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发布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901年和2021年对比 2022年8月发布会

2022年8月发布会

2023-06-16 06: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亚伟: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2022年8月份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

今天很高兴邀请到了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

今天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发布环节,7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8月气候趋势预测及防汛减灾建议;《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二是记者提问环节。先请肖潺先生介绍相关情况。

肖潺:下面我介绍7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主要气候事件。

7月气候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降水少、气温高。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9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0.6%,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少;西藏、四川、云南均为历史同期最少。7月全国平均气温23.2℃,较常年同期偏高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高;全国有245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7月历史极值。主要天气气候特征如下: 

一是高温日数历史同期第2多,区域性高温过程持续影响我国。7月,全国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5.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多(仅次于2017年)。西南地区东部、华中、华东和华南大部地区以及新疆西南部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5~10天,部分地区偏多10天以上。受高温影响,浙江、上海等南方多地用电创历史新高,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多人确诊热射病。

二是西北地区气象干旱缓解,南方多地气象干旱露头。7月以来,受温高雨少影响,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出现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截至7月31日,华东中南部、华中西北部和东南部、西南部分地区和华南西部等多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露头并发展,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气象干旱持续。

三是北方地区暴雨过程多、极端性强。7月,我国出现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4次发生在北方,较常年同期偏多1.4次,而南方区域性暴雨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少2.1次。北方地区有30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7月极值。

四是生成及登陆台风少,台风“暹芭”登陆强度强。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3个台风生成,其中3号台风“暹芭”登陆我国,生成及登陆台风数量均比常年同期偏少0.8个。“暹芭”(CHABA)是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也是1991年以来初台登陆强度位列第4的台风。

五是强对流天气频发,部分地区受灾较重。7月,15个省(区、市)的部分地区遭受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影响,其中甘肃、河南、湖北、江苏等地灾害影响较重。

7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6.8万条,同比降低1.45%。其中,高温红色预警发布量增幅最大,同比增幅达753%。浙江、四川、陕西高温红色预警发布量居前三位,其中,四川连续11天(6日-16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浙江连续10天(20日-29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肖潺:下面介绍8月气候趋势预测和气象服务提示。

降水方面:预计8月,东北、华北、华南东南部、内蒙古大部、西北东北部、青藏高原西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其中,东北、内蒙古东部、华北东北部、华东东南部、华南东南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等地偏多2~5成。

气温方面:预计8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华东大部、华中大部、西南东北部、青藏高原大部及新疆北部等地偏高1~2℃;东北大部和内蒙古东部气温偏低。

台风方面:预计8月,约有3~5个台风(中心风力≥8级)生成,较常年同期(5.6个)偏少;其中,1~2个台风登陆或显著影响我国沿海地区,较常年同期(2.3个)偏少。

根据8月气候趋势预测,有六方面的气象服务提示建议:

一是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8月,东北、华北、华南等地需重点防范强降水引发的城市积涝、农田渍涝、山洪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是做好防暑降温及能源保供工作。8月,新疆北部、华东中部、华中中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需关注持续高温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做好防暑降温及供电应急准备工作。

三是防范台风灾害。8月将进入台风活动相对活跃期,华南、江南等沿海地区需加强防范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大风和风暴潮灾害。

四是防范强对流天气危害。“七下八上”期间,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局地破坏力强,需重点防范其可能造成的灾害影响。

五是防范天气对农业的不利影响。东北地区及时排涝降渍,适时采取促早熟措施,避免作物贪青晚熟。长江中下游地区至西南地区东部做好计划用水,稻区适时以水调温,墒情偏差地区合理灌溉,以减轻高温干旱的不利影响。华南降水偏多地区注意排涝,沿海地区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六是旅游出行关注气象条件。8月是旅游旺季,出行前建议密切关注目的地天气预报预警,避免气象灾害对出行的不利影响。

王亚伟:谢谢肖潺的介绍,下面请袁佳双介绍《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相关情况。

袁佳双:大家好,下面我介绍《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的主要内容。

为满足国家和区域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服务需求,自2011年起,中国气象局逐年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以翔实的气候变化科学数据和监测评估产品助力防灾减灾,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战略实施提供科学支撑。

我从气候系统主要圈层的四个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和生物圈,以及气候变化的确认因子方面向大家介绍《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的核心结论。

袁佳双:第一是大气圈。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七个最暖年份之一。最近20年(2002~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01℃。2021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较常年值(本报告使用1981~2010年气候基准期)偏高0.81℃,为1901年以来的第七高值。

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1951~202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中国的最暖时期;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7℃,为1901年以来的最高值。

