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长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053导弹驱逐舰 共和国的长女

共和国的长女

2024-07-17 03: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59年,中国海军计划展开国产驱逐舰的研制工作,在此前获得的部分苏联56型驱逐舰图纸基础上先后提出了016、08两型驱逐舰的方案。由于1960年后经济困难,国产驱逐舰方案一度下马,海军在有限的条件下只能先期开展部分子系统的研制。1966年,为保障洲际导弹发射试验,国产驱逐舰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项目代号051,北约称为旅大级驱逐舰。051型驱逐舰以苏联56型驱逐舰为蓝本展开设计,在舰体布局、动力系统、武器装备方面与原型舰高度相似,但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以导弹系统作为核心武器。051型是中国海军第一型自行设计建造的驱逐舰,也是第一型在设计时就确定搭载导弹的水面舰。

服役初期的首舰“济南”号(此时舷号为223,尚未改装直升机系统,副炮为66式双管57mm舰炮)

概况

051型驱逐舰采用高干舷平甲板舰型,舰长132米,舰宽12.8米,吃水4.6米,标准排水量3250吨,满载排水量3670吨,相比于56型有所扩大。上层建筑布局与56型基本一致,延续了二战时期驱逐舰的典型风格,分为不连续的三段,即前部舰桥、中部甲板室和后部甲板室。两座向后倾斜的椭圆形烟囱分别位于舰桥后部和中部甲板室后端。全舰共设2座桅杆,主桅位于舰桥顶部,后桅位于中部甲板室顶部。

动力系统采用蒸汽动力,装备2台453型蒸汽轮机和4台73/64型燃油蒸汽锅炉,总功率72000马力,最大航速32节(实际可达36-38节),续航力2970海里/18节。舰员编制318人,其中军官50人。

051型三维视图

电子设备

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051型驱逐舰的电子设备性能普遍较低,仅相当于西方国家60年代的水平。

主桅顶端安装1部354型(“眼罩”,括号内为北约代号,下同)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工作在I波段,最大探测距离100千米,负责对低空和海面目标进行搜索。中部甲板室上安装1部515型远程警戒雷达,最大探测距离380千米。

515型警戒雷达

后桅顶端安装1部352甲型(“方结”)对海搜索雷达,工作在E/F波段,最大探测距离70千米,负责对海面目标搜索并引导反舰导弹;舰桥顶部安装1部343型(“黄蜂头”)火控雷达,最大探测距离30千米,负责引导主炮。此外还装备了751型导航雷达。

反潜探测设备包括H/SJD-2型搜索声呐和H/SJD-4型攻击声呐。此外还装备了H/SJX-2型通信声呐。

电子对抗设备包括651型敌我识别仪和922-1型雷达告警接收机。

服役初期的“南昌”号(163),可见舰面布置情况

武器系统

除安装反舰导弹外,051型的武器配置和布置方式基本与56型一致,以对海作战为主,防空反潜能力较弱。

舰首A炮位和舰尾Y炮位各安装1座76式双联装130mm主炮,由66式双联装130mm岸防炮改进而来,技术源自苏联SM-2-1双联装130mm舰炮,最大射程27千米,最大射速15发/分(单管)。

舰首的76式双联装130mm主炮和FQF-2500 12管反潜火箭发射装置,后方可见一座61式双管25mm副炮

中部甲板室前后各安装1座7222型三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配备“海鹰”1J反舰导弹(苏联P-15反舰导弹的仿制型号),弹长7.6m,弹径0.76m,弹重2095kg,战斗部重513kg,最大飞行速度0.8马赫,最大射程70千米。

正在吊装“海鹰”1J反舰导弹的051型驱逐舰

051型未装备防空导弹,仅能依靠副炮进行防空,在其服役的70年代已严重落后。原计划在主炮后部平台、舰尾甲板室、中部甲板室两侧各安装1座76式双管57mm舰炮,但由于该炮进展受阻,实际装备的是66式双管57mm舰炮。第一批舰在使用过程中发现57mm炮射速较慢,难以应对喷气式飞机威胁,第二批次起换装61式双管37mm舰炮,最大射程8.5千米,最大射速180发/分(单管)。后期第一批次舰也换装了该炮。为弥补近防火力不足,在舰桥四角各安装1座61式双管25mm机关炮,最大射程2.8千米,最大射速450发/分(单管)。

两舷的61式37mm副炮

反潜武器为主炮前部的2座FQF-2500 12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最大射程2.5千米,攻击深度10-250米。舰尾装有4座64式反潜深弹发射炮,还可搭载38枚水雷。

