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007的事件 2007年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2007年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2007年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2007年以来,太多的记录被改变,股市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央行连续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10次上调准备金率,并多次发行定向票据。史无前列的大牛市就是发生在2007年,紧缩政策的制定在一个相当强劲的经济发展背景之下产生,适度的通货膨胀需要减低流动性过剩因素。 最近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境内居民可以投资港股,国债的发行等,都是宏观调控的具体表现。但是在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下的金融市场,将少有人为因素,多市场化调控……结论是,2007牛市持续。

  .央行连续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股市无恙

  .央行五次加息为保股市更健康

  .2.27全球“多米诺骨牌”效应

  .5.30印花税上调 5天狂跌为哪般?

  .特别国债的发行对市场冲击到底有多大?

  .国际油价上涨上游企业股乐中带痛

  .港股直通车欲开 A股扬汤止沸港股飙升

  .2007金融衍生品高峰论坛股指期货何时推?

  .中石油回A以来股市缘何暴涨暴跌?

  .人民币升值股市楼市也“傻”涨

  连续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股市无恙

  今年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应用之频繁为近年来所罕见。不过,在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下,当前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属于“适量微调”,并不属于政策“猛药”。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抑制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增长。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存在持续性的、不断积累的流动性过剩。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际收支严重失衡,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被动地向银行体系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为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货币政策操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冲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旨在适应当前流动性的动态变化,以巩固调控成效。

  伴随此轮牛市的升级,股市中高速流动的资金显然也成为了当前银行不良贷款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之前,国家就多次针对这一问题加大了该方面的监管力度,从而从侧面对于资金的非正当性流动进行了控制;但是类似的举措仅仅是对于资金的调配所发动的政策调控,而并非是针对当前处于如火如荼阶段的股市进行席卷;从几次银行准备金提高与股市的运行情况观察,这并没有对股市造成影响和冲击,因为这并非是针对股市上涨作为调控目的的,相反却为股市持续保持高稳定的健康运行提供了保障,因此在当前股市处于一轮大牛市的市场背景下,诸如此类的调控政策或许仅仅只能在表面上对于股市中的个别相关环节或者板块形成短暂的瞬间侧面效应,而并不会对之后市场基于当前稳步向上趋势中的持续运行在本质上构成任何不良。

  央行对付流动性的举措虽然针对的是实体经济,但是央行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股市会怎样?这可能是现在每个中国老百姓都关心的问题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太复杂了,贸易顺差、土地资源价格化等等”,一位老经济学家对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如此感叹,“单纯的货币政策虽然效果不太大,但央行也没办法。”

  既然单纯的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过剩的解决效果不明显,上调准备金率的空间也有限,政府是否会考虑用尽可能多的市场手段来解决?

  有机构建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不能光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还需要财政政策、汇率浮动、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等其他手段的配合。

  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既体现了国家对于宏观经济向过热转向的忧虑,也表现了政府控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决心。有机构认为,如果后续宏观经济数据仍处于高位,国家极有可能会出台其他单一或组合型的调控措施。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可能不能做到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所能做的就是密切关注后续经济数据的情况,判断后续政策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2007下半年的流动性局势不比上半年轻松。而且,如果除顺差以外的外汇流入继续增加,如外商直接投资(FDI)、企业、个人海外资金汇回、热钱进入等,流动性过剩的局势将更加严峻。

  不管怎样,一切皆在意料之中,只要中国的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巨额顺差,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汇率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都将继续它们现在的趋势,可以预见,在今年随后的日子里,如果央行继续多次上调准备金率、利率,甚至将人民币上浮空间继续扩大,都不用意外。

  在目前市场背景下这有利于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对股市长期稳健运行有相当大的好处。针对政策陆续出台的时机把握,其实不确定性本来就是市场的常态,宏观面的变化任何时候都会影响市场,试图对此进行精确的把握本身就是徒劳。投资者只要把握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企业盈利的基本能力,市场资金流动的大致方向,就可以利用牛市的短期调整,把握中长期投资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从紧”,央行在使用利率工具时不会不考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除了货币政策,政府还寄望于通过直接调节供求关系,不让通货膨胀压力的威胁持续升温。如此,利率不至于大幅调高,负实际利率不会迅速扭转,居民储蓄出银行入股市的单向流动也不会一夜调头。这意味着,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也将继续支持股市向好。

  看来,股市无恙!

  附:2007年历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示表:

  次数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

  1007年12月25日13.5%14.5%1

  %907年11月26日13%13.5%0.5

  %807年10月13日12.5%13%0.5

  %707年09月25日12%12.5%0.5

  %607年08月15日11.5%12%0.5

  %507年06月5日11%11.5%0.5

  %407年05月15日10.5%11%0.5

  %307年04月16日10%10.5%0.5

  %207年02月25日9.5%10%0.5

  %107年01月15日9%9.5%0.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股市>股市滚动新闻>正文

  2007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2007年12月19日 15:30

  央行五次加息为保股市更健康

  央行加息就是直接从股市抽离资金。因为在股市里有一部份投资者是不愿意成担风险的,他能宁愿放银行也不愿意放在股市里面,那么银行加息肯定对国债有很大的影响,银行加息国债一定会大幅下跌,而且对一些业绩好的股票也有一定的冲击,因为不愿意成担风险的资金投资是很保守的,他们只会投资国债,和业绩好的股票上。而且这段时间整个股市都是围绕着绩优股来抄作,使这部份的资金有更多的利润,他们随时都可以套现,还有银行加息也一定会连累整个地产股的走势,加息,地产股一定会下跌的,这是一定的事实,加息代款的利息一定会提高,对用分期买房的人负担会增加,成本会增加,这样一来会影响他们买房的欲望,从而影响房地产的销售和地产股的业绩,这会影响大盘的走势。

  然而2007年的五次加息.对股市并未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央行为何频繁加息?

  今年2月的数据显示,投资、信贷、物价增长幅度都较大,前两个月经济金融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偏热现象和流动性过高现象仍然严重。这是促成央行决定加息的直接原因。

  前两个月的经济运行数据出来之后,股价出现新特征,以金融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价格滞涨落后大盘,大量绩差股出现翻倍行情。持有金融类大盘蓝筹股的基金公司和QFII操盘者对于即将到来的金融调控措施比较恐慌,近阶段做空的主力就是以QFII为代表的大机构。这些大机构预测央行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紧缩政策如上调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纷纷采取减仓抛股措施。这就是近期大盘指数和大盘股盘整的主要原因。与此不同的是,近期做多的主力是广大的中小散户和私募基金。这些资金受春节分红和收入增加影响,继续流向股市。

  因为中国CPI上涨,实际利率已经是负值,所以加息是预料当中的事情,这是央行传递出的一种信号,不一定是紧缩,它表明央行有能力并且有灵活的工具手段来关注信贷问题。同时,加息也表明相比此前一系列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数量上的举措,央行开始采取价格上的举措来收缩流动性。这对各个商业银行也有一种“窗口作用”,商业银行会收缩信贷业务。

