成你想要的工作状态。用上自动相机之后很快我就体会到了相机对胶卷工业的巨大推动。因为要把照片拍好变得更容易了,以致于我买胶卷的手笔都大了很多,几十个上百个的买,这是小时候一格一格盘算底片的我不曾想过的。跟过去一样,我基本上使用400度的负片,因为我还是没有三脚架。除了主流的柯达400彩负,还大量使用柯尼卡的“素肌美人”负片,也是400度的。α7用的多了,拍照也有了点进步,我甚至还卖过几张照片给杂志。      24-105这只镜头简单实用,长端拍拍人像基本合格,广角端的畸变非常小。对于一支没有“G”标志的普通变焦头来说,表现远超预期。出门旅行的时候优势更加明显,因为它够轻。三十几岁的时候我已经确诊有颈椎病,一大问题就是不能长时间背重东西,所以我的斜挎式摄影包常会压得我肩膀疼。斜挎包的好处在于很方便从包里拽出一个相机来,不像双肩包必须先摘下背包——如果周围没有个干净地方可以把包放下时就很麻烦。那个斜挎包的断面接近月牙形,比较贴合身体,有个额外的带子可以从身体前面扣紧,这样快走或跑起来时包不会一颠一颠地拍屁股。看着挺好看同时又很能装,买包的老板说那个包是欧洲的战地摄影师定制款云云。在颈椎问题不明显的那几年,包里有α7机身和两支镜头、手柄、灯、X700带标头,还能放大概十个胶卷。Minolta 80-200mm f2.8 G

      美能达的80-200 f2.8是一支很有意思的镜头,别家这个焦段一般是70-210的设计,只有它是两边各短一点。缺点只有一个,就是太重了,优点倒是还不少。我用这家伙拍富士反转片的体会是,这支头的色彩表现比较厚重,跟24-105那种比较清新的调调比区别还挺明显的;整体来看畸变也比较小。我用它的80-100焦段拍人像也觉得比较顺手。      之后是三脚架。因为我开始大量使用反转片,主流的反转片是100度甚至50度的,而我的镜头也没有防抖。      我买了捷信的最轻的铝合金脚架G1126,没有舍得买碳纤维款,没有大相机,这个轻型的也够用了。同时买的曼富图的球台352RC,它的快装板使用非常方便。不过用了一两年有点锁不紧了,于是买进了昂贵的冈仁波齐云台。这位仁波切质量非常好,设计也漂亮,就是用起来稍稍有点麻烦。

Citzo1126+5600HsManfrotto352RC+冈仁波齐云台            最后到来的附件是美能达的5600Hs闪光灯,闪灯对我来说一如既往的鸡肋,很少用,偶尔在室内拍人的时候对着天花板来一下。而这一只闪灯,功能早已强大到了我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索性不去管它,只当他傻瓜灯用。Minolta Tc-1

      然后又是傻瓜。果然这时候的傻瓜也不同了——特别的贵。美能达Tc-1,索价一万大洋。现在的二手便宜了不少,不像同类的康泰时T3一路看涨。旁轴相机就是这样,哈苏的XpanII已经涨到5万了,简直成了理财产品。这台Tc-1在曾网上被吹上了天,主题是那几位老师傅一退休就得停产,看来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也是会退休的。比较特别的是它的光圈,开在两块薄片上的三个圆孔,对应F5.6、F8和F16,加上光圈板完全让开的F3.5,只有这四个光圈,没有中间档。它最大的优点其实是:比较好看。一般我们总是可以接受长得好看的傻一点。傻瓜的好处就是不用想什么。反转片装进去就拍,成像比较锐利,总体的感觉是曝光会略欠一点点,所以画面总是有一点点暗,颜色也深重,有时候还有点暗角。暗角我也不介意,反而觉得看起来比较自然。      有一次到深圳一个朋友家里去玩,我带着相机,想给他拍些照片,他帅的很有棱角,挂光、上相。他抱出来一堆徕卡让我玩,一台M3两台M6,用绒布包着,抱出来丢在桌子上,土豪姿态煞是骇人。然后深沉地说“男人三十岁以后应该拍一点粗粝的东西”,一边说一边瞥一眼我手里的大白头,仿佛在看一颗大白菜。他的结论我同意,可是如果需要徕卡才能粗粝的话,我们多数人还得细腻很久。我要他把哈苏和飞思都拿出来让我膜拜一下——他们夫妻俩是一个著名的少女装品牌的创始人,他经常自己拍服装。又被他鄙视了:“那是工作用的东西没意思的,在工作室”。但还是拿出两台503CW。      从前色影无忌上有个Viewfind发的著名帖子《漫漫器材发烧路》,说一个人买相机的无止境之路,遍历“单反——焦段——备机——恒定大光圈——定焦——中幅——旁轴……”。我好像就是那样的一步步地走过来的。可这还只是胶片机,现在更麻烦,还有数码。

