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耶夫院士谈苏联解体原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0世纪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阿列克谢耶夫院士谈苏联解体原因

阿列克谢耶夫院士谈苏联解体原因

2024-07-09 08: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图分类号] K512.5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008-0961(2005)01-0061-03

  2004年11月24日,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副院长、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В.В.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应邀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进行学术访问并做了《关于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苏联的解体,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历史也是世界历史范围的一个重大事件。

  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西方的主流观点是:这是一场民族革命,是苏联各民族之间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完全解释苏联解体的原因。

  2·一些学者从当时的具体政治经济形势方面寻找苏联解体的原因。

  3·一些人力图寻找这一历史过程中的具体的罪人: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叶利钦等。我认为,这些观点都不能解释事件的深层本质。我们必须从帝国矢量和现代化矢量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从两个矢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角度来说明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

  1·帝国矢量:1917年前的俄罗斯帝国以及后来的苏联都应该被看成是帝国形态,对此西方一些学者已经有过研究,他们认为苏联是俄罗斯帝国在另一种形式、另一种表现上的帝国形态。

  2·现代化矢量。从理论的角度看,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流的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现代化是一个广泛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它始于16世纪,俄罗斯的现代化始于18世纪,但最主要的过程开始于20世纪。俄国历史的主要过程体现为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的、城市化的国家转变的过程,这是一个必须确认的原则性问题。

  此前,俄罗斯史学界占统治地位的基本观点是:俄国20世纪以来的主要历史过程和事件是十月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等过程。所以,在各种史学专著和历史教科书中都把十月革命作为最主要的历史事件。但是,如果从俄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来考察,俄国20世纪的历史主流其实是现代化。我们只有从人类文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考察20世纪的俄国历史,才能理解历史事件的真正原因。在现代化发展大背景下,虽然历史人物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但是从广阔的意义上来说,他们的行为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整个历史文化大背景作用的必然结果。帝国的基本特征是:

  (1)绝对权威统治;(2)一个主要民族对其他民族的绝对控制和压迫;(3)一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4)意识形态的单一性;(5)对统治权力的神化(君权神授)和绝对化(历史规律赋予)。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

  (1)新的科学技术的引进;(2)社会角色的分化,绝对权力的功能被多种社会组织所取代;(3)个人从对绝对权力的绝对从属性转变为具有独立思想、独立行为的个体;(4)从政治上的绝对统一向多元化、自治化转变;(5)文化上的多元化,从过去文化被教堂、神职人员垄断的局面向文化普及、在历史过程中,这两个因素相互冲突、相互作用,它表现为:

  (1)帝国结构社会的权威主义和现代社会的民主因素之间;(2)全体人民对帝国在人身上的依附和现代社会人的自由度之间;(3)帝国的权力高度集中和现代社会地区的分权和自治之间;(4)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和现代社会功能的分散和弱化之间;(5)主导民族的单一统治和现代社会民族的自由化及独立发展倾向之间;(6)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单一性和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性之间。比较这些不同要素之间的冲突,就可以发现苏联的解体是一个必然要发生的历史过程。在苏联的体制框架内,意识形态和俄罗斯帝国一样,具有单一性和惟一性,而现代社会要求民主、多样化发展以及民族文化和思想上的多元化。

  苏联在20世纪末遭遇的困境是帝国原则和现代化原则激烈矛盾、冲突的历史必然结果。这既不取决于戈尔巴乔夫或叶利钦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是当时一些具体的社会因素所导致,相反,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大的历史过程作用的结果。

  例如在20世纪初的俄罗斯,经过1905年革命后出现了许多政党,每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纲领,对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做出解释,提出自己的目标。但是大多数政党都是从狭隘的党派利益出发的,例如保皇派认为俄国应当保持自己农业社会的基本传统和特色,而社会民主党人认为应该进行社会革命。他们都没有从世界性的视野来理解俄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基本过程和事实。尽管每个政党从整体上都明白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但是在具体行动中都是在追求各自的党派利益。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把自己的主要任务确定为搞世界革命。实际上俄国的革命成功后,已经为俄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应该及时进行国家的工业化,积极引进技术和资金来发展现代化的国家。世界革命理论失败后,苏联领导人才开始考虑应该选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路线问题。布尔什维克党党内的斗争也和这种路线的选择有关,例如在布哈林和斯大林的路线斗争中就 是如此。斯大林认定,苏联社会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实现工业化,而布哈林认为,俄国应当保持自己农业社会的基本特色。如果按照布哈林的思想来建设苏联,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将完全缺乏应战德国法西斯的准备。

  世界现代化的基本过程,斯大林是理解了的,而布哈林却没有很好地理解。政治家的主要立场,他们的行为,甚至俄国的革命都不应当仅仅理解为由政治家个人的立场、观点所决定的,是历史过程决定了政治领袖们的个人行为。

