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060发布价格 中国石油报

中国石油报

2024-01-03 02: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本报记者 孟莹

    世界能源展望:能源低碳转型面临波折,需各国携手合作

    中国石油集团于日前发布了2022版《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报告(简称《能源展望》),这是中国石油连续第7年发布能源中长期展望报告。《能源展望》从世界和中国两个维度,聚焦碳中和目标,系统探讨如何共同推动技术变革、低碳理念经验推广、基础设施体系重塑,以及如何推动《巴黎气候协定》的温控目标实现。

    2022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乌克兰危机严重扰乱全球能源供应链,加剧能源市场波动,全球能源供需格局、贸易格局、价格体系、转型节奏等均面临深度调整。全球能源价格高企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各国纷纷把能源安全摆在更为优先的位置,持续加大对本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力度。此外,世界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合作或对抗将使得能源转型路径完全不同,成为决定能否实现温控目标的关键。

    基于此,《能源展望》对2022版世界能源展望前景更新设计了3种情景:深度博弈情景、承诺减排情景、全面合作情景。

    对于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而言,2060年前,世界一次能源需求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将继续拉动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增长,2060年达164亿~187亿吨标油,2021~2060年年均增长0.4%~0.7%,增速比1990~2020年低0.9~1.2个百分点。其中,能源强度持续下降是能源消费增速放缓最主要的原因。展望期内,能源强度年均下降1.7%~1.9%,比1990~2020年降速高0.8~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发展中国家是能源需求的动力之源。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当人均GDP低于2万美元时,能源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高度正相关。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大、经济增速高、人均用能低,未来能源需求增长潜力大。展望期内,亚太地区是世界能源增量的主要地区,将增长20.2亿吨标油,占全球增量的66.1%;非洲将持续改善能源贫困问题,一次能源需求增长9.4亿吨标油,占全球增量的30.7%。

    分品种看,可再生能源逐步成为第一大能源。在不同情景下,可再生能源均将迎来快速发展,到2060年需求达到74亿~113亿吨标油,年均提升0.7~1.4个百分点,高于一次能源0.3~0.7个百分点,占一次能源比重达40%~69%。同时,到2035年前,油气占一次能源比重保持在50%左右,仍维持主体能源地位,其中石油占比处于26%~27%之间,天然气占比22%~29%之间。

    从终端用能结构看,终端用能电气化持续快速推进,终端电气化率将达39.8%~61.8%,年均提高近0.5~1个百分点。在全面合作情景下,2060年工业、建筑、交通终端电气化率将分别提升至50%、81%和49%。

    需要注意的是,博弈对抗下全球可能面临严重的气候灾难。特别是在深度博弈情景下,由于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变缓,二氧化碳下降速度较慢,碳排放在2060年仍将达到213亿吨。想要实现1.5℃温控目标,需要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并增加对BECCS等负碳技术及直接空气捕获二氧化碳技术(DAC)等应用。

    同时,由于低碳能源的前沿技术发展进步受阻,博弈对抗下化石能源寿命期被拉长。石油需求于2025~2040年达峰,峰值水平为43亿~50亿吨,到2060年降至14亿~36亿吨;天然气需求于2040~2045年达峰,峰值水平约4.5万亿~5.7万亿立方米,到2060年降至2.3万亿~5.1万亿立方米;煤炭需求均将于2025年前达峰,峰值水平约为55亿~59亿吨,到2060年降至7亿~29亿吨。

    总而言之,世界一次能源需求仍将不断增长,提升能源供应能力至关重要。同时,可再生能源有望在2035~2050年成为第一大能源;油气在一次能源的占比在2035年前仍将维持在50%以上,主体地位不会动摇。此外,由于当前能源安全风险敞口增大,低碳转型将面临波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共同推动技术变革应用,低碳理念经验推广、基础设施体系重塑,推动《巴黎气候协定》的温控目标实现。

