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享】内科分会主委黄平:一文了解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何时出来 【学会分享】内科分会主委黄平:一文了解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学会分享】内科分会主委黄平:一文了解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2024-05-21 03: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生活与健康报》

记者:吴登钱

通讯员:林瑶

导 语

今年,《生活与健康报》与我会联合,特别策划“中医药学会专版”,围绕学科建设、中医养生保健和常见病的中医治疗等对专科分会主任委员进行专访。现将专版内容分期转发,敬请关注!

# 糖尿病 #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公布的《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内容显示,过去的10年间(2011年~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由9000万增加至1亿4000万,增幅达56%,其中约7283万名患者尚未被确诊,比例高达51.7%,也就是说超过半数患者还不知道自身患上糖尿病。2021年,我国1型糖尿病新发人数,0~14岁为0.49万,0~19岁为0.61万;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0~14岁为2.96万,0~19岁为5.6万,糖尿病的发展趋势值得引起关注。

本期,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黄平教授讲讲糖尿病的中医分型及治疗要点。

不良生活方式可导致60%疾病发生

糖尿病多与饮食不节有关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也可以被称为消渴病。

黄平介绍,糖尿病作为现代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中医就对其有过描述。《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记载“消渴”的古代文献。

当时的中医认为,消渴的发生跟饮食不节是密切相关。“膏粱厚味,足生大疔”,膏粱厚味指的是肥甘厚味的食物。黄平补充道:这里的“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下肢,就是说脚上会出现烂疮一样的疾病,实际上这已经提示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还有一层含义则是表示在“膏粱厚味”的前提下,人特别容易产生疾病。

所以,在当时达官显贵更容易得糖尿病,而在老百姓当中反而比较少见。“膏粱厚味,足生大疔”,说明这种疾病跟饮食不节有很大的关系。

黄平表示,有60%以上的疾病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现在,糖尿病的发病率这么高,其实跟现在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随着人们的经济条件改善,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肥胖)数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的中医分型

糖尿病的并发症多种多样,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病,主要是因为“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即消渴、多食、多尿、消瘦。这跟现在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一致的(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早期糖尿病越来越容易被发现,所以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状也越来越少见了,黄平介绍。

实际上,我们发现在糖尿病初期的时候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到疾病中后期才会出现典型症状。所以,很多患者发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后,实际上已经是中后期糖尿病。

消渴病在早期的中医分型中,一般分为三消,即上、中、下三消。上消以口渴为主,中消以多饮多食为主,下消以小便增多为主。上消主要是以肺出现“热”情况,所以口干口渴症状比较明显;中消以胃、肝胆、肠道出现“热”的情况,所以患者会有多饮多食;下消则主要是肾阴虚为主,直至出现阴阳两虚的情况,中医常讲肾主前后二阴,此时就会出现大便偏干、小便偏多的情况,然后再加重口渴的情况。当然肾阴虚还会出现潮热、出汗、口渴、腰酸等情况。

而现在的分法又有些不同,主要以“郁、热、虚、损”为特点。

消渴病一开始是以“郁”为主,什么是郁呢?黄平解释,就是以食郁、气郁、湿郁、瘀郁为代表的早期症状,这跟现代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就是这些病邪瘀积下来对人体造成的影响。

当“郁”的时间持续过长,就会出现“热”。中医将“热”分为两种,实热和虚热。虚热:往往都是脏腑阴虚时出现一些阴虚火旺。实热:就是指肺、胃、肠、肝胆热,以实证为主,如肝胆实热,患者会出现脾气急躁、口苦、便秘、舌苔黄腻;胃肠实热就会出现“消谷善饥”——吃了还想吃,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口干多饮,从肠道方面来讲则会出现便秘的情况。

实热会伤正气,进一步发展就会有出现“虚”的情况,如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慢慢发展后,就会到“损”的阶段,通俗的讲就是这些体内病邪,交织一起,会导致气血不畅、气虚血瘀,这些瘀血阻于经络、末端循环等,就会导致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这个分型也可以反映糖尿病不同阶段的症状。

中西医治疗各有优势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共同目标

黄平提到,医生都希望既能控制血糖又能改善患者症状。中医在控糖、改善症状以及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他强调,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对于治疗糖尿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够控糖、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最终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只是在治疗方式上各有侧重,西医以口服药物、注射胰岛素等来帮助病人平稳血糖;而中医在治疗早期糖尿病及对症治疗两方面,有其特点。