 

改型

(1)051D型

为确保洲际导弹试验任务需求,第一批次051型建造时间相当紧迫,大量子系统未完成调试,处于缺装状态就交付使用,直到第二批次才完成大部分子系统定型工作,并针对第一批次暴露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改进,这一批次被称为051D型。

051D型“桂林”号(164)

(2)051Z型

1977年,海军决定在051型的基础上建造两艘具备编队指挥能力的指挥型驱逐舰,称为051Z型。051Z型对舰桥构型和内部设计进行修改,加装了远程通信指挥系统、指挥舱室、H/ZKJ-1舰载作战指挥系统、最大探测距离200千米,可同时追踪50个目标的381甲型(“米幕”)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具备编队指挥能力及有限的岸基、空基协同作战指挥能力。

051Z型“合肥”号(132)

(3)“济南”号

1986年,为验证水面舰搭载直升机的相关系统,051型首舰“济南”号(105)被选中进行改装。该舰拆除了舰尾的主副炮和深水炸弹发射炮,加装1座方形机库和直升机平台,配备法制“鱼叉”助降系统,可搭载2架直-9A轻型反潜直升机。同时该舰还加装了法制TAVITAC综合作战系统。改装后的“济南”号舰体重心升高,对稳性和操纵性造成了不利影响。

加装直升机库和平台的“济南”号(105)

(4)051DT型

1987年,中国从法国引进2套“海响尾蛇”近程舰空导弹系统,计划作为下一代驱护舰的防空系统。1989年,051D型“开封”号(109)被选定为“海响尾蛇”载舰进行试验,该舰拆除了舰尾的1座副炮,在原位置安装1座八连装法制“海响尾蛇”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同时换装法制“海虎”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和TAVITAC综合作战系统,加装干扰火箭弹并改进了部分电子设备。

051DT型“开封”号(109),此时已完成深度改进

(5)051S型

1980年,中国与英国达成协议,共同设计051型驱逐舰改进方案,代号051S,这是051家族中改装规模最大的型号。按照计划051S型前2艘仅换装英制“海标枪”舰空导弹和配套电子设备,后续舰将进行彻底改进,装备“海标枪”舰空导弹、“鹰击”8反舰导弹、轻型反潜鱼雷、直升机平台和机库,成为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多用途驱逐舰。

1983年,受到军费紧张和马岛战争中装备“海标枪”舰空导弹的42型驱逐舰损失惨重的双重影响,051S项目最终取消。

051S型想象图

(6)051G1/G2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弥补第二代驱逐舰服役前的缺口,海军决定建造2艘改进型051型驱逐舰,新舰将部分采用为第二代驱逐舰研发的子系统,称为051G型,两舰改装内容有所差别,又细分为051G1/G2型。

051G1型将舰桥改为全封闭式,并进行切角处理,加装H/ZKJ-4A作战指挥系统、825型电子对抗系统、DE-1160拖曳式声呐,换装347型火控雷达,4座副炮更换为76A式双管37mm速射炮。

051G2型除上述改进外,将反舰导弹替换为4座双联装“鹰击”8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相比于“海鹰”1型具有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的特点,火力密度也有所提升。发射箱与舰体中线呈倾斜角度布置,同时在舰桥两侧各加装1座三联装324mm轻型反潜鱼雷发射管。

服役初期的“珠海”号(166)

(7)051DJ型

2000年,051D型“遵义”号(134)被选定为新一代舰队指挥管制系统试验平台,称为051DJ型。该舰全面改进通信和导航系统,增加H/ZBJ-1型编队作战指挥系统和多种通信设备,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成为当时海军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大型水面舰。

改装后的“遵义”号(134)

(8)051型深度改进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新一代水面舰虽已完成建造,但装备数量极为有限。为弥补主力舰不足的缺陷,海军决定对4艘舰况较好的051型进行深度改进,051DT型“开封”号、051Z型“大连”号和2艘051G型接受改装。4舰全部拆除舰尾副炮,加装1座八连装“海红旗”7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反舰导弹换装为4座四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对海打击能力和火力密度都得到显著提升,副炮全部更换为76A式双管37mm速射炮。电子设备方面换装360A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342/344型火控雷达。2艘051G型还将主炮更换为79A式双管100mm舰炮,另2艘则未更换(部分资料将这2艘称为051DM型)。

深度改装后的“大连”号(110)和“湛江”号(165)051型的建造和服役情况将在下一篇叙述

未完待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