  同时,一系列数据表明,两会之后国家会相继出台调控措施。这些措施对股市的影响比较复杂。从两会中可以判断政府对房价的调控将会步入实质性的强硬阶段,对房价的调控将使社会游资进一步向股市分流。这种现象虽然不是调控的主要意图,但会在客观上起到这种效果。

  从大框架看,加强宏观调控会抑制股价。但是,结合中国目前的资金面状况和投资渠道,又不能简单地认为调控加强就等于股价下跌。因为巨大的社会游资需要寻找投资方向,房市和股市是两个主要渠道,当房市面临更严峻的调控措施时,股市便成了过剩流动性的主渠道。股价波动离开正常的涨跌规律,这就产生风险和机遇共存的特别时期。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央行有可能进一步加息,因为主要针对物价和信贷增长过快。加息会使中国资产价值的水分和泡沫更少,对短期的投机行为,加息会有一定的打击作用。

  有关人士表示,相比以前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被动中进行,自07年以来央行五次上调,均属于事前调控,给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央行肯定会加息。

  中金公司哈继铭表示,今年股市的调整与加息的直接关系不大,而是包括股指期货预期推出、美国经济存在变数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表现。哈继铭认为,加息对股市影响较小,市场可能出现一定振荡。如果信贷扩张、通涨压力不改,央行可能还有同等幅度的加息。

  *.历史上利率对股市的影响

  以通常来说的利率与股市存在的杠杆效应??利率上升,股市下跌;利率下调,股市上涨来解释此次加息,当然会得出股市下跌的结论。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从1996年至今,我国进入降息周期,连续9次降息,而同期股市只在1996年3月-1997年4月及1999年5月-2001年6月间产生了两波牛市,2001年7月后甚至大幅下跌,连续降息并没有迎来连续的牛市。

  再从历史上看加息与股市的关系,第一次加息是在1993年5月和第二次加息1993年7月,两次加息使沪市大盘在3个月里从1167.47点迅速下跌到777.73点,跌幅超过30%。

  第三次加息在2004年10月,当天股指最多下跌37.67点,最终以下跌21.20点报收;第四次,2005年3月,人行上调住房贷款利率,当天上证综指最大下跌了13.08点,随后市场冲向998点的大底。

  看来,股指涨跌与利率升降不存在必然联系,之所以有这些认识,原因是对于金融与货币政策的偏颇理解。

  加息一直被股市视为重大利空之一,原因是较高的利率会吸引走部分股市资金。同时,利率的上升还将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抑制企业需求及个人消费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

  加息会在短期内将对股票市场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会抑制近期的股市走势。加息会不可避免地对投资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加大宏观调控的预期,并有可能使其对后市的预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持股信心。

  实际上,加息的根本原因和股市上涨走牛的根本原因,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因为宏观经济快速增长而产生的。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引发股市走牛;宏观经济过快增长,引发加息干预。只要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在宏观面对股市的正面影响,大于加息在微观面对股市的负面影响,加息就不会改变股市上涨走牛的大格局和大趋势。

  而且,从加息对国内股市的影响来看,有逐次减弱的效果,去年加息后甚至出现连续大涨的局面。

  *.经济增长、股市走牛、加息三者之间的关系

  加息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速度过快,通货膨胀抬头,需要通过加息来抑制过快的增长速度,防止通货膨胀。而股市上涨走牛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基本面业绩推动型;二是市场面资金推动型。成熟股市的上涨走牛,基本上都是业绩推动型。新兴市场的股市上涨走牛,有时会出现资金推动型,比如中国股市。

  加息对股市本身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加息造成入市资金紧张,减少股市增量资金供应,对股市构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加息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上市公司利润,对股市构成负面影响。当然,这两方面的负面影响,均属股市的微观面影响。

  只要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在宏观面对股市的正面影响,大于加息在微观面对股市的负面影响,加息就不会改变股市上涨走牛的大格局和大趋势。宏观经济快速、平稳、均衡增长,是股市走牛的根本原因。

  因此,加息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决定因素,不能简单认为加息就是利空,不能简单认为加息就会导致股市走熊。加息的根本原因和股市上涨走牛的根本原因,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因为经济快速增长而产生的。只要经济快速增长,引发股市走牛,加息就不会改变股市上涨走牛的大格局和大趋势

  所以,只要仅仅是一次性加息,而不是进入加息周期,那么,对股市的影响就要相对小得多。

  从市场层面看,目前A股市场的上涨行情主要由资金推动,而不是来自基本面的支撑。此次央行调控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收紧信贷,市场上涨的基础并不会受到根本影响。并且,加息对各个行业的影响不同,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利空消息。“目前市场上涨的主要支撑力量在于银行、地产、有色、消费和机械制造行业股票。升息对地产行业不利,但会使银行业受益。行业之间的互补,会有效平滑加息冲击。”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加息会对短期市场造成影响。由于央行会否有进一步的紧缩措施出台还需观察,部分谨慎的投资者或会选择提前兑现出局,这会对短期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如果市场大跌,将是很好的买入机会。”

  也有投资人士表示,“央行的举动不仅是针对流动性过剩的局面,更表现出了对经济过热的担忧,这应该是我们观察市场变化的敏感点”。

  近期的股市也从侧面印证了目前市场充裕的流动性。近期A股市场持续盘升的动力之一就是资金的流动性过剩、A股市场资金面非常充裕。为缓解流动性过剩状况,包括本次在内,去年至今央行已先后多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具体而言,本次加息主要针对流动性过剩而并非股市,并且本次加息也是市场意料之中的事情。因此,这次间接性利空并不会影响市场的长期趋势,相反我们认为这之后或将迎来大盘的又一波反弹行情。把握急跌之后的入市时机不失为明智之举。

  不管如何,对于目前股市来说,加息更多的可以看作是为了长期走牛的市场制造一种良好的基本面提供的服务。

  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加息完全在意料之中。如果信贷扩张、通胀压力不改,央行下半年可能还有一次同等幅度的加息。国家发改委经济所王小广认为,对于目前经济的强劲增势而言,加息将不会使经济向上的方向发生变化。

  附:2007历次加息示↓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06%提高到3.3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57%提高到6.84%;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国务院决定自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33%提高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84%提高到7.0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9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60%提高到3.8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7.02%提高到7.2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18个百分点。来源:中国经济网

   ,,3,,,,,,,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股市>股市滚动新闻>正文

  2007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2007年12月19日 15:30

  2.27全球“多米诺骨牌”效应

  2007年2月27日,在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之际,中国股市因市场传闻引发的巨幅下跌在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沪深两市几乎全线跌停之后,香港股市迅速做出反应:恒生指数单日最大跌幅超过465点,收盘跌360点,跌幅达1.76%。紧接着,欧洲股市出现全线下跌,跌幅达1.30??2.64%。当晚,在美国股市开盘后,即开始了触目惊心的暴跌过程,道.琼斯指数最低跌了546点,收盘跌416.20点,跌幅为3.2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96.65点,跌幅达3.9%;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50.33点,跌幅达3.9%。

  美国三大股指的下跌幅度均为“9.11”以来的最大跌幅。美国股市的大幅下跌又导致了亚太股市的连锁反应,2月28日,日本、韩国股市低开幅度均达到4%,澳大利亚股市低开幅度达3%,香港股市更低开720.92点,最低跌765.99点,跌幅为3.8%,国企指数最低跌608.16点,跌幅达6.344%。全世界股市数十万亿美元的市值随着股指的暴跌而灰飞烟灭。