早期糖尿病,中医会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改善饮食结构等,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稳定血糖。如果患者的血糖还是不平稳,此时还会增加一些中药或西药来控制。无论选择哪一种治疗,都是要以控制患者的血糖为前提。

黄平还为记者介绍了一个中医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案例,今年83岁的老王(化名)患糖尿病已有20余年。第一次接诊他大概是在8年前,当时老王已经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他因下肢红肿、刺痛、发冷、口苦、夜间疼痛加剧、行走不利等问题,在家属的陪同下找到了黄平。

一开始,老王是坐着轮椅来的。因为下肢的病变,他也尝试了很多的治疗方法,但是效果不佳,症状也越来越重。找到黄平后,经过中医辨证,诊断老王属于痰瘀互阻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给老王开具了活血、化瘀、通络、祛痰的中药处方。

两周以后,老王就可以脱离轮椅,拄着拐杖自行来就医。第五周时,连拐杖也可以脱离了。三个月以后,老王症状改善,行走也有力气。当时检查老王的血糖,发现基本恢复正常。

黄平表示,中医治疗糖尿病并没有刻意的去降患者的血糖。这是就跟西医治疗完全不一样。

“如果只是利用几味中药一味地给患者降血糖,这样的治疗反而是会失败的”,黄平说道。

黄平介绍,有些患者睡眠不好,那么血糖肯定是控制不好的,中医就会给他开具安神的处方,让患者睡得好,这样血糖自然也会下来;有患者情绪激动,而激动的情绪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从而升高血糖。患者情志不稳定,血糖也自然控制不好。所以,此时要缓解心情,也可以起到平稳血糖的目的。所以,中医治疗是以对证为主。

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黄平是非常认可的。他说:“完全可以两条腿走路,何必一定要一条腿走路呢?”

就好比上述的病例,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在血糖控制的前提下,单纯用西药“弥可保”效果不佳,但中医对患者的并发症和症状的治疗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两者结合一定是有帮助的。

黄平还举例说道,阿卡波糖一种常见的降糖药物。它会抑制小肠对于淀粉类营养的吸收,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但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屁多、腹胀,有时会让患者觉得难以接受。此时,中医师就会建议患者一同服用保和丸。两种药物同时服用,不仅可以缓解胃肠道反应,还又能降低血糖,同时患者的感受也会好很多。

黄平讲道:“我们很重视患者自身的体验,医生既要强调精准治疗,也要关注患者的感受,体现人文关怀,不能只是说把病治了,不管患者难不难受这样是不行的。从广义来说这也是生活质量。”

季节变化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

秋冬季节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呢?

黄平提醒,气温降低时,患者首先要做好保温,因为慢病患者的抵抗力会下降,如果不注意温差变化,血糖、血压都会有影响。其次,要避免干燥,秋冬季节十分干燥,很多患者气阴两虚,口渴明显,此时会加重症状。此时,如果患者舌苔、大便正常,建议患者可以适当食用枸杞、菊花、桑叶,泡茶饮用。第三,要加强锻炼和饮食控制。最后,要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不要熬夜,尤其老年人要注意夜间少看手机;泡脚要注意水温不要太高。

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以下几点,可以干预疾病进展:

01

加强日常血糖监测,及时掌握血糖变化情况,以免疾病加重,测量血糖要做好空腹、餐后两小时的监测;

02

要关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建议3~6个月到医院去检查一次;

03

做好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特别是眼底情况,建议一年做一次眼底检查。糖尿病以微血管病变为主,可以通过眼底检查,反映全身的血管情况,还有微量白蛋白,这些检查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主委名片

黄平

教授,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省级名中医,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师从杨继荪、盛玉凤、连建伟、范永升、黄煌等名家,为国医大师葛琳仪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方向研究35年,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各类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月经不调、痤疮、多囊卵巢综合症、高脂血症、痛风和肥胖等疾病的诊治;主持多项省部级、厅局级课题;获浙江省中医药科研进步奖5项;主编、副主编《中医临床思维教程》《当归补血汤临床研究》《浙江中医临床名家-葛琳仪》和《白虎汤》等著作。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糖尿病分会、量效分会常务委员,名老中医经验与学术流派传承分会、名医学术研究分会委员;世中联中医临床思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

本文插图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学会分享】内科分会主委黄平:一文了解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