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区域间差异明显。1961~2021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5毫米;2012年以来年降水量持续偏多。2021年,中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6.7%,其中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而华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近十年最少。

中国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1961~2021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波动增强。2021年,中国平均暖昼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云南元江(44.1℃)、四川(富顺41.5℃)等62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1961~2021年,北方地区平均沙尘日数呈减少趋势,近年来达最低值并略有回升。

袁佳双:第二是水圈。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海洋变暖加速,全球平均海平面呈持续上升趋势。海洋变暖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显著加速,2021年全球海洋热含量(上层2000米)再创新高。1993~2021年,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率为3.3毫米/年;2021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位。

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1993~2011年平均值高84毫米,为1980年以来最高。

中国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明显,近20年青海湖水位持续回升。2021年,中国地表水资源量接近常年值略偏多;辽河、海河、黄河和淮河流域明显偏多,其中,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珠江和西南诸河流域较常年值偏少。2005年以来,青海湖水位连续17年回升;2021年青海湖水位达到3196.51米,已超过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水位。

袁佳双:第三是冰冻圈。全球冰川整体处于消融退缩状态,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消融加速。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阿尔泰山区木斯岛冰川、祁连山区老虎沟12号和长江源区小冬克玛底冰川均呈加速消融趋势。2021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西支末端分别退缩了6.5米和8.5米,其中西支末端退缩距离为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大值。

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呈现退化趋势。1981~2021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 呈显著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厚19.6厘米;2004~2021年,活动层底部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2021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平均活动层厚度为250厘米,是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北极海冰范围呈显著减少趋势。1979~2021年,北极海冰范围呈一致性的下降趋势;3月和9月,北极海冰范围平均每10年分别减少2.6%和12.7%。1979~2015年,南极海冰范围波动上升;但2016年以来海冰范围总体以偏小为主。

袁佳双:第四是生物圈。中国整体的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2000~2021年,中国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显著上升趋势。2021年,中国平均NDVI较2001~2020年平均值上升7.9%,较2016~2020年平均值上升2.5%,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

中国不同地区代表性植物春季物候期均呈提前趋势,秋季物候期年际波动较大。1963~2021年,北京站的玉兰、沈阳站的刺槐、合肥站的垂柳、桂林站的枫香树和西安站的色木槭展叶期始期平均每10年分别提早3.5天、1.5天、2.5天、3.0天和2.8天。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红树林面积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截至2020年,中国红树林总面积基本恢复至1980年水平。

袁佳双:最后一个是气候变化的确认因子。中国平均年总辐射量呈减少趋势。2021年,太阳活动进入1755年以来的第25个活动周的上升阶段,太阳黑子相对数年平均值略高于第24个活动周同期(2010年)。1961~2021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接收到的年总辐射量趋于减少;2021年,中国平均年总辐射量较常年值偏少31.5千瓦时/平方米。

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2004~2014年,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年平均值波动增加;2014~2021年,均呈波动降低趋势。2021年,北京上甸子站和浙江临安站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值较2020年均有小幅降低,黑龙江龙凤山站较2020年略有升高。谢谢。

王亚伟:下面进入媒体记者提问环节,各位媒体记者提问前通报媒体机构名称。

封面新闻记者:最近处于三伏天中,今年的三伏天和往年有什么不同?预计未来天气是怎样的发展趋势?我国大范围的高温何时能够缓解?

王亚伟:今年的高温天气广受关注,6月以来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影响比较大。这个问题请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解答。

方翔:今年的高温天气比较明显,三伏天时间比较长。从7月16日入伏,三伏天长达40天,目前处于中伏时段内(7月26日-8月14日)。今年入伏以来(7月16-31日),全国平均气温22.9℃,较常年同期偏高0.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5高。与常年同期相比,气温分布特征呈北低南高。广东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福建、云南、新疆、广西均为次高,江西、海南为第3高。入伏以来,全国有141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有42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同期历史极值。今年入伏以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3.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0.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多。广东、福建高温日数均为历史同期第2多,海南为历史第3多,广西为第4多。

未来10天,江南、四川盆地、江汉、江淮、陕西南部、河南等地多高温天气。4-6日,华南、江南南部高温天气将短暂得到缓解。4-7日,京津冀、山东、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及新疆东部等地将先后出现高温天气。高温区域的日最高气温一般可达35~38℃,局部可达40℃,其中,新疆吐鲁番盆地最高气温可达41~44℃。从未来10天的预报来看,我国大范围的高温还没有明显缓解的迹象。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截至目前,今年台风和登陆台风数量偏少,请问原因是什么?

