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壮阔征程 抹不去贵州红色记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921年1927年发生的小故事 百年壮阔征程 抹不去贵州红色记忆

百年壮阔征程 抹不去贵州红色记忆

2024-07-15 16: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题记:百年建党伟业,漫漫壮阔征程,绵绵红色记忆。1921年,中国共产党从小小红船出发,肩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黑暗中艰苦探索、披荆斩棘、呕心沥血、不懈奋斗,茁壮成长并不断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不断飞跃,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百年壮阔征程中,偏居西南一隅的贵州,用自己的努力和执着,书写了一抹独特的红色记忆:积极响应并投身共产党早期革命;长征途中,贵州在红军处于艰难处境之时毅然成立唯一省级党组织,为红军长征在贵州作出积极贡献;抗日烽火点燃,贵州积极投入兵、工、钱、粮,以当时的贫瘠身躯接纳大量西迁的军政机构、学校人员,浙江大学、黄埔军校四分校等大批学校在贵州高原办学育才;一批批高原儿女更是融入革命洪流,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用青春和热血投入到书写红色记忆的行列中……喜看共产党百年风华,回望那一幕幕贵州红色记忆,几经岁月洗礼,而今历久弥新。

  觉醒·贵州早期共产党人在行动

  

  图为位于贵阳市文笔街的“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

  当五四运动的号角吹响,马克思主义在神州大地迅速传播。上世纪20、30年代,巍巍黔山深处不再寂静,到处涌动着革命思潮。省内外的一些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或亲身参与建党伟业,或开创黔北、黔西南、黔西北等地的革命活动,为了黔贵大地和人民的新生,他们奉献无悔青春,毅然以身许国,甘洒热血谱写春秋:1929年,中共四川泸县中心县委在贵州赤水建立了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1932年,红七军在贵州望谟红水河畔建立了中共卡法支部;1934年1月,中共毕节支部正式成立。在黔山深处,贵州中共党的组织活动逐渐开端并不断壮大。同年9月,在没有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之前,一批革命青年组成了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贵州省革命工作委员会,由林青、邓止戈、秦天真、繆正元、高言志、李余生、肖仕銑、王石安、赵促成(后变节)组成的“九人工委”,积极开展活动并寻找上级党组织,革命运动也蓬勃发展。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进驻遵义并召开“中国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时,正在遵义秘密活动的林青,经过寻访见到了早年同被关押在上海西牢的难友、时任红一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吴平亮,经引见在遵义城北的一间民房里见到了红军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林青详细汇报了贵州地下党的组织及活动情况。中央批准由林青、邓止戈、秦天真三人组成中国共产党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任书记并兼任遵义县委书记。贵州省工委的建立,是中国革命处于低谷时期、红军处于极为艰难时刻,党中央在长征途中批准建立的唯一的省级地方党组织。从此,黔中腹地贵阳,掀开了贵州党史最为重要的新篇章,贵州的革命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与此同时,一批批贵州早期共产党人投入到全国革命洪流中,用热血大写着无悔青春。

  “‘红船’上的水族党代表”——邓恩铭。1901年1月5日,邓恩铭出生在贵州荔波县水浦村板本村一个水族人家。后随叔父在山东居住求学,积极参加革命运动。1920年成立“励新学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创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等党组织并开展革命运动。1921年7月,作为最年轻的代表、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也是唯一的贵州人出席中共“一大”。邓恩铭作为早期著名中国共产党人,为早期革命活动作出了杰出贡献。1928年12月,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4月5日,在济南英勇就义,年仅30岁。为缅怀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杰出的共产党人,纪念这位历尽“一大”光辉岁月的贵州少数民族党代表的丰功伟绩,如今,在他的荔波家乡建起了“邓恩铭故居”供后人瞻仰。

  “一切为了人民打算”——王若飞。1896年10月出生,贵州安顺人,原名王运生,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因年少时读到《木兰辞》中的“王丽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便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王若飞”。青年时代的王若飞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运动。1922年6月,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由法国共产党党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8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终年50岁,书写了投身革命、“一切为了人民打算”的战斗人生。

  “愿以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林青。1911年出生,原名李远方,贵州毕节人,贵州早期共产党员。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上革命道路,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组织成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并担任书记(兼任遵义县委书记)。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领导贵州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工作获得敌人军用地图和密电码本,交给中央特派员潘汉年,为红军长征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积极宣传红军和抗日。同年9月,不幸被捕,面对威逼利诱临死不屈。在狱中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将获救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志。1935年9月11日,林青作为在贵州公开杀害的第一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贵州当局行刑。当天,伤痕累累的林青高唱着《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奔赴刑场,为封住林青的口,敌人竟惨无人道地用刺刀戳穿了他的双腮卡住他的牙关。他以短暂的24岁春秋,实践了自己“愿以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的铮铮誓言......