  全世界股市的循环暴跌,皆因中国股市惹的祸。这次全世界的股市暴跌,没能也不会进一步演化为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世界经济特别是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2.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整个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对中国股市的继续向好形成强大支持,导致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的重大经济因素在目前都并不存在;3.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应急反应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对市场传闻的及时澄清对稳定市场和稳定人心起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关键作用。

  中国股市的变化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如此巨大的波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的整体联系也密切增强,各个国家特立独行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式已不可行也不可能。其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权重也在日益增强,“中国因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无法回避也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三,中国股市已经结束了长期以来的边缘化状态,并且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衡量和观察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一点,是我们在评价中国股市现状和发展趋势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变量。

  两天来的市场变化,使得中国股市乃至全世界股市的投资者都经历了由天堂到地狱的大起大落,全球股市循环暴跌的教训极为惨痛也极为深刻。

  教训之一:政府对股价指数的过度关注会诱使市场行为发生走偏甚至严重走偏。

  中国股市在发展中与国际股市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是,政府既是股市发展的促进者,又同时是股市运行的监管者。这种双重角色集于一身的特点,就使得中国股市在成长之初就打上了“政策市”的深深烙印。“政策市”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使中国股市的每一次涨跌都和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狂涨有井喷之观,暴跌如瀑布飞泻。在2001年以来长达四年半之久的大熊市中,政府为了救市可以说是费尽心机。在股权分置改革与人民币升值的叠加效应催生下市场出现了转折以后,政府对股市的规范化发展措施并没有跟上市场的步伐,市场的管理理念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在市场的牛市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市场理念与监管观念就又开始了不断的甚至是剧烈的冲突。这种冲突通过种种或明或暗的方式反映出来,就会在市场上引起不断的甚至是巨大的波动。全世界的政府都把股市的上涨视为成就,只有中国的一些人把股市的上涨当成包袱;全世界的股民都只是关注投资风险,只有中国的股民还必须关注甚至是特别关注政策风险;全世界的股市实行的都是“买者自负”原则,只有中国的股市无法贯彻这一市场原则。政府政策的不透明甚至是通过政策来调节股价指数的起落,政府的正常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到位,市场就会不断地揣模政府的心态和政策,市场上的“小道消息”就会成为“大道消息”而大行其道,这就特别容易引发市场上“杯弓蛇影”的恐慌心态,导致一只蝴蝶在飞行时所形成的震颤就可能被逐步放大到足以引发海啸的这种现代金融学中所描述的“蝴蝶效应”。2007年2月27日至28日所出现的全球股市的循环暴跌就是一种典型的“蝴蝶效应”,这种“蝴蝶效应”的出现所带来的教训惨痛而又深刻,它提醒我们的政府与管理者必须尽快建立规范的、透明的、迅速而有效的政策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机制,从而把政府监管的重心从关注市场指数转移到关注市场的制度建设上来,特别要防止股市政策决策和实施的随意化、简单化和行政化,更不能去做那种政府不可为、不能为也不必为的事情。股市政策的出台必须经过瞻前顾后的缜密论证,避免在中国股市中屡屡发生的那种由少数人的个人意志决定股市大多数人命运的现象发生。

  教训之二:没有风险防范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市场是最危险的市场。

  2007年2月27日至28日的全球股市循环暴跌,很可能是中国及世界未来金融危机的一次预演,它将作为21世纪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而载入史册,它所留给这个世界的经验和教训,必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对待这个重大的突发事件,中国政府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必须认真研究和总结这次重大事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其教训。从这一轮的市场暴跌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股市发展的基础还相当脆弱,中国政府的应急反应还相当迟缓,中国经济的制度转型还相当遥远。危机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发生并蔓延,中国股市必须防患于未然。没有风险防范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市场才是最危险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就很难得到正常的和有效的保护。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不但要尽快建立市场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而且还必须尽快健全风险管理工具,没有避险工具和套期保值功能,市场就只能是追涨杀跌,而不可能形成完善的和健全的价值发现功能和价值投资体系。

  教训之三:开放式基金既可能是牛市形成的助动力量,也可能是市场崩盘的助推力量。

  在中国股市的牛市运行到一定高度之后,市场震荡所引发的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效应”会给市场的运行带来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威胁,在开放式基金的市值已经达到一万亿以上并且已经占到市价总值的三分之一以后,开放式基金的这种助涨助跌作用就更不能忽视。因此,中国股市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稳定性建设,必须把发展长期和稳定的市场投资者队伍提上日程。创新型的封闭式基金亟需大力发展,其公司治理结构也必须大大优化;开放式基金的评价和管理体制必须调整,要把长期业绩作为评价开放式基金的客观标准,改变现行的急功近利的短期排名制度和依据这种排名确定新基金发行的对象和额度的做法,引导开放式基金向长期化运行机制转变;社保基金与保险基金入市的规模要进一步提高,其路子要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于股市的资金比例从5%提高到10%的时机已经成熟,应当尽快地予以调整和实施。

  稳定的市场发展需要有稳定的股市制度与稳定的股市政策,和谐的社会要求有和谐的经济与和谐的股市。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没有强大的股市就很难有强大的经济,没有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就很难有整个经济的持续进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走到这一步,已经到了强大的中国股市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与机制的时候了。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中国股市和中国资本市场,才能够登高望远并从善如流,也才能真正实现中国股市的“凤凰涅盘”。

  全球股市循环暴跌的惨痛教训不能随风飘逝,市场无缘地流血、股民无故地流泪、财富无谓地流失的历史也不能重演! 来源:中国经济网

   ,,,4,,,,,,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股市>股市滚动新闻>正文

  2007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2007年12月19日 15:30

  5.30印花税上调 5天狂跌为哪般?

  为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3‰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央行5月10日发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由于证券交易活跃带来了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迅速增长,今年1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高达122亿元,同比增长515.9%。报告同时披露,今年1季度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高达1.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7%。

  该跌不?-深度剖析中国股市5.30暴跌事件

  5.30暴跌事件又被业内人士称“5.30惨案”,其惨烈程度为中国资本市场史无前列的一次,也是新老股民为之悲痛的一刻。暴跌过后股民一片谩骂,谴责,但市场似乎没有同情广大普通投资者,随着恐慌心理的漫延,市场中广泛响起逃顶的言论,能否成功逃顶成为广大普通投资者讨论的热点。以个人的观察角度刚好与市场流传的观点相反,本人认为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而且全球资本市场将继续走好,并且还有非常可观的预期,不要骂我噢,下面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个结果。

