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驻印军发起缅北反攻,滇西远征军迟迟不出动,是何原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961年中缅边界作战 1943年,驻印军发起缅北反攻,滇西远征军迟迟不出动,是何原因?

1943年,驻印军发起缅北反攻,滇西远征军迟迟不出动,是何原因?

2023-07-11 21: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身穿英式军装的中国驻印军

缅甸的失守,对远东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美、英三国都认为必须反攻缅甸,但在如何反攻、何时反攻缅甸的问题上,盟军从不同的利益和战略目的出发,屡争不休。

大国之间不同的战略利益,不协调的作战行动,曾经是导致第一次缅甸作战失败的重要原因。现在这个矛盾和分歧依然存在,反攻缅甸的战斗,首先在盟军的谈判桌上打响,长时间不能统一,其漫长与艰难,并不亚于一场战争。

其实,作为缅甸的“主人”,英国最应该热衷于收复缅甸,但奇怪的是,英国当局始终以一种复杂的心理看待反攻缅甸作战。

英国痛恨日本,日军在亚太战场给英军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夺占了英国在亚洲除印度以外的所有殖民地,使大英帝国损兵折将,版图缩小,颜面丢尽。把日军赶出缅甸,是英国的既定目标。

但英国迟迟不出动的真实原因,并不是英国缺兵少将,而是由于他们害怕中国人。

▲二战中英军在亚太战场一败涂地

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由于英国人的消极保守和“坑队友”,违背中英共同防御计划,联合作战的大好局面被英国人自己搞得一团糟,中国远征军以一己之力多次给英军解围,这让英国重新认识到了中国抗战的决心和远征军的实力。

英国人害怕了,他们担心中国军队借助反攻重新进入缅甸,会影响英国在缅甸的殖民利益。

英国认为收复缅甸最好的办法是盟军从太平洋发起反攻,从海上打败日本,然后英国人可以不战而胜,体面堂皇地返回缅甸,重新将缅甸纳入英国殖民统治的怀抱。

所以,英国对反攻缅甸作战持消极观望的态度,不断地泼冷水、设障碍,但由于美国的坚持,英国人不便坚决反对,而是尽量敷衍。

史迪威对反攻缅甸的计划制定花费了巨大精力,他在1942年7月拿出了一个三路反攻缅甸作战计划;1943年1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鼓捣出一个“安纳吉姆”计划;1943年5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华盛顿又搞出来一个“茶碟”计划。

这三个计划,一个比一个退步,从收复全缅甸到变成仅收复缅北,而且叫中国军队打头阵、出大力,英国人缺乏与中国联合作战的诚意,只敲敲边鼓。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罗斯福与丘吉尔

当时,重庆当局从重新打通中国战场与盟军的国际交通线,保证盟国援华物资运入中国,以及消除日军对战略后方威胁的角度出发,对反攻缅甸作战持积极的态度。

同时,因为第一次缅甸作战的教训,英国全然不顾与中国远征军协调的作战计划和配合作战,在未告知中国方面的情况下单方面撤离防区,背信弃义,直接陷中国远征军于被动。吃一堑长一智,蒋介石也担心被英国利用,再次为他人火中取栗。

中国的基本态度是赞成进行反攻作战,但是英美必须投入相当兵力,特别是派遣海军和空军参战。如果英国海军不出动,那么中国绝不派一兵一卒。中国始终认为,在缅北作战,必须在南缅及孟加拉湾有绝对制空、制海力量配合,这样反攻才有充分的把握。

直到1943年11月底的开罗会议上,中美英三方才就反攻缅甸达成的初步协议:美英派兵协助远征军在缅北作战,英国海军则在缅甸南部同时行动。

在这一计划达成之前,中国驻印军已经做好了反攻的一切准备工作,先遣部队和筑路部队已经先期出动。1943年10月24日,驻印军新38师112团再次踏入野人山。在滇西的中国远征军部队也枕戈待旦,只待开罗会议敲定最终作战计划,便可以准备就绪,发起反攻作战。

▲开罗会议

但英国人在令人失望的这一点上,确实没有让人失望过。结束了开罗会议后,三巨头又召开了德黑兰会议,斯大林坚持盟军应在1944年发动法国反攻攻势。为了欧洲战场的利益,英国决定取消在缅甸南部的军事行动,并说服了罗斯福答应。

蒋介石怒不可遏,作为报复,坚决拒绝将滇西的“Y”部队投入反攻作战。但是,同意“X”部队按照原计划继续投入作战。

蒋介石固执地坚持英国人不在南边出动,中国就绝不在缅北打仗,一方面是出于厌恶英国屡次背弃盟友,不愿意为英国人在缅甸“打工”,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中国国内战场形势的考虑。

对于中国来说,此时抽调部队发动滇西反击,实际上颇为危险,因为有足够的迹象表明,日军正在平汉线蠢蠢欲动,不久日军果然发动攻势,是为著名的豫湘桂战役。

当时的中国战场,除了在湘鄂黔地区的18军、73军、74军、94军,偌大个中国,在滇西的远征军已经是国民党当局几乎能拿得出的全部精锐了。虽然担负滇西大反攻的6个军其装备因为依赖“驼峰航线”空运所以比驻印军稍差,但比之其他部队则堪称翘楚。