  在20世纪末,俄罗斯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过程。但是遗憾的是,社会 主义并没有建成。因为在苏联时代,政治领导人没有抓住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脉搏,他们所制定的政策也没有反映历史过程的实际要求。社会革命理论、计划经济、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没有反映历史的要求。这导致苏联在政治、经济、社会几个方面的逐步瓦解。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苏联工业总产值是美国的85%。斯大林在二战前实行的工业化政策,对于苏联在二战期间战胜德国法西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也更高,在国防工业和核工业方面更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例如在1945年第一次核试验之后,美国拥有6枚核弹,而苏联还一颗没有。但是到了1978年,苏联有2 500枚核弹,而美国只有2 400枚,保持了对美国的核优势。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既然苏联能够在技术上保持对美国的核优势,也就完全有能力在其他工业领域超越美国,但是苏联却解体了。这是一个悖论,需要加以说明。苏联解体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现代化和帝国结构上的矛盾

  专制和民主的矛盾在1989年达到尖锐程度。在150年前,一个十二月党人佩斯捷尔说过,联邦制不适合俄国,如果俄国实行联邦制就会最终灭亡。150年后,这个预言应验了。这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要求民族的单一性、整体性与现代化过程 要求自由化和民主化之间的矛盾的结果。1922年成立了苏联。苏联宪法明确规定,各共和国拥有民族自决权。在实际过程中,现代化的矢量要求国家的民主化,而苏联政府却把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现代化要求各共和国有独立发展的空间,而帝国矢量却在朝着超极大国的方向发展。实际上,各个共和国在苏联时代都获得了工业、社会和文化上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民族独立的经济条件,这就是国家现代化过程对帝国的瓦解过程,当这个帝国的结构还在起作用、还没有把权力下放给各个共和国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内在的矛盾。在理论上讲,它就是现代化过程和帝国结构上的矛盾。一旦经济上的统一性丧失,共产党失去政权,马上就会形成各加盟共和国独立的意愿和事实。实际上苏联领导人已经看到了这个矛盾,但是他们既没有意愿,也缺乏手段来解决这个矛盾,因而造成了苏联的解体,而苏联本来可以在不解体的情况下来解决这个矛盾。

  第二个原因:苏联政权内部的失误

  苏联政权并非没有进行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但是工业上取得的成就是以农业付出牺牲为代价的。这是因为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西方国家可以从前殖民地获得大量的资金,而苏联没有自己的殖民地,所以不得不从农村榨取资本。据统计,苏联工业化近50%的资金源于对农业的盘剥,这导致在20世纪70年代大量进口西方的农产品。在1974-1984年间,苏联付给西方约17亿美元的外汇用以购买农产品(以石油形式)。帝国结构的内部瓦解是如何发生的?

  生活日用品短缺,导致在80年代中期出现了“影子经济”,“合作社经济”逐渐发展,已经占国民经济的20%左右,到了90年代中期已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随着“影子经济”的发展,这些经济势力的代表人物也开始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同时也造成了苏联社会传统结构的瓦解。在90年代实行了自由化,于是就出现了新的政治力 量,要求取代苏共的领导地位。面对自由派的进攻,戈尔巴乔夫同意修改宪法,占领导地位的党首先失去对国家经济的领导权。这同时党内担任各种领导职务的人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资源,利用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来为个人谋利益,实际上从内部瓦解了党的组织结构,其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金融寡头和富豪。

  第三个原因:西方势力施压和渗透的结果

  对于这一点,许多西方的学者并不承认,俄罗斯国内的学者没有人专门对此进行研究,他们都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有一个西方学者彼得·施魏策尔写了一本书,书名叫《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其中列举了里根政府所制定的从内部瓦解苏联的16个纲要,其中包括:

  (1)在里根执政时期,美国政府有意识地策动了石油输出国的石油降价行动,这样,苏联为购买食品所输出的石油在无形中就贬值,为了支付外汇,苏联又不得不在国际黄金市场上抛出200吨黄金。于是美国又开始有意识地降低黄金价格,这样苏联已经完全失去用外汇购买粮食的能力。于是在戈尔巴乔夫时期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贷。借贷虽然暂时解决了食品供应问题,但是在政治上就不得不做出妥协,付出重大的代价。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采取的一些政治上的措施,有很多是西方讹诈的结果,这些措施大大地弱化了苏联对各加盟共和国的控制能力。

  (2)美国资助波兰反苏组织团结工会20亿美元,而为了对抗团结工会,苏联政府不得不给雅鲁泽尔斯基20亿美元的资金。20亿美元对美国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外汇短缺的苏联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直接导致了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和国际共运的名存实亡。

  (3)在阿富汗,美国全力支持那里的反政府游击队,支持反苏武装运动。它们最终把苏联军队赶出了阿富汗。

  简言之,西方势力的外部干涉也是苏联解体的一个客观存在原因,是不应当回避的。从宏观的角度看,一个以帝国原则为基础的 苏联和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的过程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它反映在一系列的具体历史事件中。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雅科夫列夫等人的失误和政治上的背叛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主要是社会历史过程所导致的自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某个人的意愿为转移的。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应当拘泥于表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起的作用,而应当深入到历史的深层过程中去透过历史现象的迷雾看到历史深层的本质。

  (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初 祥]

  [作者简介]刘涧南(196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