  从大背景分析,全球股市在6月份出现普涨,虽然盘中表现涨跌互现,但还是走得很稳健,显然中国股市是个例外,出现的暴跌(吓得让人出冷汗吧,呵呵)。从全球各大交易指数分析,下半年开始全球股市将进入加速上扬走势,这意味着资本市场真正的泡沫才刚开始,最具有投资价值的市场为日本、台湾、伦敦、美国。与之相对应的世界性流动过剩,房产价格偏高,黄金价格疲软等等...这已经是全球经济泡沫的问题,不要认为这是单一中国的问题。再看看中国在暴跌前经济上的举动,宏观调控、加息政策、行业结构调整....这些就不必再重复了。那段时间我对中国领导的讲话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在中美贸易谈判这个问题倒值得很好的分析,包括中欧贸易谈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去看看,中国在谈判条件上给予极大的让步:采购金额、银行业、电信业、医疗业、资本市场投资额度等...谈判结束一周时间左右,半夜发布调高印花税政策,暴跌开始。想想中国管理层是不是闲着发慌,恶搞,回答是肯定的,当然不是。最后分析一下现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随着WTO开放过渡期的结束,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让世界投资结构引起注意,中国自身也寻求国外投资结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壮大中国资本市场,这也是中国资本改革的重点。无疑在当时的局势,邻近的台湾和日本更具优势。回头看看当时中国股市的状况,个股持续普涨行情,股指大幅攀升,风险积累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中国股市暴跌。在中美谈判当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让中国政府将资本投资额度放开,官方公布QFII的投资额度将从100亿增至300美元,试想一下,就这种市场状况,国外投资机构还没有傻到100亿赚到的钱再拿200亿老本出来烧。而且暴跌的发生,中国投资机构能说没有参与吗?我不敢保证,但绝不是出逃。这也是其中国股市暴跌后股指强劲反弹,而大部分个股却反弹无力的原因之一,就连机构重仓股都没逃过一劫,相反由私幕资金操作的题材股一直保持活跃,走势强劲,有意思,基金经理没傻吧?

  该有结论了,该跌,早该跌一跌,但牛市行情仍将持续,跌的原因是为了吸引更多更好的投资资金,而不是短期投机客。说点暴跌后的小插曲,听闻有人讲述暴跌最后的低开大阳线的故事,说暴跌是机构对政府的反抗,表示不满。那天政府要求和机构谈判,结果是政府妥协,机构胜利告终,才有下午强劲的表现。听毕此音,对机构的佩服由然而生,美国曾经也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美国证监委的成立),结果券商(当时的造势商)死得很惨。如今听闻中国的券商有如此这般的成绩,不由佩服。中国有这样的市场吗?

  中国股市的崩溃很可能就从5.30事件开始

  时间一年左右,特征是大跌而后小步反弹,一波接一波的大幅震荡套取散户资本.

  六月底为止,我国绝大多数的普通股民已损失凄惨,特别是近三个月每天上20万户的新股民几乎是全军覆没,从今以后有谁还敢进入中国的股市?

  自5.30事件后,很多人在犹豫和希望中进一步被套,时常可见而凶猛的跳水行情,几乎让近三个月进来的数千万户新股民之全军覆没,并造成他们毫无希望的挽回其巨大的经济损失之悲惨结局。所以笔者就判定,中国股市的崩盘很可能就从5.30事件开始,时间一年左右,特征是通过一波又一波的大跌和随后的小步反弹,并伴随着凶猛的大幅震荡而套取广大散户们的资本。

  财政部将印花税这次匆忙的提高到0.3%之后,依据现在的成交量,几乎相当于甚至超过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润之总和,并被其抽走。如果加上券商的佣金,将是个啥概念。由此来看,一个账户在满仓操作不亏不赚的情况下,来回交易一百余次资金即化为零,对于整个股市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和结果。交易成本的增加使得投资者对未来盈利的不可靠性更加忧虑,笔者此时敢言,如果0.3%印花税不及时降低,加上成交量的不断放大和投机行为的不可避免性(因5.30事件及其之后造成的股市罕见的大幅震荡给了投机者之投机行为(快出快进,高抛低进)带来的相对优势是一个更好的理由,)。这样,中国股市总有一天会步入灭亡。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如一个特大的综合市场,生意很火,门面少且人又多,于是很多的门面就不可避免的会不断的被人为的倒(买)来倒(卖)去,假如该市场一年的收益很可观,比方说有10个亿,热炒则更凶。若因此税务局只是简单的将税收猛提高3倍来预防其热炒,且一年的总税收也超过该市场一年的收益的10个亿,股民们,想该市场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要使股市真正稳健的发展,必须是政策透明,印花税合理,交易费下降,股市中暴利应征税提取等措施。否则,市场中弥漫着的忧虑和不安气氛,不可预期性必将使中国股市步入衰亡。来源:中国经济网

   ,,,,5,,,,,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股市>股市滚动新闻>正文

  2007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2007年12月19日 15:30

  特别国债的发行对市场冲击到底有多大?

  股市开始以低开的方式来应对这一冲击,而周边市场的反复下跌的影响对股民的心理也产生微妙的影响。中国金融政策开始适度从紧,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内地股市,长期游离于世界金融市场之外也不现实,一花独放的日子恐难以持久。但是从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中国股市的增长,都没有显示拐点的存在迹象。

  迄今为止我国只发行过两次特别国债,1998年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财政部部长金人庆称:财政为购买外汇发行的国债不是对预算赤字的融资,有对应的外汇资产,并且该资产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同时,与发行普通国债筹集资金的用途不同,财政发债购买的外汇以提高收益为主要目标。根据有关规定,这种国债属于特别国债。

  不应该对特别国债直接向市场发行过于恐慌。

  首先,年内新增资金量较大。统计显示,年内到期的央票数量在1.26万亿元左右,9-10月更是接近8000亿元,加上不断涌现的新增外汇占款,消化2000亿元的金融资产增量问题不大。

  其次,也是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最重要的,如果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的方式能得到货币政策和其他措施的配合,则其对资金面的影响则要小得多。其实,目前已经出现了这一方面的配合。在9月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只发行50亿元的1年期央票,而9月中旬到期资金达到了1520亿元。分析人士表示,央票缩量发行与特别国债即将市场化发行有着重要关联。而财政部也取消了9月21日跨市场发行的10年期记账式国债的发行。

  此外,目前其他一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要远远高于特别国债,特别国债的收益率能吸引多少公众购买也是一个问题。

  特别国债将给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以更大空间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将使央行政策工具更丰富,公开市场操作空间更大,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解决流动性偏多问题。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后,将增加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规模,增加货币政策操作工具,有效解决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问题。当流动性偏多时,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卖出国债回笼货币;当流动性不足时,人民银行则可买入国债释放货币,增加流动性。

  他指出,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有别于央行通过投放货币购买外汇的做法,可以适当减缓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趋势,缓解流动性偏多的问题。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特别国债替代部分央行票据,减轻对冲压力。

  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将不再纳入外汇储备规模

  针对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是否会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质疑,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财政发债购买的外汇资产由投资公司按照盈利性的目标经营,属于外汇投资,不纳入外汇储备规模。

  这位负责人指出,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规定和国外通行做法,一个国家的外汇资产包括外汇储备和外汇投资两部分。由于外汇投资主要用于股票等股权投资,不属于IMF要求披露的外汇储备范围,不纳入外汇储备规模。