肖潺:截至2022年8月3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6个编号台风生成,台风生成数较常年平均偏少2.5个;共有1个台风登陆我国,较常年平均偏少1.8个。

今年截至目前,台风生成和登陆数都偏少的原因:一方面,今年夏天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持续发展,台风生成源地(南海北部至菲律宾东侧海域)长时间维持异常反气旋,台风活动受到抑制;另一方面,从西太平洋副高的情况来看,副高表现出持续的强度偏强和面积偏大、7月份以来西伸脊点偏西的特征,这也是不利于台风生成的;再有从南海夏季风的强度来看,2022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12日爆发,6月中旬以来,除了6月第6候和7月第1候的季风指数较气候均值偏强外,其他时段季风指数都较气候均值偏弱。

未来10天,南海及西北太平洋热带扰动趋于活跃,将有1~2个台风生成,8月上旬后期将给我国南部海域、华南及其沿海地区带来较强风雨天气。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7月以来多地的高温已经突破了历史极值。今年为什么这么热?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吗?谢谢。

肖潺:高温是夏季常见的高影响天气,全球变暖背景下,高温的状况备受关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加剧。进入21世纪以来,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日渐频繁。

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截至目前,全国平均高温日数8.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3.6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高温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极端性强。截至目前,今年高温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第3强,仅次于2013年和2017年。有131个国家气象站的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河北灵寿(44.2℃)、藁城(44.1℃)、正定(44.0℃)和云南盐津(44.0℃)日最高气温超过44℃;上海徐家汇站7月10日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年度最早的一个40℃高温日,7月13日气温达到40.9℃,追平当地有气象记录(1873年)以来最高气温纪录。

不仅是我国高温频发,入夏以来,北半球多地出现高温热浪事件,法国、西班牙、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多个城市刷新高温纪录。7月9日至10日,美国南部多地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14日,葡萄牙出现47℃高温,打破该国的7月纪录,并逼近欧洲的历史极值;西班牙马德里最高气温达40.7℃。7月19日,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升至40.2℃,为英国自184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首次超过40℃。

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则是直接原因,高压系统强盛导致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入夏后,北半球副热带高压整体较常年同期偏强偏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大西洋高压带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形成了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的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每日经济记者:近期北方多地出现了暴雨气象灾害。请问造成北方多地强降雨的原因是什么?未来10天哪些地方还有强降雨天气出现?

方翔:最近北方降水比较频繁。从7月下旬到8月下旬,西太平洋高压北移,暖气团北移,南海季风强度也较强,暖湿气团与来自北方的弱冷空气频繁地在华北地区相遇,容易形成雨带。“七下八上”是北方地区一年中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段。

今年7月16日以来(7月16日至31日),北方地区降水量时空分布非常不均,平均降水量67.1毫米,较常年同期略偏多。与常年同期相比,内蒙古东部、东北南部、华北南部、华中北部、华东中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和西北部、新疆东南部和西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2倍,陕西中部、河南西部偏多2倍以上;北方其余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或接近常年,其中华北北部、华南及云南南部、黑龙江西北部和东部、内蒙古中部、新疆北部和西部等地降水量偏少5~8成,局地偏少8成以上。

从流域上看,今年入汛以来除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外,我国其他主要流域降水量均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辽河流域降水量偏多42.5%,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2多。

从未来10天预报看(8月4日至13日),主要降雨区位于东北地区、京津冀、山西中北部、内蒙古中部、山东中北部以及江南南部、华南、云南、四川盆地西部、贵州南部、西藏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40~80毫米,其中,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南部以及辽宁东部、吉林东部、河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100~15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上述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或接近常年,我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南海及西北太平洋热带扰动趋于活跃,可能有1~2个台风生成,8月上旬后期将给我国南部海区及华南沿海地区带来较大风雨天气。

受上述天气的影响,预计8月上半月,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海河流域、珠江流域降水将偏多;淮河流域和太湖流域降水偏少;长江流域上游降水偏多,中下游偏少;黄河流域降水接近常年同期。谢谢。

东方卫视记者:刚才已经介绍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未来全球以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如何?我国将主要面临哪些气候安全风险的挑战?