宾得optio S4,美能达Dimage X

      那时,数码相机已经接近成熟了,大厂都出了自己的数码单反,但是美能达没有。改换其他品牌对我来说不怎么合理,因为要另买镜头。所以那几年买的数码相机都是傻瓜型的,现在叫消费型数码相机,先是一台宾得的optio S4,然后是美能达的Dimage X。这两台相机都是3M像素级别的,在那个时代是主流配置,也都是非常轻巧的款式。那太DimageX用了“潜望镜”式的设计,因此机身特别轻薄,也不会伸出一个丑陋的镜筒——这一点上,跟我用的第一台数码相机非常相似。只不过几年而已,像素数已经从30K到了3M,大了将近100倍,完全符合摩尔定律的描述。      那时我已经注意到,我选择相机的时候好像是过于在意相机的颜值了。      我很好奇是不是还有人像我一样,在无忌上开了一个帖子讨论相机的美丑《您觉得相机本身有美丑之分吗? (xitek·com)》,发现像我一样在意相机本身颜值的人还真不少,不过也时不常有人过来提醒我,“工具而已,美丑有什么关系,关键是要出作品”。这个帖子至今还活着,已经十四年了。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末尾,我行至人生低谷。先是收获了重度抑郁症,后又失去了我的小家庭。 X300收拾了相机包和整整齐齐一包衣服,放在一楼玄关让我拿走。我背起两个包,走出小院上了哥们的车,他拍拍我肩膀没有说话,三拐两拐上了五环,驶进无边的昏暗。

      九、真的不一样了,现在是数字时代

      辞去上市公司的职务之后,我蹉跎了一阵子岁月,然后开始南下打工,希望工作能治愈我。有连续两三年没有摸过相机,甚至都不想看到。也许会有一天我能够再拿起相机,那一天我会重新看到阳光,看到光圈11的场景。      等到走出那片混沌,已经又几年过去,我打开几年没开过的摄影包,两台机身都完好,只是α7的机身表面开始发粘;镜头没有发霉也不脏;所有闪光灯因为忘了取出电池,都漏液了,弄得一塌糊涂。这时才想起来我的捷信曼富图和云台仁波切都没有带出来。还有没明白的是X300为什么没把老珠江给我,也许她想留作纪念,也许她只是觉得太旧了。      现在大家都在用数码单反了——甚至连“大家”指代的人也不一样了:胶片时代各种看起来很威风的单反相机多由中青年糙汉所持有,而数码时代拿着单反的都是香喷喷的年轻姑娘,哦……如果单反上面装了威风的白头,那是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学员,跟着教员的口令“感光度400,光圈8,速度五百分之一”对着远处的荷花或者什么东西一同嘁哩喀嚓。

索尼α900      不再纠结相机的外形,我按照手里的镜头卡口,老老实实买了个Sonyα900机身。      既然不想放弃旧镜头,其实也就没什么好选择的。之前美能达委身柯尼卡之后推出的柯-美α7d,随着α系统第二次转卖已经飞快地落幕了。那台相机我特地借来使用过几天,感觉不理想,容易跑焦,不是一个成熟的系统,唯一亮点是机身防抖。      对美能达用户索尼还算厚道,给出了一系列的A卡口机身可供选择,兼容了全部的A口镜头。但是α900的命名似乎也暗示这是个过渡性安排,α系统的高级货应该是一位数的。Sony nex-7和转接环

