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语文教材变迁史,时光都去哪儿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001的语文课本 70年语文教材变迁史,时光都去哪儿啦……

70年语文教材变迁史,时光都去哪儿啦……

#70年语文教材变迁史,时光都去哪儿啦……|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以下是1960年的初中语文教材第13册封面,大约相当于如今的初二学生使用。

下面是这套教材的编写说明,其中特别强调选材“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下面是教材目录,多数篇目我们并不熟悉。本课代表和朋友们一起翻阅的时候,很多读者都对其中《夜逛千亩田》和《金将军和儿童革命团的孩子们》很感兴趣,我们也将这两篇文章的照片一并推出。

当时还有各种各样的地方教材,比如下面就是吉林省的教材,封面上赫然印着“彻底埋葬帝修反!”的标语。因为当时政治情形变化很快,使用地方教材,可以紧跟形势。

1978-1993年的语文教材

使用时间最长的教材,当属这套“文革”结束后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从1978年秋开始一直使用了15年,其中在1987年做过调整,但基本内容保持不变,直到1993年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正式出版。

下面分别是1978年、1983年、1987年版的小学语文第一册封面:

使用这套教材的主流是70后和80后们,他们就是看着这样的图画和文章,学会了爱国、爱家、爱自己。下面是1987年出版印刷的小学一年级教材图像:

1993-2001年的语文教材

1993年版教材与前边的教材相比,印刷更加精美了,低年级教材全部变成了彩页,文本也进行了更换,课文读起来更加亲切,更有生活情趣。

使用这一版本教材的,大多是1987-1995年出生的孩子,在这些课文的滋养下,这批同学应该以前的同学更注重生活情趣了。他们小学一年级学到的课本是这样的:

2002-2015年的语文教材

2001年开始,中国教育开始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不再只有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个版本,而是开始启动实施“一纲多本”制,即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由一些出版社组织编写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即可发行。各地区或学校采用哪个版本教材,原则上可以根据地域特色、学生特点自主选择。

一时间,在教育部语文大纲框架内,各套语文教材都把追求特色作为主要目标。语文教材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一枝独秀的时代结束,百花齐放的时代开始。使用这个版本学习的孩子们,一定会更有创新实践精神,但因为版本众多,全国孩子没有一个共同的记忆。

下面就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封面:

在这些教材中,金庸的小说、周杰伦的歌都走进了课本,一时引起热议。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这首脍炙人口的《蜗牛》,是周杰伦的一首歌,很受年轻人喜欢,如今,它出现在了语文出版社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的延伸阅读中。

一年级语文的导学部分,则用《我爱学语文》取代了原来的《我爱上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了教材。

对于这些变化,有人喜欢,也有人质疑;有人认为会让孩子们感觉亲切,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有人认为小学生的思想还未完全独立,加入过多的流行文化元素会削弱语文教育的历史积淀。

2016年开始,教育部又收回教材编写权力,开始组织语文、历史、政治三科教材的编写,这就是全国统一的部编本,部分老课文(如陆定一的《老山界》、朱德的《我的母亲》等)重新回归。目前,这套教材已经开始在全国使用,2010年前后出生的孩子,若干年后又将拥有共同的回忆。

教材里有时代的印记

每一个时代的课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打下了时代的印记。

我们从教材中,读到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认识了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等一代代英雄人物;也知晓了陈景润、袁隆平、屠呦呦等著名科学家。

语文课代表也发现,不管教材如何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是所有时代、所有版本教材不变的初衷。《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等古老的中国故事,伴随着一代代孩子成长;毛泽东诗文、鲁迅杂文小说,分散在不同学龄段的教材里,培养着下一代风骨;列宁、白求恩、爱迪生、达芬奇、爱因斯坦等外国名人,也中国学生课本里的常客。

中小学语文教材,应该为孩子们打下“精神的底子”,培育孩子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培养实践精神、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

我们读着语文课本长大,如今,每一位开始怀念老课文的人,不仅是在怀念岁月,也是在进行新一轮的精神成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