  特别国债购买的外汇资金作为投资公司资本金来源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将财政发债购买的外汇拨付投资公司经营,这是因为投资公司进行境外实业投资和金融产品组合投资,经营收益率在高于特别国债利率的基础上争取更高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外汇资金的经营收益;此外,根据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投资公司直属国务院,属于国家层面上的公司,财政部代表国家将购买的外汇作为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有利于理顺投资公司的管理体制。

  实施特别国债购汇不会冲击金融市场

  针对15500亿元规模的特别国债相当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0次的说法,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鉴于这次发行的特别国债规模较大,财政部在设计发行方案时将会周密考虑、精心设计,确保市场的平稳运行。

  这位负责人指出,从对冲流动性的实质看,财政发债购汇仅相当于用特别国债替换部分央行票据,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因此,财政发行特别国债时,不管是一次发行还是分批发行,不直接影响市场货币供应量。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和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逐步释放国债收回流动性。

  这位负责人还强调,财政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是缓解流动性偏多、提高外汇经营收益,确保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综合性调控政策,不是针对股票市场的紧缩措施,不直接影响证券市场中的存量资金。

  附:1.55万亿特别国债发行一览

  品种招标日期发行规模债券期限发行利率发行对象

  2007年特别国债(一期)2007-8-296000亿元10年期4.30%向农行发行

  2007年特别国债(二期)2007-9-17319.7亿元15年期4.68%直指面向市场发行

  2007年特别国债(三期)2007-9-21350.9亿元10年期4.46%直指面向市场发行

  2007年特别国债(四期)2007-9-28363.2亿元15年期4.55%直指面向市场发行

  2007年特别国债(五期)2007-11-2349.7亿元10年期4.49%直指面向市场发行

  2007年特别国债(六期)2007-11-16355.6亿元15年期4.69%直指面向市场发行

  2007年特别国债(七期)2007-12-117500亿元15年期4.4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6,,,,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股市>股市滚动新闻>正文

  2007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2007年12月19日 15:30

  国际油价上涨上游企业股乐中带痛

  世界知名投行高盛今年7月16日发布报告称,如果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的生产维持在当前水准,那么美国原油价格在秋季有可能突破每桶90美元,甚至有可能触及95美元。

  高盛发出上述“盛世危言”当天,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16日收盘站稳在74美元的上方,达74.15美元,再创11个月以来的新高;布兰特原油期货盘中上摸每桶78.40美元的高位,仅略低于去年8月每桶78.65美元的历史最高位。

  自今年1月份国际油价创下低位以来,至今全球原油价格已上涨51%。高盛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和去年夏天相比,全国原油日供应量减少了100万桶,而市场日需求量则增加了100万桶。除非欧佩克主要成员国提高产量,否则基本面状况还将进一步吃紧。

  油价的高企,使得石化产业链的利润重新分割,这必然会催生相应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投资风险预期。

  油价上涨对股市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任何油价震撼会以至少四种不同且往往相互冲突的方式影响市场。

  第一,油价升高对美元构成下跌压力,并且升高通货膨胀的隐忧。这对黄金股和其他贵重金属有助涨作用,因为市场认为它们是通货膨胀保值工具。

  第二,可能同样明显:油价上涨的时候,航空公司、汽车、娱乐等依赖石油的类股,股价可能因为成本看涨和利润看跌而下滑。在此同时,能源类股企业──从钻?设备和石油服务公司,到替代能源供应商──的股价,可能因为价格和盈余都看好而上涨。

  第三,油价上涨往往预示景气周期的扩张阶段已到强弩之末,伴随而来的则是进入股市周期的空头初期阶段。隆恩认为,这时正应开始换股操作,将资金转投入医疗保健和?药等守势股。

  第四,油价震撼发生,可能显着改变中央银行的行为。一或几次震撼可能阻止中央银行提高利率,这对证券经纪和金融等通货膨胀敏感类股是利多。但是,如果油价持续上涨,导致核心通货膨胀率上升,中央银行可能迅速提高利率,以平抑通货膨胀,而这对金融类股是利空消息。

  上游企业股乐中带痛?

  对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海油等上游生产企业来说,高油价无疑会提升此类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也会带来高质量的现金流,有利于这些上市公司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形成良性循环。近期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环渤海等地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喜报连连就是最好的说明。行业分析师预测,不久之后,中国石化的营业收入有望赶超沃尔玛,成为全球第一。但是,对于中国石化这一石化巨头来说,也是乐中带痛,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的炼油业务将会因为高昂的市场化原油价格与较为低企的计划汽油、柴油价格之间的差价而亏损累累。这其实也是国家发改委每吨成品油上调500元的原因。不过,即便油价上调,由于原油价格的国际市场接轨,但成品油价格的未与国际市场接轨所带来的尴尬境地,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依然难以笑逐颜开,有分析人士称,上调500元/吨只是弥补了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所带来的一半新增成本。所以,对于中国石化来说,是乐中带痛,具体影响还得视后续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等因素的脸色行事。而上海石化、镇海炼化等成品油业务占较大比较的石化企业来说,油价上移只是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难以获得新估值优势。

  中下游企业痛中作乐?

  对于石化产业链的中下游企业来说,则是叫苦声一片。比如说塑料、PTA等诸多中下游产品,一方面是他们要承接上游企业独特定价权所带来的成本转嫁能力。另一方面则是这些主导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难以进一步转嫁成本,最终只能由这些中下游企业自己消化,从而使得他们的业绩持续下滑,二级市场股价自然难有突出表现。这其实也是近年来石化产业链中下游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一直未有实质性提升的原因之一。不过,中下游企业也面临着一定的分化趋势,一方面是因为经过较长时间的行业整合之后,少部分行业已具备了一定垄断的特征,比如说在印染行业,前十名的生产企业往往能够占据着70%以上的市场份额,所以,成本转嫁能力提升,比如说浙江龙盛、德美化工等。另一方面则是部分上市公司的主导产品具有极强的技术进入壁垒,或者生产规模迅速扩张,使得该类主导产品的进入门槛提升,拥有一定的自主定价能力,这样也可以转嫁成本,改性塑料行业龙头的金发科技就是如此。

  但值得指出的是,大多数石化产业链的中下游个股将受到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其估值优势将受到考验,甚至包括航空运输股、汽车股等均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油价已占据着航空运输股营运成本的1/4,油价的快速上涨将提升其成本压力,短期内此类个股的估值优势将不强。而汽车股则由于油价上涨,会使得部分对油价敏感的潜在消费者改变买汽车的想法,尤其是一些经济型轿车。更何况,在高油价背景下,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也并不利于汽车股,所以,汽车股的估值优势也会面临着考验。来源:中国经济网

   ,,,,,,7,,,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股市>股市滚动新闻>正文

  2007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2007年12月19日 15:30

  港股直通车欲开 A股扬汤止沸港股飙升

  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放行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首先就是对港股市场开放,并指出投资规模不受《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年度不超过5万美元的购汇总额的限制。根据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中行将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展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业务的试点。中行董事长肖钢上周表示,中行已将境内直投业务冠名为“港股直通车”业务,将首先于天津受理客户申请,之后陆续推广到全国40个重点城市,这些城市的分支机构也将可以受理客户申请。