      为了积极面向未来,我同时买了Nex-7和一个饼干头,Sony还提供了向前兼容的A-E卡口的官方转接环,也买进一个。      这是Sony真正的方向,E口。索尼才不想要什么单反,不要反光镜,单就好了。后来的发展证明了索尼是真正引领时代的厂牌,所有的大厂都开始做微单,而且做成了主流。反光镜,已经被抛弃了。

索尼微单+转接环+美能达80-200f2.8,α900+Minolta28-70f2.8α900

      虽然是我的第一台DSLR,但并未从我这儿有什么特殊对待。因为它有点重,大概※※百克了吧。同样的负重机会,我更愿意拿着80-200那只1.2公斤的镜头,所以看起来过于瘦弱的Nex-7+转接环+肥胖的80/200的场面才更常见。      为了让沉重的α900看起来平衡一点,我后来又买了一只二手的Minolta 28-70mm f2.8,这只镜头傻大黑胖,用起来还行,就是太重了,另外广角畸变比较大。

      Viewfind在本论坛名帖《漫漫器材发烧路》怎么说来着?旁轴。对,旁轴!如果旁轴单是一条路,那走到后面,前方就只有一个身影了,就是徕卡。

徕卡M8      我的徕卡跟NEX-7一样,是APS-C残幅的。镜头是徕卡35mm镜头中最平庸的leica summarit-m 1:2.5/35,这只镜头跟网上的“X枚玉”传说天差地别,但成像质量还是可靠的。毫无疑问,Leica M8.2是一个过渡产品,从M9开始才是全幅的数码相机,所以那个35mm镜头在这里等效于一个50mm镜头。徕卡在我印象里那些好看的照片都是35mm视角的,我觉得我失去了“粗粝”的机会了。跟我猜想的一样,这台徕卡数码的出品总是细腻温润,放到多破的屏幕上看都一样。      徕卡把掌控对焦的感受重新带回给我。毕竟徕卡M是手动对焦相机。我从小就重视对焦,那是我能控制的元素。徕卡有明亮的亮框对焦,镜头上的对焦环又顺滑无比,让对焦过程高效而愉悦,我仿佛回到了使用海鸥203的少年时代。      我还是没有哈苏。

      换了工作,常接触到另一类摄影器材,叫相机不太合适了。那时高清摄影刚刚兴起,电视台逐渐提高要求,从标清到高清虽然用了很久,可很快就要求1080P,过了没几年就要求一律2K了,现在的要求当然早就提高到4K了;同期电影院也都换成了数字放映机,所以,我在工作中没有接触过胶片机,也没有跟洗印厂打过交道。当年我们常用下面这个。都是向器材公司租,器材公司会派出跟机员全程指导使用。租用是非常合理的,自己买也没办法物尽其用,总是闲置,而且设备更新太快了,实在不划算。有的公司就真的用佳能5D来拍一些片段,我心里有点看不上。除非一些特别的动作效果需要用很多很多机位同时拍摄(黑客帝国有一个“时间凝固”的镜头曾经用过20台,经常被模仿),否则我不会考虑佳能的。这时候会觉得英文挺不错,都叫camera,一律平等。Sony的摄影机当然也好用,可是大家更迷信redone。跟干净得像家电一样的Sony比起来,Red看起来更加工业化,张牙舞爪的。