  这些名字,连同他们的热血青春和奉献人生,一起书写成贵州的红色记忆。

  遵义·红色资源富矿区闪烁光芒

  

  图为“遵义会议会址”

  百年壮阔征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以无数的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以及各行各列建设者的无私奉献,共同铸就了滋养着后辈的红色宝藏。贵州这片红色土地,成为拥有得天独厚且数量众多的红色资源富矿区:

  从共产党在贵州的早期活动,到红军长征转战贵州,再到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娄山关大捷”的残阳如血,“强渡乌江”的悠悠渡口,“四渡赤水”的用兵如神,无不为世人所知晓。而更多的红色文化遗址,几乎覆盖贵州全境:习水县土城青杠坡红军战斗遗址,遵义红花岗区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红军长征中留下的黔东南黎平会议会址、黔南瓮安县猴场会议会址、遵义播州区苟坝会议会址;红二六军团黔东革命根据地(德江县枫香溪会议会址、红三军军部旧址,印江县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等)、中共右江特委和红军右江独立师(原红七军二十一师)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黔北革命根据地;习水县土城的“女红军纪念馆”“红军医院纪念馆”,贵阳“息烽集中营纪念馆”,安顺“王若飞故居”,铜仁“周逸群烈士故居”,黔南“邓恩铭故居”,遵义赤水“丙安古镇”等等。此外,还有黔西南晴隆县的抗战生命线“二十四道拐”、黔南独山县“深河桥抗日文化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抗战文化遗迹......一如朵朵盛开的鲜花,绽放在贵州高原的神奇大地。

  如果说贵州作为当之无愧的红色宝藏富矿区,那么遵义会议无疑就是这个富矿区闪耀着的最耀眼的光芒。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上的失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重要会议。会议的召开,既是对红军进入贵州后召开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的正确决定进一步升华和发展,更是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召开之地,因此被誉为“转折之城”。红色,自然成为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最靓丽的色彩,吸引着南来北往的人慕名前往,只为追寻这段永恒的红色记忆,目睹这个见证中国革命转折之地的耀眼光芒。

  如今,红色遵义更加绚丽斑斓、多姿多彩:享誉海外的“中国辣椒城”,成了装点了遵义新时代新生活的靓丽红色;茅台产地“十里酒城”香飘世界,更让酱酒白色闪耀全球;高原上荡漾着的“西部茶海”,有“遵义红”“湄潭翠芽”“凤冈锌硒”“正安白茶”各大茶品争奇斗艳,红绿交映、熠熠生辉;还有宋代土司军事建筑“海龙囤遗址”,作为当今中国乃至亚洲保存最为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遗址在遵义汇川区被发掘,更为今日遵义增添了一份厚重的文化色彩。“遵义会议”的耀眼光芒,闪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壮阔征程中,更照进遵义的现代生活,也必将点亮遵义乃至全中国的精彩未来。

  记忆·勿忘黄埔系里中共贵州人

  回望党的百年风华岁月,贵州这块神奇土地,处处浸透着红色基因,与黄埔军校亦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抗战全面爆发,黄埔军校四分校不断迁徙,1939年底迁往黔境,分别在贵州的三合(今三都)、独山、湄潭等地办学,先后招收十七、十八、十九期学生,还招生海外侨生组成华侨总队,直到抗战胜利裁撤,为抗日前线输送了大批军事人才。同时,更有众多黔中儿女胸怀抵御外辱之志,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并加入到东征、北伐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革命行列中。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积极发挥优势,开展对台联络交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贡献心力。1988年正式成立的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先后入会的黄埔会员达1300多人。如今,黄埔同学逐年减少,作为一个特定群体,正渐行渐远、慢慢淡出历史舞台。但是,当年的勃发英姿和为革命和建设的牺牲和奉献,如同他们军人的铿锵脚步,回响在历史的革命征途中。那些从贵州大山深处走出,胸怀革命理想而步入黄埔军校殿堂的共产党人,成为贵州高原另一抹独特的靓丽风景,让人无法忘怀:

