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博客元年”人人均可发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002年重大事件国际 2002年的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博客元年”人人均可发声

2002年的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博客元年”人人均可发声

2024-06-30 13: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02年是中国“博客”元年,是互联网2.0(业界长时间惯用“Web2.0”,与此对应的是将此前的互联网模式称为“Web1.0”)阶段的起点,也是今后“自媒体”、“私媒体”、“草根媒体”、“公民媒体”等兴起的开端。博客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变革,促成了互联网新的应用模式的建立,从而给整个传播格局带来广大的冲击。

一、新闻网站顺势猛进

11月6日,江泽民主席在会见“电视与广播博物馆国际理事会2002年北京年会”与会代表时指出:“因特网的发展尤为迅速,它已成为中国新闻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明确网络媒体的地位。事隔两天,11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又指出:“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再次明确网络媒体应发挥的作用。3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和信息内容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8号文件)。这是党中央关于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的又一个指导性文件。

按照中央制定的《国际互联网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纲要(2000—2002年)》的要求,到2002年底,全国新闻网站已基本形成完整的布局和体系,包括从中央到地方三个梯次: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和中心城市(指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及一些地级市)新闻网站。大量的媒体网站、专业新闻网站更构成规模可观的网络新闻传播矩阵。最有代表性的一例是,中国西藏新闻网于10月1日正式开通。这家投资约200万元,由西藏日报社主办,由人民日报社和人民网援建的网站,设有汉文、藏文、英文3个版本,增强了西藏对外宣传的主动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截止到2002年底,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批准的新闻宣传网站已达100多家,成为国内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中坚。

(一)规模继续扩大

规模的扩大还表现在各新闻网站自身的发展,如新华网在8月启用了位于西单高登大厦7层近3000平方米的第二办公区,与位于宣武门的总部相加,新华网的工作平台面积达到4000多平方米。2000年初,当时的新华通讯社网站,日均发稿量只有三四百条,现通过中(简、繁体)、英、法、西、俄、阿、日等8种语言,24小时不间断地发布新闻,最多日播发新闻量已超过5000条。又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新工作平台于2001年底建成,2002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站改版,正式启用新的网站名称:“中国广播网”。网站设9个频道、300多个专题栏目以及8套广播直播节目和34个点播节目,音频文件的容量达到600G。再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于2月14日全面改版,并正式定名为“国际在线”(CRI Online),并于2月15日推出“Radio 4U”频道,将43种语言广播全面上线,大大加强了互联网对外宣传报道的力度。不少地方重点新闻宣传网站也加大投入,整合资源,面貌焕然一新。如福建东南新闻网于10月18日正式开通,现有福建日报、厦门日报等37家报刊杂志落户这一平台。浙江省三大新闻网站“浙江在线”(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国浙江”(浙江省新闻办公室主办)、浙江省电视台网站目前正在整合,“三合一”后的新网站将于12月底开通,这是省级新闻网站集中各方资源做大做强的大手笔运作。

(二)报道形态创新

2002年中国政治最重大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新闻网站从9月中旬起便陆续推出相关专题,商业网站从10月中旬起亦纷纷设立相关专题,表现手段多种多样,各网站间的专题相互链接,有的还举行中共党史知识有奖竞赛等,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一起,造就了“多媒体” 空前的、统一的、长时间的宣传声势。

在新闻网站在与传统媒体联动与互动报道方面,央视国际网络在2002年春节晚会的直播中表现得十分出色。晚会现场首次单独设置网络直播区,三名电视主持人也首次以网络主持人的身份亮相。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天衣无缝地对接,使这台历史悠久一年一度最受国内受众欢迎的综艺节目焕发出新的光彩。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指出:网络与电视互动应该成为今后央视国际网络发展的重点。

1月8日,新华网推出《焦点网谈》栏目,既是独家报道,也是深度报道,少时每天一、二个主题,多时每天三、四个主题,亦设有周末版或特别版,显示了新华网的报道实力。以《搜狐视线》、《焦点网谈》深度报道栏目为代表,标志着网络媒体报道形态的进一步成熟。

Flash“图解新闻”的运用,大致可分为两类:“短片”形态和“示意图”形态。前者通过诸如动漫主持人播报、将大量新闻照片或将某一新闻事件专门绘制后综合编排成一个类似短片的形态;后者则是描绘再现某一新闻事件的关键过程或新闻中读者十分感兴趣而仅用文字很难说清的某些要素。这两种形态的运用在年内都有新的规模扩展和水平提高。如9月1日,千龙网推出新的Flash新闻栏目《Flash 今日》(注:2001年3月,千龙网推出《Flash7日》,是国内网站进行Flash新闻报道的首次尝试)每周一至周五14:00准时推出当日一期。又如,在6月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新浪以最快速度用Flash将每一场比赛每一个进球的情景再现,成为世界杯网络媒体报道中的新亮点。比较而言,千龙网的Flash新闻“短片”和新浪网的Flash新闻“示意图”是目前国内网络媒体中做的最出色的。