Redone这些“都是工作用的东西没什么意思”,以前徕卡大佬不是这么说过嘛。

      十、大,更大

      我一个小兄弟迷上了湿版,4×5、8×10天天摆弄着,念叨着底大一级压死人。于是中画幅开始蠢蠢欲动。      我还是有个中画幅,另类了一点。富士的GSW690III。至今也不明白富士做这个系列的相机是怎么想的,镜头不能换,固定在机身上的,如果想要其他焦距,那么请再买一台?!当然,可能正是因为这个想法,GSW690的机身让人很不爽,超大的一块硬塑料,摸着都觉得便宜。那个遮光罩做在镜头上的,一动咯吱咯吱地响。(我认识的人没有用Alpa的,否则真想采访一下,木头摸着爽吧?我老是会想起小说里那个梦想哈苏的记者“抱着一段木头”的感想,是不是就是搂着Alpa的感受?)我这一台是65mm的,超广角,巨大,只能在架子上拍风光。摄影如果跟绘画一样有个架上派那么入门应该就是这个东东。画幅是大了,可是一卷120只够拍8张。全手动,不需要任何电池。速度在镜头前端,光圈挨着它,不用上弦,过一张片卷片扳手扳两次。也不是没有好处,轻便不说了,操作简单便捷,除了光圈快门没有别的能动的东西了。不过都说中画幅就是个慢活,是不是需要这么方便也不一定。

富士GSW690III和徕卡都算旁轴(2022年12月,这台6*9卖掉了)      我怎么会有这么丑一台相机!远不如富士GX680威风。还是得哈苏,得503CW的,A12的背,CFE的头,对,再弄个数码背CFVII 50C。林哈夫技术相机精巧的沙慕尼也得一大箱子

      扯远了。还是看看这台林哈夫百年纪念版吧。精美至极的4×5相机。如果力气够,扛出去到川西什么的拍风光那是极好的。记得是老西推荐过一本《高级风景摄影教程》,那个摄影师一直是拍4×5富士反转片,漂亮极了。但是相机比较重,真的比较重,必须用重型架子,再就是所有大画幅都要暗袋套头上趴在毛玻璃上去对焦。所以你看,到最后,都是拼身体。现在用测光表还不如用数码相机,要有点测光的,按你的曝光方案对某一个景进行测光。嗯,都忘了这手艺了吧,整个画面需要的宽容度,重点景物的亮度,决定向那一侧移动等等。当然最可靠又取巧的方法是用一个有变焦头的数码机,便于选定跟你的大画幅一样的取景范围,按照你的胶片设定感光度,然后用A模式拍一张看看。既然拍出了一样的数字照片,你还是要把这个景排在胶片上,那么理由是1)底大2)胶片情怀3)有一间暗房。

暗房典型设备若干

      十一、还是想买呀

      这个话题聊到这儿,用过的相机已经聊得差不多了。美能达的X系统和α系统之外,我最熟悉的是佳能的Eos1V和小白,用是真没少用,可能个人能力不够也没什么心得,一直说不上喜欢,就不聊了,省的被人笑话。      开头就说了,写这篇东西是因为想买相机了,不过一直也没说明白到底是想买啥相机。没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想要的东西挺多,二是有些真没想好还想听听大家怎么看。所以,这些我就在跟帖里讨论,请明白的都给指点指点。最后看看如果有比较有意思的讨论再搬到首贴里头来。另外,如果帖子太冷很快沉底,我可能会翻一些老照片出来捞一捞,X700在90年代的照片应该还能找到一点以前扫描的文件,底片什么的真木有了;α7拍的扫描得多一点,底片也不知所终;α900拍的很少但是文件都没丢。