  直通车受阻并不影响港股长期走势

  股权分置改革时,那股“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包括笔者在内的市场人士以为中央采用“一步到位”的政策推行方式,将意味着中央已放弃过去延用多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近式推行方法。然而,事实上中国毕竟是中国,笔者错了,富有中国特式的“摸着石头过河”推行方法是不会改变的。《方案》公告不久,银监会和证监会纷纷表示个人境外投资的开放速度不宜过快,要“严控风险”。说白了,中央害怕国内投资者“接火棒”,重蹈2001年B股一役的覆辙。2001年2月19日,中央宣布开放B股市场予国内投资者,但国内投资者新资换汇的资金要到当年6月1日方可进场。结果,2月19日至5月31日期间,B股大升200%。当6月1日,当国内投资者涌进B股之际,B股开始掉头回落,并于2个月内,跌近一半?内地投资损失惨重,而中证监亦成为千夫所指。

  对于境外大部份不熟习“中国国情”的投资者说来,这趟真的给国内政府骗了,并感慨堂堂秧秧大国,竟会做出这种不顾体面的事来?但对国内投资者说来,这可能己经习以为常,因为政策多变是中国特色之一,也是中国股市被冠以“政策市”的原因。

  投资者不禁会问“直通车”暂停开放,就算开放,国内投资者投资境外的资金亦预期将大幅降低,这是否代表港股的利好将一下子没有了?笔者认为“暂绶推出”跟“永久暂停推出”是不同的。毕竟政策有机会很快就推出,而且将会长期推行。因此,无论初期金额多少,对港股还是非常利好的,投资千万不要忽视这利好因素。投资者宜继续关注该等绩优的、具有注资概念的和与A股呈现巨大折让的国企股。因为140元的汇丰(5)和75元的和黄(13),熟平熟贵,对于一些刚接触港股的国内投资者说来,可能一时摸不着头胪,但同样的

  股票,A股股卖10元,H股卖3元,那H股就肯定便宜,具投资价值。

  由于中国银监会关于此项业务的开业批文在8月29日仍然未发出,原计划定于当日正式开通的中国银行“港股直通车”不得不往后推迟。有消息指出,基于三点理由,银监会对外汇局的个人投资港股业务政策有保留。一是开放境内个人直接投资港股,等于冲击了银行业QDII产品的未来;二是在央行不断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情形下,银行的资金已现紧张,经营压力增加,开放境内个人直接投资港股将增加银行的风险;三是对外汇局将开放试点铺开至40个城市有不同看法。

  A、H股价差短期内不会消失

  9月“港股直通车”试点的公布刺激港股尤其是H股指数一路飙升,内地多数投资者看中香港市场的正是H股与内地A股的大幅折价。

  不过,尚福林在会间指出,短期内A股与H股价差不会立刻消失。尚福林表示,长期以来,香港市场的投资者构成有国际化的因素,国际投资者对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上市公司不了解,导致了存在价差的问题。

  “股价是投资者的判断形成的,随着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的不断沟通,A股和H股的差价将逐步缩小,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继续存在。”尚福林说。

  西南证券港股研究员周兴致也表示,QDII的实施以及内地居民自由投资港股,只可能导致A+H股份的两只股价差别收窄,却并不会导致两种股价的全面接轨。

  对A股影响并不大

  自《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发布后,"港股直通车"就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尽管此前的文件仅授权中行开展该项业务,但目前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都在积极筹备港股直通车业务。为帮助投资者进一步了解香港市场,并充分揭示投资风险,由"港股投资研讨会"于2007年9月28日下午在中国北京举行。

  研讨会期间,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丁圣元先认为“开通港股直通车对A股影响不大。一方面,两个市场没有打通,无法实现套利机制。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趋势以及A股牛市的火爆,港股吸引力有限。

  开通港股直通车,对流动性过剩的A股只不过是扬汤止沸,而非釜底抽薪。即使有1000亿美元资金流入香港,A股的流动性过剩依旧。

  港股A股化不可能,内地资金出海,只会把香港当作前往欧美及全球市场的跳板,而不会长期滞留香港。

  附:“港股直通车”(或称资金自由行)于2007年8月首次出现,以下是其发展事件簿。

  8月20日外管局公布资金自由行政策,中行(3988)获委独家经营,以天津滨海新区为试点,消息令港股升1208点至21595点。

  8月30日内地传媒指“港股直通车”可能于9月1日启动。

  9月28日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王允贵指,对“港股直通车”政策仍有一些考虑。

  10月16日人行行长周小川指,“港股直通车”涉及个人投资政策,故希望先测试才推出市场,有关计划还须一段时间才能正式实施。

  10月24日香港证监会主席方正指,未得悉“港股直通车”开启的时间表,惟预期内地为控制风险,不一定准许内地投资者参于认股证市场。

  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仍要时间研究,才可推出“港股直通车”。

  境内个人欲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只能借助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投资境外产品,且单一客户投资金额的起点是3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因而“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开闸,意味着个人投资港股的“阳光化”。来源:中国经济网

   ,,,,,,,8,,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股市>股市滚动新闻>正文

  2007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2007年12月19日 15:30

  2007金融衍生品高峰论坛股指期货何时推?

  2007中国金融衍生品高峰论坛

  时间: 2007年9月26日~28日

  地点: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

  会议背景:股指期货的出现对于中国和关心中国金融发展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最令人兴奋的创新。股指期货不仅仅是提供了又一个对冲市场上风险的工具,同时也成为了投资中国的另外一种途径。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至今,开展股指期货是否会对中国股票市场造成不良的影响?仍然是政府部门最关心的问题。如果期货交易造成更多非理性的投机活动使得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加大,那么政府主管机关就有必要谨慎择机做到先规范,后发展。相反,假若期货市场存在可以减缓现货市场的波动,增加现货市场的效率性,那么政府则会尽快为股指期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条件,而且争取尽早推出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对股市影响几何?

  随着近期股指期货备战加速,投资者焦点集中于股指期货推出是否会改变股市的走向。9月27日,申银万国研究所金融工程部首席分析师提云涛在中国金融衍生品高峰论坛上表示,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会改变股市的走向,同时将带来投资者结构逐渐开始向散户化到机构化转换,有助于与股票挂钩的一些理财产品相继推出,以提升权重股的筹码价值。

  但是,中信证券在其一份研究报告中判断,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放大市场的短期分歧,使博弈更充分。股市下跌的概率将大于上涨的概率,但幅度将不会超过10%,从长期看,股指期货的推出将降低现货市场的波动率。

  华泰证券分析师陈金仁指出,虽然从各国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市的影响来看,股指期货与股市的涨跌并非明显的相关性。但股指期货推出后将引入做空机制,改变以前单一的做多方能赚钱的盈利模式。加上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处于相对高位,股指期货推出后引发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震荡是有可能的。

  大机构难以操纵股指期货不会改变股市大势

  随着股指期货的呼之欲出,其对于股市的影响也越加引人关注。在2007股指期货高峰论坛上,原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表示,对于股指期货的推出,其个人的看法是不会改变股市大势走势,也不会加剧股票现货波动,而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讲股指期货都不可能被操纵。

  常清指出,股指期货推出对股市的大势走势没有影响。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市的影响将更加理性,更加健康。股市的走势与当时环境相关。我们目前的环境包括经济增长、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股改成功、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中国股市推出股指期货走势有两种可能,一是在股市调整结束的时候推出股指期货,股指一定是往上涨,二是如果股指处于高位推出,往回跌也正常。但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的股市仍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大牛市。

  “而从欧美发达市场看,股指期货的推出长期看并不会加剧股票现货的波动,甚至有助于稳定股市,减缓价格波动是股指期货的功能之一。”

  常清认为,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出现。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中国的私募基金业发展尤其有帮助,股指期货的出台,机构的投资组合、投资策略都会发生变化,未来中国最有前途的金融机构就是私募基金。来源:中国经济网

   ,,,,,,,,9,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股市>股市滚动新闻>正文

  2007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2007年12月19日 15:30

  中石油回A以来股市缘何暴涨暴跌!