  

  图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周逸群烈士故居”

  红军高级将领、黄埔二期生周逸群。1896年,周逸群出生于贵州省铜仁市。字立凤。1919年东渡日本,入东京庆应大学学习,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著作。1923年回国后,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从事青年军人运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显示出卓越的组织和宣传才能,被称为“黄埔岛上的一颗新星”。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贺龙部任师、军政治部主任。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后任第20君第3师师长,率部参加瑞金、会昌等战斗,曾介绍贺龙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周逸群任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在湘西北与贺龙一起开展武装斗争,同年3月举行桑植起义。后重建中共鄂西特委并任书记,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赤卫队,积极开辟洪湖等游击根据地。1930年,周逸群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兼任政治委员,与同为贵州人的军长旷继勋并肩战斗、连获胜利。同年7月,率红6军与红4军会师组成红2军团,任军团政治委员、中共前委书记,与贺龙领导创建湘鄂西苏区,9月调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书记兼湘鄂西特委县政府主席。期间,他领导参与第一、二次反“围剿”并取得胜利,包围了洪湖苏区,壮大了革命力量。1931年5月,在湖南岳阳贾家凉亭附近遭国民党军伏击,英勇牺牲,时年35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红军高级将领,周逸群毕生为党工作,矢志不渝。就像他说的一样:“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要一天不停止党的工作”“我们共产党员,要像铁一样硬,钢一样强”。如今,坐落于铜仁市城区共同路18号的周逸群故居,陈列着周逸群烈士的生平事迹,也向后人述说着这位身为黄埔二期生、杰出的军事家、革命家短暂却辉煌的革命人生。

  “红色特工”、黄埔时期周恩来办公室秘书冷少农。1900年1月,贵州瓮安一贫寒人家出生了冷肇隆。年少时接触了大量共产主义著作,便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少农”,并立志为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事业贡献一生。后进入贵州大学学习。1925年,冷少农告别母亲、妻子和五个月大的儿子,只身赴广州投身革命,报考黄埔军校,成为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办公室秘书,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国民革命军东路军部队北伐,转战数省。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实行“清党”,冷少农因未暴露身份,因此得以潜伏下来,成功打入敌人的“心脏”,自此开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谍报员人生历程,将毕生献给了党的地下工作。正如他的家书中写道:“我把我的孝去孝敬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我要这样干,非得把全身的力量关注着,非得把生命贡献”。1930年,时任国民党军政部少校秘书的冷少农,利用特殊身份从军政部长何应钦处获得“围剿”红一方面军的秘密计划,并通过秘密渠道将消息送往中央苏区,为中央苏区取得第一次反“围剿”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又为中央苏区开展第二、三次反“围剿”中源源不断提供重要情报。1932年6月9日,冷少农因叛徒出卖被捕,年仅32岁的冷少农在南京雨花台刑场英勇就义。这位有着黄埔身份的“红色特工”,用毕生贡献和无畏牺牲,践行了当初为民许国的博大情怀。

  开国上将、黄埔五期生杨至成。1903年,杨至成出生在贵州黔东南三穗县城郊的一个侗族之家。在贵州甲种农业学校就读期间,就参加贵州学生声援北平青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农校毕业后,加入滇黔联军准备北伐。1926年3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军校期间,经周逸群介绍加入中共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贺龙部20军任连指导员。同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1月,参加了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并参加了保卫井冈山的战斗,任红军总兵站站长、军委总供给部部长。长征到达陕北后,任后勤部长兼一方面军后勤部长。1937年6月,任“黄河两延卫戍区”司令员。因此前多次受伤,后去苏联治病、学习。1946年1月,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委。1948年6月,调任东北人民解放军军需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任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长,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并任副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后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62年调任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1967年2月3日,在北京病逝。这位就读黄埔军校的五期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也是贵州省唯一的一位开国上将,正如中央军委在他悼词中写道的一样:“他的不幸逝世,是我军的一个损失”。这位从贵州高原侗乡村寨走出的开国上将,把自己革命的一生奉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事业,也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适逢建党百年,回望壮阔征程,有着贵州符号的一段段红色记忆,镌刻在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处,更激荡在贵州全省上下共同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时代节拍里。

  作者:高林,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