      一个特别重要的说明:首贴当中那些拍摄比较精美的背景是白色或灰色的相机照片,都是网上搜来的,大部分来自ebay;有几张是厂商官方宣传照。后面那些乱哄哄的相机和暗房的照片,都是手机拍的。是的,一个拥有很多台相机的人,他的最方便的拍照工具是手机。            我想要一台GR21的原因是,很希望用那个21mm镜头装上黑白卷到处乱拍拍,粗粝一下;      我想要一台T3的原因是,第一因为它贵,第二因为它好看,现在不想要的原因是,细究之下操控我不喜欢,那个镜头的视角还是留给M口吧;      我想要一台28Ti 的原因是那个表盘太好玩了;      我想要一台巧思RF的原因,好像只是因为它被吹得太好了,那个机身虽然丑的优雅,但是我喜欢配套那两个镜头,而且是M口;      我想要一台CLE的原因是,一它是美能达(悲剧主角总是很有感召力),二M口对我来说很合理而且品质不俗,三机身也比较舒服;      我想要一台G2的原因是,再容易坏也挡不住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气质;      我想要一台Bessa3的原因是,没什么特别的理由,主要还是感觉好用。      旁轴大概就是这样吧。徕卡就再来一台全幅的数码好了,嗯不要M9。M10R?      我想要一台Eos1v的原因是,我非常喜欢佳能的几只移轴头;      我想要一台RTSIII的原因是,真空吸附片背太酷了,我真的很好奇能把底片压到多平;      我想要一台α9的原因是,想留着看。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一台尼康或者宾得的单反。为什么呀我真搞不懂自己。      我想要一台503CW,没理由,就是想要。      然后我看了看上一楼我贴的两张苹果拍的照片,很悲哀地明白了一件事,其实如果只是想拍照,苹果(或者华为小米什么的)才是我真正需要的。然后我有严肃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还好,我只是喜欢相机。      “想要”的“想”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想”的过程才是享受。直接就“要”了太没劲。《诗经》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古代的渣男金句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那篇不记得名的小说的男主“抱着一段木头”,大概都是类似的情况吧。

       在回帖里有两篇转帖的文章,是二手相机商人JamesTocchio 发表在他自己经营的casualphotophile·com网站的。       第一篇在247楼,题目是《为什么摄影是最好的爱好》。文中提出了很有说服力的观点:它是对其他爱好的增益,是对宝贵人生的补充,是对庸常琐碎的编辑,是对个人情感的收集和珍藏。这一篇是2016年写的。       第二篇在268楼。题目是《喜欢相机胜过喜欢摄影没关系》。这个标题特别对我胃口,跟我的相机爱好者的自我定位相当吻合。这是最近的文章,疫情之后的。       这两篇都是机器翻译,我稍微校对了一下,机器干得不错。

       十二、喜欢相机之余也偶尔拍照

       其实我在爱好相机之余,偶尔也拍拍照,尤其是出门旅游的时候,力争把旅游纪念照拍好。旅游是有行程安排的,不会为了一张照片花很久时间,毕竟我们拍照是为了给旅行留一点回忆和纪念,而不是为了照相才千山万水地跑到某个地方。为了让首贴完整,我正在收集过去的照片,对应着用过的相机贴出来。       尝试了一下用专用代码做缩略图失败。老的论坛代码可能失效了。       下面的是用美能达X700拍的照片,基本上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拍的。镜头是维维塔那支变焦。

下面是宾得小数码Optio4s拍的照片 我的照片为什么都去除了竖向透视       我直觉地认为,这样的影像才符合视觉真实。视觉真实一种感受中的真实,而不是理性真实,是非客观的。       我走在街上,远处的大厦高耸入云,但我的眼睛不会像镜头那样把那些到楼描绘成向上有一个灭点的透视效果,眼睛描绘的那些大楼上每条竖线都垂直于大地,它们都是平行的,绝无交汇的趋势,此时我对着这个大楼拍一张照片——大楼太高了需要我稍稍扬起一点角度——所得的照片跟我的视觉印象完全不同,竖线会向上汇聚。还有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情况,就是我已经来到了这座高楼的脚下,我需要抬起头仰望它,这时,竖线不再平行,开始向上汇聚,此时照片和我的视觉完全一致。       那么这两种情况究竟于何处分野呢?       眼科医生提供了一些数据。人眼视野在垂直方向上视角极限约150度,但这个数字对我的困惑没有什么用,人眼的舒适视角在垂直方向似乎跟水平方向差不多,大约60度。是的,所谓舒适视角即不用特别调整眼睛就能看清楚的范围大体在一个顶角为60度的锥体以内。舒适视角对我的问题更有意义。在这个范围内,小幅度的转动眼球就可以看清物体。       回到刚才的问题,       如果远处的高楼落在这个视锥体之内,那么我的眼睛看到的所有竖线就都是垂直的,不会向上汇聚,这时把我所看到的景象画成一张图的话,建筑师们会称之为两点透视;如果高楼特别高或者它离我比较近了,已经超出我的舒适视锥体,我需要仰头才能看全它,这时我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那些竖线开始汇聚了,这种画面,建筑师们会称之为三点透视。       “两点”和“三点”的“点”是灭点,就是平行线汇聚的那个点。       建筑效果图通常会画成两点透视。建筑摄影通常会使用移轴镜头,把画面拍成两点透视。(建筑师就是很无聊:画建筑画的时候恨不得画成照片,拍照的时候希望能像建筑画)       竖线是否汇聚,由眼睛收集信息,但形成印象的毕竟不是这个光学系统,而是我的大脑。多数情况下(当我没有仰头的时候),我的大脑把我的眼睛当成移轴头在用,所以我进一步的怀疑,我的上述观察结论,很可能只适用于我自己。       胶片时代没有移轴头很难拍出两点透视来。我的办法是尽量保持光轴水平,但这样地面天空五五开,所以地面上得有东西或有人构成趣味中心,图面才能平衡。不过经常是做不到的。那就把地面裁掉。       照片曾被认为是客观的:“照相机不会撒谎”,但这一观念早已摇摇欲坠。       照片并不可观反映现实,只是现实的一个主观映像。十三、在无忌,不谈相机的帖子毫无前途