由于网络媒体报道形态的成熟及网络新闻影响力的扩大,近两年来一些省份已将其纳入新闻奖的评选。如湖北省是全国第一个进行网络新闻奖评选的省份,自2000年起至今已经评选了三届,并将此项评选纳入省新闻奖评选。今年4、5月间,浙江省网络工委组织了第一次(2001年度)好新闻评选,分为原创好新闻、好频道、好专题、好网页、传播创新五类。中国记协及时注意到社会上要求设立网络新闻奖的呼声和一些地方网络媒体已进行评奖的新动向,年内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三)经营领域拓展

近二、三年来,新闻网站不断通过信息销售及增值、网上订报刊、网上购物、网上票务、提供域名注册、页面制作、主机托管、虚拟空间租赁等服务等形式主动走向市场,增强盈利能力。

从2001年起,国内手机短信息市场呈现火爆局面。到2002年底,手机用户总数将突破突破2亿,目前至少有5500万人使用手机短信业务,中国移动通信每月的短信发送量超过13亿条。今年10月,中国移动通信又推出“彩信”业务。在这一新兴领域和市场中,除了移动电信运营商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各类内容提供商。如果说,去年主要是几大门户网站开展了这项业务,而在今年,大部分新闻网站也都积极地开展了这项业务,而门户网站更是大力拓展这项业务,成为其营收的一个重要来源。

网络(在线)游戏是国内互联网业快速增长的又一领域。2001年国内网络游戏市场销售额超过3亿元,增长率达到52%以上;2002年上半年的市场规模达到2.85亿元;预估未来三年将以115%左右的平均速度增长。以往网络游戏仅限于专门的游戏网站和门户网站的游戏频道经营,而进入2002年,不少新闻网站亦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如上海东方网、浙江在线等与有关游戏厂商合作提供给玩家一个出色的游戏平台。

2001年4月,东方网利用品牌优势推出“东方网点”工程,将网吧建设纳入科学管理、合法经营、健康有序的轨道。12月,上海东方网点连锁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2002年内东方网点连锁店形成规模,目前,已拥有连锁加盟店238家,占上海网吧总量的三分之一。网吧在中国一方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产生众多的社会问题。上海的思路是采取国有资本资源主控、吸纳社会优势资源参与,连锁加盟,特许经营的模式来引领网吧的健康发展。2002年7月11日,东方网投资上千万元建成的全国首家智能化网吧中央管理平台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上海中心的A级资格审定。东方网总经理李智平指出:通过中央管理平台可以使网吧上的一些负面的东西得到有效的遏止,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严厉的管家”,但是管并不是我们的全部目的,管是为了健康发展,要发展就要提供良好的服务,所以我们不但要做一个“严厉的管家”,还要做好一个“聪明的公仆”。“东方网点”工程是东方网经营业务的扩展,不仅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将给自身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年内,网络媒体在经营领域的拓展和探索呈现多样化。如YNET.COM(北京青年报网站)于2002年7月16日正式推出汽车“团购”网站,此后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共销售汽车326辆,销售量相当于北京中等规模的汽车经销商。在此基础上,YNet.com网站进一步动作,于10月22日宣布成立基于“团购”的崭新电子商务平台“Tuangou.com商务中心”,且与中国银行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Tuangou.com商务中心已正式推出汽车团购、房产团购、建材团购等三个商务平台,还将推出定位于高端市场与前卫产品的数码产品团购商务平台。

 二、门户网站实现赢利

(一)竞争格局变化

这里所说的竞争格局变化是具体指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在新闻竞争中格局的变化。2001年夏,网易曾决心缩短与新浪的差距,于是在制作、刊发新闻方面进行改进,但毕竟受各种因素制约,力度不大,不到半年便偃旗息鼓,并在2002年彻底淡化在网络新闻领域中与他人一争高低的态势。而搜狐新闻中心则在高层决断下,经过精心准备于2001年12月12日全面改版,掀赶超新浪之浪,此次决心之大、力度之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咄咄逼人之势。除了优化即时新闻部分外,新开辟了《搜狐视线》栏目,力求将以往海量的新闻改变成有针对性的新闻,改变网上新闻的纯报摘形态,通过深度报道表达出观点和倾向性,明确提出搜狐视线的价值观为: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媒体公信度。2002年内,搜狐将这一形态日益完善,于6月推出《视线周刊》,定位于“记录、观察影响时代进展的重大事件,并用我们独有的风格予以表达”。新浪网新闻中心自然不敢掉以轻心,12月18日亦进行改版。2002年一年下来,原来三家网站新闻中心竞争的格局最终演变为新浪、搜狐两家“龙虎斗”的格局。搜狐于9月2日首页改版后,再接再厉,新闻中心于11月18日再次改版,大有愈战愈勇志在必夺之势。不管怎样说,新浪和搜狐在竞争中对于网络新闻的相同理解与不同理解及其各有特色的实践,都对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起着探索、推动作用。

