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巨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358气垫 红色巨兽

红色巨兽

2023-08-01 18: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英国工程师设计的SNR.1,现代气垫船的起源

▲SNR.1的气垫原理

由于气垫船的出色性能,引起各国军队的关注,开始开展各自的研发项目。陷入越战泥潭的美国人迈出了第一步,他们使用气垫船在越南的河道内巡逻支援。在使用中,气垫船证明了自身良好的两栖能力,不仅能够在水面航行,也能在平坦地面或者沼泽中行驶,这便能解决战争史中的一大难题——登陆战。

▲美军在越南河道使用的气垫船

传统登陆战,是由搭载士兵的登陆艇冲滩放出兵员、装备。而且全世界的海滩中,适合传统登陆战的海滩只有25%。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守军相对弱势的情况下,进攻部队依然会严重损失。以诺曼底登陆战为例,占尽数量优势和空中优势的盟军,居然付出了20万人伤亡的代价,而防守的德军只有9万人伤亡。气垫船的出现,解决这种头痛的难题,而位于东面的红色帝国,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更新换代的机会。

▲即使占尽数量、空中优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依然付出了高昂代价

二战后,苏联一直密切关注西方科技的进展。随着气垫船的兴起,苏联在1960年代也开始研制国产气垫船,由金刚石设计局(1963年由第19设计局和第5设计局合并而成)负责设计工作,海洋船厂负责建造,并一直延续下去。事实上,早在1960年,苏联海军就向第19设计局下达了设计1232型“鹳”式气垫登陆艇的计划任务,但由于缺乏经验,首先完成的是MK-01和MC-01两艘小吨位的试验艇,其中MK-01带囊式气垫,而MC-01带喷射式气垫。经过1963-1967年的广泛试验之后,金刚石设计局终于掌握了气垫船研制技术,在此期间,“鹳”式气垫登陆艇的设计工作也得到完成,并正式开工建造。由于长期奉行大陆军主义,红海军一直缺乏搭载大型气垫船的登陆舰,所以苏联人的气垫登陆艇主要是执行“由陆到陆”的登陆任务,运送迂回敌方侧翼进行牵制作战,并且配备强大的自卫火力,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降低对护航力量的需求。由于大功率燃气轮机的研制拖了后腿,到1970年,第一艘1232.1“鹳”式气垫船终于交付海军进行试验。从

▲正在被拖船拖带的苏联“鹳”式气垫登陆艇

1970年代末,北约观察员再次接受邀请,观摩华约的登陆演习。这些西方来的观察家们认为,虽然苏联人开始效仿西方使用直升机协同登陆,但是实际上比二战美国时的登陆战法好不到哪去,但是接下来的一幕直接让这群观察员目瞪口呆:与MI-8直升机一同冲向滩头的再也不是传统的登陆艇,而是一群高速飞奔的怪物,这群怪物迅速冲上滩头,卸下大批装甲车辆。

苏联人在西方人面前晒出了他们的王牌——“鹳”式气垫登陆艇,这头猛兽全重350吨,能够承载最高74吨的货物,采用全遮蔽式甲板,配备大功率燃气轮机作为垫升风扇和推进风扇的动力。虽然它的体积庞大,但是最大航速却高达50节,航程达到500海里。它可以搭载2辆主战坦克、或者4辆PT-76两栖坦克/BMP步兵战车,还能容纳一定兵员。同时自身装备AK-230舰炮,拥有的强大的火力不仅用于自卫,还能在登陆作战中提供一定的火力掩护。“鹳”式气垫船的出现,标志着北约的海岸线不再安全,红色巨熊随时可以从海上出击,直捣西方人的软肋。而当时西方类似的装备,只用英国的民用气垫船——SNR.4海峡气垫渡轮,总重仅260吨,与350吨的“鹳”相比低一个重量级。

▲冲滩的“鹳”式正在卸下PT-76两栖坦克

在“鹳”式之后,为了适应红海军走向大洋,全球打击的需要,金刚石设计局又设计了1205型“雁”和1206型“天鹅”气垫登陆艇,用于配套“伊万·罗戈夫”级两栖登陆舰,在全球范围内活动,其中“雁”重27吨,负责输送人员和轻型装备,能够装载9吨货物;而“天鹅”重148吨,负责输送重型装备,与美国海军装备的LCAC气垫登陆艇规格相当,最大载荷37吨,能够运载一辆T-54中型坦克。两种气垫登陆艇各司其职,合理搭配,组成了苏联海军全球打击力量的一部分。