       我“想”买相机的时候,我该“想”些什么?

       1. 我的相机主要用于拍摄。我是相机爱好者,但不是“抚摸派”,我也没有一丁点建设一个相机陈列室的愿望。所以,我留下的和未来将买进的相机应该都是“可用”和“好用”的。

       2. 数字摄影已经是无可置疑的主力。胶片只是用来玩。嗯,摄影对我来说就是玩,但胶片更是,是闲情逸致的玩,是关于玩的玩。所以,可以兼顾的系统对我更有吸引力。显然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基于个人偏好,徕卡的M系统和哈苏的V系统是最有潜力的。M系统的另一个好处是,在昂贵的徕卡镜头之外,有许多名厂名头愿意做M口的小三(第三方),这些镜头往往性能卓越,售价只有徕卡的几分之一,比如福伦达VM、柯尼卡KM、美能达M-rokkor、蔡司ZM等等。V系统的问题是数码后背(的成像尺寸)在我看还是不够理想。虽然已经从贵上天逐渐回到低空,但还是远未能发挥其机身和镜头的巨大潜力。

       3. 出于个人情感的选择,美能达的X系统是我打算再用四十年的纯胶片系统,由于这个系统已成※※,所以建设它的成本相当低廉。不必刻意追求那几支有响亮绰号的名头(天星、鹰眼、漫步者等),但我还是希望拥有一支35/1.8(漫步者),不过这事也只能看机缘,因为品相较好的往往被拥有者珍藏,极少在二手市场出现。

       4. 美能达/索尼的a系统是最早的胶片/数字共享的系统,虽然已经被索尼抛弃,但美能达时代的传奇镜头我没有必要放弃。而且据我的冷眼旁观这些年,索尼的强大主要在机身上,它主导的为E系统设计的大批新镜头,也许有更强大的指标参数,但却少有真正动人心弦的佳作,或者可以说,索尼的镜头不如美能达时代“有趣”。当然“有趣”在商业上毫无价值,自不为索家索重视。但是索尼E系统是当下最强大易用的数字摄影系统,且已经非常成熟,未来少不了要在这个系统上有所投入,除了那些了不起的、仍然自称“a”的机身,有些专门为数字摄影而优化的镜头也是要用的。另外,由于索尼持续推出强大的官方转接环,使得那些优秀而个性十足的美能达a镜头始终处于可用的状态。

       我打算依照下面的规划完善我的M系统。机身:Minolta CLE能用的越来越少了。如果找不到只能去弄一台M7,要3倍的价钱,听起来很不科学。             Leica M8.2用还能用,卖不值钱,就留着吧。          Leica M10R?像素数已经足够了,我不需要像素更大也更贵的M11镜头:Voigtlanders.w-heliar 15/4.5 Asph III             Zeiss Biogon T* Zm 25/2.8 或 Minolta m-rokkor28/2.8          Leica Summilux 35/1.4 Asph v2   Leica Summarit-m 35/2.5          Minolta m-rokkor 40/2          Konica m-Hexarnon 50/1.2          Minolta m-rokkor 90/4附件:VoigtlanderViewfinder heliar 15/4.5