(二)门户网站赢利

商业门户网站尤其是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的商业门户网站实现盈

利是业界复苏的重要标志。第二、三季度,搜狐、网易、新浪三大门户网站已先后宣布实现正运营现金流或赢利。新闻媒体对这一变化形容为“互联网迎来熹微曙光”或“挥别网灾阴霾”。一个重要的变化是,网站非广告收入已超过广告收入,新的业务领域尤其是手机短信等快速增长的移动增值服务,已在网站营收中占有重要地位。故搜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张朝阳指出,今天对搜狐公司的定义是“提供互联网新媒体、电子商务、通信、移动增值服务的公司”。年内,“中国网络股”在纳斯达克亦有不俗表现,尤其是网易股价涨势惊人。

三、政府监管与业界自律齐头并进

年内,政府有关部门为了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和信息内容安全,进一步加强了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6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8月1日起正式施行),进一步扩大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管理范围。5月10日,文化部在全国开展整顿“网吧”专项行动。6月16日,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事件之后,文化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总局随即在全国展开“网吧”等上网经营场所专项治理行动。至9月底,全国原有近20多万家营业性“网吧”中,得到重新审核批准的为11万家,关闭各种问题“网吧”8万多家。有关部门认为,对于全国范围内的网吧数量,应当将总数控制在10万以内。这个数量将使职能管理部门能有效地进行管理。9月29日,朱镕基总理签发了第363号国务院令,公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2002年11月15日起施行)。“网吧”等上网经营场所的专项治理行动原定10月1日结束现已延期至12月31日。

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于2001年5月25日)成立后不久,即于2001年7月成立有关行业自律公约,目的是在互联网行业中倡导并建立起“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行业自律机制。2002年3月26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签约大会,并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至11月,全国已有1200多家单位签约,初步构成了行业自律工作开展的格局。协会亦成立公约执行机构——责任与道德工作委员会,专司此项工作的落实。年内,不少省市的签约单位对网站信息进行自查和互查活动。此外,针对病毒邮件及垃圾邮件泛滥的状况,责任与道德工作委员会组织了“反垃圾邮件”的活动,以遏制垃圾邮件快速上升的势头。

三、网络传播进入博客阶段

互联网将全球一网打尽,它的技术、应用乃至衍生的传播现象具有了普遍性和共同性。当Weblog(后简化为Blog)和Blogger在美国出现后,中国IT界、网络界的精英便关注到它的形态。方兴东、王俊秀、孙坚华等人经过反复斟酌,最终将“Blog”译定为“博客”,并于8月19日,开通了中国博客(www.blogchina.com),8月29日发布了《中国博客宣言》,从而开启了网络传播新阶段的大门。

最早一批博客是在互联网上具有话语权的知识精英,他们的影响力是伴随中国互联网和中国IT产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对于博客作者而言,意味着将信息发布的通道做了最大程度的简单化与快捷化,同时最大程度地将编辑的作用进行稀释,使信息的传播和思想的表达更加开放、自由。尽管 在开始阶段博客仅限于网络界少数精英份子的小圈子,但这一概念及其实际运作势必不断扩大其范围和规模。中国博客毕竟存在于中国的传播环境中,他们是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是用母语中文作为表达的工具,同时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技术和应用方面带来的变化,一种简洁的表述为:源代码的开放。这是“博客革命的力量之源”,因为它给原有媒体传播格局带来的是一种结构上的颠覆性冲击。

2002年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十大事件

1、11月6日,江泽民指出:“因特网的发展尤为迅速,它已成为中国新闻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明确网络媒体的地位。

2、3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和信息内容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6号文件)。这是党中央关于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的又一个指导性文件。

3、3月26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正式发布《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业界自律开始成为互联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6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8月1日起正式施行),进一步扩大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管理范围。

5、7月11日,上海东方网投资开发的全国首家智能化网吧中央管理平台通过鉴定,年内“东方网点”连锁店形成规模,开辟了由网络媒体主持对网吧实现“规模经营、有效控制”的新路子。

6、8月19日,博客中国网站开通,成为博客元年的标志。

7、9月25日,由中国网推动的“搜索互联”启动,形成全国新闻网站联手打造中国搜索引擎的态势。

8、5月28日,国内首家网络媒体企业研究院——(北京千龙网)千龙研究院正式成立,成为支持网络媒体发展的重要智力基地。

9、年内,搜狐、网易、新浪三大门户网站先后宣布实现正运营现金流或赢利,显示中国互联网正在告别“冬天”。

10、网站提供手机短信服务进入规模化,不仅开辟了利用手机终端传播新闻信息的新途径,而且成为赢利的新手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