袁佳双:感谢您的提问,我从两个方面回答。一是未来的趋势,二是面临哪些风险。

关于气候变化未来趋势,我们根据气候变化模拟预估显示,未来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上升,极端高温、海洋热浪、强降水和部分区域农业与生态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强热带气旋比例将增加,北极海冰、积雪和多年冻土将减少。持续的全球变暖还会进一步加强全球水循环,包括其变率、全球季风降水以及干湿事件的严重程度。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中国是什么趋势?未来中国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特别是极端事件可能会对全球增暖的响应更加的敏感。举一个例子,目前50年一遇的高温极端事件,也许到本世纪末会几年一次,这就是趋势。

面临的风险,我们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里的权威成果来回答这个问题。IPCC最新报告指出,百年来,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以负面影响为主,一些负面影响甚至是不可逆的。

中国将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与强度的增加,可能造成重大的自然灾害损失;二是“亚洲水塔”失衡,降水时空变化的空间差异,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洪涝干旱频繁发生,部分地区的水资源极度匮乏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增加;三是大幅升温将加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导致生产力与服务功能下降,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导致部分物种灭绝;四是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风暴潮频率、强度增加,海岸侵蚀和咸潮入侵加剧,并显著影响海岸带生态系统;五是极端农业气象灾害事件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农业病虫害增加以及物种生育面积的减小等;六是极端高温、寒潮以及空气污染导致的中暑、冻伤、心脑血管等人体健康风险上升;七是对重大工程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八是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旅游业影响较大。谢谢。

中国气象报记者:近期,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请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就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将有哪些工作举措?

袁佳双:感谢您提的好问题。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在深入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风险,以及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发展阶段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在适应领域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任务。可以说新出台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突出了以预防为主的主动适应原则,趋利避害。同时,它以更为基础性的视角强化了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前置的重要性。中国气象局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在适应领域的主力军。所以这份报告,这份战略,中国气象局有很多的参与,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份战略,中国气象局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完善气候系统综合观测站网和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中国气象局的优势。我们首先要提高的就是气候系统多圈层基本气候变量(ECV)的综合观测能力,填补空白,特别是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典型脆弱地区影响的监测;加强均一化、规范化产品数据集的应用研发。

二是推进地球系统模式发展。这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核心技术。我们要发展自主可控的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建立中国区域精细化网格小时-天-月-季-年-年代际无缝隙预报预测业务,建设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平台。

三是发展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技术,建立面向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评估体系。建立气候变化和重大气象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方法,开展面向粮食安全、水资源、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基础设施等重点方向的灾害风险定量化、动态化评估,提升对青藏高原等重点脆弱地区、重大战略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能力。

四是提升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摸清家底,做好区划,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加强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科学传播,全面提升灾害综合防范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谢谢。

中国天气网记者:近日,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首次联合发布一季稻高温热害风险预警。能否介绍一下持续的高温天气将对我国农业产生什么影响?另外,请介绍下8月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范建议。

方翔: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持续高温晴热天气不利于在地农作物、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7月5日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多高温天气。受晴热高温天气影响,日照辐射剧烈,江南茶区大部出现轻至中度高温热害,局地茶树发生日灼,叶片变色、枯焦、脱落等。持续高温对南方果树生长发育和果实膨大不利,部分地区柑橘、芒果、香蕉、火龙果、百香果等出现裂果、落果、日灼伤害等现象。温高雨少天气对灌浆期早稻充分灌浆和提高籽粒重不利,局地出现“高温逼熟”。高温天气对育秧期晚稻影响不大,但对移栽后晚稻返青不利。此外,持续高温对蔬菜、畜禽和水产养殖等也较为不利。

从8月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至西南地区东部依然维持温高雨少的情况,可能出现高温伏旱,对一季稻等生长发育不利。华南大部水热条件对晚稻和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有利,但沿海地区需注意防范台风对农渔业的不利影响。华北、黄淮、西北地区大部气象条件总体利于秋收作物生长发育。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并且降水落区可能与7月降水过程的重合度较高,使部分地区土壤过湿或饱和,通气性差,低洼田块积水时间较长,发生阶段性低温和渍涝灾害风险较高。

在农业病虫害方面,稻瘟病是水稻主要流行性病害之一,抽穗扬花期适温多雨导致的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7月下旬以来东北稻区的气象条件利于稻瘟病发生发展。目前,东北地区一季稻普遍处于拔节至孕穗期,8月上半月将普遍进入抽穗扬花期,也是水稻稻瘟病易感期。预计8月上半月(8月1日至15日),东北地区多降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利于稻瘟病的发生发展。根据未来气象条件和水稻稻瘟病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测模型结果综合分析,预计8月上半月,辽宁大部、吉林中部、黑龙江三江平原等地稻瘟病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高,东北其余稻区大部气象等级较高,需加强监测防治。

我们建议,各农区要加强后期田间管理,促进秋收作物产量形成。东北地区及时排涝降渍,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采取促早熟措施,避免作物贪青晚熟。长江中下游地区至西南地区东部做好计划用水,稻区适时以水调温,墒情偏差地区合理灌溉,以减轻高温干旱的不利影响。华南降水偏多地区注意排涝,沿海地区做好台风防御工作。此外,各地要及时监测和防治作物病虫害。谢谢您的关注。

王亚伟: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