一旦有大规模会战爆发,仅靠大后方的几个军根本无济于事,这也令蒋介石对出动滇西的远征军颇为犹豫。如果把滇西这部分精锐之师一股脑投入前线作战,手里没兵的蒋介石,心里还真是有点慌。

▲油画《中国远征军》,画中持地图者为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

中国驻印军不负众望,像一把利剑插入缅北的胡康河谷。史迪威虽然集中全力投入了中国远征军“X”部队反攻缅北的作战,同时也一直关注着集结于云南的中国远征军“Y”部队的行动。

1944年3月8日,驻缅日军向印缅边境重镇英帕尔发动进攻,印度阿萨姆邦的形势岌岌可危。同时,日军主力集中到缅甸西部战线,也给“Y”部队从云南发起反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云南的远征军却一直按兵不动。

在史迪威设想的作战计划中,在印度的“X”部队和在滇西“Y”部队是应该同时发起进攻的,这样就能对缅甸的日军形成钳形攻势,更快地打通中印之间的地面联系。他多次致电蒋介石,要求立即出动“Y”部队入缅作战,但蒋介石断然拒绝。

蒋介石说,七年的抗战,消耗了中国大量的物资和军事力量,如果坚持要它做超出能力的事,将会招致灾难性后果,而且会影响远东战区的整个形势。

美国人对中国人可不像对英国人那样客客气气,丘吉尔老奸巨猾,但蒋介石则被美国人拿捏得死死的,美国政府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掐断美国物资援助。

▲美国援华物资的“驼峰航线”

4月3日,罗斯福亲自口授了一份给蒋介石的电报,包含着愠怒和警告:

如果这支部队(“Y”部队)不用于共同的事业,我们为空运装备和提供教练人员所付出的最热情而广泛的努力,就不能证明是有意义的。我切望你能立即行动起来。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于4月7日致电史迪威:

如果“Y”部队还不采取行动,就停止提供租借物资。

史迪威也把自己的的意见转告在重庆美国代表:如果蒋介石还是一味推托不付诸行动,那就一吨物资也不要给他们。4月10日,美国方面将停止供应物资的决定正式通知中国。

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物资,国民党政权就等于没有了“血液”,前线部队连一滴汽油都没有,重庆当局的抗战是绝难为继的。

美国的这一断然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深深地刺痛了蒋介石,他不得不派出何应钦与美国谈判。4月14日,何应钦当着美国人的面,正式签署了中国远征军“Y”部队发动进攻的命令。

为了挽回面子,重庆方面在给美方的电报中却说:“关于出动云南远征军越过怒江的决定,是中国方面主动作出的,它是基于我们必须对共同的战争作出自己贡献的考虑,而不是由于任何外部压力的结果。”

美国方面立即宣布,恢复向“Y”部队提供援助物资。

▲接受美军军官训练的中国军队

1944年5月11日晚,滇西大反攻正式打响。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集结在怒江东岸的中国远征军,在150公里战线正面,从12个渡口强渡怒江。渡江后,远征军于9月14日攻克腾冲,11月3日收复龙陵,次年1月19日占领了日军在中缅边境的最后据点畹町。

1944年1月27日,中国驻印军与远征军在缅甸境内的芒友会师,至此,滇西反攻作战胜利结束,缅北反攻任务于3月份完成。此后,驻印军、远征军陆续回到国内。

但不出所料,在日军同期发动的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在平汉路、粤汉路沿线虽然兵力不少,但缺少精锐善战之师,在日军如潮的攻势面前一败涂地,丧师千里。

豫湘桂战役的失败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谴责,但在几乎同一时间段的缅北滇西反攻作战的胜利却给国民党军队争来了脸面。虽然都打着青天白日旗,但驻印军、远征军的综合战力确实要高出国民党其他部队一筹,也难怪蒋介石不愿轻易使用这两大主力军同时作战,以至于手里没有预备队可以用。

▲缅北滇西反攻示意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体格局中,缅甸战场只是一个局部战场,投入的兵力也不算特别庞大。但是,它的复杂性在于涉及中、英、美三个主要盟国不同的战略利益。

缅甸战场是一面三棱镜,中、英、美三个国家的决策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想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彩虹,都想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战略利益。

“X”部队在缅北打得热火朝天,但蒋介石迟迟不让“Y”部队出动,归根结底不外乎两大原因:第一,英国欺人太甚,让中国在反攻缅甸时当主力,自己却躲起来;第二,蒋介石考虑到中国战场形势,需要让“Y”部队稳定局面。

蒋介石虽然不情愿的出动了远征军“Y”部队,中国也成功收复滇西国土,但在国际政治的博弈中,由于中国国力贫弱,外交话语权分量不足,加之手里没有过硬的底牌,只能任由美英等所谓的盟友们摆弄,事关中国生死存亡的滇西缅北反攻,最后变成了美英操纵的国际棋局的附属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