  中石油30亿A股于2007年11月5日挂牌上市,开盘即报48.6元,涨幅191.02%。全天小幅回落,收盘报43.96元,涨幅163.23%,换手率51.58%,成交额达699.9亿元。然而在接下来的走势中,中石油却领跌大盘,持续几周的暴跌,大盘下跌至今已失守5000。至12月上旬,中石油已在30元上下震荡。

  大盘在5000点关口的多空争夺战称得上是你死我活,大盘先是连续大跌,甚至击穿半年线这根牛熊分界线;但随后权重股便展开全面反扑,股指又暴涨200多点,随后周五又跌了130多点。

  在这股指的大起大落中,一只普通的个股???中石油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大盘涨,它是头号功臣;大盘跌,它又是罪魁祸首。中石油真有这么大的能耐吗?

  谈这次中石油上市和大盘下跌到底有何关系?

  这次中石油给大盘带来的影响可不算少,重要的不是中石油的真正价值,而是中石油短线给大盘带来的影响,假设大盘跌到4000点的话,中石油能保持在35么?那时候25你都会认为贵,个股股价,特别是权重,和指数的互动性是很强的,我们现在站在5,6000点的高度看中石油,也许许多人认为35的中石油是可以接受的,但反过来,你35买了中石油,你准备是干分红呢还是希望他涨呢?很显然,48元的价格,对应的是大盘8000-10000点的高度,这叫透支指数,一个本应开在6000点的股票,把自己开盘开在8000点-10000点的高度上面,如果是只不起眼的二线股也就算了,很不幸的是,他是权重,大盘权重,大盘第一权重,虽然未计入指数,但从他上市当天起就对其他大盘权重股的涨跌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他的下跌,不论是从48开始下跌,还是从30开始下跌,必然带动中石化的下跌,而中石化的下跌又带动其他权重的下跌,而看权重脸色行事的2,3线股自然也得跌一跌,大盘也就整体下跌,这是连锁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

  说实话,机构做股,是有计划的,考虑到上面所说的因素,对于中石油,当时的估计开盘范围在30-50之间,我下达的计划很简单:开盘40以上,立即出货,同时立即砸出其他权重股,开盘35-40,保持警惕,持股观望,随时准备出货,同时在其他权重上部分减仓,开盘35以下,持股观望,等待短线上涨出货.我想很多机构的计划和我都是类似的,事实证明这是正确无误的做法.

  假使,中石油当天开在35,我想大多数机构会和我选择的一样,持股观望,这样多空自然容易产生平衡,中石油股价也容易在33-38之间波动的话,大盘也就在6000点附近震荡,保不定还能做个平台,而开盘35,短线爆炒到50,这个结果,各位可想而知了,因此,11.5开盘那天短线追高1857的散户和其他少数机构,是要为这次大盘暴跌要负很大责任的,可以说,他们在40以上不断买入那一刻,就决定了大盘的方向.

  中石油招谁惹谁了?

  围绕5000点的多空争夺战触目惊心,在股指的大起大落中,一只股票被推上风口浪尖???

  嘉宾谈中石油对大盘的影响:国泰君安分析师翟鹏;中证投资分析师徐辉;威尔鑫投资研究中心分析师杨易君

  中石油能左右大盘?

  记者: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石油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盘一跌,它就成了罪魁祸首;可大盘一涨,它又成了功臣。一只股票似乎能直接影响到大盘走势,中石油真有这么大能耐吗?

  翟鹏:中石油只是个促发因素而已。如果提前几个月上市,就不会调整这么厉害,更不会对大盘有这么大影响。中石油权重大也有很大关系,本身特质也决定了对大盘的影响。

  徐辉:中石油之所以被推到风口浪尖还是因为其“风头”大,又连续下跌,自然成为众矢之的。实际上大盘的调整与中石油上不上市没关系,中石油不上市,市场也该调整了。

  事实上,中石油A股上市当日并没有马上计入指数,但在那段时间市场也已经跌了不少;它计入指数之后,就对大盘下跌起到一个助推作用。

  杨易君:中石油没上市前,工商银行是市场权重最大的航母,目前工商银行总市值不到中国石油总市值的一半,所以中石油的表现相对于大盘而言当然举足轻重。

  以11月28日收盘价4803.4点计算,上证A股总市值为238065亿元,当日中国石油收盘32.15元,合计总市值为58834.5亿元,相当于A股总市值的24.7%;也就是说中石油每波动1分钱,将带来沪市大盘1.5点的波动。中石油的价格波动的确影响市场指数,但不是绝对性的。

  中石油到底值多少钱?

  记者:中石油的估值也是一个焦点话题,有读者问:当初上市时,机构都预测其合理价位应在38元左右,可现在大跌了,机构又说其合理价位应在30元以下。高低都是机构说的,到底哪个是对的?

  翟鹏:估值是动态的,没有一个固定标准,中石油上市时6000多点,而现在已经是5000点左右,按照这样的调整,中石油并没有超跌多少。

  股市经常忽悠人,长期有投资价值的股票非常少;大部分是靠故事和信念支撑,但市场预期是会发生改变的,中石油就是这样;大家对中石油价格非常看好,但这与中石油业绩有多大关系呢?