    中国能源展望:能源消费进入中低速增长,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与世界能源展望相呼应,中国能源展望也设定了3种情景,分别为可持续转型情景、能源独立情景和新能源加速情景,这3种情景都是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指引。

    当前,中国能源消费总体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从2000~2005年的年均12.2%降至2015~2020年的2.8%。2000~201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40%,城镇化以每年1.4个百分点的增幅快速推进,能源消费年均增长9.4%,中国能源消费转入高质量发展期。

    与此同时,由于人口达峰、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节奏进一步放缓以及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使能源强度加快下降,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将于203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约43.3亿吨标油(折合61.8亿吨标煤),而后基本稳定。

    分领域看,发电等能源转换部门的能源需求占比将持续提升,从2020年的30%提升到2060年的48%;工业用能将于2025~2030年达峰,约19亿吨标油,而后逐步回落至2060年的11.7亿吨标油;运输结构优化与交通电动化加快交通用能达峰,2030年达4.8亿吨标油峰值,到2060年降至3.4亿吨标油;电器与制冷用能支撑建筑用能维持高位,2040年达6.8亿吨标油峰值,到2060年降至6.1亿吨标油。

    分品种看,中国一次能源结构将由“一煤独大”转向“多元并存、多能互补”。煤炭占比持续下降,2030年和2060年占比分别降至44.3%和5.8%;油气占比在2040年前将稳定在25%以上,2060年降至14.2%;非化石能源占比稳步提升,2030年升至25%,2035年前后超过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2060年占比将达到80%。

    具体而言,在展望期内,煤炭在能源系统中的地位不断转变,从2030年前的供应主体,转向2030~2040年间的支撑融合和2050~2060年的应急兜底保障。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将推动石油功能定位更快转变,预计2025年前、2040年前、2050年前,新能源车保有量占比将先后突破10%、50%和80%,推动石油需求于2030年前达峰约7.8亿吨,也使得石油作为燃料的利用空间受限。天然气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可发挥关键作用。2040年前,各领域用气需求均将保持增长,2040年峰值突破6000亿立方米,发电用气贡献增量的55%。2040年后,各领域用气需求均将回落,2060年降至3700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持续快速增长,逐步成为主体能源,预计2060年将达到32.4亿吨标油,年均增速高达4.5%。

    此外,电力、氢能逐渐成为终端用能主体。终端电气化率从当前的26%左右升至2060年的60%以上,年均增长0.9个百分点,氢能也将成为终端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2060年占比超过10%。

    《能源展望》表示,推动低碳能源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要注意以下5个方面。一是持续提升能源的供给质量。需立足国内资源禀赋,加快构建智慧协同、多能互补、多网融合、多流一体、产消双向灵活响应的智慧能源系统,加大节约集约力度,实现更高水平的能源供需动态平衡。

    二是坚持先立后破,把握好能源转型节奏。在碳达峰阶段,能源转型以增量替代为主,总体呈现煤炭平稳、油气放缓、清洁能源(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加快的显著特征,清洁能源贡献增量的88%。在碳中和阶段,能源转型以存量调整为主,突出表现为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对煤炭与石油的替代,化石能源利用规模明显下降。

    三是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未来,中国的石油产量有望稳定在2亿吨一段时间,天然气也将逐步上产至3000亿立方米以上。但是到2040年,油气进口规模仍维持在3亿~5亿吨和2000亿~3000亿立方米高位,需立足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持续打造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四是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巨大的技术缺口,需围绕“减碳、用碳、替碳、埋碳” 集中攻坚一批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推进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储能、氢能、安全高效核能、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以及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体系不断进步。其中,CCUS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兜底技术,氢能是可再生能源储存和难脱碳领域的重要技术,未来应用空间巨大。

    五是建立转型成本疏导机制。推进能源系统重塑需要持续扩大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仅电源投资就需保持在年均1万亿~1.5万亿元左右。这就需要不断完善能源市场体系、健全能源价格机制和建立能源转型成本疏导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积极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