       这个混血的M系统的主要特点不在于胶片部分只有一台CLE,而是镜头群东拼西凑。       徕卡M镜头素质当然很好,但是往往已经贵到了反智的程度。你可以说这些平替也不便宜,但总归没那么过分。福伦达这支超广角,在VM镜头里面算是不错的,价格也还好,不算常用焦距,但可能偶尔发挥大作用,这个头得用单独的取景器,对焦什么的看人品吧,毕竟景深大,翻车也不会太明显。       从个人经验看蔡司的25mm Biogon应该会比较常用,我用24mm拍过不少东西。蔡司的镜头分辨力还不错,手感好过福伦达,但是徕卡取景器没有25mm线框,也只能估摸着用。还有一个选择是美能达的M-rokkor 28/2.8,因为普遍存在消光漆脱落的问题,很难找到成色上好的,只能碰运气。       徕卡的35/1.4是贵了点,但它是我唯一愿意买的徕卡镜头,另一支summarit 35/2.5本身是平价头,已经用蛮久了,怎么说呢,没啥值得说的。       美能达这支40mm用到徕卡上也没有线框,本来是给leica CL配套的。但是镜头不错,价格低廉,你怎么好意思不用。何况有一种玄学叫徕卡,有一种情怀叫美能达,这两个大怨种很配。       巧思那个f1:1.2的限量版标头报价早已过万,如果接受f1:2的话KM的另一支50mm也是出色的镜头。f1.2的问题除了贵、不易买到,就是太大太粗,金光灿烂的,让人感觉不开一辆6升的凯雷德、张嘴没有一口大金牙的话不好意思用它。       90mm,美能达的可用,便宜。徕卡的也不算很贵(因为多数人不喜欢在M相机上用超过50mm的镜头)。存在感不强,为系统计,聊胜于无。

       不管是柯尼卡的KM,福伦达的VM,蔡司的ZM,美能达的M,用在M机身上都没有问题,除了某些特别早的版本。技术障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镜头识别问题,再就是取景器线框问题。M10以后的机身上少了一个线框照明窗口,以后都要用led照明了。新徕卡镜头上有六个电子触点,在机身和镜头之间传递信息,其中包括镜头焦距,机身会自动点亮对应的取景器线框。老镜头和ZM、VM、KM、m-rokkor等一干水货是做不到的,必须自己手动选择。这些副厂(对,管你多有名,就是副厂)的镜头,焦距五花八门。但是,徕卡的取景器线框就那么几种,如果对不上就没有准确的取景范围,很难做到精确构图。       剩下的问题一般归入玄学范畴,就是“毒德大学”问题。副厂头和原厂M镜头在胶片时代确实是有一些差别,相比当下对影像进行后期处理的力度,那个时代能在暗房里做的实在有限,按现在标准基本上都算“直出”。所以那时不同的镜头还是能通过照片看出差异和个性的,一些副厂的设计和加工水平低,镜头分辨率不行;同为较高水平的厂家,在产品设计中取向和偏好的差异也会在镜头成像中有所体现。但即使是胶片时代,批量冲洗的普通流程所出的照片,也难以准确反映不同镜头和胶片的差异。如今,胶片摄影者把胶片通过扫描数字化几乎已成为标准流程。数字化之后,针对影像,软件能做的早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暗房手段,到了几乎可以构建一种全新艺术类别的程度。此时,镜头的差异往往泯灭在后期调整中,对不懂数字后期的用户,强大的数字相机也早已为你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预设,而坚持传统或逼格的厂家比如徕卡,则千方百计地试图把原始的数据调整成理想的“徕卡风味”。

       所以,前面对镜头挑挑拣拣说了一大堆,无非是给自己找个乐子吧。建筑师不算爱好者 编辑于 2023-02-16 15:39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