▲“雁”(上)和“天鹅”(下),两种互相搭配的气垫登陆艇

“鹳”式气垫登陆艇以每年生产4艘的速度生产了24艘,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一直稳居世界最大的气垫登陆艇位置。由于不断地高强度使用,“鹳”式登陆艇很快便逼近自身的设计寿命。于是在完成“鹳”量产计划后,苏联人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后续计划——1232.2“贼鸥”式气垫登陆艇,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气垫船,全重535吨,能够搭载150吨载荷。

该艇继续采用适合长距离航行的遮蔽式甲板,艇上配备5台M70燃气主机,其中2台为垫升风扇提供推力,另外三台直接与导管式空气螺旋桨连接,这样以来便减少了轴传动的功率损失,提高了推进效率。同时该艇依然配备大量武器——两座AK630自动炮、两座22联装140毫米火箭发射器以及一个多联装近程防空导弹发射架,其中自动炮用于自卫和防空,而火箭发射器在登陆战中起到了火力支援的作用,而近程防空导弹发射架进一步提升了该艇自身的防空火力。该艇能够搭载苏联海军所有陆战装备——三辆主战坦克或者8辆PT-76两栖坦克/BMP系列步兵战车,亦或者10辆轮式步兵战车。这样一来,只要少量“贼鸥”便可以对敌方战线造成重大威胁。1982年底,第一艘“贼鸥”开工建造,到1985年春完成,随后进行了持续的测试和调整,到1988年,“贼鸥”顺利通过国家试验,成为了红海军的制式装备,并得到了批量装备。

“贼鸥”气垫登陆艇不仅在性能上非常突出,在外观上也继承了“鹳”式所代表的苏联武器的霸气风格。由于“鹳”和“贼鸥”所展现的苏联强大气垫登陆艇突击力量的震撼,多年以后,西方的电脑游戏《红色警戒》系列上也出现了红军气垫登陆艇的身影,也许是为了贬低苏联的成就,游戏中的红军气垫登陆艇并没有采用“贼鸥”的造型,而是采用了类似于“天鹅”的造型。

在“天鹅”的基础上,随后还发展出了火力加强型的1206.1“海鳝”级气垫登陆艇,造型类似于缩小版的“贼鸥”,满载排水量增加到151吨,装有两门AK-630舰炮,最大载荷增加到45吨,可运载一辆T-72主战坦克。首艇于1982年完成,至1992年共建造了10艘。1999年,为了抵偿韩国的债务,与T-80U主战坦克、BMP-3步兵战车等其他武器一起,俄罗斯签定了三艘1206.1E的出口合同,并在随后几年内交付韩国海军使用。

▲苏联“贼鸥”气垫登陆艇,我们对它的北约代号更为熟悉——“野牛”

▲战斗民族的日常——一艘“贼鸥”登陆艇在众目睽睽下冲滩

▲电脑游戏《红色警戒2》中的红军气垫登陆艇

由于苏联解体,在苏维埃大厦树倒猕猴散之时,俄国海军再也无力支撑大批武器的维护费用,大型气垫登陆艇也不例外,基本上全部停止使用。为了赚取宝贵的外汇,“贼鸥”居然卖给了希腊,成为北约手下的强力装备,这也是北约国家第一次装备华约的海军舰艇。不过好景不长,希腊国内经济危机不断发酵,导致购买的四艘“野牛”(贼鸥的北约代号)长期趴窝。

最终,来自东方的神秘买家——中国相中了希腊的四艘“贼鸥”气垫船,于2016年闪电签署购买合同。此前,中国已从乌克兰购买2艘“贼鸥”,并且在国内自行建造2艘“贼鸥”气垫船。如果这8艘气垫船同时投入使用的话,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贼鸥”气垫船船队。(俄国海军只有2艘“贼鸥”气垫船,主要使用的还是老旧的“鹳”式气垫船,甚至为此在船上安装防空导弹)这将大大增强中国的两栖登陆作战能力,未来的夺岛作战势必如虎添翼。

▲中国海军装备的“贼鸥”气垫登陆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