  徐辉:中石油A股刚上市时,有很多投资者问我要不要买,我说坚决不要买,当时我的估价是18元,很多投资者非常惊讶。但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看空的观点当时你在媒体是很难看到的。

  机构当时给的定价也有一定合理性,中石油在香港定价为18港元-19港元,而当时A股对H股的溢价在80%-90%,那么给出38元的定价也说得过去。此外,中石油当时的疯狂和中国神华上市后的疯涨有直接关系,总之,众多原因导致了中石油不合理的开盘价。

  杨易君:A股市场估值本来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由于中国流动性明显过剩造成A股估值总体偏高,对于中石油的合理估值我无法发表更为专业的意见,但有一点我基本可以肯定,那就是中石油全年的业绩绝不是半年报0.42元/股乘以2那么简单,其全年业绩一定会明显好于0.84元。这主要是基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分析。来源:中国经济网

   ,,,,,,,,,10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股市>股市滚动新闻>正文

  2007中国股市十大事件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2007年12月19日 15:30

  人民币升值股市楼市也“傻”涨

  人民币升值受益的地产和银行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所以有源源不断钱流入国内,房子股票一个劲的傻涨全要归功于它。只要有外资进入到国内,每年最少5%这是肯定还不算利息,当然老外钱再多也不来存银行,目前看肯定炒股票了。如果,5年人民币升到一个全世界都认可价格,那末中国股市还有5年是不缺钱的。可以使劲的发新股做大整个市场,2006年已经有很多进入了这个市场,2007年将会更多,可以从今年第一股兴业银行看到我们将要迎接更多更大的,比如农行、中国移动、中国平安、中国邮政、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石油等等

  升值带来流动过剩,央行一个劲的提高存款准备金,个人认为没有用,其实目的只是给大家高烧的头扇扇风而已。吓唬一下违规资金,又不敢一下把他们全吓回去。

  1、人民币升值标志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全线升值,那么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当然应该上涨。

  2、人民币升值标志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这是由于近年来整个宏观经济加速健康平稳运行的必然结果,股市的涨跌与宏观经济运行息息相关,那么人民币升值作为一个标志将推动股市上涨。

  3、人民币这次升值,更应该看重的是汇率制度的调整,由以前的紧盯美元变成了有限浮动的汇率制度,将使人民币进入一个对美元的升值周期,那么这种对升值的进一步预期对股市的上涨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4、人民币升值对于资源进口型企业是重大的利好,成本的降低将有利于这部分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其中受益的板块集中在航空、汽车、石油加工、高档的造纸板块、技术引进型高科技板块、资源引进型的金属加工行业。

  5、人民币升值加上进一步升值的预期会引来大量的外资购入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目前股市没有完全开放,房地产、金融券商是最好的投资平台,这两个行业会因此受益。

  6、人民币升值对于出口型企业和外贸企业是利空,目前国内的纺织行业、家电行业、小商品行业、部分出口比重较大的外贸行业、大型的造船业、对外投资较多的一些企业、以及外汇储备较多的一些企业。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对于股市的影响利大于弊。

  为了防止人民币升值过快和物价增长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美国增大货币的发行量,发行量大了升值的速度慢了物价增长也慢了,老百姓手里的钱也多,股市肯定还是一个涨。如果不久的将来人民币最大面值突破100元的话,比如500元那股票的价格最少也要翻一番。

  自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受国际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两年来,由于国内经济高速扩张,我国对国际原材料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汇率的显著变化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整个股市的走向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人民币资产受追捧A股将受益

  从历史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本币升值,该国或地区的股市都将上涨。人民币升值2%,虽然上涨幅度不大,但其背后隐含的趋势:开启了人民币升值的“大门”,人民币就此进入了升值通道。国外热钱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必然吸引投机资金的快速流入,从而推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日本、泰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统计数据显示:当年日元的每一轮升值都对应着日本股市的持续上升期。整个上升过程,从1972年启动到1989年最后结束,延续了整整17年,涨幅高达19倍。在1972年至1989年的18年间,日元有13年处于升值状态,其中,升值幅度超过15%的年份有6年。而股市则有15年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升幅超过20%的年份有6年。升幅最大的年份是1972年,此时日元第一次从1:360的固定汇率调至1:301,当年日经指数劲升了91.91%;其次则是1986年,即“广场协议”达成后的第一年,日经指数劲升了42.61%。因此,日元升值初期对股市的利好刺激作用最大,对指数推动力度最为显著。

  人民币升值哪些行业受益?

  人民币升值受益者:是那些国内销售或产品国内定价,但成本受国际价格水平影响的公司,如贷款以美元结算、占用外汇量高的企业将收益。人民币升值将使得原材料显得更便宜,一些企业也将从原材料成本下降中获益。

  航空:普遍拥有巨额的外币债务,主要是美元或日元,人民币升值将带来比较大的汇兑收益。另外,人民币升值会导致航油、航材的成本相应下降。比如:南方航空外债数额最多,南航的外债以美元为主,折合人民币320亿元。人民币升值2%,公司由于汇兑收益,每股收益增加0.06至0.08元。

  房地产:人民币升值将全面提升国内地产资产价值,持续升值预期对房地产价格构成长期利好,而对人民币升值将有更强的预期,必然吸引投机资金继续流入房地产市场,继续加大对我国中心城市商业地产的投资规模。商业地产开发商和商业地产重估概念的零售业公司,更能充分享受到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的利好。其中,G金融街、G万科可以关注。

  造纸:造纸行业用汇量居国内行业第三位,主要包括进口木浆、进口非纸浆、进口废纸。我国造纸行业中的纸浆成本占70%,而纸浆中的38%是进口的。此次汇率调整将直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行业盈利水平。但同时也使得进口成品纸变得便宜,有可能对国内企业形成一定冲击。其中,G晨鸣、G华泰可以关注。

  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在人民币缓慢小幅升值的时候,上证指数的上涨比较慢;而在人民币快步小幅升值时,上证指数上涨也相应较快。

  从以上观察我们可以知道,中国股市指数每次站上一个标志性的台阶时,人民币汇率都会突破一个重要关口;而且随着人民币的加速升值,股票指数的上涨也随之加快。那么这到底是一个巧合还是一条重要的规律呢?对此我们认为,由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时间还较短,只有2年左右的时间,而且升值幅度相对较小,现在的现象还不能成为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而借鉴日本在70-80年代日元升值期日本股市指数的发展,可能给我们带来一个比较明朗的预期。

  本币升值是信心的支撑

  通过对比中国和日本的本币升值和股价之前的关系,我们发现,从长期来说,随着本币的升值,股价会持续上升;而本币的大幅升值对股市的影响会较小,本币的小幅稳定升值将会给股价一个较为合理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本币的升值和贬值对经济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当本币大幅升值的时候,人们会担心出口产业会受影响,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当本币大幅贬值时,虽然有利于出口产业,但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以及热钱又会抽逃。所以当货币汇率大幅波动的时候,我们无法预测其对股票市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但伴随着日元长期走强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两国股票市场的长期上涨给我们一个启示:本币升值表明国民经济的不断走强,这给投资者以巨大的信心,同时也能通过投资股市获得利润。

  外汇储备对股票市场有何影响?

  从中国的外汇储备和上证指数的相关性来看,上证指数受外汇储备的影响相对较小。从2001年到2004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率平均都保持在2%以上,但中国股市却连续走低。从2005年股改之后到目前为止,外汇储备的增速也基本和前几年持平,但中国的股市却走出低谷,连续上涨。所以,单纯从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减来分析中国股市的涨跌,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

  同时我们也认为,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断增加和升值幅度的加大,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有一部分是从外国流入的热钱。而这些热钱又投资中国市场,是造成中国股市上涨的一个直接因素。

  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在储蓄率高居不下的前提下,贸易顺差的大幅减少将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人民的小幅升值将增加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从而带来热钱的流入,这将对外汇储备的增加带来更多的压力。比较中日货币升值和外汇储备增加对股价的影响,我们发现,本币的稳定小幅升值以及外汇储备的稳定增长都将增强投资者对本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从而促进股价的上涨。(来源:蓝筹财经专题部)来源:中国经济网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王燕) [我来说两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