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372年是什么年 《明朝史》

《明朝史》

2024-06-07 13: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因

明太祖第一次北伐: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李文忠、冯胜等将领率军北伐,征讨屡犯明朝边境的北元政权,重创北元军队,大获全胜,北元此后再无力与明朝抗衡,恢复旧疆的企图彻底失败。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彻底摧毁北元政权、保卫明朝北部边界,派将领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人率军出塞,进攻北元,以达到“永清沙漠”的战略目标。

朱元璋像

之前朱元璋原本不想征讨北元,因为明朝立国未稳,北元实力尚存,他默认了北元对漠北的统治。但元顺帝去世后,徐达在沈儿峪(位于今甘肃定西市)大败北元军,徐达向朱元璋表示,元顺帝死后,北元势力已经大不如前,应该趁此机会,消灭北元。

于是朱元璋同意北伐。大军共分中、东、西三路,徐达、李文忠、冯胜各领五万人。朱元璋计划让徐达领中路军出雁门关,佯装急攻北元都城和林,实际上缓慢进军,诱使北元军南下作战以便歼灭。

根据朱元璋的计划,李文忠领东路军,经应昌府攻和林,在北元军南下进攻徐达的中路军时偷袭北元军的后方;冯胜率右路军,出金兰攻打甘肃一带,作为疑兵诱使北元军分散兵力。

大军出发后,徐达的中路军在野马川(即胪朐河,即今蒙古的克鲁伦河)遇到了北元军著名将领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徐达属下部将蓝玉与之交战,大败北元军。

扩廓帖木儿被击败后逃跑,蓝玉率军追击,在土刺河(即今土拉河,位于蒙古乌兰巴托西)又将其击败,扩廓帖木儿再次逃跑。

徐达为了尽快歼灭北元军主力,没有按照原计划诱敌深入,而是主动北上追击,孤军深入。

徐达像

但徐达没想到的是,扩廓帖木儿早已在岭北设下了圈套,他的两次撤退就是为了将徐达引入圈套中。

中路军到达岭北时,另一位北元将领贺宗哲率领的伏军冲出来袭击明军,明军死伤万余人。扩廓帖木儿率军与贺宗哲合军一处,准备一举歼灭敌军,徐达和蓝玉被迫向南撤退。

中路军的另一位将领汤和在断头山(今宁夏宁朔东北约300里处)也被北元军击败,中路军的作战以失败告终。

再来看一下东路军。李文忠率军到达口温(今内蒙古查干诺尔南)后,当地北元守军逃走,明军俘获了大量牲畜和物资。他开始产生轻敌情绪,认准北元军没有防备,大胆追击,准备一举歼灭北元军。

李文忠留下一部分人看守物资,他让主力部队每人携带二十天的口粮,日夜兼程追击北元军,之后在土剌河、阿鲁浑河(即今鄂尔浑河,位于蒙古乌兰巴托西北)一带与北元将领蛮子哈刺章交战。

尽管北元军被击败,但明军也死伤惨重。这其实也是北元军的一个圈套,利用小股部队引诱明军进入埋伏圈,大部队休息后以逸待劳。

李文忠继续率主力追击,当时各路北元军已经聚集,对不明就里的明军发起了伏击。李文忠在交战中发现北元军数量越来越多,不像败军的气势,意识到中了圈套,只好退兵。北元军害怕明军设有埋伏,没有追击,双方脱离接触。至此,东路军的作战基本结束。

与中路军、东路军相比,原本用来分散敌军兵力的西路军反而取得了较大的战果。

西路军将领傅友德的5000骑兵在西凉(今甘肃武威)击败北元将领失刺罕,后又击败北元太尉朵儿只巴。傅友德和冯胜的西路军主力汇合后,在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大败北元军,斩杀敌军四百多人,俘虏北元太尉锁纳儿加、平章管着等人。

傅有德像

西路军连连得胜,是因为当时北元军主力都分布在都城和林周围,阻拦明军对和林的进攻,没有派出额外的兵力对付明军的西路军。

甘肃一带的蒙古人纷纷向明军投降。西路军攻到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时,北元守将伯颜帖木儿举城投降。

西路军在别笃山口大败北元岐王朵儿只班,俘虏北元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牲畜十余万头。傅友德追击到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西北),再次大胜,俘获岐王的金银大印和牲畜2万头,然后胜利班师。

后果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将领沐英率陕西明军,向北征讨北元政权,北元将领脱火赤、爱足等人被明军俘虏。

结论

明军此次北伐的失利,使得初生的北元政权转危为安。朱元璋不得不暂时打消消灭北元政权的打算,朱元璋转而以政治招抚为主,派遣使者到北元,暂时稳定北方边境形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