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荒谬的故事竟斗胆写成小说(破事儿)书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007破事儿连接 如此荒谬的故事竟斗胆写成小说(破事儿)书评

如此荒谬的故事竟斗胆写成小说(破事儿)书评

2024-02-22 21: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for timeout Shanghai

在《破事儿》简体版推荐序里,卓韵芝精辟地归纳道,“如此荒谬的故事竟斗胆写成小说”,所言极是。彭浩翔是个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的人。情商高,所以他懂得人情世故,会体察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亦无惧于将荒诞的现实世界原味呈现。智商高,所以他明白如何将那些别人只能隐约感觉到、却无从表达的种种,诉诸于影像(便有导演彭浩翔)或文字(作家彭浩翔)——《破事儿》里的十八个故事便是明证。

开篇之《男的女的》定下全书基调。两性关系、性爱、交流、偶然性、转换的视角、阴差阳错等诸多元素,都是此后反复出现的主题。写人际关系,两性关系无疑是最佳切入点。彭浩翔由电影画面般的视角转换引出男女主角的内心独白,如平行蒙太奇,将男的女的各怀之鬼胎昭示天下。取性事为背景,则令两性博弈囿于内心、而非语言,使阴差阳错的结局带来更强烈的戏剧性和荒谬感。

《复仇》展现了两性关系的反作用力。阿娟认为复仇最狠毒,“莫过于玩弄对方的感情”,然而她的复仇最终仍令自身不快。《悲剧的诗》则以语言层面的误听喻两性间之误解:“一种‘诗’和‘屎’发音语调相似的方言,是一种悲剧性的方言”。《Home Alone》异曲同工,将电影片名误作约会地点,一段情缘就此错失。《11》以传真/电话模式的切换,引出另一段错进错出的爱情。《悲哀的安全套》藉由一只承载了别样意义的安全套,将本无关联的两任女友置于欲望和道德的两端。《身躯·男·女》则将两性的战场燃至身体本身,是小说集中较具文学性的一篇。《节日庆祝活动》以节日的“去禁忌模式”处理两性间的禁忌(口交),令人哑然失笑。

《破事儿》同样着力书写更宽泛的人际关系。人类如何看待异类?《指甲钳人魔》以寓言式的手法,讲述了作为少数族群的苦衷。《一毫子暴力》描述的,是不良情绪在人际间的放大效应。一个人的自私会否造成另一个人的幸福?《大头阿慧》以一段不对等的友情,引人思索不道德的动机如何引致道德的结局。人言可畏?对于《抽奖》里的何志斌而言,人言甚如浮沙,教人一步步不自觉陷入。

书写人际关系的故事之中,《增值》无疑最出色。嫖客和妓女间冰冷的消费关系,在嫖客为妓女的手机充值时微妙地转化了——他们变成了两个平常人,于是充值的“这十分钟,他们的关系是纯粹的感情,这十分钟比过去的四十五分钟还要来得真实。”标题双关:他们之间的关系亦由此“增值”了。

《破事儿》里的另一些故事,则展现了彭浩翔的叙事才华。充满戏仿感的《德雅星历史课第一章》颇有伍迪·艾伦的风味,尤其是文末杜撰的“阿池纪念法”,教人喷饭。在《不想拥抱我的人》里,彭浩翔以第二人称书信体,纠结地对着失去的爱人喃喃而语,暗合张国荣同名曲传达的风韵。《关于蓝白红的三部曲》则仿佛在暗示我们,假如香港电影界少了一个彭浩翔,或许就会多一个村上春树。

《破事儿》中的故事多写于1995至1996年间,最初发表于《苹果日报》、《姊妹画报》、《明报》等报刊。有趣的是,这些故事间细微的文风及题材差异,或恰好与其发表的报刊有关——相对于《苹果日报》上登的那些较为“B级”的故事,《明报》上的几篇就相对更具文学性。

《破事儿》最初于1999年以《指甲钳人魔》为名,由香港壹出版公司结集成书。2007年3月,又由香港CUP出版社重版。同年年底,彭浩翔选取其中一些故事,拍成了电影《破事儿》。此番简体版出版,“由于两地的文化差异和种种原因”,略有增删——即,除了少量习惯用语改变外,简体版删去了原繁体版的《七分钟》,而收录了电影版中由陈冠希主演的那段《公德心》。另在《节日庆祝活动》中,“(……)因此一场激烈的攻防战亦为此展开”之后,显然由于“种种原因”,删去了有关口交利弊的诸多讨论约二三百字,幸好无碍理解全文。念及“爱欲生死,也不过是些破事儿”,这些小小文字增删,大约也无关紧要了。

http://btr.blogbus.com/logs/44598658.html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